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 75 章

55.6% / 75/135

沈父和沈母都是擔憂, 原本是打算沈父送孩子們去,現在阿糯要提前去京城, 畢竟宅也是大事兒,看那陶家,弄不好得家破人亡,他們也沒想阻止阿糯去陶家。

沈父沈母很清楚,阿糯學了這些本事,遇見這樣的事兒,肯定得去看。

而且阿糯也是憑這個吃飯的。

沈父思忖片刻說, “那這樣吧,我和阿糯簡單收拾收拾, 主要是阿糯的那些藥材,請個商隊送去京城,商隊走得慢, 我跟阿糯就先去京城。”他還是打算先陪兒去京城。

沈糯道:“爹, 不用,我自己快馬加鞭去京城就是。”

陶家的事, 若真是宅的原因,跟爹爹走水路再乘坐馬車, 起碼也得二十天才能到京城。

但如果快馬加鞭, 晚上就歇在驛站,用不了五日就能趕到京城去, 爹爹也不會騎馬, 所以這趟先去京城, 就不用爹爹跟著了。

說完,沈糯又接著說了句,“我簡單收拾下包袱就能啟程, 至于我那些藥材,還要勞煩爹爹和娘,幫我都收拾好,找商隊送到京城去。”

沈父猶豫,“阿糯一個人去京城真的能嗎?”

沈糯笑道:“爹,您就放心吧。”

最后商量了小半個時辰,還是沈糯先啟程去京城。

既沈糯打算先去京城,次日一早,沈糯先去探過師父,跟師父說了陶家的事,還有準備提前去京城的事。

師父聽過后,忍不住道:“不過宅就是宅的問題,什麼問題,還得阿糯你去瞧過才。”

跟阿糯說了會兒話,鏡心讓阿糯去屋里面抱出一口箱子來。

鏡心笑道:“這是我跟你師公留下來的一些東西,我修為散盡,這些東西對我已是無用,阿糯都拿去吧,你去京城幫人看事,治病,這些東西你帶去,說不定有用。不過你有雙慧眼,里面許多法寶可能用不算大,不過日后你若能找到繼承你缽的人,這些東西,你也能留給徒弟。”

這一生,也只會有阿糯這麼一個徒兒了。

和師父其實都是比較隨的人,不適合收徒。

能遇見阿糯,收阿糯為徒已是這輩子最大的幸事。

且阿糯去京城闖自己的事業。

跟師姐當年去京城,都落得個不好的下場。

只盼著阿糯此去京城,能有個錦繡前程。

沈糯打開箱子,里面各式各樣的東西。

銅鏡,五帝錢,羅盤,桃木劍,桃印,朱砂,還有些小玉,匕首,竟還找到幾塊寶石,都被隨意的丟在箱籠里。

那些小玉上面或多或都沾染著生氣或者氣。

沾染著生氣這些都可以弄小法寶。

至于沾染上氣的,不能用作護鎮宅的法,得先消除上面的氣。

這些估著師父師公不知從哪弄來的這些東西,都給一腦丟在箱籠里。

還有那把匕首,以金線纏繞,中間還有塊碩大的紅寶石,熠熠生輝。

匕首的刀也是微微彎曲的。

這匕首上帶著淡淡的煞之氣。

瞧見這把匕首,鏡心笑道:“這也是你師公的東西,好像是你師公年輕時候幫人看事,那家人不知從哪弄來的這把匕首,之后家里總出事,死了好幾個人,請了你師公去瞧,你師公一眼就看出這匕首的原因,問那戶人家,這東西哪里來的,那戶人家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說是撿的,不過你師公一眼就瞧出這匕首應該是墓里面的陪葬品,還是至上千年前的東西,這匕首以前應該也殺過不人,又陪葬那麼久,所以上面肯定有些煞的,那家人又是普通人,自然沒法降服它,可不得出事。”

