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後孫氏和李氏的好言賠禮,陳二婆子停了腳步,臉也稍稍緩和了些。
正要轉與們說話,卻又忽聽見堂屋裡鄭大福一聲怒喝:「你給我站住!」
下一瞬就見鄭玉蓮從屋裡竄了出來,一左一右的抓著孫氏和李氏的胳膊將們往屋裡拉扯,「娘,大嫂,你們這是幹啥?這個刁婆子給我說那樣的人家,還不曉得安了啥壞心眼呢,就該把大掃把趕出去才對!」
陳二婆子剛有點緩和的臉霎時黑沉到底,憤怒的指著鄭玉蓮,連說了三個好字,「好好好,老婆子我活了這麼大把歲數,還從沒過這樣的氣呢!有些事我那是給你爹孃,給秀才公留了麵子才沒有說,那戶人家不曉得,你以為我也不曉得你幾次三番的糾纏李三郎這事嗎?」
這話一出,孫氏和李氏都霎時僵住了,瞪大著眼睛似乎連腦子都黏糊了。
白水村除了極數的幾戶人家,剩下的有半數人家姓鄭,還有半數人家姓李,但一說到李三郎,那所有人都隻會想到鎮上李氏雜貨鋪的三郎,鄭二福的孫婿。
陳二婆子又「呸」了一聲,「惦記自己的侄婿,真是好一個不要臉皮的小賤蹄子!要不是顧忌著你爹孃兄嫂們的麵,又想著你下頭還有那麼多等著說親的侄兒,不好被你連累壞了名聲,我在他們開口的時候就要說明原因拒了這一趟說合,還願意來給你個小丫頭指著鼻子罵?」
了口氣,又說:「那樣好的一戶人家,長輩慈和、兄弟和睦、姐妹們也都是些和的子,哪個閨嫁進了他家不是掉福窩?要不是你家出了個秀才,他們也不曉得你做的那些下作事,你真以為他們能瞧得上你?」
孫氏忽然長長的吸了一口氣,腦袋一仰就往後直的倒了下去。
被這麼指著鼻子罵的寶貝閨,隻讓覺得又氣又惱又憤怒怨恨,一時間怎麼也不能接。
李氏嚇得回神,連忙將婆婆扶住,又轉頭抖著說道:「陳二嬸,你這些話可不能胡說,傳了出去,我家小妹還要不要做人了?」
鄭大福也坐不住走了出來,臉沉沉的看著陳二嬸。
陳二婆子冷笑一聲,「胡說?你們不妨出門去村子裡打聽打聽,有多人親眼見到過鄭玉蓮糾纏李三郎?要不是顧忌著你家出了個秀才,這件事怕早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也就那老張家離得遠,不曉得這個事,不然也不會上門來請我說親。」
鄭大福黑著臉轉頭看向鄭玉蓮,見目閃爍,再不復剛才的張揚,頓時心裡頭又是一沉,但仍不死心的問了一句:「真有這事?」
鄭玉蓮小心的瞄了眼老父親的臉,又慌忙將目轉開,低著頭小聲的嘀咕了一句,說的啥誰都沒有聽清。
陳二婆子又是一聲冷笑,對鄭大福說道:「不然你以為李三郎為啥從不上你家門拜訪?雖說分了家,但他依然得跟著雲蔓喚你一聲大爺爺呢!」
說完,甩袖就走,這一次再沒有人追在後頭說好話,攔著不讓出門了。
院子裡的氣氛陷到一片死寂之中,雲蘿早在眼見況不對的時候就把劉氏拉進了屋,不讓在外麵以防礙了某些人的眼。
劉氏在屋裡團團轉著,一麵憂心一麵又不敢相信,「這不能吧?小姑咋會做出這樣的糊塗事?」
雲蘿盤坐著床鋪上,湊在窗戶的隙間朝外張,聞言頭都不回的說了一句:「我記得早就跟你們說過,小姑半路攔截李三郎,嚇得李三郎好多天都不敢來咱白水村。」
劉氏不由呆了呆,還真忘了這事兒,當時聽著也沒當回事,或許隻是正好在路上遇見了呢?說上兩句話又不是啥了不得的事。
可現在,聽陳二嬸的意思怎麼好像全村就沒幾個不曉得這個事的呢?
