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去看露天電影

4.1% / 32/774

廚房里飄出了一陣味香。

溫小芹啞母正在鍋中炒冬筍拌豬

“爸,你今天在圩上買了豬?”

一般的普通家庭,除非節日,平常的日子誰家會買吃?

有飯菜吃就不錯了。

“是我買的,兩籮筐楊梅賣了六塊錢,一百斤化買了四塊五,剩下的就買了一斤豬。”

溫玉慶扳著手指算開了。

“那姐夫買化的錢是哪來的?”

因為他們兩人總共才一百多斤楊梅,不可能賣到十幾塊錢的。

姐夫昨天被護林員抓到砍樹罰了十塊錢,還是東拼西湊借來的錢,他不可能有錢去買化的。

“他爸昨天晚上回來了,給了他五塊錢。”

溫小蓉從口袋搜出二塊錢遞給潘大章:“幫我把錢還給你姐,謝謝他借錢給我們。”

潘大章把錢收了,塞進口袋。

吃晚飯,幾人商量了:明天再拉一板車楊梅去圩市上賣。

其他幾個鎮都不逢圩。

決定去俞督縣城賣。

古樟村到縣城有八公里路程,好在可以一直沿著公路走。

多花點時間,也并不是很辛苦。

可以早點起床,六點從古樟村開始走,估計九點左右趕到縣城。

“明天要早起,今晚要不要去甫錢鎮坪前組看電影?”潘大章低聲問溫小芹。

因為他經歷了前世,所以知道爾后會發生的變化。

雖然現在電視、手機都沒有,偶爾看場電影就是一場文化盛宴。

但是幾年以后,電視會開始普及。

十年八年以后手機也開始推廣。

特別是三十年以后,幾乎人手一部手機。

可以聽音樂、看電影,了解世事新聞,并且支付、娛樂、友,刷視頻應有盡有。

這種古老的天場看電影,早已為歷史。

但是在這個年代的人,又怎麼能夠錯過這樣的觀影機會呢。

“去吧,又不算遠,走快點半個鐘就到了,很熱鬧的,很久沒看過電影了。”

溫小芹看著潘大章,哀求地說:“去吧,去吧,你不去,我一個人也不敢去。”

他們竊竊私語的話給溫小蓉所見了。

“你說什麼一個人不敢去?”問。

“今晚甫錢鎮坪前組有人結婚,請鄉電影隊放電影,你帶了軍軍,也去不了,告訴你也沒用。”

也不知道古樟村有沒有其他人知道這消息,或許去喊上一嗓子,恐怕馬上會引上一幫人。

“誰說我帶軍軍就看不了電影,石頭,去找背帶來。”

楊石頭找來了背帶,溫小芹讓他轉,然后用背帶把兒子,放到他背上去。

兒子軍軍鼻涕口水流到他老爸的脖子上。

“小蓉把糖從兒子上拿掉,看他吃著糖,口水流我脖子上到都是。”

溫小芹走的時候也從肖建慶買的白兔糖抓了一把,回到家都塞給了小外甥的小口袋里。

溫小蓉找了一條舊背心,墊到兒子下

“好了,可以走了。”

這時楊梅樹下路過四五個人,都是青一的年輕人。

有人喊了一嗓子:“甫錢鎮看電影哦,《鐵道游擊隊》、《上甘嶺》、《紅娘子軍》。”

瞬時有人從小巷跑了出來:“許衛軍,是不是真的,沒騙人?”

去不去,我是會騙人的人麼?”

說話的原來是班長許衛軍。

潘大章想出聲跟許衛軍打招呼,被溫小芹制止住了。

“別他,他喜歡問東問西的。再說他哥昨天還故意蹲點抓我姐夫罰款呢。”

“他哥是他哥,許衛軍是許衛軍,不要混為一談,再說人家許衛軍在學校是個老好人的角。”

話雖這樣說,但是潘大章還是忍住了沒他。

溫玉慶從房提了一個馬燈走了出來。

“黑麻麻的,帶個馬燈去。”他把馬燈遞給大兒。

“爸,帶馬燈去看電影,不小心就把馬燈摔壞了。我們家不是有個鐵皮手電筒麼?拿那個手電筒給我。”

溫玉慶無奈說:“那個手電筒好久沒用,里面電池早都沒電了。”

“只要還可以用就行,等下路過甫錢百貨商場就去買幾節電池就行。”

溫小芹從屜里拿了五角錢塞進口袋。

把錢放在那張破舊桌子的屜里。

潘大章看墻角有粘滿松節油的松樹枝,就折了幾

還順手從門角取了一竹桿。

在路上陸陸續續有去坪前看電影的人。

個個都興高采烈的樣子。

個個都大聲嚷著,腳步歡快朝前走。

此時的人們雖然質貧乏,但是神相對還是比較愉悅。

一路上,腳步踩過,楊起的灰塵也久久無法降落。

越靠近甫錢鎮,聚集的人也越來越多。

人們腳下的步伐就邁得更快了。

到了甫錢鎮百貨商場,溫小芹去買了幾節1號電池,裝進手電筒后,發現還是能夠使用。

幾分鐘后來到了坪前組的一個曬谷場上。

這個時代每個生產隊都會建有一間倉庫,在侖庫前面一定有一個幾百坪甚至上千坪的曬谷場。

此時的曬谷場正中央,被掛起了一個白的屏幕布。

曬谷場中間位置,擺上了放映機。

放映機被擺放在一張農家餐桌上,在餐桌一個腳上綁上一長竹桿,拉上一電線,牽引到十米開外的墻角。

那里有一臺柴油發電機,放映員把柴油倒油泵。

然后啟發電機。

噠噠噠,噠噠噠……

聲音開始響徹起來,掛在竹桿上的那盞百瓦燈泡便亮了。

“哦,有電了,可以看電影了。”

“哇,電燈這麼亮,真好!”

許多農村人都知道電是種奢侈的東西,只有城市才有電。

農村里怎麼可能有。

娶親辦喜事的那家人離放電影的曬谷場,也相距不遠。

百米距離。

在曬谷場這里就可以看見他家門口擺了十幾個桌,親戚朋友圍坐在餐桌上,喝酒吃飯大聲說笑。

每張餐桌上都是點著一盞煤油燈。

正面一棟土坯房,大門兩邊著鮮艷的對聯。

客廳擺滿了剛從方家抬回來的各種嫁妝,以及男方家配制的木箱,紅綢緞被面,閨房的子孫桶。

一張梳妝臺,一張書桌上堆滿了新娘心制作的布鞋,鞋墊,以及幾件手工編織的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