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何老師以為, 每天學習已經夠辛苦了。
然后發現之前的那個實在是太天真了。
和現在的學習強度比起來,以前那點算什麼。
再加上宋藥和趙曉東從小就聽人說考大學難,十分擔心何老師考不上,于是更是牟足了勁試圖幫忙。
一箱子書和筆記還沒看完, 葉興華又寄來一堆。
何老師上高中的時候都沒像是現在這樣努力過。
宋藥倒是覺得這樣好。
“有我們幫忙, 老師自己又這麼厲害, 一定考得上的!”
趙曉東也很信任何老師。
他還自告勇的幫何老師做教案。
可惜沒能功。
宋已經單獨教學有一陣了, 何老師現在忙,要幫忙當然是找。
而且宋自己也有一點想頭。
“要是文文考上大學去上大學了,村里就沒有老師了, 我還想補上的, 不知道不啊?”
宋爸和宋爺爺自然是雙手雙腳贊的。
只有宋藥,最近見證了何老師是如何瘋狂努力的他小下:
“要是只在村里學校教教的話應該可以,但是政府應該不會承認, 也不會發工資。”
宋很想說不發工資就不發唄, 一向覺得文化人好,現在好不容易有個自己能當文化人的機會, 當然十分向往。
何況家里現在也不缺錢了, 也不用像是以前那樣每天鉚足勁掙錢攢錢,不收工資也不耽誤什麼。
但活了這麼大歲數, 可太清楚什麼升米恩斗米仇了。
雖然說村里都是人,但現在口子開的太松, 以后可不一定出什麼事。
見宋實在是取舍不下,宋爸給出主意:
“要不媽你也跟文文一樣, 去考個學歷?”
宋沒好氣看了兒子一眼:
“看你說的, 我都這麼大歲數了,難道還去學校念書啊?”
如今國家正是大力支持教育的時候, 像是以前因為種種原因沒能繼續念書,后來又再續上的也不。
但最多也不過三十多歲。
宋□□發都花白了,要是去上學,那還不走到哪里都被人看個不停。
宋藥倒是不覺得年紀大了還去念書有什麼不好的。
他覺得自己就是七老八十了,那想要念書,他還是會去念的。
不過不愿意的話,那也可以想別的辦法。
宋藥很積極的表示:
“我記得當老師好像只要考試過了就行,要不我去幫你問問老師?”
只考試不去學校的話,宋接度還是良好的。
點了頭,宋藥屁顛屁顛就跑去何老師的小屋那了。
與何老師剛住下時相比,小屋此刻已經是大變樣了。
表現為,不管是地上,還是桌上,基本都堆滿了書。
以前也有書,但不像是現在這麼多,大部分是由葉興華友提供。
何老師一邊謝這位老同學的熱幫忙,一邊也有點無奈。
雖然說葉興華每次寫信來都說“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考上的,你肯定沒問題的”,但他寄來這麼多的書,這麼多的筆記,這是對的實力有多沒著落啊。
甚至很基礎的筆記都看見了不。
何老師只能把這些給了三個小孩看。
宋藥和趙曉東現在也到了這部分了,石楠比他們學晚,也偏科嚴重,倒是可以仔細學一學。
不管現在學不學的會,熏陶一下也行啊。
總之,何老師現在幾乎相當于生活在書海。
宋藥進屋的時候努力著才進來。
主要是他矮還穿得多,大人過個就行了,他卻要嘟嘟的小一點點蹭進來。
何老師放下書:
“對,當老師是要考試,但是在考試之前,還是要學歷的。”
中洲之前有過一次教育斷層,所以對比全國來說,有學歷的并不多,像是這種偏僻小村子里的老師,初中就行了。
再遠一點的,甚至小學畢業都能做老師。
沒辦法,人才缺失,要求自然也就只能降低了。
宋藥明白了:
“那我就是要先考上一個初中學歷,然后再去考當老師的考試。”
何老師點點頭:“差不多就是這樣。”
“不過離我上次考試也快一年了,也不知道現在的要求變了沒有,我跟你一塊回去,打電話問問家里吧。”
父母都是老師,在這方面的消息自然也靈通的很。
現在宋藥家裝了電話,何老師有時候也會去他家打打電話。
電話一接聽,那頭就傳來了何母溫的聲音:
“喂?”