呆了半晌,不由吶吶的說著:「咋會呢?李三郎又不是多俊俏的小郎君。」
雲蘿回頭看了一眼,「那你以為小姑會喜歡咋樣的小郎君?」
劉氏在旁的床沿上坐下,著聲音說道:「我以為,你小姑應當會更喜歡你大哥那樣麵白俊俏又斯文的讀書人。」
說著也不由得臉紅,竟然坐在這兒論人是非,而且還是跟小閨談論俊俏的小郎君。
雲蘿的目在臉上那兩片紅雲上定了定,淡淡的「哦」了一聲,「小白臉。」
鄭家的人確實都有個好相貌,但李三郎的五其實也不差,就是被他深的麵板遮掩了彩,板兒也壯實了點,不大像個弱的讀書人。
聽虎頭說,他還在書院裡耍劍練騎呢,李家的大伯也許諾了他,啥時候考中舉人,就啥時候給他淘換一匹馬。
陳二婆子甩袖走遠了,死寂一片的院子裡終於響起了鄭大福的一聲怒喝:「說,你是不是真做了那不要臉的事?」
孫氏被這一聲嚇得倒是回過氣來了,頓時坐到地上拍著大的哭了起來:「哎呦我這是做了啥孽啊?老了老了,竟還讓人這麼指著鼻子罵!你看上誰不好,咋就偏偏瞧上了那個李三郎?」
恍惚中,好像回到了三十多年前,隔壁那個被堂伯母苛待著長大的小姐妹說了個好人家,對方年紀雖大了些,但長得好有本事,家中有田有錢,有一個親妹妹卻早已經出嫁,有個弟弟也不是同一個娘生的,就一個長輩還是個繼母。
當年搶了胡氏的親事,如今兒孫滿堂,當家做主多年,但其實這並不是的得意事。
因為這件事,孃家的兄弟和侄兒們被胡家製多年,嫁鄭家,也隻遭到婆母的冷眼,叔子的冷待,連八百裡外的族人都能給臉瞧。
這麼多年以來,沒有一天能在外頭直了腰桿,唯有守在這個院子裡,輕易都不敢踏出大門外一步。
兜兜轉轉近四十年,的小閨竟然又瞧上了胡氏的孫婿!
可鄭雲蔓是啥樣的人?
就是再覺得自己的寶貝小閨品貌一流配得上任何好兒郎,也不敢著良心的說老太太親自教養出來的鄭雲蔓比不上小閨。
鄭玉蓮也被爹孃的怒氣嚇到了,膝蓋一彎就跪到了地上,卻咬著牙愣是不肯說一句討饒的話。
覺得,若是此時討饒,就等於是就此放棄了李三郎,這如何能願意?
鄭大福看著這個樣,隻覺得渾的都直往頭上湧,忽然高高的揚起手來,「啪」的一個耳就重重落到了臉上,當即將打得幾乎是飛摔了出去,一下子撲倒在地。
孫氏頓時尖一聲,哭也顧不得哭了,隻手腳並用的撲了過去抱著小閨,抬頭朝鄭大福說道:「玉蓮做錯了你罵幾聲也就罷了,咋還上手了?小姑孃的臉皮子,要是打破了皮落下疤來,以後還讓咋做人?」
鄭大福氣得眼睛都紅了,手指抖的點著鄭玉蓮,怒道:「做出這種不要臉的事,還鬧得全村人都知道了,以後還能做人?」
雖生氣,但孫氏更心疼閨,下意識反駁道:「誰曉得是不是陳二婆子氣不過就故意拿這些話來編排咱玉蓮?整日挨門走戶的,皮子最是厲害,有事沒事都要說個七八分出來。」
「你還敢說?!」鄭大福怒喝一聲,終於讓孫氏閉上了,卻仍死死抱著鄭玉蓮不敢撒手。
鄭玉蓮將連埋在孫氏的懷裡嚶嚶的哭,鄭大福看著,用力的閉了閉眼睛。
這一刻,他忽然想起了二弟曾來找過他說玉蓮的事,隻恨他當時沒有聽明白那話中的意思,還在心裡埋怨二弟管得太寬,他願意寵著這個老來是他自己家的事,礙得著你個分了家的二叔嗎?
