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第 127 章

77.9% / 127/163

昌盛四十二年三月。

林啟主辦的宗室侵吞民田一案徹底定下。

批的贓款從宗室各家庫房拉出, 很快便會送到農戶手中。

所有園子全都查封,沒建好的恢復土地,建好的變汴京百姓游玩之地, 所得銀錢分給土地被侵占的百姓,并給他們另尋田地。

一時間,汴京外山呼萬歲,他們的皇上果然圣明。

還有一部分宗室子弟在眾人唾罵中開始服刑, 去勞役的勞役,流放的流放。

皇家所給的優待, 也只是不在臉上刺字而已。

這條政令下來, 在這些宗室子弟去服刑的時候, 不百姓親自來“送”。

在萬人唾罵中離開汴京, 聽說一部分甚至要送到灌江府邊關做勞役,也是冥冥之中的“緣分”吧。

最近汴京文報的容,皆是稱贊朝廷,稱贊皇上。

京都趣聞沒了,被打的汴京文報自然悄然上來。

只是汴京文報的背后之人總會聽到這麼幾句話。

“汴京文報比之京都趣聞總差了點什麼。”

“對啊, 覺沒什麼意思。”

“算了,退而求其次吧。”

“只怕汴京文報永遠比不上京都趣聞。”

“肯定啊,京都趣聞怎麼沒的,大家都有數的。”

京都趣聞正是為了報道宗室的事, 這才沒的, 大家心知肚明。

但不是京都趣聞, 他們也不會知道宗室竟然奢靡到那種程度, 如今推進懲宗室, 推進關市稅改革, 都是那份報紙, 還有報紙背后之人的功勞。

提到這,眾人下意識問問紀煬紀大人的況。

紀煬自然還在足,外面人可能想象他凄苦無比,其實他在認認真真休息。

這麼久,好不容易有個帶薪假期,怎麼能不休息?

不過紀煬這會在查看關市稅的消息。

林大學士牽頭此事,基本已經蓋章定論。

兵部,工部,戶部,都很滿意。

唯一不滿的宗室現在話都不敢多說。

這次或打或殺一批,已經足夠他們老實。

連梁王的幾個子侄都被流放,可見這次下了狠手。

眾人自然把緣由歸結到紀煬上。

但他本人還在足,實在沒有辦法。

不過這兩件事漸漸平息,外面百姓書生對皇上民如子的態度十分敬佩,宗室是宗室,皇上是皇上,兩者能相提并論嗎?

眼看風評好了起來。

距離紀煬解除足又近了一步。

汴京府衙的副職甚至已經做好隨時接的準備。

其他地方正職出了問題,那副職肯定牢牢把守得到的權力,一刻也不想松開。

但汴京府衙的副職明白,只要紀煬出現在府衙當中,別說他還是汴京府尹,就算只是個小吏,這府衙里的人也都聽他的。

以他的能力手腕,以及那顆民如子的心,便會有無數人追隨。

汴京上下,沒人以為他這次敗了。

他既是風暴中心,又是中心之間最穩固的人。

要知道。

從他外任回來到現在,不過半年時間而已。

不管這次他是有心還是無意。

朝中的局勢因他而變。

這份能量便不可小覷。

在府衙眾人期盼中,皇宮終于下了旨意,宣足的紀煬進宮說話。

如今宗室也好,讓人不敢置信的關市稅也好,都已經落下帷幕。

紀煬這次過去,則決定他的命運。

可實際上紀煬到了宮中,氣氛遠比想象中松快。

皇上并未在勤政殿見他,反而是在宮中花園當中。

三月的天氣,正是賞春的好時

皇上皇后帶著太子都在園子里,紀煬去的時候,小云中還在旁邊跟太子一起箭,氣氛非常之好。

紀煬剛來,旁邊侍便笑瞇瞇道:“今年剛下的花茶,紀大人吃上一杯?”

皇上還在指點太子,侍便開口了,可見其中意思。

紀煬謝過侍,皇上才看向他:“你來瞧瞧,太子這箭的姿勢可對?”

