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 30 章

30% / 30/100

沈輕稚的話,給戚小秋吃了一顆定心丸。

不再憂心沈輕稚的未來,也不再憂心自己的,只是伺候安然睡,然后自己也在貴妃榻上睡下。

次日清晨,沈輕稚早早醒來。

掀開稍顯厚重的帳幔,沈輕稚借著清晨的微,往外面看去。

熹微,朝未及,天地之間一片混沌,但那藏不住的芒還是漸漸穿云層,照耀大地。

沈輕稚眨了眨眼睛,終于清醒過來。

戚小秋聽到這邊靜,自也醒了過來,忙起穿,問:“姑娘可要起了?”

沈輕稚清了清嚨,聲道:“莫急,天尚早。”

說不急,戚小秋便不那麼匆忙了,穿好灰的襖子,又穿上底短靴,飛快給自己梳好發髻,然后才去洗漱。

如此這一圈忙完,也不過一盞茶的工夫,沈輕稚卻已經坐起來,自顧自穿好裳。

戚小秋從第一日就發現,沈輕稚是個主意非常正的人。

說是,就是,說不是就不是。

因此,當不需要戚小秋伺候的時候,戚小秋就絕對不能嚇得跪地不起,死活要伺候姑娘。

這不僅不能沈輕稚高興,反而會惹厭煩。

沈輕稚說話從來不喜歡說第二遍。

能自己手,就絕對不會多勞戚小秋,如今邊只戚小秋一個人,若是日夜勞,早晚就要累壞,因此沈輕稚讓不必守夜,晚上舒舒服服睡上一覺,白日里才有神。

戚小秋見沈輕稚自己穿好裳,也并未誠惶誠恐,只是端了溫水回來,笑道:“姑娘洗漱吧,今日天好,日頭足,顯然一日暖過一日。”

沈輕稚自己洗漱,讓戚小秋去忙。

戚小秋便拎著空了的水桶,一路往外行去。

都是在中院的水房打凈水,這水是用來煮茶用的,要自己去打回來備用。

廂房的水缸存水一是用來防走水,二是用來洗涮之用,沈輕稚和戚小秋自來挑剔,便不用那水來吃用。

雖說要麻煩一些,卻也用得放心。

往日里水房的雜役宮一般都會幫把水取到桶中,但今日戚小秋一進水房,里面守著的雜役宮就翻了個白眼:“哎呦,姐姐還來親自打水呢?”

同另一個小黃門說說笑笑,滿臉都是嘲諷:“姐姐怎麼能做這樣的活,若是早早去毓慶宮送禮,怕也不用自己打水了。”

戚小秋一聽便明白,這是春景苑的人未得到外音,以為昨日沒把荷包送出去,故而在這里落井下石,等姑娘使銀子買個好日子過。

戚小秋心中冷笑,面上卻不做聲,只是自顧自往前走,們不給打水,自己打還不

那雜役宮悶不做聲,以為沒得話講,那心里的嫉妒便溢于言表,道:“空有臉皮有什麼用,殿下不喜歡便就是不喜歡,往后若是貴人娘娘宮,哪里還有這些舊人好果子吃?”

越說越興,越說越得意,把那張因嫉妒而扭曲的面龐猙獰出恐怖青痕,讓人無法多看。

就在這時,一道略顯悉的嗓音響起:“紅丫,你別太過分,你怎可如此編排姑娘,簡直膽大包天。”

這是昨日好心勸過戚小秋的趙武。

這小黃門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在春景苑自來都被那些人欺負,往常戚小秋進出,都會對他客客氣氣,也會給些打賞,即便只為那一句小公公,趙武就見不得這些人怪氣。

紅丫瞥了一眼氣得漲紅臉的趙武,冷笑出聲:“小武子,你又是什麼東西?你若是想給沈姑娘拜碼頭,那以后沈姑娘那里的水你給送啊?”

