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愣了一下,不懂為何忽然要搬家。這個小院雖說簡陋了些,但住久了便會明白這樣住著才舒適。余氏如今習慣了這種便捷,跟葉嘉一樣是不大想般去那等深宅大院的。剛想問是出了何事,等見葉嘉從騾車上下來,車廂里同時下來了四個陌生的面孔頓時就恍然大悟。
這是又招了人來,家中不夠住了。
“雨太大,先不著急,進屋再說。”余氏將傘的一邊到葉嘉的頭上,著快步往家走,“這回去的時日不長,是出了何事了麼?匆匆去匆匆回的,還帶了人回來。”
后頭幾個人都不必打傘,匆匆跟上來。
點點從騾車上一躍而下,不走正門,直接沖到了葉嘉東屋的窗戶那邊,一躍而。家里這邊它可太悉了,葉嘉也不用太管它,隨它去。
跟余氏進了屋,蕤姐兒聽見靜就蹬蹬地跑出來抱住葉嘉的:“嬸娘!你回來了!”
“嗯,回來了回來了。”喜來后頭晚一步進來,懷里抱著大包袱。葉嘉喜來將包袱遞給,而后就掏出了去臺買的小零兒遞給,“回屋去玩吧。”
蕤姐兒接過小紙包高興地跳了幾下,忙不迭就跑回了屋。
四個武婢進了屋,司南和展臨幫著將騾車趕院子安置好就回了營地。葉嘉本想留他們用午膳,但兩人急著回去給上峰代便沒有多留。葉嘉于是只能作罷,他們一走,葉嘉就將況與余氏說了:“這四個是相公早早搜羅的武婢,據相公所說武藝高超,往后就在咱們家住下。”
“武婢啊……”余氏聞言立即就明白了。
往年景王府也調教武婢,因著后院眷眾多,為了護住家中眷會特意培養武婢。前些時候時常有,兒子不放心家里,安排武婢伺候也很正常。只不過葉嘉回來的天兒不好,搬家也并非一日兩日就能搬的,總得好生地合計合計再做安排。
葉嘉也沒有要求余氏他們跟立即就搬走,但這個話得今早說,大家都有心理準備。
葉四妹跟秋月還是雷打不地去鋪子里做生意,阿玖如今已經開始接單,給人押送貨和護送人出門。昨兒剛巧接了一項任務,護送一對母子離開東鄉鎮去往冀州。這一出去至得一個月回不來。張昌禮那老頭兒也不放心田里,一大早孫老漢送他去莊子上了。家中就余氏跟蕤姐兒和鈴鐺。葉四妹去鋪子里以后,家中的飯菜是鈴鐺做的。如今人也在后廚忙活。
“作坊里也沒什麼事,生意還照常做。”作坊便是這般,通常是隔許久才會接到一單生意。
葉嘉點點頭,先安排四個武婢去鈴鐺們的屋一。等搬了住再好好安頓。
余氏跟葉嘉回了屋,葉嘉于是將在臺遇上顧家人的事給余氏提了一下。余氏聽說顧明熙兄妹找到臺來,還恬不知恥地妄圖隨便將先前退婚之事給糊弄過去,心中頓時就有些冒火:“允安怎麼說?”
