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獨自生活的第二十六天

69.3% / 88/127

明明是兩個人的事, 可姜棠不想都讓顧見山扛著,最后再告訴個結果。

可以一起面對,無論是好是壞, 都想知道。

不想當那個坐的人。

春臺是顧見山的小廝, 只是過來傳話的,姜棠更不想為難他。

“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春臺慌地擺擺手,覺得姜棠可是想差了,“姑娘可能誤會了, 就是夫人那邊好像聽到了什麼,公子不想給姑娘添麻煩, 所以這兩天避著點。”

顧見山比任何人都想過來,他不得自己是小廝。

開花結果, 瓜落。

如今顯然不是什麼好時機。

春臺也怕姜棠覺得顧見山的,不敢見人,可份之差擺在這兒,既然選擇了這條路,總不能要求和尋常一樣。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 想要得到什麼, 就得付出什麼。

就算公子能攔著家里人不為難姜姑娘,可也不能指著無所顧忌,想干什麼就干什麼。

姜棠沖春臺笑了一下,“嗯,我知道了,我這邊也會小心一些。”

既然顧見山不過來, 就先做自己的事。

這麼多可以熬不油, 劉大郎跟著做了三個多月的事兒, 學著看著,有時也會上手,熬個油已經不在話下了。

二月份的天沒那麼冷了,已經凍不上了,不能放太久,姜棠打算先做干兒,這樣好儲存一點。

二百多斤的大約能做六十多斤的干兒,這個飽腹,到時候給顧見山帶一點回去。

辣椒用的是汝林的辣椒,這里的辣椒辣味沒那麼重,香味還大。火鍋店用的也是這種辣椒,當初顧湘珺讓人寄過來的,姜棠嘗著味道不錯,就托人從汝林帶了。

也是因為用的香料都是從各地搜羅來的,組合在一塊兒的味道極好,就算街上有別的火鍋店,姜氏火鍋店的生意還是最好的。

不過,姜棠估計火鍋店的生意只能做到三四月份,等到端午之后,客人慢慢就了。那會兒雖然天氣還不是太熱,但一頓火鍋吃下來,上也會熱的難

打算先琢磨別的吃食,等到天熱了,火鍋店還開著,想來吃鍋子也能吃,畢竟夏天也會突然想吃辣鍋,但鋪子里可以添別的菜。

比如黃燜翅煲、蟹煲也

眼下最要的事不是生意而是春種,雖然還沒到清明,但是得先翻地,有的莊稼還要育種。種子的行價姜棠不太了解,怕莊戶騙,所以這些都得事先打聽清楚。

莊戶做主的那家姓周,一家九口人。男人四十多歲,有一個寡母,娘子衛氏,下頭有三個孩子,長子已經親了,如今已經生了兩個小的,一男一

兒才滿周歲,可以說是四世同堂。

其他三家也姓周,應是早前從一個地方過來的,在這兒安家落戶。

姜棠托春臺去府打聽了打聽,四戶沒有案底,都是本本分分的人。自然希這些人和陸錦瑤的莊子里的人一樣,但是新東家,又是一個人,防人之心不可無,更何況背后沒有什麼靠山。

打聽著市面上好的麥種二十文一斤,差一點的十五文一斤,畝產二三百斤。

上一的稅,再給莊戶分兩,一畝地下來,不過能收一百多斤,畝產高些,才能夠到二百斤。這麼多的地,姜棠自然希能看見這麼多的糧食。還有一點,做生意,鋪子里需要很多菜,想多種點。只是若按分算,一家幾口吃再多,也用不了那麼多菜的。

一家幾口,門前幾畦菜地就足夠了。

莊戶們自然還是想要糧食。

莊戶并非下人,若是不愿意,自可不在這兒住了。姜棠到時還得費心找別人來,若是耽誤了春種,損失的還是不是。

二月初八,天上飄了點細雪,姜棠托劉大嫂一家跟著去莊子看了看。

晨起去的,坐了一個半時辰的馬車才到。

劉家沒地,也沒錢,見著大片大片的地劉大嫂心水地不行,直道:“等有錢了,我也買地。”

哪怕十畝呢,雇人種,一年的收足夠家里人吃了。

做生意會賠錢,買房子只能住不能吃,但田地是一直有用的。

哪怕盛京城住著的權貴,家中也有不莊子,只不過自己不種罷了。

姜棠道:“買別的可能會賠錢,但地不會。”

劉大嫂也覺得是這個道理,等到了莊戶,姜棠第二次見到周家人了。

周家人相貌很周正,當家的周正明,臉上著一老實的氣質。二月份沒活干,一家子就在家里待著,有時周正明會帶著兒子孫子去山里,挖挖藥材打打獵。

莊子換了新東家,但住在這兒的莊戶不會走,等著新東家吩咐。

衛氏出來見了見人,很是不好意思,打過招呼就去廚房準備中午的飯食了。

周正明把人請進屋,“東家怎麼突然過來了,是有啥吩咐不?”

