第183章:傻子才會跟李靖一家拉上關系

8.5% / 183/2164

郭孝恪對佛法不興趣,程咬金更是嗤之以鼻。

沒看手札一眼,而是說道:“事都辦完了,老子還在這破地方干什麼?”

說著,大步往外走去。

郭孝恪急了,道:“大帥留步,末將還沒好好招待您!”

程咬金翻了個白眼,“你這窮山惡水的,有什麼可招待的?老子還是趕回長安城的好!”

出來都半年多了,家里也沒個音訊,如果不是柳白給他寫信,為商隊準備武,他才不會來嘉峪關!

郭孝恪的面子不用給,一出門,程咬金翻上馬,一轉眼就不見了。

看著程咬金離去的背影,郭孝恪幽幽一嘆。

“我何時才能回長安...”

......

八牛弩和床弩,代表著大唐超強的制造能力,在這個時代絕對稱得上是威懾

一架八牛弩,足以改變一場小型戰爭的結局!

按理說,這種東西在軍中都是極其珍貴的。

但考慮到商隊上下人的安全,柳白還是請程咬金出面,將這些武給他們。

要知道,李靖才是遠征突厥大軍的主帥,想要八牛弩和床弩,必須要經過他的同意。

而代價,則是十個去書院就讀的名額。

如果是其他人,譬如李勣、張公瑾之類的人,柳白有無數種辦法,能威他們,將武出來。

但對于李靖,還是分清楚些比較好。

李靖被尊為‘軍神’,是大唐武將之中,戰功最大的一個。

可后來,卻了孤臣。

完全是因為這廝腦子缺弦。

作為李淵的手下,當年李淵造反,他去找隋將韓擒虎告

后來李二被困玄武門,威李淵退位,他選擇明哲保

若非他打仗是一把好手,估計早就被李二砍了!

因此,當柳白聽說李靖的弟弟李客師,和兒子李德謇打算來拜訪的時候,直接就出門了。

傻子才會跟李靖一家拉上關系!

坐在馬車里的柳白,并沒有把李靖家的事放在心上。

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才能把最后的一萬畝農田,給湊上。

皇家在長安周邊的農田,全都落在柳白手里。

世家大族的農田不用想,再搶的話,勢必會造極大的

道門的農田,也早就被柳白榨的干干凈凈了。

現在,柳白一躍為長安周邊,最大的地主!

他的目,自然而然的落在最后一個,還沒有接過的冤大頭上。

佛門!

自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佛之后,時過五十余年。

佛門雖然已經恢復了元氣,信徒日益增多,但廟產卻遠遠比不上,積累了上千年之久的道門。

正因如此,最開始搜羅農田的時候,柳白才沒有過多關注佛門。

不過,一萬畝農田,對佛門來說是小意思。

柳白此行的目的,正是長安城南的一座寺廟,華嚴寺!

華嚴寺名聲并不顯赫,事實上,這座寺廟才竣工不到兩年。

可駐錫在華嚴寺的住持,卻非同小可!

正是玄奘的授業恩師,慧景和尚!

同樣,他也是佛門之中輩分最老,修行最高的人之一。

雖然比不上袁天罡在道門之中的地位,也差不了太多。

離得老遠,就聞到一濃郁的檀香味。

檀木是十分珍貴的木材,用檀木制的線香,一把能賣四五貫銀子。

看門口那尊銅爐之中,厚厚的香灰,就知道華嚴寺肯定特別有錢!

柳白讓許褚前去門,自己則站在門口的銅爐旁,打量這座在后世,傳承了上千年之久的名剎。

等玄奘取經歸來之后,大乘佛法盛行,這座寺廟,就會為大乘佛教八大宗門之一,華嚴宗的祖庭。

嚴格來說,現在的華嚴寺,還是玄奘的‘娘家’。

等了盞茶的時間,一個小沙彌迎了出來。

小沙彌看起來也就十來歲的樣子,似乎對許褚十分畏懼,走過來的時候,渾哆哆嗦嗦的。

“阿,阿彌陀佛...兩位施主好!”

柳白淡淡的說道:“柳某前來拜訪慧景禪師,還請小師傅代為通報!”

小沙彌滿臉為難的說道:“還請兩位施主見諒,本寺乃修行寺,從不接待外客!”

他生怕柳白生氣,又補充道:“若是兩位有心禮佛,不如去其他寺廟,大名鼎鼎的香積寺距本寺,不過二十里路!”

“柳某并非是為禮佛而來,只是單純的拜訪慧景禪師。”

小沙彌看了一眼,站在自己后的那個‘大怪’,咽了口唾沫,道:“兩位施主稍候片刻,小僧這就去通稟師祖!”

說完,撒就跑。

可跑了幾步,又有些不好意思的折了回來。

撓著溜溜的腦袋,道:“不知施主姓名?”

柳白呵呵一笑,覺得這小沙彌甚是有趣。

“我名柳白,想必,慧景禪師聽過柳某的名字!”

取經那麼大的事,幾乎決定著佛門未來的命運。

玄奘的路線圖,都是從柳白手里求來的,慧景老和尚能沒聽過柳白的名頭?

小沙彌在里念叨了幾遍。

“柳白?怎麼聽著那麼耳?”

他忽然響了起來,不可置信的說道:“您就是師尊說的柳白,柳公子?”

柳白好奇的問道:“你師尊是誰?”

小沙彌忙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是小僧無禮了,小僧的老師,正是在公子幫助之下,前往天竺取經的玄奘!老師還說,若公子來我華嚴寺,定為座上賓,公子請進!”

柳白沒想到,玄奘還懂事。

一邊向里邊走,柳白一邊隨口問道:“不知小師傅法號為何?”

小沙彌老老實實的說道:“小僧法號辯機!”

柳白一怔,立刻停了下來,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小沙彌。

“你說,你什麼?”

小沙彌嚇了一跳,又張了的看了許褚一眼,結結的說道:“小...小僧法號辯機...”

柳白又看了小沙彌好一會兒,心中喃喃道:“不會這麼巧吧...”

貞觀年間有名的和尚并不多,柳白能記得住的,也只有兩個而已。

一個,當然是西天取經的玄奘。

第二個,便是玄奘的大弟子,辯機!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