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多子被沈輕稚一點名,很快就來了芙蓉園。
沈輕稚也不跟他講前因后果,只把一封折子遞給他,讓他親自送到圍場。
等小多子走了,沈輕稚才松了口氣。
雖然很是篤定,但依舊顯出些許張和無措,戚小秋便安:“娘娘,此事是娘娘敏銳,才能悉這些賊人,陛下定能知道娘娘忠心不二,娘娘不用太過擔憂。”
沈輕稚便勉強笑笑:“但愿吧。”
心里自是不怕的,即便原真有問題,但一宮就換了沈輕稚,一件壞事都沒做過,沈輕稚有何可怕?
再一個,沈輕稚也覺得是李巧兒認錯了。
不過……李巧兒為何非要認錯呢?
沈輕稚垂下眼眸,沒有再說什麼,中午安靜用過午飯之后,年九福就匆匆趕到了芙蓉園。
他是悄悄回來的,行宮上下都不知,沈輕稚見他親自回來,也不由有些驚訝。
年九福摘下兜帽,同沈輕稚見過禮,然后才正道:“陛下收到娘娘的折子,立即就明白此事,故而派臣領著一隊衛回來行宮,領有奉天大營的副將王棟將軍一起前來,王將軍及衛已經潛伏在錦鯉池左近,只等娘娘指示。”
沈輕稚臉上便緩緩揚起笑容。
就喜歡蕭煜這般,無論替他辦什麼事,心里都覺得痛快,他從來不會疑神疑鬼,只要有了信任,辦事就特別爽快。
年九福見寧嬪娘娘臉上有了笑容,腰彎得更低了:“娘娘,陛下給了口諭,此事由娘娘全權置,王將軍及一旗衛皆由娘娘調遣,若還不夠,整個行宮的衛也可由娘娘調遣。此外暢春芳景所有黃門皆聽娘娘調,臣也聽娘娘懿旨。”
沈輕稚都愣住了。
無論如何都想不到,蕭煜會給這麼大的權柄,行宮的守衛足有千人,這麼多人,由蕭煜一句口諭,便調遣給了沈輕稚。
這是多大的信任,也是多大的魄力。
沈輕稚聽到這里,自己都忍不住心跳加快,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暖流從心底過。
那是名為暢快的暖流,也是讓人開懷的滿足。
年九福傳達完蕭煜的口諭,久久未曾聽到沈輕稚的聲音,他卻也不著急,只彎腰躬,低著頭笑著看向腳下的地板。
陛下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即便是寧嬪娘娘這樣的人,也經不住陛下這般的青睞。
年九福回想起之前太后娘娘總是擔心陛下會孤寡一生,他忍不住在心里嘀咕:陛下可是比先帝強太多了,怎麼可能孤寡一生呢?
沈輕稚愣了好半天,才緩緩開口:“倒是不用驚行宮護衛,其實連王將軍我以為都用不上,只要慎刑司派幾個有經驗的黃門過來,就能制服李巧兒了。”
但年九福卻道:“娘娘,王將軍是為了保證您的安全,李巧兒不足為懼,但娘娘您可重要啊。”
“這些賊人膽大包天,什麼事都敢干,萬一他們一時激憤,向娘娘手可怎麼辦?”