姜棠道:“過來和你商量一下地里都種什麼,倒也沒別的事。”

周正明心中有數了,道:“我在這兒種了十幾年的地,去年,莊子種了三十畝的麥子,七畝多的花生,麥子畝產二百七十斤,花生二百四十斤,在附近算是極高產的。莊子里還養了四十多只,五頭豬,養的是膘壯。東家放心,種地我最在行了,冬天雪厚,我看還是種麥子,再種些紅薯,這個產量高。”

麥子加上紅薯,兩摻著吃,足夠周家人吃飽。

姜棠沒聽周正明的,“今年我打算種二十畝的麥子,十畝地的花生,剩下的地種些蘿卜白菜。”

周正明先是一愣,然后臉有些不好,“東家怎麼種這麼多的菜,菜可不值錢,種菜哪有種糧食合算。”

糧食能吃,能填飽肚子,想吃菜一畝地還不夠吃嗎,用得著拿七畝地來種。

他們可不是奴才,非要聽姜棠的,若真是這樣,那還不如另找別的東家。

到底是小子,什麼都不懂,想一出是一出。

三十畝地的糧食,他們就分五百多斤糧食,四家一分,那就是一個人的口糧。

本來種紅薯可以吃飽的,種菜有什麼用。

周正明一下就急了,只是顧忌著姜棠是東家,才忍著氣,“七畝地的菜,吃不完就壞了,實在不合算。而且收拾菜,被蟲子鳥咬了,那就要不得了。東家不懂莊稼地里的事,可別瞎鬧……”

劉大嫂也急了,“你怎麼說話的。”

事先不知道姜棠要種菜,但種菜是有用的,大郎說火鍋店的蘿卜白菜賣的可好呢,再說幾個小吃攤也用菜,種了不是省著出去花錢買嗎。

自家的菜,肯定比買來的新鮮,怎麼能說是瞎胡鬧,瞎說呢。

劉大嫂道:“你這話說的,莊稼不得被蟲子咬啊!真是……”

姜棠拉了拉劉大嫂的手,現在對周正明為人也有一定了解,這人小心思不,但種地應是不錯的,的莊子不大,再雇別人種地也難。

姜棠淡聲道:“你先別急,我話還沒說完。”

周正明想旱煙,但又顧及姜棠和劉大嫂母子,手,臉上沒什麼耐心,“我也是為了東家好,種菜不值當的,想囤菜冬天吃,本沒必要現在就種。”

姜棠道:“七畝地種菜,這個沒商量,不過,牲畜可以隨大家養。”

鴨豬羊,各家自己養,但別耽誤我種莊稼和菜就行。”姜棠一副好商量的模樣,“我知道干農活不容易,勞大半年,就是為了一家口糧,我也并非不知疾苦,所以才想著大家多養點鴨,到時候有壞的菜葉菜梗蘿卜纓子,大家也能喂鴨。”

莊戶養牲畜也得經過東家允許,畢竟這里的一一毫都是東家的。

著養也,但東家時不時過來,見到了也不太好。

再說了,養養鴨也得喂,放著不會長

菜葉子正合適,爛的喂喂豬,能養不呢。

姜棠自己吃養十幾只就夠了,沒有馬車,不可能總往莊子跑。

到時送菜也是晨起送到鋪子里。

糧食是莊戶活命的本錢,但沒別的本事,還要想賺銀子,得靠養牲畜。

仔自己抱,養大之后還能下蛋,一枚蛋一文錢,幾十只下蛋一天就有幾十文的收

男人下地干活,人在家,除了管一大家的飯食,還有別的空閑,肯定比繡帕子賺錢。

周正明氣焰頓時就小了,他不太相信地又問了一遍,“當真隨便養?”

姜棠道:“我這兒肯定要養幾只,要十五只,一頭豬,留著過年吃。其他的3我就不管了,若是養的多了,我應該還會從這兒買蛋和。”

本來莊戶也會著養牲畜,但養牲畜也需要喂,還可以吃蟲子,到時家里孩子可以去地里抓蟲子。

他們沒簽賣契,總不能非要他們給自己養。

這樣的話糧食上的虧損能通過養牲畜找補回來,莊戶應該很愿意種菜了。

周正明承認剛才自己說話的聲音是大了點,若是這樣,他們保證好好伺候姜棠菜地,和糧食地一樣伺候。

他咽了咽口水,“東家的地,自然東家說了算。”

姜棠淺淺一笑,把簡陋的屋子襯得都一片輝,“我希大家的日子都好些,畢竟我也不是好家境出,知道沒錢的苦。”