更可恨的是,這事兒連村裡的許多人都知道了,他卻還是從陳二婆子的裡才第一次聽說!
鄭玉蓮看上李三郎的事被陳二婆子一口說破,頓時在鄭家攪起了一陣風雨。
世事往往如此,外頭早已經人盡皆知了,作為當事人卻還渾然不覺,畢竟,誰都不會那麼缺心眼的跑到他們前麵來說,唉,你家鄭玉蓮看上李三郎了,把李三郎嚇得見了就繞道兒走!
鄭穀和鄭收兄弟兩被進了堂屋,關起門來商量這個事的時候,皆都是滿臉的懵,好半天過去了,鄭收才忽然恍然般的說了一句:「我說李二狗前些時候咋忽然吞吞吐吐的跟我說玉蓮呢,我當時以為他對玉蓮有啥不好的想頭,還把他給揍了一頓。」
為這個事,李二狗好幾個月沒跟他往來了,他也隻以為那混賬是惱怒,也不稀罕搭理他。
難道他當時其實是想提醒他這個事?
鄭收一有閑暇就在外頭轉,可以說是家裡訊息最靈通的人,但即便是他,在今天之前也不知道鄭玉蓮竟看上了李三郎,更沒遇見過糾纏李三郎的場景。
他剛才被鄭大福急急的了回來,吳氏本在屋裡歇著,也將先前的一切都看在眼裡,卻沒有能找著機會跟他提前說一說,此時鄭收聽得老爹那唉聲嘆氣的一席話,終於是反應了過來。
想明白了事,鄭收頓時就狠吸了一口氣,瞪著旁邊捂著臉嚶嚶嚶的鄭玉蓮,罵了一句:「你還有臉在這裡哭?咋就那麼不知呢!」
鄭玉蓮抬頭便回了一句:「憑啥我就不能喜歡李三郎?我哪裡比不上鄭雲蔓那個賤丫頭了?」
鄭收立馬就揚起了掌,罵道:「還敢頂?」
孫氏撲了過來將鄭玉蓮往懷裡一摟,轉頭狠狠盯著鄭收,「你不會好好說話?誰許你跟玉蓮手的?」
鄭收指了指鄭玉蓮,「一個小姑孃家家的,口口聲聲都是別家兒郎,還真是不害臊!你又憑啥喜歡人家?我告訴你,你哪哪都比不上雲蔓!」
鄭大福敲了敲桌子,沉著臉說道:「你回來不是讓你來教訓你妹妹的,是讓你們回來商量一下這個事該怎麼理。」
鄭穀看了老爹一眼,悶聲說道:「這事兒沒法理,隻能讓小妹別再出門與李三郎麵,日子一長,大家也就把這事給忘了。」
鄭收也點頭說道:「本就是小妹一廂願的去糾纏人家,李三郎說不定還嫌煩呢。二哥說得對,就該把小妹關在家裡不許再出門去找李三郎,再趕找個人家把嫁了。」
一聽到要把關起來,還要隨便找個人把給嫁了,鄭玉蓮猛的抬頭瞪向了對麵兩個哥哥,「我不!我……」
「住!」鄭大福嚴厲的喝止了,「你要麼回屋去,不然就安分的坐著,這裡沒你說話的份!」
鄭收睨了一眼,冷笑著說道:「還敢說不?那你還想咋地?把李家人都請來,再上二叔二嬸他們,擺開了陣勢的跟他們說,你看上了李三郎,雲蔓要是還認你這個姑,就該主退出,再讓李三郎轉頭來娶你?」
聲音猛的一提,手「啪啪啪」的拍著他自己的臉,「你不要臉,我還要這張臉皮呢!你得有多缺男人才會看上自己的侄婿?我老鄭家咋就出了你這麼個不知的東西!」
這一番話,鄭玉蓮還沒覺呢,孫氏倒是莫名的有些心虛和惱,總覺得被自己的親兒子罵到了臉上。
鄭大福也沉著臉,不悅的說道:「有你這麼說自己妹妹的嗎?」
鄭收抖了兩下,說道:「話已經放這兒了,其他的我可管不了。慶大哥是個實在人,我還不想跟他斷了兄弟分呢。」