沈輕稚倒是沒想過這些,被年九福這麼一說,也不由坐直,道:“還是陛下思慮周全,是我太過淺薄了。”
沈輕稚說完,便道:“那便從慎刑司再調兩名小黃門跟在錢三喜邊,到時候我不同李巧兒湊在一起,瞧著也沒什麼武藝,應當還算安全。”
年九福點頭答應下來。
沈輕稚又同年九福說了會兒話,最后道:“咱們不知李巧兒后還有什麼人,抓了之后切莫打草驚蛇,我什麼都不知,憑敏銳詐出的疑點,萬一被察覺,什麼都不肯說了,只能靠慎刑司審問了。”
年九福躬道:“娘娘放心,后續事宜都安排好了。”
如此一來,沈輕稚的心便放回了肚子里。
中午并未午歇,只坐在雅室里垂眸思索,一直到了申時初刻,戚小秋才進來道:“娘娘,到時候了。”
沈輕稚便扶著的手起,深吸口氣道:“走吧。”
邊沒帶太多人,只領著戚小秋和錢三喜等人,另外還有兩個慎刑司的年輕黃門,都沉默寡言地跟在他后。
錦鯉池那邊已經提前布置了,錦鯉池邊有一聽風軒,軒中原本放置了木椅,年九福特地讓人只挪得只剩兩把椅子,椅子相距很遠,到時候即便李巧兒要手,估著也趕不到沈輕稚面前時,就能被人拿下。
這一切都是暗中進行的,沈輕稚來到錦鯉池邊時,就看到孤一人等在那的李巧兒。
沈輕稚腳步微頓,低頭對戚小秋說了幾句,戚小秋和錢三喜就沒有繼續跟上前來。
待到沈輕稚跟李巧兒一起上了聽風軒,幾名慎刑司的黃門才悄無聲息潛伏靠近。
這一切李巧兒全然不知。
正被沈輕稚按在椅子上,張地攥著手,抿著一言不發。
沈輕稚遙遙坐在另一邊,道:“本宮已經下了令,任何人不得靠近,你莫要害怕,有什麼事都可同我說。”
李巧兒這才松了口氣。
小心翼翼看了看沈輕稚,才把那玉佩從腰間取下:“在驛站的時候,只有娘娘看了一眼這玉佩,我當時就知道娘娘是同道中人。”
沈輕稚微微一笑,沉默不語。
李巧兒就繼續道:“咱們這一群人,當時進宮后就被打散了,我只能同我的上峰流,其余還有誰我一無所知,這麼多年來,我一個人熬得好辛苦。”
李巧兒眼睛驀地紅了:“如今可算是盼到了娘娘,以后我就有了主心骨,娘娘吩咐我做什麼,我便做什麼,全聽娘娘吩咐。”
沈輕稚聽到這里,終于松了口氣。
看來李巧兒跟一樣,兩個人都是通過蛛馬跡確認對方份的。
沈輕稚垂下眼眸,接過遞來的玉佩,語氣里有著懷念:“自從我的信丟失之后,就再沒見這悉的眼雕了。”
李巧兒聽到了自己想聽的話,也瞧瞧松了口氣。
看來也賭對了。
李巧兒低聲道:“娘娘雖無信,但所說都能對得上,娘娘沒有懷疑妾,妾也心安不。”
沈輕稚淡淡掃一眼,慢條斯理道:“你為何要殺他?”
李巧兒渾一,好半天才開口:“回稟娘娘,我并非殺害同僚,只是那人本就沒有忠心,他所作所為皆是為了斂財,這麼多年他在行宮也沒布置出什麼局面來,顧著賺錢了,甚至見了我,見了信,他也一點都不懼怕,還想憑借這個事要挾我,讓我拿銀子買他的話。”
沈輕稚原也是這麼猜測的,看來事果然如他所料,李巧兒是為了不暴份,也看死者不夠忠心,才殺了他。
李巧兒說完,惴惴不安看著沈輕稚,沈輕稚卻佯裝沉思,最終還是開口:“你做的很好。”
“謝娘娘寬恕。”李巧兒終于笑了。
沈輕稚又安靜許久,終于低聲音開口:“不忠我大夏的人,都是叛徒,都應該死。”
李巧兒渾一,眼睛泛紅,豆大的淚珠便緩緩墜落,時隔多年,除了帶的姑姑,就一直孤一個人活在大楚后宮里。
若是能像沈輕稚這般繁花錦繡也就罷了,可到底不能得陛下喜,只能當個寂寂無名的選侍,每日都過著枯燥的生活。
能不期盼嗎?
沈輕稚的話一下子就刺中的心,讓的理智遙遙飛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
“娘娘,以后我都聽您的。”
沈輕稚卻擺了擺手,道:“那不,咱們是平級,我如何能差遣你,你的管事姑姑……又是那個脾氣,難道不會生氣嗎?”
李巧兒此刻已經一心都是跟著沈輕稚榮華富貴了,想不到別的,一聽這話立即就道:“李念姑姑確實有些凌厲的,但若是知道娘娘的份,一定也會欣喜若狂,哪里有娘娘這般的面。”
沈輕稚心里念了一下這個名字,發現自己還真不認識,便輕輕敲了敲椅子背,很謙遜道:“本宮也只是運氣好。”
李巧兒卻搖了搖頭:“娘娘哪里的話,妾聽姑姑說,同咱們一起宮的,千辛萬苦只進來四個,除了,應該還有娘娘您的上峰,如今恐怕也沒娘娘的面。”
這還真是,沈輕稚再往上走一走都能當上四妃了,宮里誰能越過去?