“就是小武子,以后沈姑娘做了娘娘,還不得提拔你?”另一個小黃門哈哈大笑。

在這一片笑聲里,趙武沉默起,走到了戚小秋邊。

出手,平靜道:“秋姐姐,小的來給沈姑娘打水。”

戚小秋看了他一眼,臉上表不變,出手,把水桶遞給他:“有勞小公公了。”

趙武作很快,即便只有十五歲,但他也是個青年男兒,力氣比戚小秋大得多。

他很快打滿一桶水,直接拎著跟了戚小秋走出水房。

兩人一離開,后就發出熱烈笑聲,仿佛他們兩個是什麼稽玩意,只能惹人發笑。

戚小秋沒有吭聲,跟趙武一路沉默回到了右側廂房后院,沈輕稚正在打五禽戲,見是兩人,瞇著眼睛瞧了,便道:“是小武子吧,怎麼今日是你來送水。”

只這一聲小武子,就把趙武一路上泛起來的那點后悔全都驅散開來,他先同沈輕稚見禮,然后便把水桶放到屋中,這才對沈輕稚行禮道:“姑娘,秋姐姐忙碌,以后若是要吃用水做苦力,姑娘尋小的便是。”

別人不給沈姑娘送水,以后就他來送,反正他也是做這伙計的,不嫌累人。

之前進春景苑的那麼多姑娘們,沒有一個記得他什麼,使喚他干活時從來都是那個誰或者喂,不用說他的名兒,就連姓都不記得。

這位沈姑娘只來了幾日景,就能清晰記得他是誰。

沈輕稚見他如此,便知剛才定是發生了什麼,于是便笑道:“好啊,那就多謝你了。”

待到趙武走了,沈輕稚才看向戚小秋,聽了三兩句把事說完,便又笑了。

“這位純卉嬤嬤,當真是不太中用,否則也不會過了年歲被分來春景苑,明面上是給個榮養的好去,實際上還不是被趕出來?”

“往后皇子們日漸長大,這春景苑也不是擺設了,可管不了這鮮花著錦的院落,管不好那些未來的小貴人們。”

沈輕稚隨口說了一句,不用戚小秋手,自己慢條斯理開始煮綠豆百合粥。

綠豆是昨日里泡好的,今日加上新米和百合,不一會兒就能熬煮爛,散著清甜的香味。

沈輕稚盛了兩碗粥,又把芋泥卷放到粥鍋上,蓋上蓋子蒸。

往粥碗里盛了一小勺蜂,然后便跟戚小秋一起坐在屋檐下,捧著熱乎乎的粥碗看天。

星夜已過,新日將來。

金烏緩緩從厚重的云層中爬出來,先是探了個頭,俏皮地看了一眼世間凡俗,待看到萬家煙火,炊煙裊裊后,這才從云層的束縛中掙,開始散發出無與倫比的芒。

暖暖晴灑在上,落在眉間,點在心田。

沈輕稚吃了一口粥,被里面清甜的滋味染,不自覺出笑臉。

“天晴了。”

話音剛落,外面便傳來一片熱鬧聲,那聲音仿佛油鍋里滴的沸水,一瞬便把尚且有些安靜冷清的春景苑蒸騰起來。

沈輕稚抬頭看過去,就見大宮紀言和圓圓一起陪著個瘦長臉的中年正監過來,正監后還跟了三五名小黃門,人人手里都捧著托盤錦盒,顯得很是鄭重。

沈輕稚就淡定坐在那里,未曾起,依舊捧著自己的粥碗,一口一口吃著手里自己煮的百合綠豆粥。

待到一行人來到沈輕稚面前,沈輕稚才似乎是很驚訝地起,隨手把粥碗遞給了戚小秋。

“沈姑娘,”那面生的中監率先開口,“我是毓慶宮監監正簡義,領太子口諭,特來給姑娘賜送封賞。”

沈輕稚面上的端莊笑容毫未變,那雙深邃的桃花眼中氤氳著無限春,顯出三分欣喜,讓人瞧了便也忍不住同一起笑起來。

但若要仔細去看,卻能看出并未有任何驚訝之

這一次毓慶宮的封賞,早就在意料之中。

沈輕稚微一轉,端正沖毓慶宮的方向屈膝行禮,口中道:“謝太子殿下恩賞。”