周正明原還想拿姜棠,養什麼種什麼都聽他的,但幾句話,就又得聽姜棠的了。

他好奇地問道:“不知東家是做什麼的,我也是多一問,就是看說話做事不像普通人。”

其實先頭是看姜棠樣貌,以為是哪個大人的外室,這樣的子讓人唾棄,但現在看,實在是不像。

他們莊戶,不好跟掮客打聽東家的事兒。

所以周正明才有此一問。

姜棠道:“我還以為周大哥猜得到呢,城南有家姜氏火鍋店,就是我開的。我若不是做生意,哪兒用得著這麼多菜,你說對不對。”

周正明忙道不敢不敢,“東家說的是,是需要菜,放心,我種地就是一把好手,還怕種不好菜嗎。東家只說種什麼,種菜比糧食早一點,買種間苗,這些都給我,你放心就好了。”

姜棠道:“一畝地的蘿卜,兩畝地的茄子,白菜也種兩畝地的,剩下的地種些蔥呀,土豆紅薯。”

周正明問要不要種辣椒,姜棠搖了搖頭,“辣椒就不用了。”

香料是從各地送來的,并非當地產的。

蘿卜白菜是因為火鍋店用的多,要茄子是因為燒烤攤子要賣,別的攤子賣的都是食,頂多用些蔥和蒜。

姜棠自己吃的菜,直接出了巷口左拐,去街上買就好了。

一個人吃不多,買花不了多錢。

周正明全聽姜棠的,末了還說了句,“東家這麼年輕就做生意,可真是厲害。”

士農工商,雖然商人是最低等的,可對老百姓來說,朝廷再怎麼說農民好,也沒有銀錢來的實在。

誰不想吃,誰不想賺錢。

姜棠可是個子,做生意多厲害啊。

姜棠笑了笑,隨口允下承諾,“到時若是缺人,我會想著莊子的。”

周正明頓時眉開眼笑,中午還殺了家里一只,熱地招待了姜棠和劉家母子。

得知劉家是姜棠的鄰居,只是跟著做生意,態度更加殷勤,一點都不像剛來的時候,看得劉大嫂也是嘖嘖稱奇。

還真是不一樣,劉大嫂是知道姜棠以前在侯府做丫鬟的,以為的丫鬟就是端茶送水,,但看著學的東西當真不

接人待也和別人不一樣。

什麼來著,揚先抑,再拿個蘿卜在前頭吊著。

興許只有姜棠不一樣,那麼多丫鬟,也沒見哪個出來贖做生意。

劉大嫂回想姜棠和劉家相是不是這樣,細枝末節記不清了,但肯定有,到底是生意人,從前也是小瞧了。

就算和大郎不來,姜棠也能理的好好的。

他倆全是撐場子的,指的還是視覺上撐場子。

中午飯就是農家飯,吃著別有一番風味,衛氏廚藝不錯,就是膽小,飯桌上也不敢說話。

其他事不用姜棠勞心,只問周圍的莊戶東家姓什麼,好不好相,周正明答說姓顧。

周正明:“一個月前換的東家,倒是巧了,不過那家地好還多,能種水稻。”

姓顧。

姜棠垂下眸子,“那沒別的事我就先回去了,我住杼原街,有事過去找人。”

回去之后,姜棠先去還馬車,然后才回去,在家門口,看見了永寧侯府的馬車。

手敲了敲,車簾立刻掀開,懷兮從里面探出頭來,“你回來了,大娘子要和五公子商量開鋪子的事,想問問你的意思。我過來接你去錦棠居,你這會兒可有空閑,若是沒有我改日再來。”

今日天二月初八,顧見山回來兩天了。

姜棠點了點頭,“我先回去看看,一會兒就出來。”

姜棠回家看了看點金烏金,給添了水和飯,又拿了點炒栗子和點心,一會兒在路上吃。

家去錦棠居得一個多時辰,坐著就太難熬了。

懷兮見到吃的眼睛都亮了,“我就知道你這兒有好吃的,中午飯我都吃了。”

這會兒還不晚呢,懷兮等了差不多兩刻鐘。

姜棠道:“還能讓你干坐著呀,你嘗嘗這個,味道沒有剛做出來的時候好了。”

懷兮看是圓球小點心,上面橙紅的醬用竹簽子了一個,咬掉半個,面做的,里面好像還有,外面酸酸甜甜,“這是什麼呀?”

