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滿腔擔心餵了狗

17.6% / 92/522

(4, 0);

宋九兮忽然看向燕述白,錦衛要拿徐序,燕述白為什麼不同意?

宋九兮想著,也問了出來。

燕述白說:「我抓的人,為什麼要便宜他們。他們錦衛沒能力抓人,那就別想撿現的便宜。」

「不對。」宋九兮說,「我們那日出城的時候就撞到過蘇名軒,他當時帶著一隊錦衛奔向城外。如果當時他們是為了抓徐序,不可能比你們還慢。」  更新最快,彩不停

宋九兮說著,腦中的思路越來越清晰。

「蘇名軒一定是去永平府走了一趟,但他沒抓到徐序,返回來再抓已經被你搶了先。」宋九兮頓了頓,「蘇名軒抓徐序是為了什麼?為了平叛,抓叛首?還是為了給徐序申冤?」

因為一旦給徐序申冤,那端王就倒霉了。

蕭家跟端王是一的,一旦蕭家這麼大的醜事鬧出來。這裡面不僅牽涉到永嘉公主,還牽扯皇上最忌諱的叛黨聚眾作。蕭家在永平府幹出這樣的事,聖上絕對不會放過,而且一定會牽扯到京城的本家。

到那時端王失去了蕭家的助力,他的勢力將大打折扣。(5,0);

可若是如此,這蘇名軒像是在為太子辦事。

因為這樣之後,得利的一定是太子。

燕述白忽然問:「娘子知道這兩千流寇是怎麼從永平府一路來到京城的嗎?」

宋九兮:「有人放行?」

「嗯,太平府上下已經跟蕭家綁在一起了,他們一定不希徐序出現在眾人面前。可有人在背後保著徐序,讓他一路行到天子腳下。」

宋九兮沉默了會兒,忽然道:「是太子!那流寇里藏著的那些軍隊的人也是太子的?」

燕述白沖眨了眨眼,笑著說:「娘子再猜猜為夫抓了這兩千流寇,誰最著急?」

宋九兮笑了,最著急的當然是太子了。

從徐序從永平府出發太子估計就做好了打算,等徐序到京城的時候,將蕭家在永平府所作所為鬧到眾人面前。

聖上就算想保蕭家,想保端王,也不敢得罪滿朝文武,和沸議的百姓。

可宋九兮沒想到出自清流世家,又從來不參加黨爭的常國公府常慎暉,竟然為太子做事?

還是說整個常國公府都站在趙鴻鈞的陣營里?(5,0);

宋九兮問:「常慎暉要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為了太子?」

燕述白淡淡地說:「也為了他自己的名聲,常家久離場,但常慎暉卻是個野心的人,他不甘心只做一個清流。」

常家從來不場,不考科舉,所以常慎暉才另闢蹊徑。

一旦他真的靠文談收服了兩千流寇,在京城中就打響了名聲。太子估計也想推他場,也是借著此次機會。

可謂是一石三鳥之計。

此事一旦了,既削弱了端王,又將常慎暉推場,而且憑藉著常慎暉的救命之恩,太子又將長公主府拉了自己的陣營里。

宋九兮想到這裡,眼眸沉了。

宋九兮越發清楚扳倒趙鴻鈞沒那麼容易,連端王都著了他的道。

宋九兮嘆了口氣,如今依舊實力不足,只能慢慢蟄伏著。

這時宋九兮忽然看向燕述白,眸子轉了轉,問:「燕述白,你怎麼知道這麼多?」

他們昨日才抓到這些人,今日燕述白就能將前後脈搞清楚了?

燕述白笑瞇瞇地說:「娘子一聲「夫君」來聽聽,為夫就告訴你。」(5,0);

風忙移開視線,忽然跟方瓏的視線對上了,兩人神都有些尷尬。

方瓏眼神示意:走?

風搖了搖頭,主子沒命令怎麼能走。

方瓏翻了一個白眼:沒眼力勁。

正當方瓏要溜了的時候,宋九兮冷哼一聲,轉不理燕述白走了。

方瓏忙跟了上去,留下風看著被甩了臉子,還笑得一臉樂的主子。

宋九兮回到院屋裡,就見宋若羽在屋前晃悠著。

宋九兮走上去問:「在這裡幹什麼?」

「姐!」宋若羽見到宋九兮立馬跑過來,快到宋九兮跟前的時候,又急忙停下了腳步。

他看著宋九兮的臉,又看向的肩膀,神猶猶豫豫,像是有什麼話要說。

宋九兮皺眉:「有話就說。」

宋若羽忙問:「姐,你肩膀還疼嗎?」

「不疼。」宋九兮說。

「怎麼可能不疼!這麼重的傷,還流了那麼多,要是我都疼死了。」

「那是你。」宋九兮說。(5,0);

宋若羽不說話了,眼神幽怨地看著宋九兮。宋九兮納悶了,說:「是我傷又不是你傷,你有這個閒心不如去多看點書。」

「姐!你,你……算了。」宋若羽只覺得自己滿腔擔心都餵了狗,宋九兮本不需要他擔心。

宋若羽忽然將一個藥膏扔到宋九兮手裡,轉跑了。

「他怎麼了?」宋九兮納悶。

方瓏在後一言難盡地說:「主子,爺是在擔心你。」

宋九兮覺得新奇,宋若羽會擔心

方瓏看著宋九兮,覺得自家主子在其他事上看著很聰明,怎麼唯獨在上慢得很。

想到燕述白每天不斷地撥主子,主子卻一點反應都沒有。這時產生了跟青姨一樣的想法,那就是為燕述白祈禱。

宋九兮想了想去看了永嘉,羅大夫來了後,給他們上的傷都看了一遍。

他們這些人裡面反而永嘉上的傷是最輕的,沈長書的折了,沒有一兩個月是不了的了。

這會兒宋九兮來,永嘉正一肚子話要說。「九兮你來了正好,這個沈長書是不是腦子不好。他這樣了,他還要回翰林院,我看他是不想要了。」(5,0);

永嘉一腦門怒火,要不是沈長書救過這會兒才不會管他呢。

沈長書急切地說:「公主殿下,臣奉旨編纂《梁史》,不容有失。還請公主讓臣回去。」

《梁史》即為前朝史,翰林院將前史的修訂到新科探花上,想來是不重視的。但看沈長書的態度,卻是上了心。

「本公主不讓你回,你能回得去嗎?」永嘉嗤笑了一聲,懶得跟這榆木腦袋爭論。

永嘉對的幾個侍衛說:「你們幾個看著他,務必要把沈大人「照顧」好。沈大人可是救過本公主的,要是有一點閃失,我拿你們是問。」

「是。」

在沈長書急了的眼神里,永嘉得意地沖他揚了揚下,隨後笑瞇瞇地拉著宋九兮離開了沈長書的屋子。

哼,一個呆木頭本公主還治不了他了。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