沈輕稚心里又記下了這個人數,沉默片刻,還是低低開口:“國喪時坤和宮的事,可有你的手筆?若是有,我也好同姑姑說一說,給你記一功。”
李巧兒眼睛先是一亮,隨即便垂下眼眸:“娘娘……不是我,我當時連毓慶宮都出不去,哪里能知道這些?如此說來,應當是您的上峰做的了。”
不是沈輕稚,也不是李巧兒兩人,那只能是那個姑姑了。
沈輕稚緩緩點頭:“當時此事經過我的手,我是知道些大概的,大楚后宮那些太妃們,沒有什麼有腦子的人,都是棒槌,大抵怕我暴,故而姑姑沒同我說吧。”
李巧兒也很篤定:“是,娘娘所言甚是。”
沈輕稚又問:“宮里只有咱們四個,行宮呢?只有那個小黃門嗎?”
李巧兒突然有些疑:“娘娘,這些您的姑姑都沒同您說嗎?”
沈輕稚面如常,甚是很是淡然:“姑姑自然不能同我說這些,我整日陪在陛下邊,知道的太多,反而是壞事。”
沈輕稚在椅背上敲了兩下:“但如今咱們在行宮,倒是可以有所作為。”
李巧兒心里的疑慮立即被打散,立即道:“好像還有個黃門,我不知份,但姑姑是知道的。”
沈輕稚便點頭,拂袖起,一邊慢條斯理往下走,一邊淡淡道:“抓起來。”
在李巧兒驚恐的眼神里,一群著青的慎刑司黃門突然出現,一把把按在了地上。
沈輕稚遙遙站在錦鯉池邊,淡漠看著李巧兒。
李巧兒掙扎著抬起頭,難以置信地看向沈輕稚,不明不白為何要背叛家國。
沈輕稚任憑看著,等到被五花大綁,沈輕稚才上前一步,垂眸看著。
“我可曾說過,我就是你以為的那個人?”
沈輕稚旋即笑了:“本宮一心忠于陛下,忠于大楚,若非如此,又如何能被陛下信任?”
“你們太看不起陛下,也太看不起大楚了。”
沈輕稚一句話,就擊碎了李巧兒的斗志,讓整個人都頹唐在地。
沈輕稚扶住戚小秋的手,緩緩向前行去。
鬢邊的步搖搖曳生輝,彩奪目。
那是李巧兒曾經羨慕無比的榮華富貴。
————
李巧兒被帶下去后,由年九福和柳親自審問,沈輕稚沒有跟去慎刑司,只慢悠悠回了芙蓉園。
路上,戚小秋和錢三喜都沒敢說話,直到一行人進了芙蓉園,錢三喜才如蒙大赦,狠狠松了口氣。
“可嚇死臣了。”錢三喜念叨了一句。
沈輕稚瞥他一眼,他立即直腰背,小聲說:“娘娘放心,臣明白的。”
沈輕稚便淡淡點了點頭,領著兩人一路進了寢殿。
宮人們都很懂事,但見他們面凝重,便也都退了出去。
待沈輕稚坐穩,寢殿里便也只剩下三人。
沈輕稚輕輕敲了敲方幾,斂眉沉思片刻,才道:“一開始我雖有些懷疑李巧兒,卻沒想到真是夏國的探子,喜子,的出確實無誤?”
錢三喜忙道:“娘娘,臣能查到的戶籍出,都源自于尚宮局的記檔,不過因宮后就進了春景苑,故而經歷簡單,幾乎沒有任何波折,臣曾經打聽了同相的人,所言皆無差。”
“這麼多年,的行為、習慣乃至口味都沒有變過,若年大伴查清并非改名換姓之人,那就是進宮前被人調換的。”
“很可能不是那個應該進宮的李巧兒,巧的是他們村同一年宮的宮人,只有李巧兒一人,故而無人知道是否已經被調換。”
沈輕稚卻垂下眼眸,片刻之后,看向戚小秋。
“在宮里同誰親近?”
