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制作新品

8% / 80/1000

春城與義城,兩地相隔甚遠,來往不易,必須帶點兒什麼回去。

算了算賬。

除去買到織機錢,余天兜里還有400左右。

退了票,三人直接前往義湖。

而之所以瞞著李德民,也只是為了不讓他有過多的想法,多一事不如一事罷了。

......

高考制度,于1979年正式恢復。

到1982年,全國的考生數量,已經接近130萬。

80年代的大學文憑,含金量極高。

考上大學。

就意味著擁有了穩定的工作分配。

一旦獲得大學生的份。

那麼從農民轉變干部,從鄉下搬到城里,便也了指日可待的容易事兒。

其重要,不言而喻。

這也正是許多寒門學子,把高考認定為能夠讓鯉魚飛躍龍門的原因。

幾天沒來義湖,這比之前更繁華了一些。

余天見多識廣,倒不覺得有什麼。

余爽卻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般,看東看西,滿眼驚訝。

他的表現不難理解。

義城是全國最早開放自由易的市場。

其繁榮程度。

豈是春城的小小市場能夠相提并論的?

“余天。”

余爽跟在后面,邊走邊連聲驚嘆,“這里的東西可真多啊,價格也比咱們縣城便宜。誒呀,要是有本錢的話,每月跑上兩趟,那賺錢還真不是什麼難事兒!”

他還是想得了些。

想法沒錯,作起來,卻不簡單。

就好比那一萬雙棉

要是讓余爽去賣的話,確實也能賺到些錢。

只是時間方面,就難說了。

興許兩個月三個月才能全部賣,或者半年一年,也說不定。

“哥。”

余天領路在前,勸他打消念頭,“賺錢的法子都給我,不用你心。以后你和三哥幫我忙活就行,賺的錢,我會分給你們的。”

“嗯。”

余爽拉住張小的手,略有激,“余天啊,哥真沒想到你現在能出息這樣!有你在,咱們家可算有希了!等再攢些錢,我和小也就可以琢磨結婚的事兒啦!”

結婚是余爽的‘心頭大患’。

弟弟的兒子都快五歲了。

他這個當哥哥,怎麼可能不著急。

張小紅了臉。

抬腳踢在余爽的小肚子上。

疼。

但余爽啥也沒說,臉上都是幸福,牢牢攥著的手,繼續跟在余天后面逛攤兒。

考生需要什麼?

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余天首先想到的是天氣。

高考時間正值炎炎夏日。

如今的考場中,可沒有空調這種稀罕玩意兒。

不止是空調。

電風扇也極為罕見。

不難想象。

要是考試當天,日頭高懸的話。

考場教室,一定會熱的像大蒸籠一樣。

考生最怕的就是發揮失常。

所以這次準備的貨品,必須要直達痛點。

逛了一圈,余天別的不看,只在街邊找各個藥店。

貨比三家后,他挑了價比最高的一家。

350塊錢,轉眼間,全都換一箱箱的藿香正氣水和清涼油。

“這...這不就是解暑的藥水和清涼油嗎?這有什麼值得賣的?”

余爽看著擺在地上的大小箱子,直皺眉頭。

顯然。

他對市場毫無了解。

“嗯。”

余天捧起箱子,“哥,在你眼中,這解暑藥水和清涼油。不過要我說,這兩樣東西合在一起,分明就該高考學子必備品,清涼解暑大禮包。”

同樣的東西,換個不同的名稱,覺也不一樣。

附著上高考必備的含義,格也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一切置辦妥當,坐車返程。

再回縣城時,已是翌日傍晚。

余爽和張小就留在縣城了,說是幫著看住貨

余天對二哥的小心思心知肚明,告了別,獨自回到柳樹村。

李婉和豆豆沒在家。

余天喝了口水,直接去找三哥。

他現在兜里干凈得很。

必須得準備點兒活資金才行。

“三哥,我回來了。”

推門進院,三哥正在刷洗板車。

“呀!”

三哥看見余天回來高興,放下活計,手,走上前,“余天,這麼快?你那個什麼織機,到了嗎?”

機是貨運的,總是停站讓路,會比客運火車慢。

“還沒。”

余天落座,說起正題,“三哥,現在有兩個事兒需要你幫我。明天上午,你和我一起去火車站,把織機接回來,再搬到我那個小樓去。第二件呢,我現在手里沒錢了,你有的話,先給我預支兩百,錢你就從賣黃鱔的錢里扣。”

他不用請求,也不必商量。

三哥也不拒絕,三嫂作更快,數了二十張大團結,直接塞給余天。

“余天啊...”

三嫂落座一旁,聽余天說了經歷后,急著問,“上次咱們吃飯的時候,你不是說,棉的市場會越來越不好嗎?怎麼你還弄了兩臺織機?這本不小吧,還能賺到錢嗎?昨天我和你三哥去省城的時候,發現不攤位上都賣著棉兒了。”

三嫂是個明人。

觀察得夠細致。

余天贊嘆兩句,解釋著,“三嫂,你說的沒錯,我也早預料到了。所以這次,我買織機也不是用來做棉的,而是打算干點兒別的。”

話落,三嫂眉頭皺起。

市面上除了棉,就是尼龍和腈綸

如今這兩種子的市場,正被棉漸漸吞噬。

現在再做的話,豈不是有自討苦吃之嫌?

“那...”

三嫂嘎兒,沒好意思說出自己的疑,怕惹得余天上火。

“我做。”

余天干脆口而出,“三嫂,你知道吧?我要把它做款單品。”

三嫂了解。

現在只流行長筒的,價格又貴,穿的人并不多。

“余天...”

三嫂略有擔憂,“我聽人家說,都是從香港那邊運過來的!一雙要五六塊錢呢,一般人誰能買得起啊?我倒是在省城見過有人穿,可這東西,特別壞,總是刮,你準備賣誰去啊?”

“賣省城去。”

余天直言不諱,“省城有三家外資廠,那里員工很多,們的工資高得嚇人,這種單品,賣給們絕對沒問題。不過我得先研究技才行,這東西不好做,就算有了織機,還需要別的...”

外資廠的員工,每月薪水都能達到200以上,屬于當時的高薪。

正因如此。

們對自己的穿著也很在意。

上次在省城賣子時,余天就發現有不人詢問有沒有賣。

所以這個事兒,十有八九能

而且。

就算是不,他也有別的銷售方法。

另一套絕對行之有效的方案,已經在他腦中有了雛形。

一切都在計劃中。

話落,余天告別出門,準備去村東頭找李婉和豆豆。

剛走出門口,就見李婉正從另一邊走過來。

懷抱著豆豆,還不時和同樣走在邊推著自行車的人熱聊著。

一看到余天,擺手招呼一聲。

“余天!快來!我給你介紹介紹!”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