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 84 章

62.2% / 84/135

水云村到京城, 走道再換水路,約莫就是二十日左右的路程, 但沒有定數,路上要是天氣不好可能延緩幾日,沈糯這幾日天天都會去城外的碼頭,看看爹爹和阿煥他們到京城沒。

連著去了兩日,都未等到人。

第三日,沈糯早上去買了食材回養生堂,又在養生堂后廚把淮山陳皮燉扇骨給燉上, 吩咐廚娘照看好火候,小火慢煨兩個時辰就好了。

沈糯照例出城去等沈父和阿煥。

這時候已經巳時末,都快晌午。

沈糯租了輛馬車出城。

京城外有個很大的碼頭,不人都在這里上工,有些小商販就在附近開些小吃食攤子, 所以碼頭附近很是熱鬧。

沈糯到了碼頭, 尋了旁邊一大樹下的茶攤坐下, 要了杯茶,慢慢等著過往的商船停靠在碼頭。

等了約莫兩刻鐘, 沈糯看見一艘商船停靠在碼頭邊上。

開始有小工們迎上去, 看看有沒有需要幫忙挑行李的。

沈糯也朝著商船張過去。

這商船很大, 里面不僅有各地來京的人,還有很多貨

都是客人先下船, 沈糯很快在人群里發現沈父和阿煥的影, 邊還跟著小玉和小峰。

沈糯面上一喜, 朝著他們迎了過去。

走到碼頭邊,沈糯瞧見沈父邊還有個年歲同沈父差不多的中年男子,中年男子邊跟著個三十好幾的婦人, 還有個青年和小孩,青年約著十七八的年紀,容貌一般,眼底有些青影,眼皮子半腫,一副沒打采的模樣,孩約莫十歲左右,容貌清秀,應該是一家四口。

中年男子正跟沈父勾肩搭背的,“沈兄,我同你說,以后你在京城有什麼困難,直接來找我,我罩著你們!”

沈父笑笑說了句多謝。

沈煥也沒有說話。

沈糯瞧見他們,笑道:“爹爹,阿煥,小玉,小峰。”

沈父他們抬頭,瞧見沈糯,全都出笑來。

“阿糯。”

“姐。”

“姑娘!”

幾人全都歡喜喊出聲來。

沈父邊的一家四口也朝著沈糯看來。

沈糯今日穿了淺紫底子緞面花卉暗紋的薄襖,下月牙比上好的凝脂玉還要白潤,手腕上帶著只油潤潤的墨綠的鐲子,發髻間著只簡單的銀簪子,卻是姿天然,站在哪兒比枝頭的花兒還要人。

中年男子邊的青年,目一下子就黏著沈糯上了。

沈糯掃了他一眼,并無說甚,只上前幫沈父接過包袱,“爹爹,走,我先帶你們回城里吃午食。”

沈父見阿糯獨立來京,條似乎高了些,面紅潤,心里也松了口氣,看樣子阿糯的確能夠獨當一面,來京城這三個多月,阿糯氣還比水云村更好了些。

“走,先去吃飯吧。”

沈父說完,對著邊的中年男子道,“池兄,后會有期。”

這位池兄一把拉住沈父,湊在他邊嘀咕道:“沈兄,這是你兒?”

沈父并不是很想回答他這個問題,但礙于禮數,還是應了聲,“這是我家長。”

池父小聲問,“沈兄,那你家住何?以后我去尋你喝酒。”

沈父只能說,“暫時還沒落腳的位置。”

“那以后沈兄要是想來尋我喝酒,直接去鎮國公府,說找我就。”池父說著,一臉得意,“沈兄你也放心,以后在京城遇著什麼難,也來尋我,不管什麼事兒,都能幫你解決了。”

沈父笑笑,并無多言,只說,“池兄,那我先走了。”

池父揮揮手,沈父帶著兒離開。

沈糯把人引到茶攤旁,租來的馬車還寬敞,五個人還是夠坐的。

上了馬車,車夫趕著馬車朝城里駛去。

還在碼頭邊上的池家一行人,那池家兒子池鑫鵬忍不住問池父,“爹,那姑娘是沈叔的兒?”

