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婚后

43% / 52/121

三人一行, 先到了文檔科的辦公室,楊峰拉著非要進去坐坐,王雅芳還十分有眼的說, “雨珍, 那我先走了!”

反正下午一點半才上班,林雨珍也就跟著楊峰進去了。

文檔科是市辦的下屬科室,辦公室不算小, 木頭架子上放的全是各種文件資料,靠墻還放了一個上了鎖的文件柜。

辦公人員倒是不多,一共也就三張辦公桌。

楊峰笑著讓, “請坐請坐,我給你泡杯茶啊!”

最外面的辦公桌上沒人,楊峰在中間的位置,靠里的位置上, 一個年輕姑娘正趴在桌子上睡覺。

楊峰說話的聲音不小,那姑娘被吵醒了,不悅的看了一眼,里小聲嘟囔了一句什麼。

楊峰一邊泡茶一邊說,“這是明前龍井, 還是我上次去我們科長家里, 送給我的呢。”

“難怪龍井茶這麼有名,的確喝著清口的。”

剛才林雨珍還不明白,為什麼楊峰那麼積極去給泡茶,原來這是借著這個由頭, 來顯擺自己跟領導的關系多麼好。

們雖然都在市政府, 但不在一個部門, 更不在一個科室, 其實沒什麼競爭關系,林雨珍也就愿意說點漂亮話,“你們科長送的,那你有面子啊!”

楊峰出幾分得意,指著墻上的累累資料,說,“去年我來的時候,文檔編排的有些,只是按照日期,但沒有按照類別,我給全部分了類,這麼整理了一遍,不管什麼樣的文檔,只要我們科室備份了,都能很快找到!”

林雨珍笑了,“楊峰,那你有想法也能干啊,以后我需要用什麼資料,肯定來找你啊。”

楊峰說,“沒問題,你家誠誠圓圓,也三歲了吧?”

林雨珍點點頭,“是啊,下個月就三周歲了。”

楊峰嘆了口氣,“時間過得可真快,志剛也走了兩年了。”

林雨珍覺得奇怪,和楊峰是朋友,但絕對算不上好朋友,還是王迪亞告訴的,說郭志剛臨走之前跟楊峰分走了。

實際上這樣的分手很常見,也符合現實,去了大洋彼岸,那就是另一個世界了,三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兒。

分手了就不用有任何思想負擔了,彼此都輕松。

說雖如此,但楊峰那一陣緒還是很低落的。

可現在提起郭志剛的語氣,過于稔,難道是又聯系上了,沒分手?

別人的生活,既然主說了,就問了一句,“郭志剛在那邊好的吧?”

楊峰笑了,“能不好嗎,發達國家,資本主義國家,比咱們國家各方面條件都強多了!”

恰在此時,有個中年男人走進來了,剛才趴著睡覺的同志趕站起來了,問,“白主任,您要找什麼資料?”

白主任說,“去年年底的黨群會議,所有的資料都拿給我。”

張彩玲答應了一聲,剛剛站起來,楊峰就搶著說,“彩鈴,我來拿吧,黨群的資料,我知道在哪兒。”

說著,跑到那一排架子上,練地從上面拿出一大摞,笑著遞過去,“白主任,您看看是不是這些?”

白主任笑了笑,“沒錯,小楊,你這記憶力可以啊,不愧是北大畢業的!”

楊峰一邊寫登記單,一邊說,“白主任,瞧您說的,甭管哪個學校畢業的,態度認真都是必須的。”

“我把所有的類別畫在一張紙上,背了好多天才背下來的呢。”

白主任拿著資料走了。

張彩玲不高興的說,“楊峰,你總這樣有有意思嗎,咱們科室所有資料的位置,我也都知道的。”

楊峰笑著說,“你不是冒了嗎,你中午飯都沒吃,那有力氣干活啊,咱們文檔室業務不多,互相幫忙也是應該的。”