“啊,是文文啊,我還以為是幺兒呢。”
聽出親媽有點失語氣的何老師:“……”
也不知道何母跟宋是怎麼做到相距千里,一面沒見過,卻能憑借著幾通電話快速建立起友誼的。
比起何老師給家里打的電話,倒是宋跟何母聊得更多一點,親熱的不得了。
趕就把自己想問的事給問了。
何母果然知道:“今年政策沒變,可以像是你上次考試那樣考的,你們星河縣那邊,初中文憑應該是夠的。”
還很驚喜:“誒呀,幺兒這麼大把年紀了,還這麼上進吶,真不愧是有才的親媽。”
“對了,文文呀,聽說你們星河縣青年才俊也不啊,我跟你姨說好了,讓幫你找幾個好的……不是對象,就是見見面,看一看人品。”
何老師:“……媽我掛了,您好好休息。”
一掛電話,就對上了宋藥雙手托著下,黑亮大眼看過來的可樣子:
“老師,干又催你相親啦?”
何老師:“……”
學生太聰明也不好。
看宋藥,什麼都瞞不過他。
知道宋藥不好糊弄,直接說的實話:
“我不打算相親,也不打算結婚,再催也沒用。”
“嗯……”
宋藥眨眨眼:“可是這樣的話,干會著急的呀。”
何老師也知道,要不然就不會這麼煩了。
宋藥超得意的表示:
“我有辦法讓干不催你!”
何老師狐疑看他,雖然知道這個學生一向鬼主意多,但是長輩催婚催相親這種事,他一個九歲小孩能有什麼法子?
宋藥是真有辦法,他直接撥電話打了回去,快速而又麻利的告訴何母:老師要考大學啦!!
旁邊的何老師:“……”
不得不說,這個法子是真有用。
何母直接呆了足足三十秒。
然后讓宋藥把電話給何老師,也不催相親了,也不絮叨以后不結婚怎麼過日子了,簡直稱得上是溫的關懷完了兒,還叮囑好好休息,不要想其他事。
然后過了幾天,何老師就收到了來自家里的“高考備考大禮包”。
以及父母兄弟嫂子各自來信一封。
幾乎每一封信都是一個格式,先表達一下對決定去考大學的欣喜,再說明考不上也沒關系,下次再考就是了。
然后表示自己給了哪些哪些復習資料,最后滿懷激的告訴,家里已經在找其他資料了,保證讓何老師一條龍進大學。
何老師:“……”
很好,備考資料又多了。
有時候坐在滿是書籍的屋子里,都覺得自己要是都這樣了還考不上大學,那簡直是離譜。
距離考試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接下來就是拼狠的時候了。
宋藥和趙曉東也知道這對于何老師來說很重要,所以一改往日討論“是先生蛋還是蛋先生”這種問題都要去問老師的板,開始小團討論。
最近他們討論的主要話題是:去哪個初中上學。
當看到宋藥寫在大紙上每一座初中的優缺點,地址,各科老師的況后,趙曉東整個人都是驚的:
“我就想知道,你是怎麼知道這些的?”
旁邊的石楠托下:
“我就想知道,我又不跳級,為什麼我也要看這些?”
宋藥驚訝看:
“你不跳級嗎?那你過來干嘛?”
石楠翻了個白眼,扭頭去看趙曉東。
趙曉東立刻舉手:“我我我,我把來的!”