“自然是覺得顧家人形跡可疑。”葉嘉有些事都不用說的太明白,余氏心里也清楚。
周家如今的狀況,自然是越沉寂越好,越不引人注目越安全。燕京那邊雖說不知何種緣由放了景王府一條生路,但正是因為不知緣由余氏才一直提心吊膽的。人為刀俎我為魚,景王府就剩一獨苗,由不得不謹慎。
顧家人這般行事,余氏免不了惱火:“真是魂不散!既然這般,咱們還是盡早搬。”
若說往日余氏有多疼惜顧明熙,后來顧明熙在景王府出事就撇清關系的做法就有多傷余氏的心。對顧明熙直接從喜轉變討厭。如今提到這個名字就一油然而生的厭煩。
葉嘉見盯著窗戶外面看,以為是舍不得這里。說實話,葉嘉也舍不得這院子。
“其實咱們選的這個院子離得駐地近,算東鄉鎮最安全的地方。若非是院子太小,屋子不夠用,咱們也不用搬去沈府。”葉嘉掃視了一圈窗外還空著的大面積空地,琢磨著趁著搬去沈府住的這段時日多蓋幾間屋子。若是住的不舒服也能再搬回來,畢竟周家的院子空間不小。
“可不是?”余氏嘆息了一口氣,將心神收回來,“罷了,惹不起躲得起。”
搬家的事說定了,只等傍晚其他外出的人都回來。葉嘉騾車坐了幾日早就累了,用了點午膳回屋就去歇息了。余氏回屋里拿起繡梆子又放下去,靜坐了片刻,深深地嘆起了氣。
“可別再來討人嫌了……”
葉四妹又是天黑才回來,白日里準備的吃食又沒有賣。這已經是這段時日以來不知道第幾次這樣。就算再遲鈍也該意識到不對勁了。
秋月這幾日去鎮上轉悠過幾回,鎮上也沒有多開食鋪子。怎麼忽然之間生意就做不好了?若說葉四妹的手藝不好,這也不對。葉嘉三姐妹做菜最有天賦的就是葉四妹。同樣的菜做的比葉五妹還有靈。這鹵大腸鹵豬頭五花別看著一樣的做法,如今做的比葉嘉當時才弄出來要好吃的多。但就算這般,生意的況卻每況愈下,找不著緣由。
兩人長吁短嘆地回了周家,孫老漢牛車趕得慢,進院子這會兒天都黑了。
一聽說葉嘉回來了,葉四妹就跟找著主心骨似的過來尋葉嘉說話。余氏本想明日再來,葉嘉才回來歇一歇。但還沒開口,葉四妹就已經敲了門。
里頭應了一聲,便推門進去。
葉嘉囫圇地睡了一覺也才起來,頭發還散著披在肩上。旖旎的長發披散顯得人纖瘦又單薄,剛起來嗓音里還有些沙啞。葉四妹看著恍然間一愣,葉嘉正從桌子上拿起一紅帶綁頭發。扭頭見葉四妹愁眉苦臉的,就皺起了眉:“怎麼了?怎地這般臉?”
葉四妹翕了翕,半晌才回過神。
垂下眼簾,半晌打好腹稿才把生意上遇到的事給葉嘉詳細地說了說。
葉嘉至今頭發還是綁得七八糟,沒有松的帶本捆不住順的頭發。葉四妹見繞了好幾圈還沒有系,便手幫把頭發攏好。
其實這事兒早就有跡象,葉嘉走之前就已經發覺賣得慢了。不過原先是賣的慢,如今是日日賣到天黑賣不完。細細一想,也確實有些奇怪。并非葉嘉對自家的太自負,而是吃過附近幾個鎮上買賣的味道,別賣的本就不能跟西施鋪子里賣的比。
“先別急。”但做生意這事兒總歸是有好有壞的時候,找著原因改進就好,“明日香去鎮子上將其他兩家的食買一份回來吃吃看。看看是不是別家的味道做了改進。”
葉嘉這麼一提醒,葉四妹的心倒是安了安。
