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 24 章

17.8% / 24/135

第24章

沈糯除了買配香杳膏的東西, 還買了好幾大筒骨,三斤五花,一些板油。

大筒骨上面已經沒多, 都被剔的差不多,就剩骨頭,所以價格非常便宜, 一筒骨只要兩文錢。

五花可以包餃子。

豬板油可以煉油,剩下的油渣隨便撒點白糖也能給家里的孩子們當零

其余吃食,沈糯就沒買,還買了點白面, 準備包餃子用的。

米瀟月有米老爺跟米夫人照顧, 沈糯知道會沒事, 所以沒有上門去叨擾。

…………

而米德財在兒生下囡囡后,就把兒接回了米家。

跟章老婆子想反對,米德財直接問, “你們確定能照顧好月兒?月兒生產已經遭遇這般大罪, 若做月子沒做好, 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他這麼一說, 章跟章老婆子就不敢再說什麼了。

兩人是想著,米瀟月生產時大出, 就算那沈家小娘子有點厲害, 止住了瀟月的大出, 那瀟月的子骨也該傷了, 就算再怎麼好好坐月子,也養不回來的,只要不能生育就,米家想回去做月子就回去吧。

等米德財帶兒回了米家后。

又派人不的跟著章

跟了四五日, 第六日的時候,見到章早上去衙門后,晌午離開衙門,去了鹽平村,鬼鬼祟祟等到周圍沒人時才進到一戶農家小院里。

這跟著章的人是米德財的心腹陳大,辦事利索還牢靠。

等章次日離開這里,也就是說,章還在這農家小院里面過夜了。

待章離開后,陳大就跟附近村民打聽那小院里面住的是誰,很容易就打聽出來了。

里頭住著一位長的還不錯的小寡婦,去年剛死了男人,都說有義,男人剛死發現自己懷了孕,就把孩子生了下來,現在孩子快半歲了,就自己一人帶著孩子。

陳大聽得皺眉。

他還待在附近停留了幾個時辰,晌午時見那寡婦抱著孩子出來,他上前借水喝。

寡婦沒起疑心,他喝水時觀察了那孩子幾眼,不知為何,總覺那孩子真的跟章有幾分相似。

陳大心中一驚,沒敢打草驚蛇,跟寡婦道過謝后就離開了。

等他回去跟米德財一說,米德財臉就沉了下去。

陳大都覺得那孩子跟章有幾分相似,說不定那真就是章的兒子。

如果那孩子當真是章的,按照寡婦懷孕時間算,章和那寡婦在寡婦男人死前就已經勾搭上了?

那章還娶月兒的意思就再明顯不過,顯然是惦記米家的家產。

所以月兒腹中胎兒過大也不是意外吧?

這章明顯就是個品德敗壞的人。

米德財眼神沉沉,想他也在道上走南闖北許多年,竟被個后生騙這樣。

但現在不是發作的好時機,兒還在做月子,要是給兒知道這事兒,月子就沒法好好做了。

沈家小娘子都說了,兒的月子要是沒做好,難免會留下病,米德財自是不愿讓兒留下病

所以這事兒,他讓陳大嚴實點,誰都不能告知,包括米夫人。

晚上時,米德財去看兒。

米瀟月正在逗囡囡。

瞧見兒和外孫,米德財才了些笑出來。

瞧見父親來,米瀟月忍不住問,“爹爹,何時給囡囡取名呀,總是囡囡,囡囡的著也不好。”

原本孩子沒出生前,米德財就已經給孩子想好名字。

但聽沈家小娘子說了章總去鹽平村后,米德財留了個心眼,想著章的事若是真,兒肯定要跟章和離,那囡囡的名字也不用姓章,不如拖上個兩三月,等章的事解決后再給囡囡起名。

聽見兒這般問,米德財道:“人家大師都說了,囡囡之前準備的名字跟你犯沖,而且你在月子中,最好不要先給囡囡起名,等你出了月子,親自抱著囡囡過去看那位大師,大師自會幫你們相看然后重新取名的。”

米瀟月聽聞,果真不再多說,想著等出了月子再給囡囡起名也是一樣。

…………

沈糯回了家。

把幾筒骨洗干凈從中間剁開,然后加了幾滴草藥焯水。

這種草藥去腥味是一絕,都無需加姜片。

焯過水的筒骨放在爐子上小火慢煲著,等骨頭湯熬煮,加切好的白蘿卜,在繼續燉煮一個時辰,那香味都能傳出幾里地了。

就連路過的村民都探著脖子朝院子里張

瞧見許氏站院子收裳,都忍不住問,“沈家的,你家里做的啥好吃的,隔老遠都聞見了。”

許氏也不藏著掖著,笑瞇瞇說,“我家阿糯買了幾筒骨回來,煮的筒骨蘿卜湯。”

那人道:“阿糯就是好手藝,這香味,饞死我了。”

“真的好香好香,誰要是娶了阿糯,那可真是好福氣。”

這也就是逗趣的話兒,總不能真的進來要吃要喝的。

就連路過的崔文蘭都直吞口水。

崔文蘭自打前些日子跟沈燕發生爭執,回去路上吃梨脯,結果不小心咬到舌頭,哭嚎著回了家,母親見滿也是嚇了一跳,急忙問怎麼回事,說自己吃東西咬到舌頭。

姚莊清一聽是兒自己咬到舌頭,臉就沉了兩分。

自打兒子跟沈糯和離后,他們崔家就越發的倒霉。

姚莊清知道,這種倒霉恐怕還要持續一段時日。

崔文蘭看著母親畫了張符,然后燒掉符,讓喝下。

口中的立馬就止住了。

崔文蘭驚奇的不行,還問姚莊清,“母親,這是怎麼回事?你還有這般本事。”