張彩玲氣得臉皮發白,偏偏楊峰的話還挑不出什麼病,而且礙于外人在場,也不好鬧得太難看了,哼了一聲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繼續趴著了。

林雨珍看了看表,說,“楊峰,你忙,我先走了。”

楊峰拽了拽的胳膊,說,“別呀,我特意給你泡的茶還沒喝呢,喝了再走。”

泡綠茶用的是辦公室常見的瓷杯,林雨珍掀開蓋子,說,“哎呦還熱著呢,這大熱天,喝下去不得一汗啊。”

“其實,喝綠茶最好是用玻璃杯,看起來比較賞心悅目,不過,我其實更喜歡喝的是白茶,總覺的再好的綠茶,也有一子青草味兒。”

楊峰一愣,眼里閃過一尷尬,“原來喝茶還這麼多講究啊?”

剛才在食堂看到林雨珍,高興歸高興,但心里也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復雜緒。

以前在學校,承認,在很多方面都不如林雨珍優秀,即便是師姐,但學校,林雨珍是學生會主席,是副主席,在文學社本來是副社長,后來被林雨珍擼了。

自認還算有容人之量,當初在學生會宣傳部,是部長,林雨珍是副部長,都說青禾是林雨珍一手創辦的,可當時他們整個宣傳部都出了力的,尤其這個部長,跑前跑后的,按說起來,也算是青禾的創辦人之一。

可惜那個時候太老實了,最終大家伙一起忙活了很長時間,功勞全算在林雨珍頭上了。

還好,郭志剛臨走的時候做了一件好事兒,讓也能進了市政府,不管怎麼說,比林雨珍早工作一年,論資格,論經驗,林雨珍都是比不上的。

這一時得意的忘了形,這會兒才想起來,林雨珍嫁的還特別好。

住在東城那麼寬敞氣派的四合院里,第一次去,都被驚到了,人家公公婆婆都是高級干部,對象據說做生意賺了大錢。

人和人的確是不好比的,因為如論怎麼比,如論你怎麼努力,你也是趕不上人家的。

人家林雨珍住著那麼好的房子,在市政府的單宿舍呢,因為住房張,一間小房子里,住了兩個人呢。

比大學宿舍稍微好那麼一點點,但也沒好到哪里去。

主要是這會兒參加工作了,要是沒有個人私空間,也是很不方便的。

也就是說,除了多了一年的工作經驗,現在仍舊是各方面都比不上林雨珍的。

林雨珍說,“白茶我最喜歡的是牡丹,楊峰你喜歡那種啊?”

楊峰緒調節的很快,立馬就笑著說,“我不懂這些啊,不瞞你說,我都沒喝過白茶,什麼是牡丹?”

兩個人談了白茶,又說了紅茶和普洱,就茶葉的問題扯了足足十幾分鐘,最后,林雨珍說,“改天咱們聚會,我請大家喝頂級的白牡丹,配上豌豆黃,可好喝了呢。”

楊峰說,“好啊。”

林雨珍站起來,說,“時間真的不早了,我這第一天上班,我得表現的積極點,楊峰,我走了啊。”

楊峰這次沒攔,因為的確快到上班時間了。

但林雨珍走后,是有些懊惱的,有些想說的話還沒說呢,而且怎麼就扯到茶葉上頭了。

再好的茶葉,不也就是樹葉子嗎,泡了水味道布兜差不多嗎。

這會兒還真有點了,泡好的綠茶林雨珍沒喝,這會兒倒是不熱了,端起來喝了幾口。

之前都是這麼喝的,也沒覺得不正常,但今天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兒,林雨珍說,再好的綠茶也有一子青草味,以前沒喝出來,這次卻喝出來了。

張彩玲眼眸彎彎,撇了撇,問,“剛才那誰啊?”

