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了,爺他們都回來了,可以做飯了吧!”
石老頭疑的說道:“老婆子怎麼你們還沒有吃飯?你可別把我孫子著了。”
石嬸子白了石老頭一眼,“著你的孫子,你就心痛了啊?我還就真讓他們著了,你能奈我何?”
“,我,嗚嗚嗚…”
“,我也。”
…
石嬸子看著可憐兮兮的孫子孫們,最終還是不起心腸來。
對旁的大兒媳、二兒媳說道:“吃,我們今天好好吃一頓,老大媳婦、老二媳婦你們去做飯,再煮點臘。”
吳老頭趕忙把手里的五斤大遞過去,“老婆子,你拿去都做了吧,你們今晚好好開開葷。”
石嬸子疑的問道:“這你是從哪里來的?”
石老頭解釋道:“我們今天出門到了牛老漢一家,他們趕著去桃花村幫吳二虎家育苗,吳二虎你應該知道吧,就是王老頭的婿。”
石老頭見石嬸子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我想著吳二虎是個有本事的,剛好他們家有事兒需要幫忙,我們上趕著去套套近乎。
我想我們需要幫忙的時候,他們家肯定也會幫我們一把,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吳老頭見老伴兒還是一臉贊同的表,便開心的繼續說道:“所以我就帶著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一起去桃花村幫忙了。
這五斤大就是吳二虎給我們的謝禮。”
吳老頭停頓了一會兒,見石嬸子沉默著沒有多說啥,才繼續說道:“但是由于我們走的急,我就忘記了告訴你,我們要去桃花村一事。嘿嘿嘿!”
石嬸子聽完石老頭的陳述,狠狠的白了石老頭一眼。
石老頭傻乎乎的笑了笑,繼續說道:“另外吳二虎還給了我一大包做柿餅的吃食,老婆子你拿去看看。”
石老頭說完將一大袋柿餅遞給了石嬸子。
石嬸子將柿餅拿進手里,約了約,應該有四斤重。
從里面拿出一塊來看,金燦燦的很是喜人,上面還有一層白白的霜。
石嬸子忍不住,拿起一塊咬了一口,口有些許嚼勁,糯香甜,十分的好吃。
石嬸子沒有忍住,又再咬了一口,里還不停的說道:“嗯嗯,好吃,好吃,糯糯,還甜的。”
石嬸子就這樣一口接著一口的,一個柿餅三兩下就沒有了。
石嬸子只顧著吃,沒有注意圍在自己邊的十余個孫子孫。
待將手中的柿餅吃完了,才看見孫子孫都一臉眼饞的盯著看,年歲小一些的甚至還流下了口水。
“,我也想吃。”
“,我要。”
“嗚嗚嗚…,不給我吃…”
…
“好好好,怎麼不給你們吃了,一個一個來,大家都有。”
石嬸子將手中的柿餅一塊一塊的分給了自家的孫子孫,見還有剩,又給自家兒子和兒媳各拿了一塊。
石嬸子把剩下的最后一塊遞給了石老頭,石老頭堅決不要,讓石嬸子自己留著吃。
石嬸子想著這柿餅吳二虎家應該是按照人頭數給的塊數,石老頭肯定還沒有吃過,說什麼也不愿意自己吃,就這樣推來推去,最終一塊柿餅一人吃了一半。
“老頭子,你剛剛說這東西啥名?我吃著好像柿子做的。”
石老頭敲了敲煙桿,“這東西做柿餅,確實是柿子做的。”
“這怎麼做的?哎喲,我問這些干嘛,這是人家賺錢的門路,肯定不會和你們說的。”
“哼,你還真小瞧人家了,人家還真和我們說了這柿餅的做法。”
“當真?”
“呵,好你個老婆子我騙你干嘛?”
“那你快來給我講講這柿餅該怎麼做。”
石老頭便把自己聽見的柿餅的做法。一五一十的講述給了石嬸子聽。
“老頭子,你還記得我們上次打柴的時候遇見的兩棵柿子樹不?”
見石老頭一臉的疑,石嬸子繼續說道:“就在山窩里面啊!”
“哦哦哦,我記起來了,我當時還在樹上摘了兩個柿子來吃,還說等著了再去全摘回來給大家甜甜的。
老婆子你的意思是我們也做柿餅?”
“對,我們也做柿餅。”
石老頭疑的說道:“畢竟是人家的方子,我們這樣做好嘛?”
“怎麼就不好了,人家吳二虎既然敢大大方方的把方子說給你們聽,肯定就不怕你們去模仿。”
石老頭想了想,確實也是這樣的。當時吳二虎家大兒告訴他們,做柿餅并不難,是一個手藝活兒,只是時間上有點漫長,而且還說這是一個新鮮吃食,大家想做的都可以嘗試著做做,賺點銀錢應該是不愁的。
石老頭想了想,這吳二虎家就是在給他們提供賺錢的門路呢。
于是,石老頭看向石嬸子重重的點了點頭,“老婆子你說得對,我明天就帶著老大四兄弟一起去將那些柿子都給摘回來。”
“爹娘,吃飯了…”,這時門口傳來了老大媳婦的聲音。
“好的,這就來。”
石嬸子應完老大媳婦,見石老頭還沒,便沒好氣的說道:“好你個老頭子,你沒聽見老大媳婦吃飯啊,你怎麼還穩坐著不呢!”
“你們去吧,我就不去了,我們今天在吳二虎家吃的可好了。”
看著石老頭一臉向往的神,石嬸子好奇的問道:“你們今天到底吃了啥。”
石老頭呵呵笑道:“今天中午和晚上吃的都差不多,但是那豬和魚可是隨便我們吃的,一盆接著一盆的端上桌,我從來沒有那麼放開吃過。
老婆子,你不知道,我當時就在想,如果我們全家都能過上那種吃穿不愁的日子,就算現在讓我閉眼,我也愿意啊!”
石嬸子沒好氣的拍了石老頭一下,“你個糟老頭子,想什麼,你不知道好死不如賴活著這個道理嗎?
而且我相信我們家肯定會越過越好的。
而且我們家現在也會了做柿餅的這門手藝,這柿餅這麼好吃,肯定不愁賣,只要肯努力,我們就會有收獲。”
話說一個月后,石老頭家因為做柿餅還真的掙得了一份十分可觀的收。
這也激發了石老頭、石嬸子年年做柿餅的想法。
由于石老頭和石嬸子的堅持,幾年后,老石家柿餅的名頭就這麼被打了出去。
他們家還專門購買了山林種柿子樹,走上了和吳晴晴現代的外公一樣的道路。
石老頭家每年慕名而來,購買柿餅的商販不計其數,不過這都是后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