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過節了嘛,正好老師給我送了些點心票回來,我就去買了月餅,嬸子我給你分一半,你不是說這冷次家人要回來嘛,要是一半不夠你給我留點就,都拿去。”白玖揭開布,出藍子裡的月餅。
“這麽多啊,看來你老師沒給你去淘換。”許嬸笑了。
到是想跟別人換,可為了一口吃的就費那麽多錢,舍不得呢。
“你不用給我,我家裡也有些點心票,我一會買點就是。”可不好意思收,再說,白玖自己可說了,吃月餅呢。
“我沒說白送啊,嬸子你可得給錢。”白玖就知道不會收,但收錢還不。
許嬸哽了一下,不過很快笑了起來,“那借你的,這個中秋就佔你便宜了。”確實想要。
白玖都說到這份上了,要是不收下,只怕心裡難。
說了會話後,三人就說起明天過節的事。
“要不是明天我們要回娘家,我都想跟你們一起過了。”沒辦法,誰讓娘家近,必須得回去呢。
要不然家裡老爺子還不知道怎麽發脾氣。
“那要什麽,晚上你們總要回來的,大不了咱們三家晚上一起賞月就是。”白玖到不覺得可惜。
一聽這話,鄧娜更憂傷了,“嗚嗚,我就是回不來啊。”
跟蘭京他爹是青梅竹馬,兩家小時候就有娃娃親。
二人從小就知道對方是自己以後要生活一輩子的人。
好在二人很不錯,長大後也自然而然親生子。
中秋節不要回娘家,還得去蘭家。
兩家晚上肯定得聚一起賞月,哪敢跑。
先不說婆家,就娘就能收拾掉半條命。
白玖可不知的苦,見回不來也就不再多說什麽。
分給許嬸一半後,提著十斤月餅回家準備晚飯。
明天放假,今晚老師和小池都要過來吃飯和住。
沒錯,沐老總算願意在家裡住上一天了。
還好高志軍這邊的房間夠,要不然真不好留老師呢。
只是,白玖沒想到,中秋節當天還有人這麽沒眼上門來找不痛快。
因為老爺子難得休息一天,白玖就把兩個小家夥給了他,讓正和秀秀多陪陪老爺子,別一天到晚腦子都不放松。
一老兩小玩的正開心呢,林老爺子帶著自家的兒孫過來了。
還是那種不請自來的主。
連門都沒就直接跑了進來。
白玖正好在一旁井邊洗著東西,就看到這一家子進來。
一時間,對林老爺子觀跌落到底。
呵。
他這樣子跟林婆子有什麽區別。
更讓可氣的是,林老爺子的兒子一家。
林老爺子的兒子帶著自己的媳婦兒子全都跪在了沐老前。
沐老都被嚇了一大跳。
連忙把兩個孩子拉到自己後,臉上的笑容也收了起來。
“老林啊,你這是什麽意思?”沐老一把年紀了,怎麽看不懂這一番作是什麽意思呢。
只是沒想到,老林也···如此不要臉。
“老沐,我也是沒辦法了,看著別人家都在佳節時團圓,而我家,連口熱飯都沒得吃。”
他昨天就找過老沐,可今天他去問的時候人家說高家本就沒人過去。
他如何不急。
“可你也不能如此吧?咱們也是老了,真要這樣嗎?”沐老也很生氣。
小池和高志軍本來在後邊理和魚,白玖跑過來二人才去前院。
小池二話不說,直接攔在了林家人面前。
“退後,請和教授保持距離。”小池雙手放在自己腰間,警惕開口說道。
看到小池這防備的樣子,林老很是不開心。
“有必要嗎?我們還能是壞人不?”
別人不知道他為什麽反應會這麽大,但他自己心裡清楚,當年如不是自己選擇安逸下來,現在也不會跟老朋友們差那麽遠。
可他也不想,那樣的危險,他還那樣的年輕,他不敢去賭,最終跟領導提出調離,如果自己不離開,那他是不是···
後悔嗎?
後悔的。
可後悔也無用。
這次的事更是讓他經了排查,這是把他的臉踩在地上。
他是有些貪生怕死,但他決不會做出有辱國家之事。
可能是不住這種懷疑,他才會帶人過來。
隻想快點把人撈出來。
“不管是誰,都需要和教授保持距離,還請同志退後。”小池認識對面的人嗎?
他當然認識。
可認識又怎樣?他的職責就是保護沐教授。
林老看到了小池腰間的東西,他歎了口氣。
“老沐,咱們能好好說說話嗎?”最終退步,上前拉起自己的兒孫。
沐老歎了口氣。
“我知道你要說什麽,一會我讓志軍過去。”說完,沐老就帶著兩個孩子進了屋。
徒留外邊林老爺子一家人。
反正這事膈應的很,沐老的心也到了影響。
好在有正和秀秀在,老爺子沒一會就被二人給問樂了。
沒錯,現在兩個孩子正是十萬個為什麽的時候。
高志軍去了警衛科,他道明自己來意。
警衛科兩天的時間也查清楚了,老太太確實可恨,但不至死。
所以等著害者來諒解。
沒想到遲遲沒來。
現在總算好了,他們的耳朵不用折磨了,那老太婆太能折騰,他們快不住了。
晚飯的時候,許嬸親自給白玖端了個菜過來。
白玖也給回了條魚。
雖不知道有什麽說法,反正聽許嬸提過這事,早準備著呢。
“白玖啊,晚飯後記得過來玩。”許嬸家裡人可多了,不好意思帶著一家子上門來,隻好邀請白玖去家。
這事也是早說好的,白玖當然沒意見。
“,吃完飯就過來。”
“那我就在家裡等你了。”許嬸得了準信,高興的端著魚回去了。
一回到家就到了兒的目追述。
許嬸很喜歡白玖,當然樂意把自己的好友介紹給兒們認識。
別說,許家人員還真的多。
許嬸一共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兒。
家裡的小輩更是多達十數人。
這次回來的只有大兒子一家,還有小兒一家,也就這兩家空一些,離得近些。
另外兩家離得遠不說,工作也沒法改,所以就沒回來。
但電話和信一年到頭可不,更別提其余的東西了。
也就許嬸自己省,要不然家的日子只怕是整個大院最富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