楊峰說,“我師妹,今年剛分到。”

張彩玲忍不住說,“長得可真漂亮,子是最新款,王府井賣得可貴呢。”

林雨珍回到,辦公室大部分同事都已經在辦公了,李主任跟著前后腳進辦公室,笑了笑,將手里的一大摞資料分放給大家,說,“都抓點啊,有些數據搞不清楚,趕去查資料。”

給了所有人,但沒給林雨珍,而是笑著說,“小林,你還是先況再說!”

林雨珍花了一周的時間,把的資料大致都看了一遍,但看過之后,并沒有特別的記憶點,因為信息量太雜太也太多了了。

就去找文檔室找楊峰去借資料,又看了一個星期之后,終于弄明白了之前一直沒想通的問題。

雖然在北大通過各種努力,表現的比一般的同學優秀一些,但似乎也沒有出到,讓市長和書追到家里,親自落實的畢業分配向。

即便是張市長真的覺得是個人才,全部代給書就可以了。

但是,之前不知道,張市長現在的境似乎不容樂觀,當然了,表面上是看不出來了的。

對比了無數篇稿子,發現在所有的市領導當中,張副市長的發言稿是最差的,當然了,這是相對而言,只有對文字特別敏的人才能看出區別來。

并不是容有問題,而是節奏和結構不太對。

這種局面的原因,可能是的原因,也可能是張副市長自己寫的,還有可能是他本人就喜歡這種風格。

總之原因很多,而且張副市長也知道自己的發言稿不行,所以才把給招進來了,畢竟,寫文章的水平是有目共睹的。

弄清了這件事兒,林雨珍變得很輕松了,雖然領導沒給派活,卻也不一味埋頭看資料了。

經常和王雅芳聊天,和辦公室的其他同事也都逐漸悉起來。

七月下旬,整個四九城像是被架在了烤爐上,天氣不但熱,還悶得要命,辦公室的窗戶都打開了,頭頂上的吊扇嗡嗡轉個不停,可屋子里還是很熱。

吃過午飯,出去了一趟,去外面副食店買了一兜子冰,同事接了的冰,都客氣的道了謝。

就連李主任都高興。

他四十多歲了,有點中年發福,比一般人更不抗熱。

還沒發完,賈書進來了,說,“喲,小林閑啊,買了那麼多冰啊。”

林雨珍說,“賈書,這是午休時間,我沒犯錯誤吧?”

書笑了笑,“沒有。”

李主任放下啃了半邊的冰,問,“賈書,又有新任務了?”

書點了點頭,“對啊,前些天市里剛開了關于市政的會議,下周還要開一個補充會議,據上次的資料,準備一下吧。”

李主任問,“那,張副市長的稿子,還是我們出?”

書說,“對,張副市長的要求和以前一樣,各種數據必須真實,他已經把講話涉及到的點都列好了。”

說著遞給李主任一張稿紙。

李主任接過去了,說,“讓張副市長放心吧,我親自來寫。”

書看了林雨珍一眼,說,“好。”

林雨珍剛吃完冰,李主任就來找了,說,“小林,你之前認識賈書啊?”

“對。”

李主任心想,這姑娘雖然是北大畢業的,倒是一點傲氣都沒有,讓坐了半個月的冷板凳了,倒也不急,每天都認真的看資料,倒也也不急,而且竟然還是多有點關系的。

有能力還不驕傲,心態還好,倒的確適合的工作。

他笑了笑,說,“你把這些相關的資料都找出來,我寫稿子要用。”

林雨珍接過去,點了點頭。

市政現在有一件大事兒,為此已經開了好幾次會議了,那就是關于熱力供應的布局和分配。

現在好多廠礦企業和機關單位為了方便工作和職工,都有自己的鍋爐,除了供應熱水,冬天還供暖。

尤其是東郊,這種現象特別多。

不但造了資源浪費,對于環境影響也不好。

因為,市里正在籌備大型的熱電廠和供熱公司。

林雨珍把所有的資料全都找齊之后,每一重點的地方還都用鉛筆標識了,然后給李主任送過去了。

回到自己的辦公桌上,琢磨著這稿子該怎麼寫。

王雅芳踢了踢的腳尖,小聲問,“想什麼呢?”