池父笑道:“可不是,沒想到沈兄有這麼漂亮的閨,不過路上時候看沈兄那小兒子,長的就英氣發,小小年就已風度翩翩,所以有個如此漂亮的閨也不意外。”

池鑫鵬涎著一張臉道,“爹,反正我還沒討媳婦兒,要不你去找沈叔,幫我提親,我想娶。”

他就是見沈叔那閨長的實在漂亮,從小到大,就沒見過那麼漂亮的姑娘,誰不想娶個這麼漂亮的媳婦兒。

池父其實也還喜歡沈兄這個人,儒雅書生,兒子小小年紀都已是案首,現在還搬來京城讀書,以后肯定也是前途不可限量,與他家結親好的。

后的婦人卻突然說,“不,咱們可是鎮國公府的親人,來了京城,以后鑫鵬想娶什麼樣的千金沒有,那沈家要甚沒甚,船上時候,你沒聽他說,他們就就是種地的,家里那麼三畝地,他還是個私塾先生,一個月才幾個銀錢!這樣的人家,做妾倒還是可以的。”

池父沉著臉,“你這婦人渾說什麼,人家是讀書人,豈會讓自己兒做妾,就算我們是鎮國公府的親戚,還跟鎮國公一個姓,那也是八竿子挨不著邊的小親戚,家里遭了難,來京城求鎮國公給某個差事,自己都叮當響,還敢嫌讀書人家?”

“我不管。”婦人臉也不好看,“鑫鵬是我生的,他的親事也該是我做主!”

“懶得與你這婦人多說!”池父甩袖離開。

池鑫鵬跟著后,目總朝著已經進了城的那輛馬車看去。

………………

沈糯一行人很快進了城。

沈父也把路上遇見的池家四口人跟沈糯說了說。

“那池松是個講義氣的,就是話比較多,是半路上船的,家鄉去年生了蝗災,顆粒無收,很多人日子不好過,他也不想繼續留在家鄉,說自己是鎮國公的遠房親戚,不如來京城某個活路,所以就帶著一家人投奔鎮國公了。”

他對池松不討厭,只是不喜他那兒子。

池松那長子不懂敬長輩,且船上時,目總是盯著些年輕的婦人或者姑娘,眼神舉止都很輕浮。方才他瞧阿糯的眼神,兩只眼都快黏在阿糯上的,更是讓沈父不喜,所以池松問他住哪時,他才推說還沒找到住,只是不想與池家人繼續來往。

沈糯道:“不與他們來往比較好。”

那青年眼神虛浮的很,面相上都能看出他縱過度。

沈父點點頭,也就是船上遇見,京城那麼大,以后應該也不怎麼能見的。

沈糯帶著一家人來到南街,尋了家味道還不錯的小酒樓吃飯。

吃過午飯后,沈糯想著一家人舟車勞頓的,也該先回去歇息歇息。

宅子里面的房間,平兒和秋兒都已經打掃出來。

等沈糯帶著一行人在一座很氣派的五進宅子面前站定,抬頭看,宅子牌匾上書寫著兩個大大的字,“沈宅”。

沈糯推開宅子大門,沈父又看了眼牌匾,遲疑道:“阿糯,這是?”

沈糯笑道:“之前來京城不是為幫陶家看宅風水嗎?幫著陶家解決了他們家的事,所以陶家送了座五進的宅子給我,還給了二千兩銀子的酬勞。”

沈父不敢置信,就幫著看了看宅,阿糯這就得了如此多的報酬嗎?

這給的也實在太多了,只怕那陶家的事兒很嚴重。

“看宅時可有什麼危險?”

