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 43 章

24.7% / 43/174

齊曄看到江茉手里拿著的那幾封發黃的書信, 不明所以地點點頭。

他能看懂,秦海哥說, 他的文化水平,已經是初中以上了。看懂日常書信,肯定沒有問題。

齊曄把手干凈,接過來,這信已經被拆開了,里面的字張脆弱發黃。

而且因為保存得并不仔細,有不字已經模糊不清了。

但他仔細辨認一番, 還是大概看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而后,便是長久的沉默。

這似乎,是他娘的親弟弟給娘寫的信。

過得怎麼樣,生活有沒有什麼困難, 齊曄長高了沒有,會不會喊人了之類云云。

這些信是每隔半年左右寄來一封, 據信落款的年份推算, 這時候齊曄應該是一歲到兩歲多。

而信里最重要的一個容,是舅舅寫的, “爸的病越來越嚴重了,可他還是犟得很。當年的事, 他仍舊不松口, 不愿意原諒你, 也不愿意再見你……唉, 你們倆真讓我頭疼。”

就是看到了這句話,齊曄才陷了長久的沉默里。

齊曄關于爹娘的記憶, 已經很模糊, 甚至他已經不知道他爹娘長什麼樣子。

他爹娘走的時候, 他才三歲,更加不記得是什麼況。

只是聽叔嬸說過,他爹娘是去省城里的時候出了事,發生了什麼,叔嬸也說不上來,大概也不太清楚。

反正就只說出了意外,再也沒有回得來。

齊曄當時小,爹娘沒把他去省城,反而他因此逃過一劫。

齊曄對著信息量最富的這段話,反復看了又看。

既然外公不想見到娘,那爹娘后來為什麼會去省城?到底發生了意外?

齊曄心里的疑團像水面的泡沫,越浮越多。

……除此之外,書信上都是一些日常的問候,能看出來,這位舅舅很關心他娘,言語間還帶著一些關心和崇拜。

用江茉的話來說,舅舅似乎是他娘的迷弟。

而且舅舅一看,就是一個很有涵有文化的人。

有不句子,齊曄認得字,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還是江茉幫著解釋之后,他才明白。

-

“齊曄?”江茉看齊曄沉默得有些久,出聲喊他。

齊曄回過神來,這才想起是不是了,忙拿起鍋鏟,“我這就做飯。”

“我不,吃飯先不急。”江茉拿著手里的書信,重新收起來,“你打算怎麼辦?要去找你舅舅嗎?”

舅舅的字跡很漂亮,而且家境似乎也很優越。

寄信過來的地址,就在省城,如果去省城重新找到舅舅,齊曄的生活肯定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也是江茉看了信之后,沒有立刻告訴齊曄的原因。

需要他自己看,自己,自己做選擇。

齊曄顯然看過信后的長久沉默,也是因為想到了這一點。

而江茉問了這個問題后,他不得不自己給出一個答案。

他現在的心,可以說是他有生以來最復雜的時候。

他沒想過,自己的娘,居然還有這樣的家庭背景。

他以前也好奇過,自己的娘為什麼沒有親戚呢?

可要是問叔嬸,他們就是一副不耐煩并且諱莫如深的樣子。

直到今天,他才知道,原來他娘還有親人。

外公不知道還在不在,但舅舅,肯定還是在的。

齊曄看向信封上,舅舅寄信過來的時候,署了他的名字,侯俊明。

他反復默默念著這個名字,心忐忑。

如果去找舅舅的話,他看到他,會高興嗎?會喜歡他嗎?

“……”

齊曄想了一整晚。

第二天,他深吸一口氣,終于和江茉說道:“我想去省城,找舅舅。”

江茉并不意外他這樣的決定,只是笑瞇瞇地說道:“好啊,我陪你去。”