普通人拿著這種東西,可不就得出事。

這把匕首,普通人沒法用,但沈糯用起來正好。

不怕這些煞,傷不了,用來防最好不過。

既都能讓手的人,那必定是窮兇惡極的人,用這匕首,哪怕是刺破那人一個小口子,都能讓人瞬間失了分寸,痛疼無比。

沈糯越看這把匕首越喜歡,鏡心笑道:“別人不得,你用著倒是順手,正巧你要去京城,這把匕首能防。”

“謝謝師父。”

沈糯收下了這些東西。

師父說等吃完自己給配的藥再去京城,那得明年四五月份了,還得幾個月,正好師父先在這邊把子骨養好,去京城先尋大宅子。

從師父這里回去后,沈糯還去了沈大伯家一趟。

去沈大伯家,沈糯把雪花膏的配方也給了沈大伯,還說,“大伯,這個雪花膏的配方,你若是忙不過來,可以請村里的勤快干凈的婦人們來幫忙做,當然,方子得在您手中,每人布置的活兒都不同,最重要的工序可以您或者讓大伯娘和燕子來把關,如果有人來找你買方子,可萬萬不能賣,若是有人想用你使壞主意要方子,您就說這是我給您的方子,還有這個配方,大伯你可以跟三叔家一起商量著,兩家一起做。”

這雪花膏效果好,也越來越多的姑娘或者夫人只找沈糯買雪花膏。

就這小小的雪花膏,每個月都能給沈糯帶來十幾兩的收

這還只是阿糯自己配的,如果請人,利潤更多。

實在太忙,一直都沒弄。

之前沈糯其實就陸陸續續給了不方子給沈大伯。

沈大伯每個月本忙不過來,所以沈糯才沒把雪花膏的配方給大伯。

現在沈大伯還有點猶豫,他手上的方子已經很多了,阿糯還給他雪花膏的,“要不阿糯這雪花膏配方你還是自己留著,以后你們家去京城,肯定也得做點營生,這雪花膏就不錯。”

沈糯笑道:“大伯放心吧,去京城這雪花膏我肯定還會繼續配著賣的,但是這里距離京城上千里路,兩邊肯定沒什麼影響的。”

以后也可以繼續在京城賣雪花膏,完全不會影響邊關這邊的生意。

這會兒大房的人都在,沈燕也在。

沈大伯擔心自己忙不過來,可沈燕聽了阿糯的話,眼睛微亮,小聲說,“阿糯姐,你看我?要不這雪花膏的配方我來弄,我跟娘還有三叔母一樣做,等以后真的能,每賣出去一份雪花膏,我就分你十文錢。”

已經十四快十五了,不想以后的路就是相看人家,然后定親親,生兒育也同阿糯姐一樣,做自己想做的事

沈大伯忍不住說,“你哪里能做這個。”

沈燕不服氣道:“我怎麼不能了,我肯定能把雪花膏做好的。”

現在條高,皮白皙,五清秀,也是妥妥一個小人兒。

,阿糯姐幫了一把,現在也想有自己的事做。

沈糯笑道:“燕兒真的想做?”

沈燕鄭重點頭,“想!”

沈糯道:“,那這雪花膏的配方就給燕兒來折騰了。”

大伯母曹氏忍不住說,“阿糯也太慣著了。”