“一會不是要去山里玩嗎?我們先把上哪所初中給說定,然后正好可以一塊去玩。”
宋藥干咳一聲:
“那行吧,我們先從狐靈縣的初中看起。”
面對未來要在里面呆上三年的學校,宋藥自然是里里外外都打聽的很妥帖:
“……績差不多就是剛剛說的那樣了,這家初中的食堂味道不錯,但是吧,他們老師打人,打的可兇可厲害了,還會罵人,每天都罵。”
宋藥去看趙曉:
“你覺得可以忍嗎?”
趙曉東當然忍不了啊,他從小到大都沒被欺負過,就算是宋藥,那打起來基本也是五五開。
他哪里得了別人罰自己。
所以他問了一個靈魂問題:“我們打得過嗎?”
宋藥仔細想了想,很謹慎的判斷:
“我們年紀小,如果襲應該打得過,正面的話,懸。”
旁邊本來正不興趣掏出作業開始做的石楠一聽,立刻抬頭:
“那要不然我還是跳級吧,基本沒大人能打得贏我。”
最近吃得好住得好,個頭可是狠狠往前竄了一竄,再加上力氣大,還學了一堆的軍中打架招式,現在都能跟原江過兩招了。
當然,兩招一過完,勝負立刻就能分了。
但就算是這樣,對上普通年人還是穩勝券的。
宋藥:“你不是不跳級嗎?”
石楠拍拍脯:“努力一把還是沒問題的,不過我想求穩,當記者那是需要時間累積的,太早上完學了,我年紀這麼小,哪家報社要我。”
趙曉東:“真笨,你又不是沒錢,你可以自己開一家報社啊。”
宋藥表示同意:“對啊,你自己開一家,你都是老板了,誰管你年紀小不小。”
自從他們把錢還給石楠之后,往縣里跑了幾趟,一手買一手賣的,居然還真賺了兩三倍回來。
為此宋藥和趙曉東一直覺得還賊的。
石楠要上學,不能經常去縣里,所以就把生意托給了自己的幾個小姐妹,就是仙仙們。
也不知道是怎麼做到的,明明是幾人中唯一的“村里人”,是坐穩了老大的位置,還能讓們為“打江山”。
趙曉東到現在在覺得一定是因為石楠當著們的面拔樹了。
石楠本來沒想過開報社,此刻就覺得他們說的有道理。
“那我得多賺點錢了,開報社還是花錢的。”
別的不說,當記者的設備想要好的,就夠大出了。
不過一向想得開,自己現在年紀又小,大不了繼續慢慢賺唄。
想了十幾秒,突然想起來:“我們剛剛說到哪里了來著?”
宋藥:“……好像是說到狐靈縣初中了。”
他們仨聊天就是這樣,總是說著說著就能跑題。
每次都是前面還在一本正經討論宋藥小爸的養大業能不能呢,后面就變是兔子好吃還是好吃了。
好在三人都不在意,發現跑題后,又立刻很順利的重新開啟之前的話題。
宋藥:“我說,人沒有十全十的。”
趙曉東茫然:“你的意思是,我們就忍了這些缺點?”
“不。”
宋藥直搖桿:“我的意思是,人沒有十全十,但是學校可以有,所以這個狐靈縣我們堅決不要去。”
而且他心里還記著爸爸賣蜂的時候,當時就是有個狐靈縣的干部欺負他爸爸數學不好。
這就導致宋藥一開始就對狐靈縣的觀不好。
趙曉東一聽宋藥這話,立刻舉手表示支持:
“好!那我們一定要挑個最好的學校去!!”