林雨珍悄悄問,“張副市長的稿子,都是李主任負責啊?”

王雅芳點點頭,小聲說,“是啊,怎麼了?”

林雨珍搖搖頭,“沒什麼,就是好奇,隨便問問。”

傍晚下班,王雅芳說,“雨珍,咱們一起走吧。”

家也住東城,的確也算是順路。

兩個人騎著車子有說有笑的閑扯,走到一個路口看到有賣糖葫蘆的,林雨珍買了四個,兩個小心的用油紙包起來放到車筐里。

另外兩支自己一個,遞給王雅芳一個。

王雅芳笑了笑,“雨珍,真是看不出來,你哪哪都像還沒結婚的樣子,竟然孩子都三歲了!”

林雨珍笑了笑,“其實生完孩子別吃太多,注意多運,都可以這樣的。”

王雅芳啃了一口糖葫蘆,說,“雨珍,你在班上不是問我,為什麼張副市長的稿子都是李主任負責嗎?”

瞅了瞅周圍,低了聲音,“你可別告訴別人啊,也別說是我是說的。”

林雨珍點頭,“你快說吧,別賣關子了!”

王雅芳說,“你也就是剛來,所以不知道,市政府大多數人都清楚的,張副市長是軍人出,這你知道的吧?”

林雨珍點了點頭,這個知道,老爺子跟他說過了,張副市長軍校畢業后,在部隊當軍,本來當的好好的,也沒到轉業的年限,突然就調到地方上了,一開始在區里,現在在市里。

“張副市長的能力有目共睹,但他自己從來不寫稿子,他邊的賈書原來是他部隊的手下,也是軍人,也不會寫稿子,張副市長和賈書更注重辦實事,每天特別忙,所以文字工作一般都給咱們了。”

市政府的,其實人才不,撰寫高質量的公文或稿件本就是日常工作,但大家表面還算和氣,其實卻各有各的心思。

李主任是吳市長一手提拔起來的,兩個文筆最好的科員也是吳市長用慣的,日產都負責吳市長那邊的各種任務和稿件。

剩下的幾個,水平不一,都給張副市長寫過稿子,張副市長自己不會寫,要求還特別高,嫌棄稿件文風和數據都不夠詳實。

反正后來就換了李主任,李主任本文筆其實不錯,但他寫的張副市長也不滿意,但李主任脾氣好,改幾次都不急。

然后就形了現在樸素無華的文風。

說難聽點就是枯燥無味。

當然了,這些王雅芳不可能告訴林雨珍,不過這些也都不是,反正工作一段時間,有些事自然都會知道了。

源還在于,據說,吳市長并不欣賞排名最后的張副市長,他帶頭兌,張副市長的日子就不太好過。

有些不好做的工作,別人多還能找些理由推,他卻不能。

在路口,兩個人道了別。

去市政府上班,先不說別的,有一點特別好,那就是離家很近,騎自行車快的話十來分鐘,慢的話最多二十分鐘就到家了。

不像原來,上學下學都要將近一個小時,要是天氣不好,甚至都得一個多小時。

小孩子見風就長,誠誠和圓圓馬上三周歲了,比同齡的小孩起碼高半個頭,咋一看都像四五歲的孩子了。

還沒把車子停好,圓圓就抓著告狀了,“媽媽,哥哥欺負我!”

誠誠一個小孩子,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不不慢的說,“圓圓,我沒欺負你,你這是惡人先告狀!”

他現在說話不是一字一句了,特別溜,比圓圓還厲害,而且這小孩詞匯量還特別多。

林雨珍忍不住笑了,“我這兒有兩個糖葫蘆,你們誰要吃啊?”

圓圓趕說,“兩個都要吃!”

誠誠說,“妹妹,一人一個正好,吃多了牙齒會長蟲子的!”