李巧兒說的上峰李念,應當是宮里的一位姑姑,當說出這個名字的時候,柳應該就能知道此人是誰。
他們兩人都是夏國的探子,在大楚皇宮之,無論親近與否都符合常理,故而無法評議。
但李巧兒是不知其他人的份的。
不知道,不認識的,肯定愿意找投緣的人玩,亦或者對方知道的份,也會主接近。
他們這些探子藏得太深了,李巧兒宮將近五年,甚至當了皇帝的宮妃,即便不寵,卻也實在有能耐。
戚小秋便道:“娘娘,李巧兒平日很出門,據臣所知,沒有一個好的姑姑李念,一般都待在碧云宮,接的不過碧云宮那些人,只是……”
戚小秋一邊說著,一邊仔細思索,才道:“只是聽聞李巧兒很喜歡做刺繡,偶爾出一回碧云宮,就經常往尚宮局去,去的大多都是織造所,不過臣可以肯定,織造所沒有一名李念的姑姑。”
若李巧兒這般謹慎,那跟這個李念的定也不常見面,聽戚小秋這般說,大抵是去織造所的時候面說上幾句話,就當是頭了。
沈輕稚若有所思點點頭。
“若是如此說來,柳姑姑也是織造所出的吧。”
戚小秋眉頭一跳,道:“娘娘的意思是?”
沈輕稚端起茶杯,淺淺抿了一口,道:“咱們人如今只抓到了李巧兒和李念,另外兩人還有行宮的小黃門卻尋不到蹤影,李巧兒里說著不知,但畢竟不可能剛一見面就我這麼多。”
錢三喜立即就道:“原是如此,難怪還要讓年大伴再去審,就是不知是一直著不松口,還是不經事了。”
“希此事能輕松一些,”沈輕稚回憶著李巧兒的過往,臉上終于有些笑意,“李巧兒會這麼輕易就相信我是的同伙,并非因為我給了那麼多線索,讓誤以為我是同黨。”
“只因為我是寧嬪,是宮里最寵的寵妃,是陛下邊的紅人,若跟我了同伙,你們想一想,以后的日子該如何?”
錢三喜冷笑一聲,嘲諷了一句:“什麼忠于家國,到頭來不過踩地捧高,想要結娘娘罷了。”
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沈輕稚思忖片刻,道:“李巧兒的出一定有異,等陛下回鑾,本宮再另行稟報。”
戚小秋沖福了福,立即便要去伺候梳洗吃茶。
錢三喜看了看,又去看沈輕稚:“娘娘,您還沒說柳姑姑怎麼回事呢?”
“你啊,”戚小秋難得點了他一下,“你想一想,為何這一次來的不是何愿姑姑,不是禮姑姑,反而是柳姑姑?”
何愿和趙禮都是瑞瀾邊的心腹,兩人皆是尚宮局的管事姑姑,日常替瑞瀾辦事。
但這一次來行宮,這兩位都沒來,反而來的是專管織造所的柳姑姑。
錢三喜愁眉苦臉,想了好一會兒,才明白過來。
“陛下……早就有所懷疑?”
戚小秋難得笑了一下,拎著他出了寢殿:“你就是榆木腦袋。”
待得錢三喜嘿嘿笑著走了,沈輕稚才松了口氣。
往后一仰,倒在貴妃榻上,才閉上眼眸,開始思索這些是由。
蕭煜這一趟東安圍場,可真沒白來。
難怪一路上行程那麼漫長,每一日都跟不著急似得往前晃,大半日的馬程生生等了五日,他等的就是給這些人部署時間。
無論是蔣氏同黨還是夏國探子,他們都藏得太深,蔣氏同黨還好查一些,夏國探子就太難查到了。
沈輕稚思緒回轉,從那日在儲秀宮醒來后,一點一滴,皆從神海深翻涌上來。
仔細回憶著李巧兒說過的每一句話,仔細回憶著這幾年來的幾件大事,最終,的思緒停在了坤和宮國喪時的那一場風波。
難怪,當時查到最后沒了下文,難怪蕭煜并未懲戒任何一個太妃,難怪他當時同說,眼要放長遠一些,不能拘泥于宮中。
沈輕稚原以為他所言皆是朝堂之上,現在回憶起來,卻發現并不盡然。
朝堂之上,大楚之,甚是……甚至是天下之間。
蕭煜了解蔣氏,了解那些朝臣世家們,他們做著背信棄義的勾當,里卻是仁義道德。