沈糯笑道:“自然沒有,兒不是好生生站在您面前嗎,爹爹別擔心了,都已經過去了。”

陶家那宅,換其他的風水師肯定是不的。

不管大龍脈還是小龍脈,眼和羅盤都非常難以辨別,哪怕繼續遷墳,不理沾染煞的小龍脈,都無濟于事,所以陶家人也很清楚,才給了如此多的報酬。

沈煥向姐姐,阿姐才來京城多久,連著宅子都解決了。

他本是想考功名,讓姐姐有個依靠,可現在什麼事都還是依賴阿姐。

沈煥低低嘆息聲,他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爭取三年后可以去參加科舉考試。

沈糯引著沈父他們朝宅子里去,路上時候,還同家里人說在南街集市上盤了個鋪子,做了些營生,讓爹爹回去后也莫要和阿煥,能養得起一大家子的。

“沈糯是尋到鋪子開藥堂了嗎?”

沈父以為兒是已經找到門面開了藥房,平日里再繼續做些雪花膏香藥膏一起賣賣,就跟在水云村時候一樣。

沈糯笑道:“不是,藥鋪還沒開起來,已經在尋鋪面,我先開了個養生堂,幫人調養的。”

“原來如此。”

沈父也只以為兒說的養生堂就是個小鋪面,平日有客上面,就幫人松散下筋骨。

沈煥言又止。

他想問阿糯姐,是不是養生堂跟家里一樣,住在很舒服。

他猜測阿糯姐應該在家里弄過什麼東西,家里人從不生病,氣還都越來越好,沈母之前眼角都有深的皺紋,他前些日子仔細端詳母親,發現母親眼角皺紋都淡了許多,以前爹爹和娘頭發里還能找到幾白發,但現在也已經找不出來了。

還有自己上的變化。

他能夠變的更好,更強壯,僅一年的時間,他個頭竄高了不,都已經趕上阿糯姐,以前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現在幫著娘提水澆灌田地都沒甚太勞累的覺。

他猜肯定是阿糯姐在家里弄過些什麼。

阿糯姐說的這養生堂,肯定也是如此的。

沈糯帶著家人去歇息,沈煥以后住在后面那間院子,那里距離后花園比較近。

已經在后花園里面種了不花,就是其他地方還沒怎麼修葺,平日里,阿煥讀書累了,可以去后花園看看花花草草的。

沈父也先住在那邊。

小玉和小峰個子也高了些,他們和平兒秋兒都住在后罩房那邊。

等把人安頓妥,沈糯親自去集市買了些食材,晚上親自下廚,多做幾道菜給爹爹和阿煥接風洗塵。

晚上時,沈糯做了道松鼠桂魚,蒜泥白,油河蝦,魚頭豆腐湯,再炒兩道小菜。

沈家也不是甚大戶人家,沈糯讓平兒秋兒也一道上桌吃飯。

小玉和小峰在水云村時就一直跟著沈家人一起吃飯的。

平兒秋兒吃過沈糯做的菜,才知原來姑娘做菜竟如此味,之前姑娘太忙,家里都是平兒做飯,本以為平兒做飯手藝已經是不錯,跟姑娘比起來,味道不說差得遠,就是完全不同,姑娘做的菜,說是神仙佳肴都不為過。

吃過晚飯時,沈家人待在后花園閑聊。

小玉小峰他們也都很知趣,沒過去打擾沈家人。

后花園的涼亭打掃過,雖沒裝上垂紗帳,但平日閑暇時來坐坐也沒甚,反而抬眸就能瞅見前面那片姹紫嫣紅的花花草草。

沈糯有不話想跟沈父和阿煥說,想知家人們可都安好,變戰事如此。

沈父一點點說給阿糯聽。

“家里人都還好的,你娘也一日比一日好,阿糯不用記掛家里.還有你三叔和大伯家里,燕兒把你給的雪花膏的方子弄起來了了,頭兩個月賺了些銀子,有膽子的,開始請村里干凈的婦人幫著一起做雪花膏,不過最主要的一道工序,都是自己把關,又跟你大伯要了些銀子,去鎮上盤了家店鋪,做出來的雪花膏就在鋪子里售賣。”

“我聽你大伯母說,燕兒似乎還想研究些別的胭脂水甚的,還找醫書看,也是據你的雪花膏想的法子,用藥材來弄出什麼養潤的胭脂水來。”