石楠一聽說他們要找個好點的,沒有老師打學生的學校,立刻就放棄了跟著跳級的想法。
之前被耽誤的時間還是太長了,又不像是宋藥那樣聰明的過分,就算是勤學這幾個月,想要跳級那也還是有點吃力的。
小學的課程和初中的,到底還是不一樣。
宋藥和趙曉東決定了找個完的學校去上,立刻就對著紙上的各個學校評比起來。
但人沒有十全十,學校自然也沒有。
他們幾乎找到天黑,還是沒能找到合心意的學校。
石楠從夕落下時,就知道今天去不山上玩了,索在一旁復習起來。
果然,一直到三人分開,倆小孩都沒能決定去哪個學校。
他們沒有何老師那麼多考量,在初中里面找不到滿意的,就想干脆去高中好了。
反正他們就算一時間有點跟不上,努力學學肯定就也沒問題了。
宋藥回了自己的小屋,就坐在床上開始發愁。
原江一直默默的看他們在那爭論半天,思慮了一下,還是告訴了宋藥:
“今年國家打算在一所大學直招年班,吳老先生的意思,是想你們一起考進去。”
其實這事現在還沒個定論。
年班,顧名思義就是培養年天才。
中洲這麼大,年紀比較小又做出就的天才可不,把他們都湊一塊,讓厲害的老師集中教育,又不怕他們不合群,也稱得上是一件好事。
但關于宋藥他們要不要去,如今上面還沒爭論下來。
主要是宋藥目前的表現來看,這個過了年剛滿九歲的小孩已經超越了“天才”二字。
當年沈書二十歲就能為國效力,而他年僅八歲時,就已經屢創奇功。
論起來,他的潛力比沈書還要大。
首都才剛剛清空間諜,但過往人才被謀害的前例比比皆是,不人都認為,這麼早就將宋藥招來首都,實在是太冒險。
吳老那一方卻覺得這個時候招來剛剛好。
年班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宋藥和趙曉東趁機來首都,正好能混淆他國耳目。
而且他跟宋藥有過通信,能明顯覺到現在的宋藥其他人教著已經有點吃力了,他們又不可能把厲害的人才派到那去教學。
這才舉著旗子告訴別人宋藥這個九歲小孩上有貓膩。
而之前的兩個間諜到了大樹村底這件事,也讓吳老十分警惕。
堵不如疏,既然藏著掖著也還是可能被找到,不如大大方方讓這兩個孩子以年班一員的份來到首都。
到時候,他們大可以大大方方的保護這幫孩子們。
正是因為上面還沒徹底決定,原江才一直沒說出來。
但見兩個小孩為了上哪所初中這麼煩悶,他還是了出來。
無論如何,宋藥他們都是當事人,還是他們的意愿更重要。
宋藥的意愿……就是沒有意愿。
他聽都沒聽過年班,當下就有點懵:
“在大學里面上年班是什麼意思啊?要是進去了,我們就是大學生了?”
原江點頭:
“一般大學生學,都是小學初中高中一路考上去,但年班是直招,相當于是把全國年紀小的優秀天才直接召大學。”
宋藥一聽到“全國優秀天才”就支棱起來了。
這不就是現的朋友的好機會嗎?
“去去去!!我要去!!”
想要達目標的小孩眼睛亮晶晶的,去扯原江的袖子:
“我想去,我可以去嗎?還是要考試?什麼時候考呀?我沒問題的!!”
原江見他這麼向往,反而開始猶豫了:
“你確定要去嗎?如果去的話,你可能會引來他國間諜的注意,有一定危險的。”
宋藥是很惜命,但他不是慫。
小孩哼哼:
“人喝水還能噎死呢,又不可能以后大家都不喝水了,而且有原江哥哥你保護我,我才不怕他們!”
實在不行,他和趙曉東多做一些防的東西不就行了。
而且宋藥多機靈啊,眼珠子一轉就想到了:
“原江哥哥,我們厲害邊就有你保護,其他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小孩要是也厲害的話,國家會不會也派人來保護他們呀?”