簡義臉上笑容恰到好,他聲音溫和,頗有些慈祥味道。

“太子殿下念姑娘忠心,特賞賜銀五十兩、翡翠如意一個、紅寶石梅花簪一對、紅寶石掐手鐲一對,紅寶石梅花耳鐺一對,碧粳米五斗,綠豆五斗,百合一斤。”

原本沈輕稚聽到前面的賞賜,還平淡無波,待聽到最后三樣,沈輕稚都要努力克制自己,才不自己輕笑出聲。

這位冷面閻王一般的太子殿下,當真是有趣極了,這一掌能把純卉的臉扇腫,還有苦難言,只能任由旁的姑姑嬤嬤笑話

簡義卻仿佛不知蕭煜的故意,他聲音一如既往的平靜,待到把這些都說完,他臉上笑容才濃了幾分,聲音也帶著些許親近之意。

“姑娘,您昨日送的荷包太子殿下很是喜歡,今日便帶著去上早朝,說是很喜歡茉莉香味。”

沈輕稚臉上緋紅一片,低下頭,聲音溫存:“殿下喜歡便好。”

簡義道:“姑娘,這賞賜放在那里?”

沈輕稚不多言,戚小秋就領著小黃門們進了后屋。

簡義抬頭看了看這仄的小院子,道:“姑娘原是娘娘邊的心人,定在春景苑住不慣,還請姑娘多擔待。”

沈輕稚手中早就準備好回禮,上前一步,直接把那荷包塞進簡義手中:“為娘娘分憂,替殿下盡孝,是我的本分,哪里有什麼委屈。”

“有勞公公跑這一趟,你累了。”

簡義當著紀言等人的面收了荷包,然后便笑著道:“姑娘大約該上早課,那我就不耽誤姑娘時候,下次殿下再賞賜,我再來陪姑娘說話。”

沈輕稚笑著送他,一路送到偏門垂花門,才停住腳步。

待到簡義領著人大搖大擺而去,從頭到尾都沒提純卉半個字,紀言和圓圓才對視一眼,紀言才上前訕訕道:“姑娘還未用早吧,我這就讓人給姑娘送來。”

沈輕稚倒是未拒絕們的見風使舵,只瞇著眼睛笑道:“好啊,不過綠豆百合粥我已經吃膩了,今日便取湯面吧。”

看向兩人,笑容恬靜而麗。

“不知道膳房可有?”

這是王夏音最吃的早食,膳房自然常備。

紀言這一次再也不敢耽擱,只道:“有的,姑娘想吃什麼,膳房都有。”

沈輕稚聽了這話,喟嘆出聲:“春景苑就是這點好,宮人會伺候,讓人住得舒服極了。”

兩個大宮說得面發白,卻一句辯駁都不敢說,蒼白著臉兒退了下去。

————

此時在左側廂房后院中,王夏音正捧著一碗蜂水,眉目淡淡看向李巧兒。

李巧兒同年時已不太相同,面容越發深邃麗,尤其是那雙琥珀似的眼眸仿如琉璃珠,閃著人的輝。

細眉,深眸,櫻桃口。

李巧兒的容貌即便放在長信宮中,都是最拔尖的,也就憑著這傲人的貌,即便寡言語,也依舊為了春景苑中最得太子喜的宮人。

王夏音自來不喜李巧兒的子,總覺得比悶葫蘆還要無趣,平日里八竿子打不出個屁來,沉悶呆板,也不知殿下到底喜歡什麼。

如此想著,王夏音便不自覺看向窗外,然后才道:“如今你已經不再是春景苑最出的了,你看一來,春景苑立即便不同。“

王夏音聲音溫聽,似氤氳著讓人心難耐的魅,勾得人一路往陌路里去。

諄諄善:“你現在不同我一起走,往后一個人可怎麼辦?你看沈輕稚那樣子,誰能斗得過?”

“萬一以后殿下喜多些,你無依無靠的,又如何是好?”