沒辦法,這鋪子當初在葉嘉手上有多紅火瞧見了,后來到葉五妹手上也是每日賣到斷貨。結果落到手上開始賣不出去。葉四妹哪怕心里覺得自己味道做的不錯,也忍不住每日里心虛氣短。擔憂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才會鋪子的生意變差了。
小七小八如今已經能‘啊哦啊哦’地人了。雖說還不能走,但力明顯比以前旺盛許多。葉四妹每日忙著鋪子的事還得帶小孩兒,葉嘉都有些愧疚如此榨一個哺期。
但葉四妹本人并不覺得累,反而歇一歇,都要懷疑葉嘉是不是不重用。葉嘉沒辦法,干脆就隨去,只吩咐秋月平素多給搭把手,看著點小七小八。工錢給開高點。且不說這般葉四妹干勁更足了,就說搬家的事葉嘉當眾一提,這件事就板上釘釘。
原本葉嘉預備等兩三日之后,但余氏有些著急。估是葉嘉跟提起顧家的緣故,余氏昨夜一宿沒睡好。過往的記憶翻涌上來,余氏昨晚上是默默地流淚到天亮的。
余氏心里的苦從來沒有跟任何人說過。
白日里總是一副樂呵呵的模樣,其實撐到如今當真是到了極限。經歷過天上掉落地下,經歷過一家人死的只剩下一個兒子一個侄,經歷過被人辱食不果腹。其實很久沒這樣一個人在深夜流淚,一大早眼睛底下黑得跟被人打了一拳似的。
葉嘉一看,猜測顧明熙和顧家的事挑起了傷疤。走過去握了握余氏的手,余氏沒忍住眼睛就是一紅。余氏心里也激,淪落到如今也不全是壞事。
既然余氏說了要趁早搬,葉嘉干脆西施鋪子關了一日。
葉四妹跟阿玖其實有屋子在鎮上,只是阿玖常年不在家,等商隊跑起來往后估計要更忙。他怕葉四妹一人帶著兩孩子會人欺負,還是跟葉嘉商量了們母子繼續住姐姐家。葉四妹本就在西施鋪子里幫忙做事,阿玖也時常跑葉嘉的事,自然也沒在計較母子三人伙食錢。
周家這邊其實東西不多,除了后院那一院子的新鮮菜挪不走,其他得容易得很。
兩日不到的功夫就全搬完了。沈家的府宅就顯得寬敞得多。是院落就有四個,五進五出的大宅子。覺一住進去,平常說話用膳離得都遠了。余氏有些不了冷清,葉嘉看院子太大也確實是不大方便。干脆也沒弄那些古人的講究,就全都住在外院了。
將一院子的子住在一個大院子里。旁邊的小院分出來,給孫老漢和張昌禮他們住。
男分開,這般離得雖說是遠了一點,但好似更自在了一些。
“那咱們駐地旁邊那棟院子呢?”葉四妹去年才睡上炕,一個冬日沒有挨過凍。搬到大宅子里是氣派,但沒了食用的炕冬日里也冷啊,“就這麼放著了麼?”
“找人多蓋幾間屋子。”那邊的院子葉嘉怎麼都不會放棄,“時不時也能過去住幾日。”
葉嘉這麼說,葉四妹就安心了。
說是要蓋屋子的事兒葉嘉可不是說著玩的,立即就使了鈴鐺去牙行尋人。鈴鐺是個話很的姑娘,聽余氏說,鈴鐺不僅識字還擅長丹青。雖不清楚被拐之前是什麼出,但上有一濃郁的書卷氣。如今在周家帶著孩子們識字讀書,學習丹青,還真有點教習的意思。
喜來早前就在沈家大宅住著,自然門路。帶葉四妹去悉了院子的小廚房,回頭拿了錢就去鎮上其他兩家食鋪子一家買了三四斤回來。
張昌禮那老頭兒自打葉嘉說了搬到沈宅就不大樂意,進來看了一圈,撿了幾件破裳說要去莊子住。
老頭兒還倔,說死都要住莊子里。葉嘉拿他沒辦法便只能由著他去莊子上跟那群佃戶。曉得這老頭兒好一口吃的,白日里就誰有功夫就去給他送飯。
“孺子可教也,孺子可教也。”老頭兒就喜歡葉嘉這份不拘泥的自在。