他邊早早的就有了個原江哥哥,宋藥就很順當的覺得,其他的小天才們,邊也會有自己的軍人哥哥。
原江還真不知道這點。
他執行這個保護任務對外可是機,只有共同執行的同志能知道。
其他小天才們邊有沒有人,他就不知道了。
但仔細想想,就算是年天才,也不可能各個都像是宋藥這樣,小小年紀就能獨當一面,為國家做貢獻。
天才又不是神,照樣是需要培養才能挖掘出更多潛質,像是宋藥這種還沒人開始挖掘,他自己就蹦跶著跳了出來的,原江真只見過他一個。
就連趙曉東,趙自己都說,他是被宋藥帶起來的。
要不然就趙曉東這聰明有,但本吃不得苦也不愿意吃苦的子,怎麼可能進步這麼大。
宋藥可不知道這些。
年班這三個字,到了他耳朵里,就自變了“未來朋友培養班”。
他要二十個朋友的愿可還沒實現呢。
也不知道年班里面能不能湊夠二十個人。
小孩滋滋的躺在床上,很快就進了夢鄉。
然后他做了一個夢。
夢里他正在造火箭,顧得了這頭顧不了那頭,顧得了那頭顧不了這頭,正在手忙腳呢,一群人跑了過來。
看不清他們的臉,但一個個看著都跟趙曉東差不多大,說話聲音也跟趙曉東的差不多:
“幺兒,我們來幫你。”
夢里的宋藥還是很憂心:“可是這個很難的。”
小孩子們就齊刷刷的說:“沒關系,我們都是年班的人,都是天才,這些難不倒我們!”
夢里的宋藥松了一大口氣,然后一眨眼,他們的火箭就造好了。
他頓時覺得自己當初決定多朋友這個想法實在是太對了。
爸爸說的果然是對的,多條朋友多條路,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夢里的小孩高興的一揮手:
“好!接下來我們就開始做飛船吧!”
底下那些長的和趙曉東一模一樣,說話也一模一樣的小孩子們立刻應承:
“好!我們最喜歡做飛船了!”
宋藥于是更高興了,直接開心的笑出了聲。
“嘿嘿嘿……”
原江聽見小孩睡夢里樂呵呵的聲音,眼神溫下來,手幫他掖了掖被子,這才緩慢起。
外面天還沒亮,但估著差不多也五點多了,他起來的作很小,沒發出一點靜,被窩里的宋藥完全沒到影響,還在夢里樂滋滋的笑。
輕手輕腳的穿服穿鞋后,原江推開門出去。
宋家人都還沒醒,他也沒離開宋藥太遠,只在院子里打了一套拳熱熱子。
他作小,吵不到屋里人,院子里的卻都被驚醒了。
一個個低聲咯咯著在一起,仿佛是在抱怨原江起的太早。
天慢慢開始有點亮的時候,宋和宋爺爺也起來了。
宋一手拿著書在背什麼,宋爺爺則是去把灶火燒熱,然后在院子里練他的木工技巧。
見到原江醒的這麼早,宋還先給他煮了個蛋墊肚子,免得他的也早。
等原江吃了蛋,又練了一個多小時后,天大亮,最近因為冬天天亮比較晚,所以改七點準時起床的小孩了個懶腰,慢悠悠從床上坐了起來。
他的服一直放在被窩里,拿出來直接就是溫熱的,所以穿起來也不算太冷。
等穿好服,宋藥跑出去洗漱,照例挨個招呼打過來:
“爺爺早,原江哥哥早。”
然后扭頭去看屋里:“爸爸又沒醒呀?”
宋暫時放下書,短暫的出一點時間批判兒子:
“就他睡懶覺,還好你隨媽,不然你也是個小懶蟲了。”
宋藥嘿嘿一笑,沒去提醒他媽媽也睡懶覺。
某種方面來說,向桃花和宋爸是相似的。
要不然他們當初也不會玩的那麼好。
小孩洗完臉刷了牙,就里呵呵哈哈的跟著原江哥哥練拳了。
一場拳練完,趙曉東屁顛屁顛跑進門:
“幺兒!!走呀!今天我們上山玩!”