這些話其實都是沈母說給沈父聽的,平日里妯娌一起閑聊,大伯母有什麼也不會瞞著沈母的。

沈父繼續說,“村里買櫻桃樹的,都按照你教的法子再種,都活了下來,你娘還在種寒瓜的田地里倒騰出半畝來種櫻桃,另外你留下的各種病蟲害的要怎麼配藥理,現在暫時還沒遇上病蟲害,就是不知以后如何了。”

總的來說,不管家里面還是村民們,只要今后幾年不上大災,日子都是越過越紅火了。

沈糯也微微松口氣,家人們和村民們的日子都越來越好的。

那些病蟲害方,也留了不方子,都是比較溫和的,樹跟人一樣,生病的話,不是簡單的幾味藥就能解決,樹生病同樣是多種多樣,除了蟲災還有病災,留下不方子的,總的來說,問題應該不會很大,這櫻桃樹應該能種起來。

沈父說完這些,沈糯忍不住問,“爹爹,邊關的戰事如何了?”

家人都安康,有些擔心殿下。

殿下這一仗打了有小半年,來京之前,寫了封家書給殿下,告知殿下會去京城,還在信中說,如果對方有用法來打這場戰,讓殿下一定要快馬加鞭給遞信。

畢竟卑爾族二皇子舒史那跟靈鶴門勾結,靈鶴門門主邊有玄門人士,擔心卑爾族用些法來對付殿下和軍中士兵。

只是不知那封信,殿下到底收到沒。

之前殿下在饒城客棧那日,都已經囑咐過殿下,要是對方有玄門天師甚的,一定要來尋

只是那時候還不知自己會去京城,沒告知殿下。

戰事一日不結束,這心就一日沒法落下來。

沈父嘆口氣,“還在打,不過攝政王并未讓邊城百姓到過半分影響。”

不管世人如何懼怕這位攝政王,覺得他冷,但沈父都很敬佩這位殿下,保得大涼百姓這些年的安康。

沈糯低低的嘆了口氣。

三人又閑聊了會兒,沈父神比不上兩個孩子,先回去歇息。

庭院只剩下沈煥和沈糯兩人。

沈煥低聲問,“姐,是不是老宅跟這里,你都弄過什麼東西?”

他進了這宅子,覺也很舒服,就跟水云村的老宅一樣。

沈糯沒瞞著阿煥,笑道:“家里還有這里都布了聚氣陣,阿煥別擔心,對我沒有影響的,這陣法只會養人,住在里面,我修行起來也更加順暢。”知曉,阿煥是擔心弄些什麼,讓家人好好的,反倒影響了自己的壽命。

沈煥一聽,并不會影響阿糯姐的壽元,他才松口氣。

兩姐弟難得相片刻,都靠在椅背上,慢慢的暢聊起來。

之前陶大夫人幫著找過京城的書院和學,沈糯自己也打探過,京城里,書院更好些,因為學里大部分都是家子弟,有些名不虛實,加上里面都是家子弟,更加難管教,有些驕橫的還敢頂撞夫子,所以不真正想考功名的學生,并不是很喜歡進學。

但不管是學還是書院,想進去都得考試,考試都是很難的。

不過一些不怎麼出名的書院,考試稍微簡單的。

但很多學子,寒窗苦讀,為的不就是考功名,進好的書院,遇見學問更好的夫子,這樣考取功名的可能就越大。

所以大多數學子,都是希好的書院。

京城里面最好的一家書院碧江書院。

它雖然不是京城最大的書院,但里面有位很出名的夫子。

這位卓夫子年歲已高,曾也在朝中為,但他為人太過耿直,不太適應朝堂,在朝堂上沒遷升太高,后來到了四十多歲,他不喜朝堂上那些明爭暗斗,就致仕離開朝堂,恰巧碧江書院招收夫子,他便去了。

