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油鹽不進

85.6% / 77/90

大長公主府。

今日雨綿綿, 冷風四竄,院子里的芭蕉樹冒出了新茬,綠油油的枝葉承載著雨水, 漸漸彎了腰。

蕭錦儀歪靠在塌上,腰腹間蓋著薄毯, 案幾上煮著牛, 有侍在看著火候,以免牛沸騰溢出來。

最近雖然未進宮,但宮里發生的大事小事, 都知曉。

張元英太蠢了, 多好的一次機會沒把握住, 竟連區區一個侍郎之都斗不過, 白吃那麼多年飯食。

若不是那日不便在場,否則定要江晨曦吃不了兜著走。

須臾,蕭錦儀緩緩開口,問向后的,“春香,齊候那邊可有派人送信過來?”

齊騰飛被圣上指派了差事,隨行的還有兩名大臣, 假扮齊騰飛的蕭朔不得不出京辦差, 這一走得個把月。

上次朔哥哥過來, 聲稱已經私底下找過太子,不過太子沒有立即答應他的邀約, 顯然是對他們所謂的真相持有懷疑。

“小心駛得萬年船,阿儀, 你安心養胎, 待朔哥哥回來, 天時地利人和,便宮。”

蕭錦儀再心急也無用,子重,去哪都不方便。

另一邊,蕭詢召見了蘇子恒,二人在福寧殿談了一番。

出宮后,蘇子恒雙腳如踩棉花里不踏實,不過面上一丁點異樣都瞧不出來。

安王妃領著小閨蕭珞央于上元佳節之前便回了秦州,其子蕭珞珩繼續留守在京城,照例住在世子府里。

蘇子恒上京后一直陪著祖父蘇鶴之及江晨宴四巡視京城的鋪面,直到七八日后才騰出時間去見好友。

這日,蘇子恒世子府,便被管家送去了待客的花廳。

管家替蘇子恒斟茶,“督監大人請稍坐片刻,世子正在待客,隨后就來。”

“無妨,是在下唐突,沒有事先遞帖子。”蘇子恒示意管家隨意,他自行待在屋子里賞畫就行。

蕭珞珩擅長丹青,尤其擅長畫芍藥,廳的墻上掛了四副形態各異的芍藥,栩栩如生,湊近一些,仿佛聞到了芍藥的冷香。

書房里。

蕭珞珩面不改地回絕,“蕭某家教甚嚴,自恪守家訓,不勞而獲的代價蕭某負擔不起。”

真是油鹽不進的人。

劉達搖了搖頭,站了起來,“也罷,看來是劉某一廂愿,強人所難,在下還有要事在,就先走一步,世子后會有期。”

劉達正走到門口卻突然回首,對著蕭珞珩別有深意地一笑,“世子千萬要保重,日后有事自可前來尋在下,劉某定祝你一臂之力。”

八朵梅花在眼前翻飛,丈青的袍子消失在眼角。

蕭珞珩眉頭皺,劉達此人絕不能小覷。

一盞茶后,蕭珞珩出了書房去花廳見遠道而來的好友。

蘇子恒與蕭珞珩大半年未見,但二人之間并無隔閡,君子之淡如水,再見面毫不影響昔日友

得知蘇子恒表妹竟然是福皇貴妃,蕭珞珩詫異,半天回不過神來,道了一聲太巧。

蕭珞珩也只能說巧合,其余斷不能再私自多聊,曦和公主已貴為天子妃嬪,他需避諱。

蘇子恒行事乖張,不安排理出牌,但不是浪費時間之人。

“好了,言歸正傳,子恒兄,你今日不會只是來向珞珩顯擺的吧?”

蘇子恒搖頭一笑,“怎會?珞珩兄,你可知番邦圖烏使節前日進京了?”

蕭珞珩頷首,“恩,聽說了。”

前陣子禮部尚書陳庭特地派人來翰林院取了圖烏國的史獻,當時就是他負責辦理的。

“那你可知這次進京面圣的使節是什麼人?”蘇子恒雙眼發亮地盯著蕭珞珩。

蕭珞珩拿起案幾上撒著芝麻的糯米糕咬了一口,香甜,吃完了才答道:“男人。”

“噗——”蘇子恒一口茶沒喝完就直接噴了,他趕用手帕,“是圖烏皇子。”

“皇子是使節有什麼奇怪?莫不是他長了三頭六臂?”

玫瑰蜂糯米糕也不錯,蕭珞珩發現李記每次推出的花樣都讓人不釋手。

蘇子恒見他終于興趣起來,立即解釋道,“他倒沒有三頭六臂,只不過很有膽量,昨日竟然在朝堂上懇請皇上答應他為圖烏公主招親!”

圖烏此次進京是例行納貢,圖烏皇子提出要給其公主招親,雖說不文了點,但相當于提出變相的聯姻,倒也合乎常理。

蕭珞珩淺笑,“所以今日圖烏皇子在西郊龍盤大營校閱場上為公主比武招親?”