姚莊清淡聲道:“一些道家本事而已,文蘭以后有朋友若是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兒,都可讓們來問我。”

清楚自己不能繼續躲在家里了,要慢慢把崔家的名聲賺回來。

而賺回名聲最快的法子就是利用會的這些道家法。

所以之后幾日,崔文蘭繼續去小姐妹家中玩耍,還把自己母親會用符止的事兒說給小姐妹們聽。

大家都很驚奇,但也沒人想去嘗試下去喝符水止

崔文蘭說了幾日,大家也沒理,總不能故意讓自己流去找崔文蘭的母親救治吧,再說了,阿糯的醫那麼好,阿糯的安神包和香藥膏那麼好用,真要不小心傷,也該去找阿糯啊。

今日崔文蘭吃過午飯又去小姐妹家中玩,到申時才準備回家。

路過沈家時,就聞見那快要饞死人的香味,想起自打沈糯跟哥哥和離后,每日都吃著母親煮的飯食,難以下咽,都瘦了不,越想越是委屈,紅著眼眶朝家里跑去,沒曾想跑著跑著就被一塊石塊絆倒,正好磕在上,瞬間就鮮直流。

崔文蘭用手一抹,看著滿手鮮,驚呆了,都有些發,為什麼最近這麼倒霉?

又哭嚎著爬起來朝著家里跑去。

…………

沈糯自然不知崔文蘭就在家門前沒多遠的地方摔了一跤,摔的都破了。

正把熬好的筒骨蘿卜湯盛在大盆里面,端到院里的方桌上。

天氣好時,大多數人家都是待在院中里吃晚飯的。

滿院子都是撲鼻的香味。

除了筒骨蘿卜湯,沈糯還炒了個胡瓜,清脆爽口,就著烙好的白面餅子吃。

沈父帶著沈煥和沈鶯從后院回來時,都忍不住問,“今兒是不是阿糯做的晚飯?待在后面私塾都聞見了。”

“可不是。”沈鶯跑過來撲到沈糯上,“讀書的哥哥姐姐們都問阿糯姐再煮什麼好吃的呢。”

沈糯笑道:“今兒煮的筒骨蘿卜湯,爹爹快來吃飯。”

沈家人都洗了手,坐在飯桌前開始吃完飯。

沈糯還洗了不蔥葉子。

把蔥葉在筒骨里,吸食里面的骨髓膏。

筒骨里面的骨髓膏一丁點腥氣都無,又香又口即化。

沈家人還是第一次這樣新奇的吃法,一時之間院里全是吸骨髓膏的聲音。

若骨髓膏吃的有些膩了,吃上一塊燉的糯的口即化的蘿卜,再喝上一口白的湯,再把吸骨髓膏的蔥葉吃掉,既能解膩,還有另外一番別的風味。

沈父慨,“阿糯手藝真是絕了。”

沈父想著兒就連沒什麼的筒骨都能做出這樣驚艷的味,怕是連京城里那些高門大戶都從未吃到過這樣驚艷的味道吧。

沈糯做的份量比較多,筒骨蘿卜湯跟烙餅都還沒吃完。

剩下的湯和餅,都被沈糯放回廚房里。

看著時間還早,沈糯又把買回來的豬板油給煉了出來。

煉出來的豬油又白又香,剩下的豬油渣撒了點白糖,給沈煥和沈鶯吃了些,兩人都說好吃。

等把豬油熬好,沈糯又把買回來的五花吊在井里保鮮著,才回廚房燒水準備梳洗睡下。

燒水時,沈父還來了廚房一趟,跟沈糯道:“阿糯,我把院門閂好了,聽說最近村里進了賊人,但好像沒丟失什麼家財,就是廚房的吃的丟了些,你晚上睡覺時把這燒火棒帶回房間里,把門閂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若是給這賊人進了門就不好了。”

沈糯心道,就算真是賊人,也能讓這賊人有來無回。

“好,爹爹,我都省得。”

等沈父回房休息,沈糯也梳洗好,就回房歇下了。

沈鶯這會兒還沒睡下,還對沈糯做的飯念念不忘的,“姐姐,你做飯真好吃,明天早上能不能繼續姐姐做飯。”

沈糯笑道:“好,明天早上給阿縈蒸蛋羹吃。”

“姐姐最好了。”沈鶯抱著沈糯親了兩口。

沈糯又陪著妹妹說了會兒話,沈鶯才抵不住困意睡下。

沈糯還是照例盤修煉了一個時辰,方才睡下。

睡到半夜時,沈糯突然睜開眼,因為聽見廚房好似有些靜,是鐵盆被掀開的聲音。

作者有話要說:為什麼寫食,因為作者好啊啊啊,死了,只能喝點白粥。

字數有點,胃還是作疼的,可能需要幾天才能好,所以等好點,一定會恢復日六的。

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的小天使哦~

謝灌溉營養的小天使:流蘇 80瓶;于竹影 35瓶;念、月詠 20瓶;小小蟲、費娘,啊哈~米迦 2瓶;lala、觀云、Yuyu128 1瓶;

非常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