鈴鐺去買了回來,葉嘉干脆將四個武婢過來。們來的匆忙,一路上葉嘉顧著暈車就沒有管們。回到東鄉鎮以后又著急搬家,到如今還不曉得這幾個人的名字。
把人到跟前來,葉嘉問了一遍才曉得這幾個人沒正常名字,都是以的名字代稱。一個細長眼的瓜子臉的狐貍,比葉嘉還矮些的貂。另一個長相頗為英武有點男相的高個子貘。最后一個不出聲人都很難注意到,五端看起來很清秀,但就是一扭頭就不記得人,夜鶯。
葉嘉:“……這名字有些不常見啊。”這要是在電視劇里,這種名字一聽就像暗探。
四個人于是立即表示能換,請葉嘉給重新賜名。
葉嘉取名困難戶,看了眼余氏。余氏干脆想了想,給幾個人換了聽起來正常的名字。狐貍給改了小梨,貂的給改了櫻桃。其余兩個一個改琳瑯,環佩。
不管如何,名字一改,聽著就正常多了。
他們也沒什麼行李,來的時候只穿了一裳。如今的天氣已經到了炎熱的時候,也不曉得這幾日這幾個姑娘是怎麼不提的。葉嘉想著既然都搬新家,干脆又開了一次錢箱子。找了裁上門,給家中這些人一人做兩裳。說起來也許久沒發福利了,就當是高溫補。
雖說這些都是小恩小惠,但每回葉嘉弄這些福利,總是一家子都高興。
難得歇息,葉嘉也好久沒有好好的吃一頓。就琢磨著大夏天的躁得慌,干脆吃酸辣開胃的。琢磨著不如吃一頓川蜀口味兒的涼面,鈴鐺將買回來的端過來。刀切面葉四妹如今也會做,還做的比葉嘉更好。正好駐地那邊搬過來時,摘了很多的胡瓜。切,再燙點豆芽。
煮好的面過水控干,再鋪上胡瓜豆芽,醬油,醋,辣椒醬拌一下便能吃。做起來方便,吃起來也好吃。但不得不說,買回來的這個兩家的食味道都不太好,還是一子腥膻味兒。
“姐,應該不是這家的做得好。”葉四妹皺著眉頭將咽下去,如今在周家時常吃,也不再似往日那般只要是就覺得好了,“這味道比咱家差遠了。”
葉嘉也覺得難吃,嘗了另一家,味道也沒有好多:“這個好一點。”
葉四妹嘗了,還是覺得不好吃。
不管怎樣,這幾盤子可比葉嘉鋪子里賣的貴多了。哪怕味道不好,但是實打實的。葉嘉挑,吃了兩筷子就懶得吃。其他人沒有葉嘉這麼舍得,哪怕覺得不好吃也味同嚼蠟的吃完了。
飯后,葉嘉去屋里小憩了片刻。醒來正好牙人帶著工匠過來,其中有兩個還是先前給周家盤過炕的。
蓋房子是好蓋,但要在哪個位置蓋,蓋什麼樣式的,這些都得跟主人家詢問清楚。最重要的是古時候的人比較看中風水,一個院子蓋屋子的方位有講究。葉嘉倒是不懂風水,不過建筑屋子的技方面也算是有些專業對口。
正好下午沒什麼事,便跟著木匠瓦匠們回周家那邊去。
周家的院子是那種非常傳統的西北農家小院,屋子是排一排,一個大的堂屋外外加東西兩邊一邊兩間屋子。前屋后屋分開,后屋就是兩間并肩門朝南開的屋子一邊加一個特別小的隔間,堆了些雜。最后頭的一大片地開出來做了菜地,若是要再建,要麼在前頭靠院墻的空地一邊建一個,要麼就是將前后屋中間再填幾間屋子,弄一個方形的四合屋子。
葉嘉的想法自然是弄四合院子,若非必要,葉嘉不想占用前院的空地。太擁的環境會造潛意識的抑,似周家這般的院子推開院子門就是一片樹林。一眼出去,有種歲月靜好的自在。
確定了方位,剩下的只管木匠和泥瓦匠去挖地打地基。這時候是沒有后世工地上常用的測量工,都是有經驗的泥瓦匠用老式的法子,準,繩,規,矩等件測量的。葉嘉讓他們忙,自己則去后院看了一眼栽種下去的植。胡瓜先前摘了一批,辣椒有些已經結了不,有些已經能吃了。