兩個小孩洗了手,一個人舉著一個糖葫蘆啃得很高興,林雨珍才問,“圓圓,你剛才為什麼告狀啊?”

圓圓這會兒吃著糖葫蘆,沒那麼氣了,說,“哥哥算題算的太快了,不等著我!”

誠誠嘁了一聲,“不是說好了比賽嗎,我要等著你,那你不就贏了?”

說出來都不會有人信,這兩個不到三歲的小孩,現在都能認六七百字了,看各種兒書和連環畫完全沒問題了,而且看得速度還快。

每到周末,許俊生必然要帶著兄妹倆去一趟新華書店,所有新上市的兒書都會買上一個遍。

家里的玩好多都送人了,現在家里最多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兒書。

在算數方面,也表現的和一般的孩子不一樣,其實平時林雨珍教的并不算多,但誠誠和圓圓都是一學就會。

十以二十以的題目都太簡單了,現在出題都是百以的,許俊生甚至都教他們乘除了。

對標胡同里同歲的小孩,兩個娃就是碾般的存在。

林雨珍說,“圓圓,媽媽要批評你了,既然是比賽,哥哥肯定不能等著你。”

圓圓不服氣的說,“媽媽,我下午是剛睡醒,一時間忘了,等會你再給我們出兩張題,我肯定比哥哥做得快!”

孫嫂笑著說,“雨珍啊,這兩孩子擱過去,那就是神啊。”

陳姐也嘆,“比大人算的還快呢,就沒見過這麼聰明的孩子!”

“雨珍,你小時候,是不是也這麼聰明?”

林雨珍搖了搖頭,小時候的事已經記不清楚了,像誠誠圓圓這麼大的時候,媽張華姍的病已經很重了。

記憶最深的,其實只有,以及小時候的打罵聲,后來就換了繼母的笑聲,打罵聲,以及眼睜睜看著別人吃,自己肚子的委屈。

“沒有。”

孫嫂覺得是謙虛,“肯定是像你啦,有幾個媽媽能考上北大呀。”

陳姐也說,“就是,我小時候很用功的,可也還是沒考上高中。”

吃過糖葫蘆,在兄妹來的強烈要求下,林雨珍出了兩張題,都是百以的加減,然后盯著手表說,“好,開始了!”

兩個小孩立即抓起鉛筆就開始做題了,五分鐘后,誠誠和圓圓都做完了,結果還是誠誠快一點,圓圓略慢一點。

林雨珍注意到了,其實誠誠還是等了妹妹的,做題的間隙故意停頓了好幾次。

圓圓倒是輸得起,說,“好吧,哥哥你又贏了!”

陳誠笑了,倒是也謙虛,“圓圓,要是背唐詩,我肯定比不過你!”

圓圓得意的笑了,“那當然了,沒人比得過我!”

此時王媽在窗外喊,“飯好了,開飯了。”

林雨珍領著兩個孩子去了正房,苗玲玲也帶著瑞瑞剛到,看到弟妹笑了一下,卻帶著幾勉強。

一歲多的瑞瑞,此刻小臉上全是委屈。

不用問,又是為了學習的事兒,其實這麼小的孩子,正是天真爛漫的時候,一般也還是整天瞎玩兒,但誠誠和圓圓不是一般的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就要求認字了。

苗玲玲是個不甘示弱的人,許俊生做生意賺了大錢,現在投資的飯店生意也很好,比不上許俊生,但比一般人那是有錢多了,誠誠圓圓那麼聰明,的兒子也不能差了。

太急于求了,一天教五個漢字,瑞瑞很聽話的每天都學,還學十以的口算,覺得進展的很順利,跟瑞瑞說,以后每天八個漢字,二十道題,瑞瑞本來就覺得學這些耽誤了玩兒,立即委屈的大哭起來。