紀煬拱手:“太子殿下天人之姿,自然是沒錯的。”

“罪臣對箭并不通,也看不出什麼。”

皇上笑,太子反而接話:“兒臣知道,紀大人是練習劍的,在灌江府的時候,還削掉過刺客的耳朵。”

在灌江府遇到刺客。

自是為徐家江山才遇到。

太子也在晦幫紀煬說話,紀煬微微抬頭,見太子一片赤誠,自然拱手稱謝,再道不敢聽太子夸贊。

見他們兩人和氣,皇上那邊惱怒也就沒了,讓他坐下說話。

“那件事已經過去,也就算了,下次若這樣大膽,朕絕不輕饒。”

皇后側過頭,從未經過風浪的皇后顯得格外恬靜和善,說起話也是輕聲慢語。

紀煬瞧著,有些明白為什麼太子會是這樣的脾

而皇上那邊的話也表明,這件事終于過去了。

等太子喊紀煬一起去箭,看著年輕人們站在一起,皇上跟皇后出笑意。

三月十五,從年前被足的紀煬終于要回汴京府衙了。

即將帶回來的還有幾個好消息。

查封的京都趣聞從此不再是民間報紙,統歸汴京府衙管,能寫什麼,不能寫什麼都已經規定好。

每期發出之前,還要經過翰林院審查。

之前在京都趣聞做事的人,自然為府衙員,正式為汴京府衙的下屬機構。

紀煬功過相抵,復原職,但每五日都要去皇宮面見皇上。

這條看著是懲罰,其實讓不員艷羨不已。

在汴京也好,外放的也好,最怕的就是皇上忘了他們。

紀煬天天往皇上眼前湊,只要不是個討人厭的,勢必只會更親近,更別說太子也在皇上邊,跟未來皇上打好關系的重要,這還用說?

朝野上下無不夸贊皇上大度英明。

承平國正是有這樣的皇上,才能有如此太平盛世。

連被捕的書生都給放了出來,還說讓他照常科舉,誰都不能阻攔。

只能說皇上不愧是皇上,對他而言的劣勢也能轉為優勢。

紀煬自然是沒意見的。

對他來說,關市稅的事能平穩落地,已經很不錯了。

現在戶部,兵部,工部看了他,全都笑瞇瞇的。

但紀煬在三月十五下朝之后,卻找到禮部以及鴻臚寺商議另一件事。

他想請禮部跟負責外的鴻臚寺同意,派出使團前往西域尋找醫書跟數學書籍,更想走通往西邊的路,好知道外面如今的發展。

紀煬道:“之前我從灌江府帶來的外鄉人卡里,聽他說,他們當地也有很不錯的東西。雖說我們承平國地大博,但若有更先進的武,更先進的醫書,自然要多多搜集的。”

“派出的人也不用多,卡里當向導,再有會當地語言的小吏俞達,剩下的人也不強求。若想去闖一闖的可以過去,不想去的話,我可以托古博城吳將軍派人同行。”

意思就是,人都好說,錢也好說,如今戶部那邊肯定會給紀煬撥款。

想請求要個府的文書,算是正式出訪。

去這種小國的訪問文書也好理,皇上都不太在意這種事,畢竟在中原王朝的眼中,周邊盡是蠻夷小國罷了。

禮部跟鴻臚寺聽著這個朝中紅人的說法,開口道:“文書好辦,只是要卡里跟小吏俞達到兩個地方走一走,我們要記錄他們大致方位,這樣才能正式向皇上請求。”

其實兩人也記得紀煬說過,卡里的國家有厲害的武

雖說工部正在鉆研,但若能帶回來,自然是極好的。

這本就不是什麼大事,只要手續辦到位了,他們很快就能出發。

梁王看著紀煬經過這事,反而跟朝臣們關系更好,眼神的惡毒幾乎要溢出來。

又看紀煬停頓兩步,跟回京便辦了大差事的林啟,還有正式上朝的京都趣聞主編晁盛輝等人閑聊,那點氣憤又涌上來。

這群人,這群年輕吏。

真以為朝中是他們的嗎?

