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聲巨響,北境王宮花園里最的一棵樹劇烈地搖晃了兩下,然后就是一陣濃煙。
樹下一輛轎車此時已經跟樹親接,整個車頭已經面目全非。
車門打開之后,劉談從上面一邊咳嗽一邊跳下來,另外一邊陸懸也跳了下來,跑到劉談邊張的檢查一番問道:“沒事兒吧?有沒有磕到哪兒?”
劉談搖了搖頭,傷倒是沒有,只是有點驚而已。
畢竟這棵樹再往前可就是池子了,真開進池子里恐怕就得喊人過來把水給放干才行了。
陸懸心有余悸地看了看那輛車說道:“這個東西……好像不怎麼安全。”
劉談一陣心塞強撐著說道:“我好久沒有開過了,不太記得怎麼開。”
這個陸懸倒是相信,然后他問出了一句靈魂拷問:“那……能修嗎?”
劉談瞬間整個人都蔫了。
這年頭連會拆這輛車的都沒有,上哪兒找人去修啊。
哎,當初剛回來的時候,他以為帶了那麼多東西回來大漢分分鐘能夠進科技時代,結果萬萬沒想到因為基礎太差,他們現在需要的是培養人才。
而這個培養人才的過程也很漫長,一些在后世看來十分基礎的知識在這個時代就需要一點點教。
還好劉談之前就已經在著手學宮的建立,等大家分析一遍之后,所有人都發現現在唯一能夠快速上手開始教導學生的只有北境國。
因為北境王那個學宮已經建立起了相應的制度,并且那里的學生學習范圍也很廣泛。
當然長安也可以這麼搞,只是長安要推行的話要麼選擇試點,要麼開始全國推行,這些都需要很多錢。
而最主要的是很多東西只有北境王能搞出來,可北境王不能長年留在長安。
于是最后大漢的第一座小學,第一座初中,第一座高中都是在北境國。
劉談前些日子就在忙活這些事,等閑下來了就開始對倉庫里那輛車心難耐。
之前他們買的那座島其實并不小,想要游玩或者做別的都需要有代步工,劉談就買了五輛車放在了船上,這還是因為船的大小有限,不能放太多。
結果他們一下子又回到了大漢,于是這些東西要放到哪里就了問題。
那些高端的設備因為路途遙遠,再加上路不夠平坦,基本上都留在了齊國,等到齊國通往長安的水泥路修好之后再運過來。
倒是汽車這種東西比較皮實,就直接給運送到了長安,劉談也要了一輛到北境國。
說實話,北境國現在的道路環境比長安還適合開車。
結果車是有了,但很快就報廢了。
劉談深深嘆了口氣,這玩意就留著以后給學生們練手用吧,爭取讓他們早日做出汽車。
陸懸見劉談不開心,便問道:“你最近若是沒什麼事做,要不要……跟我去一趟國都?”
他所說的國都自然是烏孫國都。
劉談聽后想起來他之前曾經答應過陸懸要去看看,現在那邊王宮早就建好了,王城據說也建的差不多,結果他卻一直沒什麼時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