宋藥趕背上自己的小包包,又檢查了一下各項用俱全,這才滿臉期待的跟在趙曉東后往外跑。
宋:“你跑什麼呀,飯都沒吃。”
小孩立刻站住腳,可憐的回頭去看:
“可是早上才好套兔子呀……”
宋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快速裝了幾人份的饅頭蛋,又裝好幾個竹筒的水:
“把這些帶著,路上了吃。”
宋藥立刻開始甜言語:
“你真好,我就知道最疼我了。”
宋爺爺放下手里的斧子,了汗,故意問:“就疼你?”
宋藥轉頭又沖著他嘿嘿笑:
“還有爺爺,爺爺也疼我!!”
吹完了彩虹屁,小孩高高興興把吃的裝好,然后趕拉著趙曉東往外跑,生怕爺爺突然改變主意。
原江默默跟在倆小孩后面。
他們一路往山那邊跑,路上時不時能見幾個起得早的村人。
每個人宋藥和趙曉東都能準出稱呼來。
“二嬸嬸好。”
“五叔公早。”
然后這些長輩們有的會笑呵呵的應一聲,有的手里正好有點吃的,還會分出來一點給他們。
一路走過來,明明是難走的泥路,路上也沒幾個人,但是讓兩個小孩走出來夾道歡迎的架勢。
宋藥本來就因為長的可很歡迎。
后來又被國家表彰,又給村里學校捐了風扇,大家對他那是相當的熱,等到了山底下時,他兜里都多了好幾個果子或者板栗了。
這樣的早晨對于宋家人來說就是日常,但對于原江來說,卻充滿了溫馨。
宋藥小朋友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所以他自信又懂事,調皮又知道分寸,不管遇見什麼事,都能保持超一流自信。
現在眼見他們和石楠頭,三個小孩高高興興的往山里走,一路上招貓逗狗,仿佛路邊看見一剛長出來的青草都是稀罕的,非要湊上去一起評判一番。
他們越是高興,原江越是懷疑自己是不是不應該把年班的消息給宋藥。
九歲的小孩,冷不丁去了大城市。
沒了悉的家人陪著,也沒有從小長大的環境。
他們以后就不能像是在村里一樣想干什麼干什麼,也不會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看著他們長大的。
對于習慣了被邊人寵著的宋藥來說,他能習慣嗎?
其實大部分人離家上大學都要不適應一下,想家,環境不一樣,陌生的同學,還要和不的人住在一起。
但是那個時候他們至也有個十八歲了,多多可以調節。
但這倆孩子……
趙曉東看著強,其實膽子比宋藥小多了,上次宋藥把手摔了,他哭的比摔了手的宋藥還要大聲。
宋藥就更別提了。
完完全全是被大人們一路小心照顧著過來的,就連原江都忍不住的多照應他幾下。
他真的能適應去首都上學嗎?
原江心里各種糾結,面上一下不,于是孩子們誰也沒發現,還在那一邊往前走一邊聊天呢。
“今天吃什麼味的?”
石楠這話一問,另外兩個小孩就知道今天的兔子穩了。
石楠和宋藥不一樣。
宋藥喜歡信心滿滿的提前預言鼓勵自己,但是石楠基本不會說大話。
要是沒有信心的話,絕對不會這麼問的。
宋藥有點饞的吧唧一下:
“我們今天吃炒的?”
石楠也覺得很久沒吃炒兔了,跟著點頭:
“我沒意見。”
然后倆人齊刷刷去看趙曉東。
趙曉東:“……你們這還點起菜來了。”
宋藥嘿嘿笑:
“我這是給你機會練廚藝呢。”
他出這個大消息:“首都要開年班了,我們可以都考進去。”
原江頓了一下。
來了。
他有點擔心趙曉東會因為要去遙遠首都而害怕,難免有點擔憂的看了過去。
結果趙曉東懵了一下,然后直接問:
“好啊,那跟我練廚藝有什麼關系啊?”
原江:“……”
就這麼簡單的答應了嗎?
不問問首都遠不遠,要上多久學,家里人怎麼辦這種問題嗎?
