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正文番外之百年強國夢)

100% / 231/231

陸執葵將車子停在碼頭,陸樵野背著背包匆忙跳下來。

陸執葵聳眉,無奈地道:“能慢點嗎?”

陸樵野:“爸,馬上就得遲到了!我得趕,你記得和爺爺說,我夏令營七天結束,再過去他們那兒玩!我要吃我做的茯苓荷葉!”

陸執葵嘆了一聲,搖頭:“就知道吃!”

陸樵野很有些憤憤:“上次做的,你自己吃了一半,沒給我留幾口!”

陸執葵挑挑眉:“是嗎?我像那種爸爸嗎?”

陸樵野無言以對,只好道:“好了,快點吧,我如果遲到了我就給告狀!”

這次的夏令營是陸殿卿給孫子報名的,做百年強國船七日游,夏令營過程中,會在船游覽中,以中國百年科技發展歷程為主線來進行國主義教育,激發小學生的科技國之

陸執葵帶著兒子先去登記,登記簽字過后,便有輔導老師接手了孩子,陸執葵也就先離開了。

陸樵野自己本對這些教育其實沒什麼興趣,他就是覺得出來船七日游好玩的,而且還可以離父母的管教,可以隨便玩玩了。

至于里面教的那些百年強國歷史什麼的,他太了,自然沒什麼興趣。

帶隊老師帶著大家游覽了船,之后回去了大廳中,先是開場白:“同學們,大家知道,一八四零年那個沒有太的日子,西方人用我們老祖宗發明的火藥制了炮彈,轟開了中國銹跡斑斑的國門,從那之后,曾經雄風萬里的泱泱大國一敗涂地,淪落在列強鐵蹄的踐踏之下,但是這段充滿了戰火和屈辱的歲月,也喚起了中國有識之士的覺醒,他們歷經滄桑,在絕中艱難地尋求著通往未來的明和希,現在讓我們從甲午海戰講起,講述他們為求強國而飽經艱辛的過程。”

一群孩子聽得心靈震撼,全都瞪大眼睛。

講解老師便開始講述甲午海戰,講述了當時為求強國遠渡重洋的歷史。

大屏幕上顯示了一段字,寫的卻是“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背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里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然無悔!”。

講解老師笑著說:“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誰說的嗎?”

大家胡猜一番,說誰的都有,陸樵野便道:“劉步蟾。”

講解老師對陸樵野投來贊許的眼神:“不錯,這位同學知識面很廣闊,劉步蟾是清末的一位海軍將領……”

這麼介紹著,講解老師提起清政府派送前往國留學的歷史:“那是1872年,當時清政府派遣了第一批留學生大概三十多人,前往國留學,有二十幾位國耶魯大學,可惜的是,朝廷擔心他們全盤西化,慈禧頒旨將留學生盡數召回。不過好在,也有幾位留學生堅持完了學業,拿到了耶魯大學的畢業證書。”

說著,大屏幕顯示了一張充滿滄桑的黑白合影,以及幾張單人照,照片都是清朝末年穿著西裝的照片,帶著濃厚的時代氣息。

講解老師給大家介紹:“第一批留學生中,有一些大家耳能詳的人,比如詹天佑,大家在課本上學到過,他建造了京張鐵路,是我們完全自主造的第一條鐵路。蔡紹基則是北洋大學校長,在教育上貢獻突出……大家看這一張照片,劉家照、陸永泉、梁敦彥都在清朝為,其中陸永泉曾經領銜出使西方,是中國近代洋務思想家。”

提到這里,重點介紹道:“同學們,當時陸永泉先生對西方的觀察,超越了他的時代,以至于他曾經留下名言——”

陸樵野聽著,專注地著大屏幕上的照片,這張照片他自然很悉,在他們家就有原片,細心地裱了一層,放在玻璃相框里,仔細珍藏著。

講解老師按了遙控,屏幕上顯示了龍飛舞的行書,字跡太潦草,在場都是小學生,大部分不認識。

旁邊一個戴紅發卡的小孩試圖認出來,但看了半天沒明白。

陸樵野看很認真的樣子,便低聲給解釋道:“這一行字是百年之后人間自有芳菲。”

紅發卡小孩好奇地看他:“你怎麼認出來的,這字本認不清。”

陸樵野便小聲說:“因為這是我祖爺爺說的話。”

講解老師聽到了小朋友的嘀咕,笑了笑,沒理會,之后大致介紹了陸永泉的生平。

接下來老師繼續講解,從中國近代遭苦難、飽欺凌講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并走向復興的歷史變化,當然也介紹了這其中發生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順便也講到了建國后的種種艱難,提到了中國和西方的關系等話題。

話題中自然也涉及到了一批重要人,并向大家展示了那個時代的照片。

陸樵野看著看著,就微蹙眉:“老師,這照片是不是放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