齊曄那七上八下的心,一下子就因為江茉的笑容,而滿滿當當的了。

他告訴江茉,無論舅舅喜不喜歡他,他都要去瞧瞧。

,他想要知道,爹娘到底是因為什麼,而離開這個世界的。

如果舅舅喜歡他,他也喜歡舅舅,那他在這個世界上,就終于有真正的親人了。

不是像齊振華王紅芬那樣的極品親戚。

而是真正的,親人。

-

但是最近的生產大隊正是農忙時候。

又是收季節,地里的莊稼,樹上沉甸甸的果子,都得趕收獲。

收獲下來的花生玉米豆子又得晾曬起來,得達到公社的水分指標。

秋初播種下去的小麥大蒜秋菜都出了苗,也得趕查苗補缺。

還有些騰茬晚的地塊,也得趕在霜降前趕播種下去。

又得給作、果樹們補上防凍防寒的秸稈稻草。

總之一天天都忙得不可開,實在挪不出空兒來。

尤其齊曄是生產大隊里干農活的頭一把好手,無論有誰上工時遇到什麼難題,都要找他幫忙。

生產大隊長張金財也時不時找他出主意,所以本找不到機會去省城。

這一忙,就是兩三個月。

直到立冬,生產大隊那熱火朝天的農忙時候,才漸漸平息下來。

齊曄頭一件事,就是去生產大隊找張金財開介紹信,說要帶著江茉去省城里找親戚。

張金財聽到齊曄在省城里還有親戚,也是詫異了一番。

齊曄順便問了問當年他爹娘的事

可惜的是,那時候是三十年前,張金財也是十幾歲,雖然見過齊曄的爹娘,卻連他們是什麼時候去的省城都不知道,更不可能知道是去干什麼。

只是后來出了事,鄉親們之間傳開來,他才聽說這個噩耗。

“但你娘當年,那是十里八鄉一等一的大人兒啊。齊大哥從城里回來,邊跟著你娘,我和我那一幫兄弟們,真一個看呆了,還以為是什麼天仙下凡了呢!”

齊曄也聽說不人夸他娘,說他娘得不得了,所以才能把他生得這麼俊。

但似乎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娘的家在哪,家里人是干什麼的。

他娘甚至很和鄉親們說話。

齊曄開好了介紹信,也沒打聽到他娘的多事兒。

只聽到張金財又道:“明天生產隊里發鴨了啊,你先別急著走,等領了鴨再去省城玩幾天也。”

齊曄點點頭,都等了這麼久了,他也不在乎耽誤這幾天。

只是想到三十年過去了,當年的書信雖在,想要找到舅舅,卻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的心也不免沉重起來。

-

第二天。

過了農忙,生產大隊又忙活起別的事來。

張金財是一個很關心大伙兒的大隊長,每天牟足了勁兒琢磨的事,就是如何帶領大伙兒一塊把日子過得更好!

昨晚他就挨家挨戶通知了一遍,今天生產大隊里要發鴨,大伙兒都高興得不得了,一大清早就聚到了打谷場上。

說起來,這事還要從三個月前說起。

紅旗公社里,不知從哪刮起了一陣風,說是以后要分田到戶了!自家的田自己種,自家的糧食自己吃!

這樣的消息,雖然還沒落實,但聽說已經有地方開始分田地之后,人人心里都產生了一個小漩渦似的,活兒干得也沒以前那麼認真了,雖然還是每天都來上工,但心里天琢磨著惦記著的,還都是這個事。

紅旗公社的書記也著急啊,上頭的政策雖然頒發了,但都是一批批實行的,還沒到紅旗公社這兒呢,也不能讓大伙兒的生產積極遭到破壞啊!

他只好想了個法子,在全公社的范圍,辦一個秋季掙工分大賽!獎勵就是和鴨!

有了這胡蘿卜在上頭這麼吊著,大伙兒也不去管什麼分不分田了,先把眼前的鴨賺到再說!

這不,西生產大隊的不鄉親們在張金財的帶領下,都牟足了勁兒地掙工分,一個個都勤快起來,不僅提前完了所有的生產任務,而且在全公社也是名列前茅!

張金財站在打谷場的中央,一臉驕傲自豪的笑容看著大伙兒,帶頭鼓掌道:“今天真是一個好日子啊!咱們生產大隊的隊員們在過去的這個秋天里,都很努力!而努力也肯定是有回報的!今天就是收的時候!”

