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聰明

18.5% / 87/471

;

看到糧店老闆的態度,自有聰明的婦人回過味兒來,原本可能打算只買一斗米的,現在就變買一石米。

旁邊沒那麼聰明的婦人雖然沒回過味兒來,但們會問:「這都漲價了,你怎麼還買這麼多米啊?」

聰明的婦人坦然相告:「瞧掌柜的這態度,只怕這糧價一時半會兒的是降不下去,不僅降不下去,還可能往上漲,所以要是手裡有銀的話,能多買點兒就多買點兒吧~」

劉氏本來還有些猶豫,聽到聰明婦人的話,再想起昨天看到王婆採購的那一馬車糧食,立馬一個激靈問道:

「掌柜的,你們這邊買多大米可以送貨上門?」

掌柜:「若是鎮上的話,買一石便可送貨上門。」  想看更多彩章節,請訪問s🎺to.c💻om

劉氏算了一下自家人每天消耗的口糧,再想想家裡的存銀:「掌柜的,給我五石大米,一斗糯米……我沒帶這麼多銀子,先付你二兩定金,等你送到我家我再給你其餘的如何?」;

掌柜的笑瞇瞇的點頭:「可以。」

人都是有從眾心裡的。

其他人看到劉氏一下子買這麼多的糧食,自然忍不住超計劃購買。

幾天後,北邊開戰的消息從其他的地方傳過來,一瞬間就傳遍了仙鎮的大街小巷,糧店的價格也進行了第二次漲價,這一次一斤糧食直接漲了兩文,劉氏得到消息後,一邊慶幸自己提前存了一波糧,一邊又擔心自己存得不夠。

現在糧食又漲了兩文錢,再去買的話,覺不太劃算。

想到之前丈夫讓自己把菜園子裡的菜拔掉一半來種土豆和紅薯但因為自己不捨得沒,劉氏立刻就招呼上兒開始行

自己能提前存糧,那是因為林秋姝給了丈夫建議。

事實證明的建議是對的。

種土豆和紅薯的事,其實也是林秋姝給丈夫的建議。

先前沒聽,現在聽也來得及。

劉氏是個熱心腸,自己家種了土豆和紅薯後,不忘去左鄰右舍宣傳,推薦大家也種些土豆和紅薯以防萬一。;

他們這條街的人家,家家都有院子。

雖然有些人家的院子比較小,但是土豆和紅薯的產量都不錯,就算是只種一點點,到時候要是沒糧了,也能頂很久。

王婆知道這件事後自然是不忘來稟報林秋姝的。

林秋姝覺得劉氏是個聰明人。

民以食為天。

對於老百姓來講,他們關心邊關的戰爭,但更關心的是能不能吃飽。

現在糧店的糧食已經漲過價了。

如果戰爭要打很久,就算是朝廷下令不許哄抬價,也總會有黑心商人發國難財。

要是所有的商人都聯合起來發國難財,就算是朝廷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畢竟法不責眾嘛~

反正柴米油鹽等必須品價格上漲的話,影響最大的還是普通的老百姓們。

但若是老百姓們可以自給自足,那商人們就不會這麼囂張。;

而且老百姓們能解決吃的問題,也有利於社會的團結。

這就是一個良的循環,反之,則是惡循環。

猜鎮上肯定會有過不了多久就買不起糧食的人,若是這些人家現在能種下土豆和紅薯,到時候自然就能撐下去。

因此對於劉氏逢人就建議人家種土豆和紅薯的做法,林秋姝是支持的。

到了林母下葬這天,林秋姝特意的回了一趟林家村。

等林母下葬結束後,林秋姝找了個機會和大哥大嫂了解了一下家裡的存糧問題,然後也跟他們說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大哥大嫂是老實的莊稼人,對土地的很深,對糧食也看得很重。

林母去世,對林父的打擊很大。

以後家裡就得由大哥大嫂撐起來了。

林秋姝選擇跟他們說存糧的事,就是對他們以後當家的認可。

至於林二哥林二嫂……;

兩個人的小心思是一個比一個活絡。

林秋姝是不指他們把家給撐起來的。

只要他們別搗就行。

確定大哥大嫂把自己的話聽進去後,林秋姝就告辭回家了。

出門的時候除了把兩個孩子給王婆和明月外,還拜託了劉氏上門來幫自己看一看,但就算如此,也不放心離家太久。

回家之後,看到兩個睡得正香的小寶貝,林秋姝詢問他們有沒有哭?

在得到兩人自離家之後就一直在睡的回答道,林秋姝謝過劉氏。

畢竟劉氏不是自己的工人,拜託的時候還得客氣點兒。

劉氏倒是很開心上門來幫忙,因為相信這樣一來等林秋姝下次想要請人的時候一定會想到的。

林秋姝從娘家離開後,林大哥便尋了一個機會和林父說起了囤糧的事

這些天他們忙著理林母的喪事都沒有來得及去了解外面的信息,但是林家村的人一早就知道了邊關打起來的事。;

林父聽到囤糧的事強行將自己從悲傷中抬頭。

去年是個收年,上完稅後家裡還剩了不的糧食,正因為家家戶戶都剩了不的糧食,所以去年的糧食價格很便宜。

當時林母因為心疼大家辛辛苦苦的種了一年不捨得將糧食賤賣,所以他們的糧倉裡面的糧食夠他們一家吃個一年半有餘。

今年秧苗已經下了田,只要正常的發育,到時候上完稅也夠一家人吃的。

不過凡事都要以防萬一。

林父把兩個兒子兩個兒媳都在一起安排未來。

如果上頭髮布徵兵令的話,他們家最起碼要出一人。

到時候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他們家就由他去參軍,然後家裡就由林大哥林大嫂當家,林二哥林二嫂協助,希他們兄弟妯娌之間能和諧共,好好的把這個家給經營下去。

林大哥是個孝順的男人。

一聽這話立馬表示如果上頭徵兵他們家要出一人的話那就由他去。;

對上,他是兒子,對下,他是大哥。

由他去是最合適的。

林大嫂聽到這話頓時不樂意了,林大哥要是在戰場上有什麼事,那以後要怎麼生活下去?

更何況林大哥是長子,理應擔起一家之責,怎麼能隨便離家?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