如此說著,輕輕握住了李巧兒冰冷的手:“我們早年相識,又一起在春景苑里住著,彼此之間也頗為了解,自來可姐妹。”

王夏音越說,越湊近李巧兒:“巧兒,你說是不是?若是我們能連手,就不怕沈輕稚如何興風作浪。你瞧昨日便坐不住,去殿下那獻殷勤去了。”

王夏音一口氣說了好些話,待說的口干舌燥,把一碗蜂水都吃盡,李巧兒也依舊低著頭不吭聲。

只是偶爾抬頭看上一眼,但那眼神迷茫又冷清,似完全未曾聽懂的言辭,如此過了一盞茶的工夫,王夏音依舊沒聽到一句許諾,幾乎以為自己在對牛彈琴。

王夏音本就不是好脾氣人,見如此呆愣,心中更是火氣翻涌,一時之間也是怒從心生:“你倒是說話啊,沒聽見嗎?”

李巧兒微微一哆嗦,往邊上躲了一下,但片刻時候,似又覺得不妥,悄悄挪了挪子,坐回來些許。

“聽見了。”好半天之后,王夏音才聽到李巧兒出這三個字。

王夏音:“……”

王夏音差點突出一口來:“你聽見了,然后呢?你是否要跟我聯手?是否要同我一起對付沈輕稚?眼看今日就要落谷底,咱們趁病要命,這是能打擊的最好時機了。”

李巧兒被問得臉蛋漲紅,這一次無法再沉默以對,等到王夏音說完了,才吭吭哧哧道:“可……我們為何要對付沈妹妹?”

王夏音深吸口氣,差點就罵了娘。

合著前面那麼多話都白說了。

李巧兒似乎還是不明所以,忐忑又無辜地看向,那對琉璃珠兒晶瑩剔,如同漂亮的貓兒,純潔又可

王夏音不能同鬧得太僵,正要開口再解釋一遍,外面就傳來慌張聲音:“姑娘,姑娘,不好了。”

王夏音面不變,只等宮菱花快步進了臥房,才訓斥道:“慌慌張張像什麼樣子。”

菱花手里的食盒都要拿不住,直接把食盒放到桌上,發出刺耳的聲響。

“姑娘,大事不好了!”菱花慌張之間,并未瞧見屋里的李巧兒,只看著王夏音道,“昨日沈姑娘送的那個荷包,那個荷包……”

一句話還沒說完,王夏音就打斷了的話,冷哼一聲,道:“怎麼,那荷包太子殿下還能收了不?之前咱們……”

“收了!”菱花的聲音都有些干

“姑娘,那荷包昨日太子殿下便收了,今日一大早,就派簡公公親自登門,給沈姑娘送來了太子殿下的賞賜,聽聞金銀珠寶都有。”

簡義雖非年九福那般從小伺候太子殿下,卻也是太子邊的得用臣屬,他掌管監,專侍奉管太子殿下的庫房,給太子邊的親近之人賞賜大多都是出自他手。

且不提之前春景苑從未功往毓慶宮送過禮,便是侍寢之后,都是由春景苑自己按照常例給賞賜,本就沒有額外賞賜一說。

太子殿下確實看起來冷面冷心,不是個能捂熱乎的冰塊,但若是人人都得不到優待,人人都得不到那份暖意,那便也眾生平等了。

可如今……

卻有人得到了旁人得不到的一切。

菱花話一出口,不自己白了臉,還讓王夏音臉上的篤定一擊潰散,讓大變。

王夏音張了張,好半天未多說一言,這一次,啞口無言的變

房舍一片安靜,就連息聲都沒了。

李巧兒看了看菱花,又小心翼翼去看,糾結再三,又等一盞茶才小聲開口:“音姐姐,時候不早了,我先回了。”

王夏音此番是徹底懶得理了,喪氣地擺了擺手,讓李巧兒自便。

李巧兒就飛也似地從王夏音屋中逃了出來。

剛一出王夏音的門,抬頭就瞧見紀黎黎正坐在自己的廂房門前,正瞇著眼曬太

細碎的落在白的芙蓉面上,讓看上去也發蒼□□致,脆弱可憐。

聽到李巧兒的腳步聲,紀黎黎睜開眼睛,見是,便抿一笑:“巧姐姐,晨好。”