苗玲玲怎麼哄都哄不好,瑞瑞平時很聽爸爸的話,可惜許俊昌不在家,劉嫂哄了半天,答應明天帶他去公園劃船,才算是哄好了。

林雨珍大致猜到了,但是并沒有主問,倒是許廣漢說,“玲玲,你也不要太心急了,瑞瑞還小,現在學不學都可以的,等三歲了也不晚。”

苗玲玲卻說,“爸,小孩子一旦習慣了就好了,其實早早認字好多的,能多看書多讀故事,這麼做有利于大腦的發育,會越來越聰明的。”

所有的菜都端上桌,許俊紅踩著點回來了。

一年的大學生活,讓變了不,不管心如何,反正現在基本恢復了之前的狀態。

特別開朗笑,而且還更了。

很多高中生,上了大學都會變的特別漂亮,許俊紅也是這樣,瘦了個子也高了,就連皮都比之前白了,穿著天藍子,別著同的發卡,是個漂亮的大學生了。

幾乎是前后腳,許俊生也跟著進來了,最近藥材藥材公司出了點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林雨珍的表弟李越勇,現在分出去單干了。

他留下的一攤子,還沒找到合適的人負責,只能兩個老板親自上了,這還好了,前一陣幾乎天天加班,回到家都□□點了。

不過,再忙再累,也是值得的,許俊生今天還啃下了一個骨頭,拿下了一個很久都沒談下來的客戶。

是一家規模不小的醫院。

他洗了手,坐在兩個孩子的中間,端起一碗米飯,夾了一大塊白切,沾了點醬油就大口大口的吃起來。

林雨珍一看就知道他是壞了,“你中午沒吃飯?”

許俊生說,“吃倒是吃了,這不和你表哥一塊去談生意嗎,談完了也中午了,就在路邊小店吃了點,那飯忒難吃,我沒吃飽。”

苗玲玲好奇地問,“在誰家吃的呀?”

許俊生說,“就是一個小攤子,老兩口賣包子,別的不說,忒咸了。”

苗玲玲說,“俊生,外頭的包子餃子,還是吃一點,包子餡好多都是用碎做的,味兒不好!”

許俊生說,“倒不是餡的,是大白菜條的,哎呦齁咸,都能把人咸一個跟頭。”

誠誠和圓圓都笑了,誠誠說,“爸爸,吃咸吃多了真的能摔跟頭啊?”

三歲的小娃娃再聰明,下棋能贏了他這個老子,但到底也還是一個娃娃。

許俊生樂了,正要跟兒子解釋,圓圓說了,“哥哥,爸爸那是很夸張的說法,就像你了,你說壞了,但其實你沒壞,都還好好的呢!”

許廣漢忍不住夸道,“圓圓說得太好了,也太對了,爺爺對你提出表揚啊。”

誠誠說,“爺爺,那我做題還比圓圓快呢!”

別說是許廣漢,就連田香蘭這麼病的人,都對兩個孫子孫特別滿意,笑著說,“我們誠誠也非常聰明,也表揚你!”

許老爺子在晚輩面前,最擅長的就是一碗水端平了,他笑呵呵的說,“我們瑞瑞也很乖,昨天幫著太爺爺澆花了,太爺爺也表揚你!”

許俊紅現在特別怕胖,很注意材管理,很快就吃完了,但也并沒有走,而是盯著二哥隨便放在茶幾上的皮包。

皮包鼓鼓囊囊的,估計里面有不錢。

好奇地不行了,很想打開看看,但全家人都在,這麼干指定是不行的。

沒一會兒,老爺子吃完了去后院了,苗玲玲也帶著瑞瑞回東廂房了,誠誠圓圓吃好了,圓圓鬧著要去學唐詩,林雨珍也回西廂房了。

許廣漢和田香蘭也去書房了。

只有許俊生還在飯桌上喝湯。

許俊紅指了指皮包,問,“二哥,你這里邊很多錢嗎?”

猜的沒錯,這批包里有兩萬塊錢,是他今天剛收的貨款,因為太晚了,銀行都關門了,沒來得及存上。

許俊生說,“這錢我明兒要用的。”

許俊紅笑了幾聲,大著膽子拉開了拉鏈,看到整整齊齊的一捆捆錢,驚呆了,‘這麼多啊?’