可梁王再氣也沒有辦法,至現在沒有辦法。

但這個仇他記下了。

十年二十年的,他總會報仇!

林啟看著這位的背影,心里還是為紀煬擔心。

紀煬反而安道:“這點事算什麼,他們手中現在沒有實權,皇上又不寵信,不過暗地里多恨一段時間而已。”

宗室更找不到他的把柄,還能怎麼樣。

林啟自然明白,但擔憂還是在的。

他之前只聽說過紀煬找事的本事,如今真的見了,才知道祖父整天說的紀煬不同凡響是什麼意思。

晁盛輝井旭他們早習慣了。

不過這會在林啟面前,到底不敢多說話。

林啟,汴京有名的才子,更是林家的希

他們呢?

紈绔啊?

現在大才子跟紈绔在一起說話,紈绔跟當年一樣張。

殊不知現在已經沒人把他們當紈绔。

全都是朝中新生力量。

幾個人湊在一起說話,又提到馬上科舉的事。

他們好友海青就要參加今年的科舉,最近一段時間不好打擾,正好紀煬的事也了結。

海青考完,他們肯定要一起好好吃頓酒。

等聽到林家大公子林啟也要去的時候,井旭瞬間哭喪著臉,這酒還能吃好嗎!

紀煬忍不住笑。

晁盛輝接話道:“不管怎麼樣,回頭你們一定要吃我家兒的滿月酒。生得太可了。”

眼看新晉爸要夸自家兒。

眾人立刻笑話。

說著說著,話又到紀煬庶弟那。

紀煬庶弟紀馳平白挨了頓打,更讓紀馳生氣的是,那些人明知道他跟他哥不和,但還是要打,明擺著要找人出氣。

這件事已經為小圈子里的笑柄。

那紀馳的親舅舅,戶部左侍郎從旁邊路過,臉不算好看。

但如今紀煬風頭正盛,沒人能比得過。

這人心思沉,忍不發,紀煬看了看他,自然早有防備。

除開紀煬,其他人也是一樣的表

為了有權利把妹妹送去當側室的人,那心機跟狠辣可見一斑。

不過到底是個小曲,眾人拱手離開,都要辦公去了!

林啟自然正統員之路,已經正式去了翰林院,井旭去兵部,晁盛輝還去報紙小院。

紀煬悠哉悠哉下朝,馬車直奔汴京府衙。

算起來也有好幾個月沒來了。

不知道最近公務辦得如何。

等紀煬踏進府衙大門,只見幾十雙眼睛齊刷刷看過來,先是陳子云過來道:“大人!您真的沒事!”

“府尹大人!我們好想你啊!”

“您足在家,消瘦了?”

眾人沉默。

哪里看出大人消瘦的?其實氣比之前還要好吧?

紀煬輕咳,在府衙天天九九六,在家里吃喝玩樂,哪里會瘦!

明明神更好了!

眾人圍著說話,全都帶著欣喜,包括判推事等人也一樣。

有這樣厲害的長

誰不敬佩?

這會全在詢問紀大人的近況。

之前那樣的驚濤駭浪過去,接下來的他們肯定要大展拳腳!

就在眾人掌等著府尹大人吩咐的時候,遠突然傳出幾聲喪鐘。

紀煬剛從皇宮出來沒多久,肯定不是皇上出事。

皇后娘娘也一直不錯,自然也不是皇后。

但普天之下,除了帝后之外,還有誰能夠用喪鐘。

紀煬皺眉轉,只見有人快馬奔來,正是林家的下人。

林家下人聲音抖,語氣里帶著不敢置信:“姑爺,紀大人,長公主,長公主薨逝了!”

七十四歲高齡的長公主。

在今晨悄無聲息去世。

聽說昨晚看著賬冊心口疼了一晚上,吃過湯藥后早早睡下,清晨婢準備伺候第二遍湯藥,人已經沒了。

都說長公主是被氣死的。

被誰氣死的,自然不言而喻。

那賬本因何而來,所有人心里都有數。

紀煬,剛剛復原職,回到汴京府衙的紀煬。

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