李巧兒好不容易過氣來,見了又是一頓,磕磕絆絆道:“晨好,晨好。”

之后,李巧兒就迅速回了自己廂房,再也不肯出來。

紀黎黎慵懶躺在躺椅上,仰面看天,臉上依舊掛著和煦的笑。

的宮蓮花端了春面出來,小聲道:“姑娘,一會兒要開課,先吃早食吧。”

紀黎黎讓把面放到邊上的方幾上,然后便慢條斯理吃起來。

蓮花其實也很憂心,但到底還算沉穩,不像隔壁那兩個那麼咋呼,因此臉上還能維持住平靜。

“姑娘,今日的事……”

猶豫再三,還是問出了口。

紀黎黎慢條斯理吃著面條,待到一碗面都吃完,才輕輕嘆了口氣:“滿園繽紛,繁花似錦,誰又能知道哪朵花開得,開得艷?”

紀黎黎繼續抬頭看天,瞇著眼睛緩緩道:“這都不重要,能開過一年四季,才是真正開得好。”

沈輕稚自是不知因之事,左側廂房那邊玩得好不熱鬧,早晨舒舒服服用了一頓膳房的手藝,然后便戴著太子殿下新給賞賜的紅石榴梅花簪,耀武揚威般地出了門。

一路上,往常對答不理的宮人們,皆是彎腰行禮。

“沈姑娘早。”

“沈姑娘晨安。”

沈輕稚眉目含春,笑意盈盈,上那朝氣,似比春日的新芽還要鮮活。

“早。”

一一回禮,客氣溫,喜悅之溢于言表。

過前后院的垂花門,沈輕稚正待快步進書房,抬頭就見兩道略顯悉的影立在門邊。

一個高一個矮,一個胖一個瘦,倒很是相得益彰。

李大山面還是有些難看的,他眼睛左瞧瞧右看看,不肯往前走,倒是朱興海頗為沒臉沒皮,他端著一張圓臉,很是討好地往前走了幾步,老遠就給沈輕稚打了個千。

“哎呦沈姑娘,你看我這人,就是眼皮子淺,”他如此說著,一手出來,在自己右臉上啪地打了一聲,“得罪了沈姑娘,是我不懂規矩。”

他說一句,打一下,不過兩句說完,兩邊臉都紅腫起來。

臉皮夠厚,心也夠狠。

沈輕稚臉上笑容毫未變,依舊客氣溫:“朱公公,您這是何必,咱們都是一個院的人,自來應該攜手共進,我好你好大家都好,對嗎?”

這話說得很是大氣,襟寬闊,讓朱興海打著臉的手都頓住了。

他滿臉愧,又往前行了兩步,沒有同訴苦,也沒有說些不知所謂的理由,他只承諾:“沈姑娘,此番我犯錯,是我自己沒用,以后再也不會。”

“若是我以后再眼皮子淺,姑娘便把我趕出春景苑,讓我去雜役所營生去。”

這話說得夠狠。

沈輕稚輕聲笑笑,眉尾的明如同朝,讓人如沐春風:“朱公公,倒也不必鬧這樣,不過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罷了,我們能同居一宮,一起為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分憂解難,是我們的福氣,自來應該守好這份福氣。”

沈輕稚話鋒一轉:“再說,我不過是個侍寢宮罷了,哪里能把公公隨意差遣?公公莫要同我玩笑。”

這一兩句話說下來,朱興海心中忐忑去了大半。

朱興海幾乎都要老淚縱橫:“謝姑娘開恩,姑娘心慈人善,往后一定會飛黃騰達……”

沈輕稚打斷他的話:“公公可莫要替我許愿,我擔不起這般前程,不過公公也得眼明心靜,得看清楚人事,以后辦事才不會出錯。”

“我說的對嗎?”