等測量好了屋子的大小,要多材料也能算清楚。如今的西北屋子是用的多是石灰砂漿,也有部分會用夯土。所謂的夯土便是石灰、紅泥、砂等東西混合而。古時候鑄造長城便是用這種材料。
他們測算沒有那麼快,葉嘉干脆將喜來留下來看著,則先乘車回沈府。
不過在回去之前,葉嘉先去了一趟作坊。作坊這幾個月制的香胰子都已經放滿了庫房。都是以中等澡豆制作的,澡豆稍稍次一些的也有在制。等阿玖的跑商做起來,這些貨都是要運送出去賣的。葉嘉進去轉了一圈,梨花膏那邊也已經開始再制作。
余氏下午沒事也過來親自盯著,五個工沒人負責做不同的事。
吸取上回香胰子被人竊取仿造的經驗,余氏這回是采購藥材到分配步,牢牢地將方在自己手中。
葉嘉湊到一盆已經制作得差不多的品跟前,輕輕嗅了嗅。這一批是試做的,余氏憑借往日保養的經驗對老大夫的方子做了細微的調整。添加了一味養的藥材,那藥材味道有些重,住了梨花膏本淡淡的梨花香氣。聞起來味道有點樣子了,“娘,瓶子你可定制了?”
“還沒。”余氏是知道葉嘉要搞噱頭的,自然不敢擅作主張,“嘉娘可有想法?”
一個好的產品,需要一個好的包裝。有時候好包裝是取勝的關鍵,自然是弄得越越好。葉嘉思索了片刻,這個富人的審偏好還是得好好得做一次市場調查。可這小小東鄉鎮能有多有品位的婦人?去臺也不好做市場調查。憶及此,葉嘉不由看向了余氏。
“娘可擅丹青?”說起來,余氏算是葉嘉識得的人里頭審最突出的了。無論是裳款式,妝容還是對品家的審,余氏敢認第二無人敢認第一。
“我?”余氏愣了一下,“我倒是能提筆,但畫的不算好。”
“娘,不如你空想一下該用怎樣的瓶子或者木匣子裝這等東西,聽到旁人說這東西好使時覺得可信,會讓你愿意掏錢去買。”葉嘉說的直白,余氏自然是聽得明白。
余氏思索了片刻,覺得這個事兒確實能做。便也沒推遲:“那行,我這幾日琢磨一下。”
兩人說著話,葉嘉瞥著余氏的臉,眉頭就揚起來。雖說這個天兒確實很熱,沒有空調沒有風扇的很容易熱一汗。但作坊這邊屋子遮做的好的,葉嘉在涼站這一會兒已經不熱了。但是余氏站在邊就沒有靜下來的樣子。
臉又紅,額頭還出汗,說著話還能覺出心慌氣短。
“娘,你這是怎麼了?上難?”
“沒事,”余氏也不知道,這一下午就心跳的好快,又熱,臉又燒,“不知是不是吃壞東西了,總覺得不是很舒服。”
葉嘉心想中午吃的涼面,大家伙兒都吃了,好像也沒事。但轉瞬一愣:“就你一人這樣麼?”
“啊?”余氏哪里曉得,一面拿著帕子額頭冒出來的汗。
“罷了,先回去吧。”
余氏也就是過來瞧一眼,這會兒干脆跟葉嘉一起回去。
兩人坐在騾車里,余氏還是跟先前一樣臉紅得跟中暑似的。回到沈家,葉四妹瞧著的樣子跟余氏也差不多,一副臉紅心跳的焦躁樣子。這一個人是這樣,兩個人是這樣,那就是有問題。葉嘉想到中午吃的那個從鋪子里買回來的,嫌難吃沒吃幾口,剩下的就被他們給吃了。
“小梨,去找大夫來。”葉嘉心里約有點猜測,但不大敢相信。這樣子跟吃了罌粟殼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