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紙鋪擴展新業務

19.2% / 76/396

顧小悠收回目,把米飯盛好。

亮兒和朱洗好了手,四個人坐在后院吃飯。

飯后,顧小悠替朱檢查左手腕,隨手拿起一筷子:“你用力握住它。”

依言,把筷子握在手里。

顧小悠使力拽了拽,筷子被朱牢牢的握在手心里。

“恢復的很好。”顧小悠滿意的點點頭。

“那我是不是可以上工了。”朱欣喜的問道。

雖然養傷可以早中晚見到周氏,但是其他的時間實在是太無聊了。

十分想念可以四奔走的日子。

顧小悠的手臂,又順著胳膊肘拉轉了一圈。

“嗯,不過你還得纏著紗布,防止再次拉傷,左手也盡量不要用力。”

“謝謝老板,我會注意的。”朱樂呵呵的說道。

顧小悠搖搖頭,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麼工作的人。

“我給你纏紗布吧,你學一學。”顧小悠到前院取來紗布,示意朱把手臂直。

顧小悠一面纏著,一面化為護士,拿出了對待病患的神,忍不住嘮叨起來:“這個紗布呢,早上纏著,晚上就可以解開,每天都記得更換,要換新的……”

聽著,有些

為難的說道:“老板,我好想單手纏不了紗布,可不可以一直綁著啊。”

“不行,必須的天天換,不然被汗水浸了,就會越來越,手腕不活……”

顧小悠嚴肅的說著,用目譴責朱,仿佛在看不聽話的病人。

“那我來學吧,我早上路過快遞站,可以給你纏。”周氏帶著幾分說道。

“好,那你好好學。”顧小悠沒有多想,直接給周氏演示了一遍。

周氏帶著認真的學著,朱的臉上掛著傻兮兮的笑容。

顧小悠教了一遍,又讓周氏給演示一遍。

周氏認真的回憶著顧小悠的作,在朱的手臂上纏了起來,手指不經意的劃過朱的手臂。

的一張黑臉都紅了,繃直了坐在椅子上。

直到周氏纏好,他松了口氣,手腕上的繃帶,心中有些憾。

要是他的手腕一點就好了,就可以讓周氏纏的久一點。

顧小悠檢查了一遍,稱贊道:“做的很好,以后纏紗布的工作就給你了。”

“嗯,我會做好的。”周氏的臉紅了紅,低聲應道。

顧小悠見朱已經恢復健康,的計劃也可以去執行了

“朱,明天你上工,我就不過去快遞站了,工作流程大家都很悉,你不懂可以問劉老板……”

顧小悠叮囑了幾句,就和周氏帶著亮兒離開了醫館。

翌日,烏云布,太被遮擋的嚴嚴實實,隨時可能下起雨來。

顧小悠拿著一把油紙傘,來到了悠蓮紙鋪。

楊河和伙計正在往貨架上擺貨,見到顧小悠連忙迎了過去:“顧老板,你來了。”

“嗯。”顧小悠隨口應道,表認真的說道:“我有事要找你。”

楊河見嚴肅,正道:“顧老板請說,有什麼事需要我做,你盡管吩咐。”

“好,你先陪我到工坊去一趟吧。”

“我這就給你去。”

楊河叮囑了伙計幾句,跟著顧小悠離開了紙鋪。

走到半路,突然下起雨來。

顧小悠撐起油紙傘,朝楊河說道:“我的傘有點小,我們,快走幾步。”

楊河不好意思的說道:“不用,我跑著去就行,不用打傘。”

“哎呀,這時候還怕領導。”顧小悠上前一步抓住楊河的袖,把他拉到了傘下。

“我們走吧。”

顧小悠說了一聲,舉著傘心無旁騖的走著。

河和顧小悠并肩走在傘下,不好意思靠的太近,半邊肩膀都在傘外。

顧小悠忙著趕路,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等到了工坊,楊河的半邊子都了。

“唉,這傘還是太小了。”顧小悠大咧咧的說道,拿起工坊的手巾遞給楊河。

“謝謝。”楊河輕聲道謝,接過巾,有些臉紅的上的雨水。

等兩個人收拾好,走進工坊。

顧小悠把工人們都召集在庫房里,朗聲說道:“伙計們,我們的衛生紙做的很好,我打算擴展業務,你們當中有會造宣紙的嗎?”

幾個年長的工人舉手,顧小悠查了查人數,示意其他工人繼續回去工作,把幾個年長的工人留下。

“你們做了多久?”顧小悠詢問道。

“我做了五年。”

“八年……”

“我做了十幾年的宣紙。”

幾個年長的工人紛紛答道。

顧小悠眼前一亮,沒想到的工人里有這麼多能人。

“很好,我現在就把我的想法說一下,我想要造出比青城縣現有的宣紙還要更好的紙,但是我們的價格要比他們便宜一倍。”

顧小悠說完了計劃,幾個老工人對視一眼,做的最久的工人為

難的說道:“顧老板,你的想法很好,但是便宜又好,恐怕很難做到。”

顧小悠早就料到了這點,勾笑道:“不難,只要我們的原料變一變就可以了。”

“原料?”老工人不解的問道。

“對,我已經研究過了,青城縣里宣紙的原料是木屑,只要我們把原料加上楊桃藤,我們的宣紙就會比他們的更好,而且利于打量的生產……”

顧小悠把這段時間查到的資料一一說出,又拿出實驗做出來的宣紙。

幾個老工人聽的眼前發亮,又湊過去顧小悠做出來的宣紙。

“顧老板的想法太新穎了。”

“我從沒見過這麼的宣紙。”

“沒錯,而且原料可以就地取材,青城縣外多得是楊桃藤。”

幾個老工人對顧小悠贊不絕口,楊河的眼睛亮亮的,出欽佩的目

顧小悠笑盈盈的說道:“那就勞煩幾位,到我租的另一家工坊做宣紙吧,工錢不變,如果賣的好,可以給你們漲工錢,你們意下如何?”

“我們愿意去。”幾位老工人欣然同意。

“好,那我們走吧。”顧小悠拿起墻邊的油紙傘,帶著他們冒雨來到新的工坊。

(本章完)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