朱興海心中再度打起了鼓。

沈輕稚那雙漂亮的桃花眸子眼尾帶笑,可那眼眸深,卻似氤氳著無邊寒潭,著一子讓人哆嗦的冷意。

言笑之間,攝人心魄。

朱興海心中雜紛呈,卻最終不敢再輕描淡寫,他對沈輕稚低下了頭:“是,姑娘說的是,我一定會謹記姑娘教誨,仔細行事。”

“不讓姑娘白白為我心。”

沈輕稚這才笑了:“朱公公,孺子可教也。”

說著,看也不看一聲不吭的李大山,領著戚小秋翩然而去。

影消失在琳瑯珠簾中,李大山才僵著臉開口:“你何必……”

朱興海臉微變,呵斥道:“閉。”

李大山面變了又變,最終還是忍不住道:“你別忘了,是誰提拔你上來的。”

朱興海卻冷笑一聲,瞥了他一眼,道:“提拔你上來,卻把你當個面團肆意磋磨,這一次咱們兩個在前面打前鋒,得到了什麼?”

他頓了頓再道:“再說,我們這差事原也不是因而來,都是皇后娘娘開恩,太子殿下仁慈,你可別忘了這些。”

說罷,他看也不看李大山,快步向前走:“你要不想好好在春景苑待著,你自己作死去吧,別拉上我。”

“我還得盡心盡力為貴人們當差。”

————

沈輕稚上午的課上得異常平順。

今日是學琴,教授琴藝的是樂司的琴博士,琴藝出眾,教授細心,沈輕稚便聽得很是迷。

自然,到其余幾位或有或無的目們或是好奇、或是嫉妒、亦或者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妒恨。

但沈輕稚卻全不在乎,一門心思聽課,想要學會這一手簡單的歡喜調,待到上午課結束,沈輕稚已能磕磕絆絆彈奏一曲。

雖不夠聽,卻能調。

課畢,沈輕稚也不在書房多做盤桓,利落起,轉便要踏出珠簾門。

然而今日卻有人開了口:“沈妹妹。”

沈輕稚腳步微頓,偏過頭來,借著正午明的日看向開口之人。

王夏音往前走了兩步,瞇了瞇眼睛,臉上有著恰到好的笑容。

“還沒恭喜沈妹妹,得了太子殿下的賞,這在咱們春景苑可是獨一份。”

王夏音的聲音一如既往聽,沈輕稚眉目之間的笑意也越發燦爛:“不過是僥幸罷了,姐姐若是得送,說不得太子殿下也會給賞。”

“姐姐這般得殿下恩寵,不如也試一試?說不得就會得償所愿。”

如此說完,不管王夏音是如何臉,轉便走。

有了這個小小的荷包,沈輕稚在春景苑的日子可謂是翻天覆地。

一日三餐都有朱興海手下的小黃門親自上門詢問,每到飯時都殷勤送來,絕不沈姑娘等待半分。

在朱興海的帶領下,整個春景苑都殷勤備至,沈輕稚不用張說半句話,就能有人把想要的東西雙手奉上。

如此過了幾日,突然清閑下來的戚小秋對正在曬太打絡子的沈輕稚道:“姑娘當真厲害,果然如同您所言,三五日不過,日子便好起來。”

戚小秋嘆道:“如今就連吃用的水都有人早晚送,生怕姑娘為此發怒。”

沈輕稚手里飛快打出一個平安如意結,輕輕笑道:“我哪里會隨意發怒,我這麼好的脾氣,自當是溫和有禮的。”