“今天,我就要把這些鴨都獎勵給大家!”一群人熱烈地鼓起掌來,都興得滿面紅

張金財的面前,擺著四個竹籠,兩大兩小。

兩只大竹籠里,分別裝著大和大鴨,兩只小竹籠里,則是小和小鴨。

這是按戶分的,每家每戶可以要兩只年的鴨,或者要十只小小鴨。

但是這里面,鴨也有公母瘦之分,更何況都想要已經年的鴨,誰愿意再每天拌食喂小啊,這麼丁點大,能不能長大還兩說呢。

怕分配不均,大伙兒鬧意見,所以張金財就按公社里書記的法子。

每戶算人頭,平均下來工分最高的那家,就第一個選,以此類推。

到了最后,平均工分最的那些人家就只能撿人家剩下的了。

但沒辦法,誰你家平均人頭工分那麼,以后再加把力掙工分吧!

這個法子一提出來,倒是沒人反對,畢竟聽起來很公平。

見大家都沒意見,張金財拿出他的小本子,念出他在公社里請人幫忙算好的平均人頭工分,宣布道:“咱們生產大隊里,平均人頭工分第一的……是齊曄家!”

這個名字,大伙兒雖然有點意外,但細想想,又在理之中。

齊曄有多能干,每天在生產大隊里干了多活兒,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尤其不工分多難度高的活兒,只有他能輕輕松松勝任。

所以即便江茉一個工分都沒拿到,算上齊曄的工分,兩人平均下來也是生產大隊里工分最高的人家。

沒有任何人質疑,要看齊曄的工分本,只是不人鄙夷地瞥了瞥江茉。

說實話,還是有很多人瞧不慣江茉這種好吃懶做,不掙工分的行為。

江茉卻似乎毫沒看到這些目,歪著腦袋朝齊曄道:“咱們要第一個選嗎?”

“嗯,你喜歡哪只。”齊曄看向大大鴨的籠子里,他是第一個選,可以盡挑,剛剛開產的母是最好的,冠鮮紅,眼大有神,羽澤好,幾乎每天都能下新鮮蛋。

他迅速判斷出來,里面僅有兩只這樣的母,幸好他是第一個。

可齊曄很快又反應過來,江茉肯定不知道怎麼看這些呀,于是他指給江茉看,“那兩只最好。”

其他人看著齊曄把兩只挑出來,都沒什麼表,齊曄眼那麼好,他當然不可能錯過這兩只好母

當張金財宣布齊曄的名字時,大家就已經迅速開始用目挑選另外的好母了。

可是,驚掉所有人下的是,江茉皺起眉頭,聲道:“我不要這兩只母。它們好兇呀……你看,它這麼瞪著我,太嚇人了!”

心有余悸地拍拍口,扭頭道:“咱們要五只小鴨子,五只小黃□□。絨絨的,多可!”

江茉的聲線微微上揚,明顯是被小鴨子小仔萌到了,眼睛里都閃出小星星。

“……”大伙兒都沉默無語,活了這麼多年,還從沒聽過這麼離譜的理由。

還嚇人?就算嚇人又怎麼了,每天兩個蛋不香嗎?

小鴨小除了吃,還有什麼用?可能當飯吃?

人群中,王紅芬和齊振華也在。

他們最近老實了很多,臉上永遠是寡淡沉默的表,只埋頭干活,所以掙的工分也不錯,待會兒應該也能分到鴨。

對于江茉這種行為,兩人只是默默掀了掀眼皮。

習慣了,真的早就習慣了。

江茉要是不作一下,都不江茉了,那才人意外。

隨著江茉這石破天驚的一句話,打谷場上漸漸開始人聲鼎沸。

有人不可思議地嘆,“江茉瘋了吧?那麼好的下單母不要,就拿幾只小小鴨回去玩兒?”

有人幸災樂禍地翻白眼,“不是好的麼?咱們家說不定就是第二呢,能抱回那兩只好母就好了。”

有人無法理解,“我是真不明白江茉……怎麼就……真的敗家的,都不知道怎麼說。”

有人輕嗤一聲,“人家怎麼著也不著你來說啊,沒看齊曄屁顛顛去選小小鴨去了嗎?齊曄樂意,撐得起整個家,不就行了?”

“齊曄他一個人撐著這個家,不累啊?”