姜棠道:“街上賣的八爪魚做的,就八條的那個。外面是蛋和面調的糊,上面是西紅柿熬的醬。”

懷兮一點都不覺得怕,反而覺得真好吃。

一路上,兩人都在吃吃說說,而錦棠居里,陸錦瑤和顧見山早就到了。

陸錦瑤跟著張掌柜的看賬本,把最近四個月的都找出來了。

除了賬本還有買方子的契書,里里外外有不東西。

陸錦瑤打算開分店,但這回不想開在盛京。

錦棠居城南一間城北一間,盛京城雖大,但點心鋪子實在算不上不

五香居的生意那麼好,但盛京城只有三家。

點心不是頓頓都吃的,錦棠居的點心也就附近這種鬧市中能有人買得起。

倒是茶可以多開幾家,再把價錢,也能賺不錢。

鋪子的事,顧見山除了最開始拿的五百兩銀子,再沒幫過別的。

倒是陸陸續續拿了幾千兩銀子的分了,錦棠居的確沒賺錢。

開新鋪子只要顧見山點個頭就行了,陸錦瑤也沒指著他能做什麼。

這次讓他過來,是想和他說說姜棠的事。

“新鋪子打算開到江南,江南盛京離得并不遠,我讓松林和懷兮過去。”

離得不遠指的是兩三日就能到,掌柜的和點心師傅從這邊調兩個過去,這邊再招新人。

裝潢和鋪面得盯一盯,這陣子分了,陸錦瑤也打算存錢把鋪面買下來,省著來來回回搬。

眼看鋪子馬上就到期了。

顧見山已經看過了賬本,他道:“四嫂決定就好。”

陸錦瑤讓竹把賬本收起來,“再去燒壺熱水,給五公子添杯新茶。”

這意思是把竹支走。

竹應了一聲就退了下去,屋中只剩陸錦瑤和顧見山。

窗子開著,對面是一家茶館,平日生意很好,坐在這兒還能聽到先生若有若無的說書聲。

講的是才子佳人的故事。

故事只有書上說的好聽,事實卻是人間百苦萬難。

陸錦瑤嘆了口氣,“五弟,上次見你時,你說娶妻一事,當是自己喜歡的。”

那時問顧見山,喜歡什麼樣的小娘子,他說,他喜歡的與婆母喜歡的不同。

陸錦瑤那時信了,也信他全心全意為著姜棠,不想姜棠委屈。

可自初六家宴之后,想了許多事,想侯府,想下一輩幾個孩子,昨兒夜里還沒睡好。

姜棠沒有雙親,事事沒人做主,母親那邊本就不喜姜棠,所以陸錦瑤也沒法子把姜棠認作義妹。

心里,是把姜棠當做親妹妹的。

無人替姜棠說,來說。

顧見山眼中多了幾分慎重,“四嫂記得沒錯,當日我的確這樣說的,你再問,我同樣是這個回答。”

陸錦瑤笑了一下,道:“我虛長你兩歲,是你的長輩,有些話不得不說。你今年十八歲,再拖,這兩年也要親了。婚姻嫁娶,不是你一個人的事,畢竟你是永寧侯府的子孫。”

陸錦瑤想勸顧見山放手,改變主意了,不再看好了。

陸錦瑤一字一頓道:“既然是侯府子孫,你就應當承擔起侯府子孫的責任來,娶妻生子,是為了侯府的榮耀。不知母親和你說過沒有,但母親,應該也是這個意思,只不過,顧著你在西北,九死一生,才沒說罷了。”

顧見山眼中多了寒意,原本臉上的笑也不見了。

陸錦瑤這話想了好一陣,及笄禮時還因為顧見山人不在盛京但有滿滿的心意而容,可現在,尤其家宴時發生的事,讓意識到,不僅鄭氏希顧見山娶一個家世相當的妻子,其他幾房也是這樣希的。

顧見山的妻子,能鞏固永寧侯府的地位。

哪怕日后分家了,有這樣一個叔叔,也會面上有,愿意和家中子弟結親。

就哪=是顧見舟,心里怕是早已認定,未來的弟媳,家世品缺一不可。就算顧見山不能娶家世過高的妻子,但絕對不會是姜棠。

茶樓的說書先生停了,屋里安靜,外面也安靜,襯得顧見山聲音沉穩如鐘。

顧見山道:“四嫂,我此生,非姜棠不娶。”

陸錦瑤張了張,未等說話,又聽顧見山道:“這話,可能不信,你興許也不信。”

顧見山也是說給自己聽的。

顧見山:“我早就知道難,不是家宴那天才知道。我也知道及笄禮母親那邊會發現端倪,但以母親的為人,沒有證據,不會對姜棠做什麼。所以,無論何時,都請四嫂不要把姜棠和我一同提起。”

鄭氏最多會覺得自己沒教養好兒子。

只要不關系到姜棠,顧見山不在乎自己被訓斥被懲罰。

陸錦瑤偏過頭,并沒有答應。

早就知道,是啊,遇見姜棠時顧見山就知道是宴幾堂的丫鬟,既然有心事娶,怎麼不知有多難。

在陸錦瑤看來是盡力一試,但顧見山想做到萬無一失。

顧見山道:“我可以放棄侯府的繼承權,這樣不會影響到子侄們的婚事,該孝敬爹娘的依舊會孝敬,該給的我自然會給。”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