在碧江書院一待,就是二十年。

他教出來的好些學生,都高中進士,在朝為

所以碧江書院也一躍為學子們最想進的書院。

但碧江書院不大,每年也就招幾十名學子,加上章夫子年歲越高,子越發古怪,有些考的很好的學生他也不見得收,所以很多學子都不清這位夫子招學生的標準。

沈糯是想讓阿煥去碧江書院的。

對沈煥道:“聽聞章老夫子格雖有些古怪,但考試的績并不是進筆書院的唯一標準,我覺得阿煥可以去試試,而且阿煥來的也很巧,再過幾日,碧江書院就要開始招收今年的學子了。”

阿煥在水云村是案首,但其實在京城這樣才子多如牛的地方,阿煥的學問的確不算比較出彩的。

阿煥都是靠著勤學苦讀,比很多學子用了更多時間去挑燈夜讀,才得到這樣的績。

碧江既不是純靠績來說話,覺得阿煥可以去試試。

沈煥在邊關就已聽聞過碧江書院里章夫子的名聲,他其實也想去碧江書院的。

“阿姐放心,我會努力的。”

次日,沈糯陪沈家人用過早食,就跟沈煥出門,過去碧江書院。

碧江書院外面人山人海的,這兩日是最后填寫報考文書的時間,人自然多。

很多都是家人陪著學子一起過來的。

沈糯和沈煥了進去,拿了張填寫的文書出來填寫。

等填寫時,沈糯才發現其實今日填寫文書的人不多,更大部分學子都是來湊湊熱鬧的,也或許是前幾日他們都已經填報過。

這填報文書只是寫清楚姓名,年齡,戶籍,現京城居住的地方即可回去。

沈煥把文書填寫好后,給碧江書院門口的夫子。

今日來的夫子年紀看著不大,四十多歲的模樣,并不是章夫子。

文書填寫好,后日就能過來看書院門口的告示墻,上面會有考試的日期和可以參加考試的學子名單。

兩姐弟回去,沈糯本還想帶沈父在京城里轉轉,看看京城里出名的景點,吃吃京城里出名的吃食甚的,但沈父不太適應京城,也不愿出門溜達,就在宅子里待著。

沈糯也就不強求沈父出門了,養生堂這幾日都是給喬掌柜看著,沈糯打算專心弄阿煥考試的事兒,只有晚上養生堂要關門時才過去瞧瞧,若沒時間,晚上也不過去的。

原本沈父是想去阿糯的養生堂看看,但知曉里面都是接待客后,他也沒打算過去了。

沈父打算等阿煥考上學院,他就啟程回水云村了,他也惦記著自己那些個學生。

后日一大早,沈糯又陪著阿煥過去碧江書院門口的告示墻上看了看,告示墻上已經出要考試的學子的名單,還有考試的日子,是在大后天,三月初一,考試地點是在附近的一貢院里。

至于考試的容,告示墻上自然不會有的。

碧江書院每年招收學子的考試容都不同。

但基本都要三天左右。

要在貢院里面待夠三日,吃喝拉撒都在里頭,幸好現在天不熱,要是趕上有些的書院是夏日時候招收學子,那才真真是遭罪,貢院里面什麼味兒都有,有些還沒考完,人都已經虛了。

碧江書院的學考試在三日后,姐弟兩回去后,沈煥就沒再出門過,一直待在家里看書。

沈糯之前就從書肆買了好些本書籍回來,都是沈煥未曾看過的,他如癡如醉。

次日,沈糯沒什麼忙的了,就是養生堂看了看。

已經有四五日沒過去養生堂了。

作者有話要說:送點小紅包給小可們~

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的小天使哦~

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錦簇 12個;清清 6個;

謝灌溉營養的小天使:Abigail 199瓶;自己人別開腔 40瓶;何玉 25瓶;ana、柒醬 20瓶;dy、啊嗚、26232474、南冕、萬年筆 10瓶;雨夢 8瓶;書荒的我不說話 5瓶;啦啦啦 3瓶;小小蟲、西米 2瓶;人間有味是清歡、盈月、米柚、紫水芹、Yuyu128、Lala、catty 1瓶;

非常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