“他們也就兩口子,兩張,又沒孩子要養。我看齊曄開心啊,比以前在齊家開心多了。”

齊曄選完,就宣布第二名。

居然是王有

王有家的壯勞力多,雖然人也多,但王家兩兄弟跟著齊曄干活兒,掙工分也不在話下。

大伙兒看著王有走上前去,心想著,這回那兩只好母肯定要被帶走了。

誰知道,王有居然也做了一件讓大伙兒驚掉下的事兒!

他選了十只小!黃的都有,反正就是那十只得脖子一掐就斷嗷嗷待哺的小崽兒,他用服一兜,全帶走了。

大伙兒覺得,這真是邪了門了啊!

這一個個的圖啥呢?

有人問王有,“老王,你總不至于是圖這小崽可吧?”

王有不著痕跡地目掠過遠正在著小腦袋的江茉,憨厚地笑道:“是啊,這不我家養的多的了,吃得也多,養些小崽,吃得,也能逗逗樂兒!”

……這理由說出去,王有也不知道別人信沒信,反正他自己都不信。

幸好,第三戶人家是王紅芬的大哥王立德家,他拿走了那兩只好母

大家這才不至于懷疑人生。

后來,一戶戶都上去拿,沒再出什麼太大的幺蛾子。反正都是先拿母,再拿母鴨,著品相好,神好的鴨先拿,實在沒辦法再拿公公鴨。

出乎大伙兒意外的是,今天小小鴨們居然也搶手。

本以為要到最后幾乎平均工分低的人家,迫于無奈,才會哭喪著帶走那些小小鴨。

誰知,第一的齊曄拿了十只,第二的王有拿了十只。

后來,第六的范大山和宋秋也拿了一只母,五只小

第十的宋秋娘家也拿了一只母鴨,五只小鴨。

學人的趙大勇看他們都拿,也拿了五只。

還沒到最后,王紅芬和齊振華兩人對視一眼,居然也要了五只小,和一只公,把剩下的幾只鴨留給了后面的人。

鴨還沒分完,小小鴨倒先被拿了,這在別的生產大隊,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出現的況。

張金財第二天到公社里匯報的時候,連帶著許永昌書記都一塊不著頭腦。

最后的最后,他們只能把這一切歸納于齊曄,哦不是,是江茉開的頭!

其他人似乎……都在學

只不過,為什麼要學呢?拿小小鴨難道反而占了什麼便宜?

張金財和許永昌一塊琢磨了好久,仍然百思不得其解。

-

其實,江茉也不知道這些人為什麼要學

真的就只是單純覺得小鴨小們可罷了。

絨絨,可可,沒有腦袋。

要是它們永遠不會長大就好了。

可惜,這是不可能的,只能趁它們還小的時候,使勁兒擼它們!

把小小鴨帶回家,一晚上都帶著烏云踏雪在和小小鴨們玩兒。

烏云踏雪很懂事,雖然對小小鴨們好奇,卻不會傷害它們,只是一直盯著它們,不許它們跑出院子!

齊曄又連夜打造了一個窩,一個鴨窩,給小小鴨們睡。

又用矮竹籬笆在后院圍了一小塊空地,讓它們在那兒吃喝拉撒,免得把家里還有前面的院子和小臺都弄得糟糟的。

做完這一切,齊曄繼續馬不停蹄,開始收拾明天要去省城的東西。

給江茉多帶幾套服,漂亮,在省城住幾天,肯定每天都要穿不一樣的乖乖。

還有圍巾帽子,也都得準備著,冬天來了,外頭不像家里,天氣真是越來越冷。

還有水壺、水杯、碗筷、巾、牙刷、臉盆、床單被套……這些平常要用的,都得帶上。

外面別人用過的東西,江茉才不會用。

最后,齊曄打包了整整兩個大編織袋!里頭幾乎全是江茉的東西。

他,也就一換洗裳,還有洗漱用品,只占了一塊小小的地方。

齊曄力氣大,再重的東西他提著也健步如飛,所以并不在意是兩個編織袋還是五個編織袋。

他只皺著眉,冥思苦想,會不會還有什麼掉的。

想了一整晚,第二天醒來,又往編織袋里放了幾樣。

最后,他把家里十只小小鴨托到王有家先養著,烏云踏雪的盆里放滿干糧,足夠它們看家護院好幾天。

打點好一切,兩人終于著那幾封發黃的書信,去省城尋親去了!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