因為當年的事,胡氏這麼多年來從不進這邊的門,也不認這邊的親,兩家的關係維持僅靠著兩輩的兄弟幾個,若真由著鄭玉蓮的子鬧下去,不僅鄭慶和這邊的幾個堂兄弟當不兄弟,連鄭大福和鄭二福這對老兄弟怕也要徹底斷絕往來了。
鄭穀皺著眉頭說道:「爹,這次不能再由著玉蓮胡鬧了,鬧得沸沸揚揚的隻會壞了自己的名聲。」
猶豫了下,他還是將雲蘿曾跟他提起過這件事的話給憋回去了。
鄭收翻著白眼,帶著幾分心氣兒的不平,說道:「反正我兩閨都還小,等們說人家還要好多年呢,不怕被們的小姑拖累名聲。」
鄭穀眉骨微,雲萱已經十二歲,若是著急的話,現在就可以相看人家了。
因為鄭年不在家中,所以李氏代表了他坐在屋裡,隻是一直都沒有發表任何的意見,聽到這裡也忍不住了。
不過不會直說十三歲的雲蘭也將說親,而是皺著眉頭一臉為難,似乎很有些難以啟齒的說道:「此事我本不該,不過文傑下個月就要去府城考試,在這之前,還得請裡正和幾位村老給他簽個名。」
話說一半就夠了,鄭大福頓時神一正,轉頭對孫氏說道:「就把玉蓮關在家裡,你看著,不許再往外跑,免得又去胡作非為的!還有,你回頭拎幾樣禮去一趟陳二家,我瞧著他媳婦剛才說的那一家就很不錯,看看是否還有迴轉的餘地。」
誰都不能阻攔他大孫子的科舉之路,就是寵了十五年的小閨都不行!
鄭玉蓮自然不願意,可當鄭大福真正決定了的時候,就是再反抗也掀不起一點浪花。
況且,孫氏也明白大孫子的科舉有多要,更不想小閨繼續跟李三郎糾纏不清,對老頭子的決定很是贊同,唯有忍痛不理會小閨的哀求撒潑。
太將要落山,關閉許久的堂屋門終於開啟,而一直悄悄躲在外麵聽的鄭文彬也正在灶房裡,將最後一點實況轉播敘說完畢。
看他來回奔跑得滿頭大汗,劉氏拿袖子給他了,又輕輕的嘆息一聲,「這樣也好。」
好什麼?
雲蘿卻覺得這個小姑可不是會輕易罷休的人,肯定還會弄出些事來。
鄭雲蘭端著一畚鬥切碎的豬草走進灶房,倒最裡頭那一口大鍋。
一灰突突的布裳,頭髮散,臉被曬得紅通通的,細的雙手還多了好幾道新鮮的口子,渾上下都是從未有過的狼狽。
低著頭咬牙切齒,抬頭卻笑盈盈的對劉氏說:「二嬸娘,幫我燒個火可好?」
劉氏笑了笑,從外麵的灶膛裡夾出了一塊燃燒著的木柴,塞進裡麵的灶膛引火點燃。
文彬抬頭看了鄭雲蘭好幾眼,等拎著畚鬥出去之後才湊到雲蘿的邊,小聲說道:「三姐,大姐好奇怪,明明很不高興,卻還能對娘笑瞇瞇的。」
為了不嚇到人,雲蘿正拿著柴刀將那些小兒手臂的乾柴砍一截一截的,再靠著牆把它們堆得整整齊齊。
聽到文彬的話,頭也不抬的說道:「想讓娘替幹活燒火,當然就得態度好一些。」
文彬似懂非懂的點點頭,然後捧著砍好的柴火送到柴火堆上麵,可惜堆得七八糟的。
已經有米香味從鍋裡咕嚕嚕的飄出來,文彬忍不住嚥了好幾下口水,雲蘿看得無語,索將他拎到了灶房外麵。
院子裡,鄭雲蘭在切豬草,鄭文浩和鄭雲丹不見蹤影,而雲萱和雲桃也在外麵割豬草還沒有回來。
忽然,雲桃跌跌撞撞的跑了回來,滿頭大汗,小臉卻煞白,哭得鼻涕眼淚都在臉上糊了一團。
雲蘿忽然心裡一,莫名想到了那天三嬸被撞倒後弟弟跑到田間的場景。
是雲梅出事了,還是二姐?