阿糯是真的慣著家里的弟弟妹妹們。

沈糯就把雪花膏的配方給沈燕了。

而沈燕很珍惜這得來的機會和阿糯姐的信任。

沒出幾年,竟真的把雪花膏給做大了。

不僅如此,還自學不很多跟潤養有關的醫書,再據雪花膏和阿糯姐給的一些配方,做出了可以潤養的胭脂,水脂甚的。

沈燕弄的這些,都是用天然植和藥材做的,還能潤養,簡直火的不行。

這些自都是后話。

…………

沈糯回到家后,把能代的都代好。

還有村里的櫻桃樹,以后各種種植,遷,嫁接,防蟲害等等全都寫的清清楚楚,給了沈父,這樣以后村民們有什麼不懂的,都能來問沈父。

之后還有藥房里面各種藥材藥柜都打包好。

沈糯連藥柜都要送去京城,這些藥柜是三叔給打的,特別好,也舍不得藥柜,索多花點銀子,讓商隊給一起運到京城。

至于其他的東西,也就是一些連首飾都不多。

自己只收拾了兩三樣換洗,還有師公那把匕首,以及沈母塞給的一疊銀票。

沈家原本差不多就有二千五百兩的銀票,前兩日,鄭夫人給了沈糯二百兩。

沈糯就把二千七百兩的銀票都塞到兒包袱里。

沈糯打開時,哭笑不得,過去尋沈母,“娘,您把銀票都塞給我作甚,我帶二千就夠了,家里也留個幾百兩。”

沈母擔憂道:“家里留著也沒用,你在京城,都要花銀子,這些銀票,你都給帶上。”

最后沈糯還是只肯帶二千兩的銀票,給家里留了幾百兩。

能囑咐的事都囑咐完,就等過兩日啟程了。

家里能代的都代的,沈糯還得跟沈小狐代一番。

沈家人之前商量去京城的事,沈糯沒跟沈小狐說,但商量時,沈小狐就趴在旁邊,聽見說去京城,也跟著嗷嗚了兩聲。

依著沈糯對沈小狐的了解,這是要跟著一起去京城的。

而沈糯也的確打算帶沈小狐去京城。

沈小狐和之前救治的沈小虎不同,沈小虎在彌山有家眷,但沈小狐沒有,以后沈家人都要去京城,把沈小狐一人留在彌山,也不放心,沈小狐在心里,跟自己的家人早就沒什麼區別了。

所以這會兒,沈糯就跟沈小狐說,“小狐,過兩日我就要去京城了,我是騎馬去,得去京城幫人看事兒,所以帶上你不方便,你等過了年,跟著阿煥和我爹走水路去京城,路上不顛簸,你也舒服點。”

沈小狐聽聞這話,又圓又大的狐貍眼看了沈糯一眼,了兩聲,然后轉把屁對著沈糯。

它這表示不開心,不愿意,不想跟阿煥他們一起去京城,它要跟沈糯一起去京城。

“小狐。”沈糯失笑,“我這一路白日走路去京城,路上人多,你又怕生人,肯定會遇見不人。”

去京城后,最近邊關又有戰事,京城里守衛肯定森嚴,去京城說不定會被盤查,到時候沈小狐就得暴在人前。

若是跟著商隊,沈小狐還在躲在商隊的箱籠里進京。

沈小狐回頭看了沈糯一眼,最后才轉過的手背。

沈糯以為沈小狐是妥協了,同意明年跟著阿煥和爹爹一起進京。

沒想到吃過午飯,下午還有人來找沈糯,是村里的一個嬸子,總牙疼,沈糯給配了藥,讓下午來拿藥和配方。

那婦人一進院門就發現,沈家院子里躺著個火紅火紅的狐貍。

婦人驚的了聲,開始喊,“阿糯,阿糯,快出來瞧!”喊人的聲音都有些變了。

沈糯出來一瞧,發現院子趴著的沈小狐,就懂了沈小狐的意思。

原來方才沈小狐不是妥協,是這麼個意思!

是說它在人前也沒關系,它并不是怕生人,反正一定要跟著阿糯一起,阿糯去京城,它也要立馬跟去京城。

婦人見阿糯出來,眼睛直愣愣的盯在沈小狐上,“阿糯,你家進狐仙了!”

村里挨著彌山的山腳,這些村民都信奉狐貍就是狐仙,招惹不得,遇見不能傷它。

沈糯笑道:“嬸子別慌,它沈小狐,去年從彌山里撿的,都養了一年了,格很好的,之前不樂意見人,現在倒是突然愿意見人了。”

婦人驚呆了,“阿糯連狐仙都養著嗎?”