許俊生拉上皮包,說,:“俊紅,你這什麼病,怎麼翻東西呢?”

許俊紅吐了吐舌頭,“我看看怎麼了,我又不拿,瞧把你嚇得!”

許俊生拿起皮包就要走,許俊紅卻又拉著他的胳膊,說,“二哥,你給我一百塊錢行不行?”

“我要買點東西,錢不夠。”

許俊生問,“你要買什麼?”

許俊紅說,“這不馬上開學了,就買點服什麼的,你那麼多錢,給我一百都不行?”

許俊生猶豫了幾秒,出五十給,“俊紅,你這花錢太大手大腳了啊,這個月最后一次啊。”

許俊紅不太滿意的說,“才五十啊,真小氣!”

西廂房里,林雨珍教給兩個孩子一首新的唐詩,不出所料,沒讀幾遍圓圓就學會了,并且能背下來了。

倒是誠誠,很認真的讀了一遍又一遍,好一會兒才背下來了。

學完了唐詩,兩個孩子各自找了一本喜歡的故事書很認真的看。

林雨珍從包里掏出兩張稿紙,上面是今天找資料的時候,記下的各種數據,拿起筆,開始嘗試著寫一份稿子。

撰寫這種公文,這種發言稿,和平時寫文章是完全不一樣的,首先有大量的數據,其次語言必須盡可能的簡潔。

從王雅芳的里,推斷出張副市長可能不太喜歡套話或者有煽的語言。

寫完第一稿,覺得不太滿意,又寫了一稿,還是不滿意,最后修改了數次,才算過了自己這一關。

自己寫文章的經驗,要想語言組織起來更有力量,或者說更深的表達,那必須一個字一個詞的琢磨,務求讓準達到極致。

最后,又把稿子重新撰抄了一遍。”

第二天上午,李主任去給吳市長匯報工作了,不在,賈書又來了,賈不高興的說,“張副市長要的急,你們誰能趕出個稿子?”

一個姓張的科員說,“賈書,不好意思,我這手頭上拾掇,好幾個資料和公文都等著用呢。”

接著,好幾人也都跟著這麼說。

書指了指林雨珍,“小林,就你了,你趕出一稿吧,下午給我啊!”

雖然昨天晚上那一稿,已經很完了,但林雨珍還是檢查了又檢查,又認真修改了好幾次。

下午,賈書來取稿子,林雨珍有些忐忑不安的上去了。

隔了兩日,上午剛走進辦公室,李主任就笑著說,“小林,你過來一下!”

林雨珍放下包,去了隔壁的辦公室。

李主任笑著說,“不愧是北大畢業的,寫文章的基本功就是扎實,張副市長的稿子,你寫很不錯。”

林雨珍笑了笑,說,“謝謝領導的認可。”

李主任說,“我本來以為你剛來,需要適應一段時間,現在看來不需要了,喏,這些你都拿著,這是一張表格,這些公文過兩天就要了,你抓點啊。”

“有不明白的就來問我。”

林雨珍說,“李主任,這也太多了吧,我一個人指定做不完,到時會影響了公文發布就是整個替我背鍋了,要不,您再給我安排一個人,兩個人差不多了。”

李主任皺眉,“咱們書一看著人多,各人都有各人的活兒,誰手頭上也一大堆活兒,小林,不是我批評你,你這工作態度可不對啊,你是新人,你有能力,你就應該多干,這樣才能不斷的提高業務能力!”

“當初我進的時候,毫不夸張的說,三分之一左右的稿子都是我寫的,天天都熬夜,十二點之前都沒睡過覺,這麼持續了半年,后來理資料的速度快了,活兒再多也都能在晚上八點之前干完了。”

“不信你去問問別人,就小王,還算是我的師妹呢,也是這麼過來的。”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