這話說得頗有些逗趣,戚小秋那張寡淡的臉也跟著有了些歡喜氣,抿了抿,還是忍不住笑出聲。

“原我來跟著姑娘的時候,同屋的姐妹都勸我,說留在尚宮局才能晉升,平白無故跑去跟著一個侍寢宮做什麼,瘋了不?“

戚小秋跟了沈輕稚小半月,雖不能說全然看清沈輕稚的為人,卻也能知道三四分。

沈輕稚不喜藏著掖著,一句話拐到昌平去兜個圈子,邊人有一說一,有二說二,這個子,其實同戚小秋最是相合。

戚小秋便也敢如此直言。

沈輕稚其實也有些好奇,之前問過戚小秋為何會來自己邊,但當時戚小秋說人往高走,尚宮局頂天就是管事姑姑,在宮里行走雖也面,卻到底不如寵妃邊的姑姑那般得勢。

在得寵的貴人邊伺候,那是當真能橫著走。

但現在,顯然戚小秋是已經把信任付與,給說了實話。

戚小秋抬頭看向沈輕稚,邊緩緩勾起笑意,這般率真,才有些青春的模樣。

“姑娘,我來姑娘你邊,是表姑親自同我說的,”戚小秋輕聲細語同沈輕稚說了跟瑞瀾的關系,然后繼續道,“咱們一同在坤和宮聽課,我同你雖未親近,但也知道你極好相,因此心中并未如此抵,于我來說,伺候姑娘和留在尚宮局,其實并無不同。”

“既然表姑開了口,那我便來了,”戚小秋道,“就這麼簡單。”

有些事原本就是極為簡單的,并未有那麼多彎彎繞繞,有那麼多暗算詭計,戚小秋給沈輕稚做宮,不過是上面安排罷了。

沈輕稚同眉目含笑的戚小秋對視一眼,兩人相視一笑。

“是啊,許多事就是這麼簡單。”

沈輕稚把手中平安如意結打上最后一個扣,然后把輕輕放到戚小秋手心中。

“但你來了我邊,我便要讓你過得比尚宮局更好,”沈輕稚眉眼彎彎,“這也是給瑞瀾姑姑面子,對嗎?”

戚小秋覺得嚨有些哽塞,深吸口氣,悶悶嗯了一聲:“是。”

沈輕稚仰頭看向外面天

半月過去,此時已是三月中旬,春日的暖在一陣又一陣的和煦景里越發耀眼,枝頭的新綠已經染了整個長信宮,姹紫嫣紅的花兒迎風搖曳,彰顯著自己嫵姿。

春日盎然,柳亸鶯,自是人間三月天。

沈輕稚微微合了合眼眸,突然問:“小秋,春衫可曾送來?”

戚小秋道:“按姑娘的份例,春衫有兩套繡花羅,兩套略薄一些的絹,前兩日尚宮局織繡所的姑姑就來問了姑娘的尺寸,這幾日應當就能送到。”

作為侍寢宮們的份例是沒得選的。

花樣全憑尚宮局織繡所來定,只能給什麼穿什麼,沒有多的余地。

即便沒有那日帝后太子一家三口的和樂佳話,沈輕稚也會選那時送出荷包,為的就是今日。

沈輕稚聽了戚小秋的話,微微閉了閉眼睛,似是在盤桓什麼,又似有萬千思緒,最終卻還是緩緩睜開雙眸。

那雙深邃的桃花目中,此刻多了讓人無法忽視的堅定。

下定了決心。

戚小秋坐在邊,一針一線做著繡活,瞥見這一抹目后,心中一,隨即卻又放松下來。

無論姑娘做什麼決定,都是對的,只要跟在姑娘邊,陪伴著一步一步向前走便是了。

沈輕稚問過春衫沒兩日,尚宮局果然把裳送到了。

這一次是由織繡所的大宮親自送來的裳,一來便拜見了沈輕稚,先同沈輕稚寒暄兩句,才笑瞇瞇道:“柳姑姑早就聽說姑娘若天仙,今日一見簡直驚為天人,總覺得傳聞都太庸俗,未說出姑娘三分麗。”

這話說得可太聽了,沈輕稚抿一笑,臉上泛起的紅暈:“姐姐折煞我也。”

那大宮今歲二十五六歲的模樣,一看便是織繡姑姑邊的紅人,單只看上的綠羅翠竹春衫,就知在織繡所地位不低。

沈輕稚也很客氣,讓戚小秋備好茶水,這才在明間落座,同大宮道:“姐姐莫要太過拘謹,坐下說話。”