蘇子恒見他吃得香,也拿起糯米糕嘗了嘗,嗯,口甜而不膩,改明個買點送到宮里去,給小妹嘗一嘗。

“你只猜對一半,武試是前戲,武試要贏過圖烏第一勇士后才能文試,而文試又必須答對公主出的三道題目,這樣才能贏。”

“圖烏是驍勇善戰的民族,公主想尋文武雙全的男人也很正常。”

可皇上為何愿意把龍盤大營借出來,那里可是皇城守衛軍的駐地,尋常老百姓進不去。

那麼比武招親的范圍只能在朝廷里。

朝廷里?

蕭珞珩突然心下一,他立刻朝蘇子恒去。

蘇子恒拍了拍手中碎屑,“皇上下令所有未親的員皆要參加比試,所以我說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蕭珞珩皺眉,“的確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誰要是娶到公主,榮華富貴于一——”

話鋒一轉,蕭珞珩掃向蘇子恒,眼含不贊同,“子恒兄,你已家立業,你可不能對不起嫂夫人。”

蘇子恒笑著擺手,“珞珩兄誤會了,子恒只想請珞珩兄幫忙辦一件事。”

帝都西郊,龍盤大營的保及重要堪比皇城,閑雜人等一律不準進

蕭珞珩在大營門口投了名,守門的小兵不敢刁難,主引領他們往校場走。

一路行來,大營毫沒有因為今日被借用當比武招親的地方而顯得凌不堪,秩序井然各司其職,在靠近校場時才聽到喝彩聲音。

“世子,小的就不送你們進去了,還得繼續去門口候著。”小兵在校場停下,禮貌又謙卑地對他們說道。

蕭珞珩點頭謝過對方。

蘇子恒悄無聲息打量著四周,然后看著蕭珞珩,小聲問道:“珞珩兄,子恒進京之前,可聽說皇城守衛軍紀律嚴明,只是眼高于頂,從來不干預其它事宜,哪怕臨近城鎮災,他們也不會出一兵一卒去幫忙。”

蕭珞珩在翰林院領了閑職,為兩載,對兵部和軍隊不甚關心,所以并不太了解兵部的權力分配。

“這有何不妥?本來守衛皇城就是他們的本職工作,至于救災助人朝廷里有的是人。”

“不過你倒是提醒我了,有一次守衛軍最高將領竟然眼睜睜地看著落水兒而不出手相救,此事被史中丞曹大人知道,他和太子聯手參了兵部尚書一把——”

“圣上是位明君,當然容不得此種滅絕人的事發生,半架空了兵部尚書對于皇城守衛軍的管理之職。”

校場近在眼前,蕭珞珩權當說了趣事給蘇子恒聽,說完便把目轉到正前方的比武場地上。

校場占地頗廣,正中央布置了一個高高的擂臺,四周用紅綢圍了起來,擂臺左右各有一個灰大帳篷,左邊是文候場區,右邊則是武候場區。

自古以來文武相輕,文見不怪大老,此次迫不得已被參加擂臺相親大會,私底下都在討論誰愿意去圖烏那鳥不拉屎的不之地。

且不說那公主長得啥樣,長得出眾的話,何須大干戈跑來帝都求親?

蘇子恒一邊看著上面兩位武將使出渾解數比斗,一邊在在思考蕭珞珩說的話。

他覺得這則關于守衛軍最高將領的小道消息百出,那名武再冷,總不至于連個小兒都不肯救,除非他不會鳧水,不然的話肯定是被設計的。

至于設計他的人是誰,明面上看著是太子,私底下不排除有皇上的手筆。

懷揣巨大的蘇子恒頓覺任務艱巨,差事若辦不好,只怕會連累小妹。

帳篷里早已坐滿了人,蕭珞珩一眼去,都是朝中青年才俊,國家棟梁。

翰林院未婚同僚都到了,見到他,紛紛招呼他坐過去。

“世子,過來坐。”

蕭珞珩提著袍子走過去,蘇子恒也厚臉皮地跟上他。

蕭珞珩正襟危坐地看著擂臺,“咦,這不是尉遲小將軍,他也被來參加武試了?”

蘇子恒順著蕭珞珩的視線看過去,只見擂臺上正站著一位玉樹臨風、宇軒昂的青年將軍,他穿牙便服,手拿一把紅纓槍,正在與圖烏國一位上半□□的大漢在比試。

“他是?”