然而這不是最讓他意想不到的。
最讓他想不到的是,宋藥叭叭叭的理直氣壯回答:
“到時候肯定只有原江哥哥跟我們去,難道你想要讓原江哥哥做飯給我們吃嗎?”
原江:“……”
趙曉東還真回頭看了一眼原江,然后打了個哆嗦:
“不了不了,還是我來做吧,我突然發現我喜歡做飯的。”
原江:“……”
他不得不提醒兩個小孩:“科大學校是有食堂的。”
宋藥搖頭,一臉的“你聽我的沒錯我有幕消息”的神表:
“縣長說了,不要相信大學的食堂。”
沒上過大學的原江說不出反駁的話,只能默默看著宋藥和趙曉東在那商量他們去了科大后要怎麼功開小灶。
沒有舍不得。
也沒有怕不適應。
還沒去呢,宋藥就已經小算盤打的哐哐響了:
“到時候我們就去求做飯的叔叔阿姨,讓他們騰個灶給我們。”
趙曉東:“大學里可以這樣嗎?萬一他們不給呢?”
宋藥:“不要,我們可以自己挖個坑,然后買個鍋,照樣能燒火的!”
趙曉東對此表示了質疑:
“學校里好像不可以隨便挖坑吧?縣長說他之前只是撬了學校一塊磚,就被罰的好厲害。”
宋藥:“那是因為他撬的是墻上的磚,然后好觀察查寢的老師啦。”
小孩突然想起:“咦,我們也會有查寢嗎?那我們要不要也撬塊磚?”
趙曉東:“不要吧,太容易被發現了,而且太普通太沒有新意了。”
于是他們嘀嘀咕咕的開始討論起來要怎麼才能提前發現查寢老師。
后面的原江:“……”
就這麼直接跳過“要去遙遠的地方上大學了好舍不得家里”,直躍到“在學校如何與查寢老師斗智斗勇”了嗎?
胡縣長到底都教了這倆孩子些什麼。
雖然但是,他還是松了口氣。
無論如何,這兩個本應該在父母邊快樂奔跑的孩子能接去首都,還是很令人欣的。
如果他們討論的話題不要再跳轉到“不知道大學生會不會害怕蜘蛛玩”上面就更好了。
石楠對這種話題不興趣,但對宋藥和趙曉東能去年班十分興趣。
最近因為不怎麼曬太,皮漸漸開始沒那麼黑的孩扼腕:
“太可惜了,我現在還不是記者,也沒有報紙,不然真想采訪你們。”
標題都想好了:“八歲孩竟大學生,多醒目啊。”
宋藥糾正:“過了年了,我現在是九歲,不是八歲。”
石楠:“你還沒過生日嘛,說八歲也過得去,而且八歲上大學,比九歲上大學聽上去要厲害一點。”
宋藥還是堅定:“九歲。”
石楠拗不過他:“好吧,那就九歲吧,剛滿九歲孩,竟大學生,不不不,竟知名大學校新生。”
“吸引人不?”
趙曉東評判:“吸引人都是吸引人,但是聽著一點都不正經,你不會以后變師公說的那種小報花邊記者吧?”
石楠得意抱臂:“這就是我的計策,我要先把人吸引過來,然后再報道那些正事,據我的觀察,大家都更喜歡看我這種標題。”
最近還在努力訓練呢,此刻就指著被兔子套套中的兔子說:
“比如這個,標題就:某某地小孩靠獨特抓兔子技巧,頓頓吃。”
宋藥立刻點贊:“如果是我看到這樣的標題,我一定買來看。”
石楠被他肯定,立刻更得意了。
“哈哈!你們等著吧!以后我一定會為很厲害很嚴肅的記者的!”
宋藥:“那你一定要好好采訪我,我想上報紙。”
趙曉東也舉手:“我我我,還有我。”
三個小孩達約定,滋滋的在那高興。
唯有原江。
他沉思好半晌,都沒能想明白。
石楠這個標題……
怎麼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