這大宮卻未坐,后的小宮們一揮手,宮們便捧著裳上前,一一給沈輕稚介紹。

“姑娘,您年輕,穿鮮裳最好看,但姑娘又長得太過麗,若是裳太過艷麗,反而會本末倒置,讓人無法一眼便看到姑娘的,如此一來,柳姑姑思忖再三,還是給姑娘做了四的春衫。”

沈輕稚的份例就這麼多,即便尚宮局想要結,也不能逾制,只能在份例之賣個好。

這四春衫,兩套羅皆用了團花羅,一件月白,一件鵝黃,都很清淡,并不如何張揚,但團花羅質地輕,上面的團花暗紋卻流溢彩,春日一照,端是熠熠生輝。

素雅嫻靜,卻又出耀眼。

沈輕稚只看一眼,便知道尚宮局是頗用了心思的。

份例是定死的,料子也都一般無二,但選什麼,什麼花紋,甚至由手和生手來做,做出來的品都天差地別。

如今擺在沈輕稚面前的,無一不是品。

大宮見沈輕稚眉眼間的笑意更濃,便也跟著笑:“姑娘往后還有大日子,總是這麼素凈倒也不,正巧嶺南進貢一批水紅絹帛,用來做廣繡衫最是麗,姑姑便讓織繡宮給做了迎春繡樣,給姑娘趕制出一水紅迎春絹,姑娘瞧瞧可喜歡?”

要做兩,一水紅的,另一則是竹綠的。

尤其是水紅這件非常致,里面還給配了水紅輕羅中,外面是縹緲似仙的外衫,中略淺,外衫更艷,兩相搭配,自是有縹緲若仙的嫵

這一裳,無論是還是繡紋,都同沈輕稚的明眉眼搭配得恰到好

這一看便是專門為做的裳,特地為某一日準備的,沈輕稚聰慧過人,一眼便看出端倪。

看到這一,沈輕稚抿一笑:“多謝柳姑姑惦念我,如此隆重,讓我倒不知要如何謝。”

大宮一眼既明,本不用旁人多說一句廢話,心中不由嘆姑姑的英明,連忙道:“哪里要姑娘謝,這都是咱們的本分,只盼著姑娘以后榮華富貴,可過得舒心些才好。”

裳都送到,我也不多叨擾姑娘,若是有什麼要的活計,姑娘讓小秋知會一聲便是,姑姑定能給安排妥當。”

如此說著,這就要領人離開,戚小秋不用沈輕稚吩咐,忙跟了上去,親昵拉著大宮的手,親親熱熱送出了春景苑。

裳一到,沈輕稚便知路要開始走了。

果然,不過平靜兩日之后,坤和宮便來了懿旨。

太子殿下因憂心陛下病,又于國事忙碌,因此夜難深寐,白日神不濟,實在憂思過重。

皇后娘娘憂心太子殿下,不讓兒子如此殫竭慮,特地安排侍寢宮前去毓慶宮侍奉,不為侍寢,只為溫言語,紅袖添香,太子殿下一片憂思。

如今圣上重病,幾不能愈,下面所有臣公宗室,便不能行喜悅歡慶之事。

對于太子和皇子們來說,自是連讓宮人侍寢都不可。

但不侍寢,也得有人照料太子起居,勸太子不要太過傷懷焦心。

這一道懿旨,自然落在了太子殿下中意的沈輕稚上。

純卉即便有一百個膽子,也不敢駁回皇后懿旨,是,春景苑一貫由純卉遞送名錄給毓慶宮,但這只是因原來的春景苑并不重要。

現在,蕭煜搬到了毓慶宮,了太子殿下,那麼他就是未來的儲君。

以后的一切,都要提前考慮了。

沈輕稚此刻正跪在明間的地毯上,聽著敬事房的中監宣讀懿旨。

“……沈氏溫,以寬上心。”

沈輕稚姿綽約,脊背直,待到懿旨讀完,長長一拜,輕聲道:“輕稚自當謹遵懿旨,不負娘娘厚。”

一聲落地,自不回頭。

弘治二十四年春,宮人沈輕稚奉皇后懿命,侍太子于毓慶宮。

恰是春暖花開時。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