“尉遲葑,尉遲老將軍的孫子,神機營校尉,很是厲害的小子,三年前武舉比試上力群雄,奪得狀元。”

蕭珞珩為蘇子恒解釋,蘇子恒不悉京城場,對于武這塊,他更是兩眼一抹黑,沒有蕭珞珩這個土生土長的帝都人氏來得悉。

那名大漢輸給了尉遲葑,圖烏使者站到擂臺上興地宣布,“恭喜尉遲將軍獲得武試第一名,直接進文試環節。”

左右帳篷里都傳出了喝彩聲,不管是真心的還是看熱鬧的,喝彩之聲持續了很久,直到圖真使者重新捧著一樣東西來到了擂臺上才停下。

尉遲葑神清冷,一點都不激,他手握紅纓槍,靜靜地站在擂臺中央,等著圖烏使者宣布那三道謎語。

蘇子恒微微挑眉,看著場中央的尉遲葑,發現他其實并沒有在看著圖烏使者,他在應付,他的神既沒有激也沒有擔心,他似在完一項必須要做的公務。

圖烏使者兩手捧著封存的試題在擂臺上轉了一圈,他特地面對左邊帳篷方向,朗聲說道:“有請貴國所有文出列,一起聽題。”

稍后,帳篷里的未婚員們一個個出列。

京城未婚文加起來不下百人,今天校閱場上只有五十九人。

當然,這些人因為這個原因那個原因沒有前來,至于什麼原因就不要追究,反正是五花八門。

蕭珞珩與蘇子恒倆人站在最后,視野開闊,一覽無余擂臺上的況。

“好,請各位仔細聽題。”

圖烏使者拆開試題,仔細展開,開始朗讀題目。

“說有一位學大師選拔徒弟的時候,曾經讓徒弟猜一個字謎:太在日出時,正午時,和日落時。其中參加選拔的一個聰慧的人立刻想到答案,于是他了這位大師的徒弟,請問各位這是什麼字?”

一瞬間,文們都在熱烈流討論;武們都是大老,在旁邊抓耳撓腮,本想不出答案。

蕭珞珩莞爾,怎麼圖烏國出的題目如此簡單,這是要故意放水。

“世子猜出來了?”

蘇子恒對猜字謎這種玩意最不在行,他一直注意蕭珞珩的表,蕭珞珩雖然眼神訝異,但是弧度細微,一般這種表就代表著他對某件事抱著十有八九的把握。

“有一點眉目,不過,并不太確定。” 蕭珞珩不會告訴他謎底,未幾,他轉移話題,“子恒兄有沒有覺得尉遲將軍的表好生奇怪?”

蘇子恒轉看向擂臺上的尉遲葑。

尉遲葑表淡漠,在聽到題目后也沒有什麼大作,他的表本不像在思考題目,倒像是在應付過場。

蘇子恒笑了笑,“尉遲小將軍看來也是同道中人,來打醬油的。”

一盞茶時間,圖烏使者見大家都討論得差不多,立即揮手,笑瞇瞇地看著大家,“各位,請報出答案。”

“明!”

“申!”

“晶!”

圖烏使者臉不變,轉看向尉遲葑,“尉遲將軍,您的答案是?”

尉遲葑神不變,淡定開口,“猜不出來。”

站在下面的文們不給面子地紛紛笑了起來,不明真相的武們皆扼腕,互相八卦,“不是說尉遲小將軍能文能武麼?”

“是啊,我們沒念過書的不知道,有可原,他可是從小和太子一起師從崔太傅啊。”

“咳咳,念書又怎麼了?說不定就是專門伺候太子筆墨,再說誰規定武將一定要詩詞繪畫全部通?”

蕭珞珩若有所思,尉遲葑真有意思,他就算應付走過場,起碼也要胡敷衍幾句。

尉遲一族世代習武,累積軍功無數,掌握大周小半數兵力。

皇上不會同意尉遲葑迎娶圖烏公主,尉遲老將軍肯定早就猜出圣意,卻還是讓尉遲葑過來應試,個中緣由不難猜。

蘇子恒一語中的,“嘖嘖,敢他今天來就是給圖烏下馬威的。”

圖烏使者在聽到尉遲葑的答案后差點絕倒,他咳嗽了下,尷尬地面對文方向,“哪位大人回答的‘晶’?”

有人舉起了手,圖烏使者笑瞇瞇地上前記下他的姓名和職。

“這道題目其實很簡單,按照方位算,太日出時在東邊,日中時在上方,日落時在西邊,可不就是一個‘晶’字。”

圖烏使者為大家解,武們恍然大悟,原來此題如此簡單。

們大多數是會心一笑,他們怎麼可能猜不出來?十年寒窗苦讀是假的麼?不過是給足圖烏面子,湊趣而已。

不用說,第二道第三道題目也不難,尉遲葑同樣以猜不出來作答,蕭珞珩注意到圖烏使者臉都綠了,最后無奈報了文這里的幾個青年上去差。

“由此可見,圖烏公主肯定丑的不能見人,題目這麼簡單。”

“不可以偏概全,萬一人家公主很漂亮呢。”

“圖烏只是我們大周的附屬小國,要是出了我們答不出的題目不是有傷和睦?”

“言之有理。”

作者有話說: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