語氣忍不住更加敬重了。

但想著之前阿糯可是連小老虎都養著的,現在不就是養只狐仙嘛,似乎阿糯養什麼都是合理的。

沈家養著只狐仙的事兒,很快在水云村傳開,人人都往沈家跑,要來看狐仙。

看過之后,都會沈家這只狐仙稱贊不絕的。

“阿糯真真是厲害,養的狐仙都好看,瞧那,火紅火紅的,油的,還圓滾滾的。”

“連狐仙都愿意跟著阿糯……”

沈糯這才沒法了,就兩天時間,傳的連隔壁幾個村子都知道養了只狐貍。

所以兩天后,沈糯打算啟程去京城時,還特意準備了竹筐,就跟以前一樣,讓沈小狐待在竹筐里,帶它去京城。

沈糯自己也是普通的布打扮,一頭青也髻發頂,做年郎的打扮,就連上如玉的也用藥涂抹,不過五還是特別清雋。

這天早上,沈家人都起來的特別早。

沈母特意做了不好吃的,等一家子吃過早飯。

沈糯挎著包袱,把那把匕首在靴里,騎馬離開。

還特意買了匹馬,以后去京城買了宅子,再用牛車肯定也不,還是得養兩匹馬,弄個馬車比較方便。

沈糯背著竹筐,沈小狐就待在竹筐里面,里面還有稻草墊著,它躺著也舒服些。

見沈糯騎馬一路朝著村口駛去。

沈家人全都眼眶微紅,沈鶯更是沒忍住,哇的一聲大哭起來,然后跑回屋去了。

沈糯也是好幾次回頭,最后出了村口,再看不到沈家,才抹了把淚,夾馬肚一路朝道而去。

這一路,白日里都是騎馬快行,天快暗時,路邊若有驛站,就去驛站歇息一晚上。

出行得有引路,沈糯早就找奉永鎮的縣太爺要了路引,所以這一路走的都是道,都有驛站可以歇息。

路上的驛站也不,就這樣白日趕路,晚上歇息,到了第五日晌午,沈糯就已經到了京城的城門前。

遠遠看過去,城墻高大結實,城門宏偉,守衛森嚴。

進城出城的人絡繹不絕。

因為邊關戰事,進城都是要接檢查的。

沈糯第一次來京城,上還有路引,到了城門口時,下馬,牽著馬兒跟著前面的百姓一起接檢查好進城,背后還背著竹筐。

時,守城門的士兵詢問,“從哪來的?”

沈糯道:“邊城。”

現在口音也只是個十五六的年口音,但略有些綿,沒什麼攻擊

士兵聽是邊城來的,多看沈糯兩眼,最后檢查的路引,發現沒什麼問題才說,“把竹筐放地上,例行檢查。”

沈糯把后背的竹筐放在地上,士兵掀開,竟在里面瞧見一只火紅的狐貍,士兵嚇了后退一步,舉著長矛指著竹筐,“里面什麼東西?”

“小狐,出來。”

沈糯讓沈小狐從竹筐跳出來,才對士兵道:“這是我養的寵,一只狐貍。”

沈小狐跳出竹筐,抖了抖上的皮,在太照映下,這火紅的皮著亮,實在太漂亮了些。

士兵見的確是只狐貍,這才說,“行了,沒事了。”

周圍百姓都有點看呆了。

“好漂亮的狐貍。”

“這年邊城來的嗎?都能養狐貍了。”

之后士兵又檢查沈糯的包袱,包袱里是兩套換洗

沈母給的二千兩銀票,沈糯都是放著的。

主要是沈糯口音聽著也不是京城本地的,加上邊城戰事,自己也說來自邊城,哪怕上有路引,但守城的士兵檢查也嚴格不,檢查完竹筐和包袱,還舉了長矛拍了拍沈糯上,檢查有無攜帶什麼。

拍到沈糯鞋子時,發出‘錚’的一聲。

士兵又看向沈糯。

沈糯無奈,從靴里取出那把匕首,“這是我防的武。”