下意識往門口走去,雲桃也跑到了門口,卻在進門的時候被門檻絆了一下,頓時狠狠的撲了進來。
卻顧不得疼,抬頭朝著雲蘿哭道:「三姐,二姐出……出事了!二……二哥,他把二姐的手……給割了,流了好多!」
堂屋裡的,灶房裡的,連在屋裡坐月子的吳氏都被一下子驚了出來,雲蘿卻已管不得他們,當即就朝著雲桃跑回來的方向跑去。
這一刻,的心裡正有著一火焰在急劇的發酵。
又是鄭文浩!
沒跑出多遠,迎麵就遇上了虎頭,他忙剎住腳步,朝招呼一聲就轉回頭。
雲蘿跟著他一直跑出了村,沿著河岸往下遊跑。
那裡離村子已經很遠,都要靠近橋頭村了,但那裡有一片灘地,淤泥沃,卻因為經常會被河水淹沒而無法種莊稼,被棄之不管,倒是長了滿地的草,比有些人家菜園子裡的青菜都要鮮。
雲萱就在那兒,正被一大群年紀不大的小孩圍在中間,一起被圍的還有不停囂著想要衝出包圍的鄭文浩。
幾乎所有人都在指責鄭文浩,七八舌的吵個不停,還有雲梅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幾個十來歲的小姑娘蹲在雲萱邊,或扶著,或按著的手臂,一個個都滿臉驚慌。
雲蘿到的時候,就看到二姐癱坐在地上,臉慘白,流了滿滿地的。
「小蘿,小蘿來了!快讓開!」
「小蘿你別擔心,已經有人去找六爺爺了!」
雲蘿沉默著進人群,忽然撿起地上沾的鐮刀,朝著鄭文浩狠狠的掠了過去。
在看到雲萱滿鮮的躺在地上的時候,雲蘿的眼前幾乎瞬間被佔滿,恍惚中好像又看到了當年爸媽倒在麵前的模樣。
雲萱當然不能跟的爸媽相比,可這些年來,是這個年單薄的小姑娘一心護著,有吃的,先給,有穿的,也先讓給,有活都是搶著乾,還想方設法的替阻擋孫氏的刁難。
雖心理年齡更大,但早已經把這個小姑娘當了親姐姐。
而鄭文浩,他算個什麼東西?
鐮刀並不鋒利,但仍寒閃爍著在空中掠過,掠起一道輕微卻直刺人心的嗡鳴。
「小蘿!」
飛掠的鐮刀霎時停頓,就停在鄭文浩肩膀上方幾乎著脖子的地方。
雲萱掙紮著想要站起來,急得小臉更白了,被旁小姑娘住的傷口也湧出了更多的,「小蘿你要幹啥?你瘋了嗎?」
「雲萱姐姐你別,我要按不住了!」
雲蘿一把扔下鐮刀,轉開幾個小姑娘,看了眼被用力按住卻仍停不下來的傷口,然後隨手解下頭上的髮帶,在的上臂用力紮。
鄭文浩這時候才反應過來,渾的汗在瞬間炸起,卻酸無力,一下子癱到了地上,那臉比雲萱的還要白,也被迅速的打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