對于蔣氏來說,明正大謀反不是他們要的,他們要的是皇帝突然崩逝,朝臣擁立新帝,這個新帝是誰,結果不言而喻。
德太妃想要穩妥把皇位攥在手里,故而讓蕭燁回京,蕭煜一但駕崩,那蕭燁就是最有希繼承大統的皇子,他在哪里都能繼承皇位,即便蕭燁不回去,也不影響他們的大事。
那麼當時在坤和宮明目張膽毒害皇后,就并非德太妃等人所為,皇后的死并不能影響蕭煜的帝位,它只會影響大楚的朝政。
沈輕稚緩緩睜開眼睛,看著頭頂的琉璃燈出神。
當時會手毒害皇后的,應該是大夏的探子,他們藏在黑暗里,在宮里扮演著寂寂無名的小角,一旦手,就要大楚不安。
沈輕稚緩緩吐出口氣。
這一次李巧兒會跟來行宮,大抵不知蔣氏的所為,亦或者說,他們沒想到蔣氏會膽大包天,想要刺王殺駕,意圖謀反。
李巧兒此行,為的是同東安圍場的人接上頭,安排好來年的事宜。
李巧兒一人就潛伏將近五年,那麼其他人時間只會更長,他們有耐心,也有信心,故而做所的計劃都是經年之久。
李巧兒跟來了行宮,那麼其他人,尤其是李念就會留在長信宮。
蕭煜當時可能并未查出這些細枝末節,他也不知道這些人究竟是什麼人,又要做什麼,但他清楚,他們見不得大楚好,故而即便忍多年,也一樣會手。
沈輕稚想起之前蕭煜同說過,這些人總當旁人是傻子,一但覺得有機可乘,立即就要手。
他們等得太久,也漸漸失了耐心,所以只要有機會,就一定不會忍耐。
蕭煜給了他們最好的機會。
就看他們不手了。
幸運的是,這兩撥人都忍不住了。
權利人,富貴滔天,誰會愿意放過呢?
沈輕稚緩緩勾起角,撐著做起來,終于開口:“小秋?”
戚小秋這才掀起珠簾進寢殿,沖沈輕稚福了福:“娘娘可是了?已經讓人預備了冰糖紅豆芋圓,娘娘一會兒用一晚,墊墊肚子。”
沈輕稚點頭:“好。”
想明白這些事,心里的火氣也漸漸散開,待用下一碗芋圓,甜過了,小多子便匆匆而來。
“娘娘,”小多子喜上眉梢,“陛下回宮,正待往芙蓉園來。”
沈輕稚不由勾起角:“好。”
等到沈輕稚簡單收拾了一番,剛一出殿門,就見蕭煜大步流星踏芙蓉園。
天將晚,晚霞如火,高大的皇帝陛下穿玄黑騎裝,年輕卻沉穩。
他面容英俊,劍眉星目,眉宇之間有著不容置疑的凜凜巍峨,可那雙璀璨的星眸看向沈輕稚的時候,卻逐漸閃爍起暖融的笑意。
沈輕稚看著他的笑,自己也跟著笑起來。
蕭煜兩三步就來到沈輕稚的面前,他出手,握住了沈輕稚的手。
“輕稚,你辛苦了。”
沈輕稚仰著頭看他,臉上是揮之不去的笑:“陛下,我立了大功,陛下可要賞我?”
蕭煜深深看一眼:“自然是要賞的。”
兩個人說著話,便依偎著進了寢殿。
宮人都被戚小秋帶走了,此刻寢殿里只剩下兩人。
蕭煜同沈輕稚一起坐在貴妃榻上,卻依舊不肯放開握著的手。
沈輕稚輕聲一笑:“陛下,這是怎麼了?”
“朕心里高興,想要握一握你的手。”
這話說得平常,可里面氤氳的誼,還是讓沈輕稚心里了幾分。
不由彎眉一笑:“陛下,我厲害吧?”
蕭煜難得笑出聲來,他了沈輕稚的手:“寧嬪娘娘最厲害,朕都不及你半分。”
“陛下謬贊了。”沈輕稚輕咳一聲,有些不好意思。
事明了,藏的釘子也被一一拔除,兩個人大抵心里都覺得高興,故而說了好一會兒閑話,等到膩歪的閑話終于說不下去,沈輕稚才正開口。
“陛下,不知審問的結果如何?”沈輕稚還是很關心的。
蕭煜淡淡笑了:“不急,等用過了晚飯,咱們一起去問一問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