士兵想接過匕首看一眼,沈糯忙道:“這匕首你不得。”

上面纏繞著煞,普通人手是極冰涼的。

士兵看了沈糯一眼,本不信,手就想抓住匕首檢查下。

接過剛到匕首邊,那士兵就嘶的一聲回手,真是古怪,那年手中的匕首極冰涼,他上去就跟到了冰霜一般。

士兵不打算再,只是看把匕首,致漂亮,沒什麼特別的,他才道:“了,進去吧。”

沈糯收好匕首,又讓沈小狐進到竹筐里,這才牽著馬進了城。

京城里面人多,天潢貴胄,世家大族,新貴們也多,隨便遇見個人,指不定后都有些關系。

所以沈糯也不想讓沈小狐在京城里面大搖大擺的走。

京城里有些紈绔子弟,喜歡養寵,就怕惦記上的小狐。

沈糯進了城,那檢查沈糯隨行品的士兵忍不住嘀咕了句,“狐貍倒是養得漂亮,還這麼通人,肯定得被那鎮國公的小世子給惦記上……”

進到京城里,里面繁華依舊,和上輩子的京城沒半分區別。

這次沈糯沒在四驚奇打量,準備先尋個客棧住下,然后去陶家瞧瞧看,等瞧過后,再尋京城的宅子。

上輩子,在京城住了十年,對京城已經很悉了。

沈糯尋的也是京城比較好的客棧,住的舒服些,進了房間后,把沈小狐放出來,“小狐,你乖乖在客棧里面等我,得慌就先吃。”

來的時候,鹵了點帶上,這個氣候,鹵能放幾日,自己能吃,沈小狐也能吃。

沈小狐在房間里轉了圈,過來蹭了蹭沈糯,就跑到窗欞下,那里涼爽,它四腳朝天的躺著,的大肚皮睡覺。

沈糯也不吵它,它這一路在竹筐里也不好的。

沈糯沒耽誤,下樓隨便吃了碗春面,就去了陶家。

來時,鄭夫人已經把陶家的地址給了

陶家是做生意的,家中很有錢,住在南街那邊。

陶家只是有錢,但沒什麼權,在京城,東也是尊貴的方位,東接那邊都是天潢貴胄和朝中重臣的府邸。

穆家就是在東街那邊。

西邊住的也基本都是些達顯貴甚的。

南街住的都是富商,至于北邊,都是普通的老百姓。

沈糯尋的客棧就在南大街這邊,所以走了兩刻鐘就到了陶家。

陶家有錢,住的宅子都是五進的大宅子。

紅漆大門,門前還立著兩個石獅子,沈糯看了眼,兩個石獅子也很氣派,石獅子沒什麼問題。

有時候鎮宅的石獅子也得講究,要是弄錯了,那就不是鎮宅了,說不定還會給家里惹出事端。

沈糯上前敲門,里面的門房很快來開了門,瞧見是個年,門房問,“敢問你是?”

沈糯道:“我是邊城來的,尋你們的二夫人。”

陶家沒分家,三房都住在一起。

金慧正巧也是二房的。

門房一聽是邊關來的,又是找二夫人,之前二夫人就吩咐過他,說是有邊關來的人尋二夫人,就引到二房去,門房忙側開子,“您里頭請。”

沈糯進到宅子里,目是照壁,上面的壁畫是八仙過海圖,雕刻的栩栩如生。

門房喊了婆子領著沈糯過去二房。

那婆子是老夫人邊的人,聽聞沈糯是邊城來的,一直打量著沈糯。

作者有話要說:晚安~

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的小天使哦~

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ァ妖妖 1個;

謝灌溉營養的小天使:初9 30瓶;Gray whale、牙牙、26561761 10瓶;然 8瓶;荼、AT 5瓶;晗玥(婼妧) 3瓶;我君、流云土豆 2瓶;紫水芹、人間有味是清歡、蝶尾魚、看浮云舊事、清水卿卿 1瓶;

非常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