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工作

53.7% / 65/121

文欣欣干勁十足, 在書一表現非常好,每次巧遇上林雨珍,都是一副意氣風發的樣子。

但楊峰卻是眼可見的萎靡了, 白白錯過了這麼一個好幾回,心里難的要命,偏偏這事兒還只能怨自個兒。

都沒說去。

尤其文欣欣還經常來找借資料, 每次來,的心都會降到一個最低點,忍不住就會想,其實論綜合條件, 和文欣欣差不多,就算稍微差一點,還多了市政府的工作經驗呢, 如果早早去找曲書長自薦,說不定就了。

可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這天下班回到翠迎胡同, 爸正在小棚子里忙活, 也不知道從哪兒弄了一個鏊子, 正在做煎餅呢,熱氣騰騰的,還有一子麥香味兒,鄰居家兩個小孩兒都在圍著看, 手里拿著半拉餅吃得都香。

楊峰一下子想起來小時候,不過不是他爸做煎餅,是媽,每次做好的第一個, 總會讓先吃, 如果兩個哥哥不在, 還會在鏊子上煎一個蛋。

每次媽都說,太瘦了,必須得多吃點。

楊父扭頭,看到楊峰在門口站著不,大聲說,“小峰下班了,快過來吃煎餅!”

楊峰悄悄用圍巾眼睛,笑著進了屋。

剛出鍋的煎餅卷著大蔥炒蛋,再加上熬得噴香的小米粥,特別適合這初冬的天氣,父倆吃完飯,楊父說,“煎餅做了一大摞呢,你拿點給你同學送去吧。”

楊峰答應了。

收拾好廚房,又找出一塊大的油布,把擺放在墻兒的煤球蓋好,換了一件服,然后才出門了。

這會兒都七點多了,林雨珍一家也早就吃過飯了,在東廂房的小書房,陪著兩個孩子在看故事書。

許俊生則一個人在客廳里,一邊看電視劇《陳真》,一邊手里舉著兩個啞鈴練習,現在他已經鍛煉上癮了,不讓練都不行。

不管多忙,都會專門出一點時間練上一會兒。

林雨珍聽到了大門響和孫嫂說話的聲音,走出東廂房見是楊峰,笑著說,“走,屋里坐吧。”

楊峰說,“不會影響兩個孩子吧?”

“沒事兒,正好題也做完了,連環畫也看得差不多了。”

誠誠和圓圓都笑了笑,“楊阿姨,我們今天的學習任務都完了!”

走到正廳,許俊生見有客人來,連忙把電視機的聲音關小了,不過這也不影響他看,畢竟以前看默劇都看習慣了。

兩個小孩子也嘰嘰喳喳的跟著爸爸一起看。

楊峰把拎來的一包煎餅放在茶幾上,說,“我爸做了煎餅,讓我送來一點。”

林雨珍笑了笑,“叔叔太客氣了。”

許俊生說,“楊姐,我聽雨珍說,你老家是沂蒙山的,我之前還去過呢,你們那邊產的金銀花不錯。”

楊峰說,“是,漫山遍野都是,小時候我還采過呢。”

實際上并不是這樣,沂蒙山的確盛產金銀花,可他們村子在一個山坳里,并沒有金銀花,但順著山坳王東走三五里地,到了姥姥家的村子,就特別多了。

閑扯了幾句,楊峰就告辭了,林雨珍把送到門口,說,“我之前也不知道調來的是文欣欣,等以后有機會吧。”

楊峰勉強笑了笑,說,“也只能這樣了。”

回去的路上,的心異常低落,從小都是同齡人里的佼佼者,在北大也不算太普通,可人比人真的說不行的,剛才坐在林雨珍家的客廳里,第一次那麼羨慕,林雨珍真的是命好運氣好。

住了那麼好的房子,找了那麼帥的老公,還有兩個聰明到近乎天才的孩子,而且在工作上,也遠比自己強。

楊峰回去后沒像以前那樣陪著父親聊天,而是開始坐在桌邊寫稿子了,其實的文筆也是很不錯的,讀大學的時候經常投稿,發表的文章不算太多,但比起一般的同學,也不算了。

第二天上午,楊峰剛走到單位大門口,傳達室的大爺說,“小楊,有你的信,國外來的!”

“都來了好幾天了,你也不知道來拿。”

楊峰拿起信,沖大爺笑了笑。

也沒有什麼別的海外關系,不用說,是郭志剛寄來的。

之前一連給郭志剛寫了好幾封信,可惜都如同石沉大海,一封回信也沒收到,后來,也就不寫了。

到了文檔科,科長和張彩玲都還沒來,簡單打掃了一下,還去打了來兩暖瓶熱水,然后,才坐下來拆開了越洋信。

郭志剛的信寫的非常簡單,說很快就要回來了。

楊峰反復看了兩遍,正準備放到屜了,張彩玲走進來了,好奇地問,“楊姐,看什麼呢?”

一把用書蓋上了,“沒什麼,我寫了一篇文章。”

張彩玲說,“真的呀,我能看看嗎?”

楊峰把昨晚寫的稿子遞過去了。

寫的就是一篇散文,容是一些生活悟什麼的,自認為寫的還是不錯的,除了筆調稍微沉郁一些。

可要是寫的平和甚至輕快了,就不符合當時的心境了。

張彩玲倒還是第一次讀楊峰寫的散文,覺得寫的可真好,特別是有那麼一兩句,簡直寫到了人的心尖上。

“楊姐,你們北大出來的是不一樣啊,沒想到你文章也寫得那麼好啊,你想投稿嗎?”

“對。”

張彩玲半是炫耀的說,“我表姐就是一家雜志社的,要不,這稿子你拿給我,我問問?”

楊峰說,“。”

張彩玲又說,“楊姐,哥那邊都追問我好幾次了,你到底咋想的?”

哥是張彩玲給楊峰介紹的對象,哥全名沈曉,大學本科學歷,北京本地人,自己名下有一套四合院,原來是資局的干部,現在下海做生意,生意做的很大,見了楊峰一面,就相中了。

沈曉本人長得也,個頭兒高,五端正,雖然沒有很帥,但也算是可以了。

這麼無可挑剔的條件,楊峰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還要猶豫。

笑了笑說,“這,才見了幾面,也不好說,再接看吧。”

張彩玲說,“楊姐,你得抓了,我哥這是看上你了,你不知道,給他介紹對象的簡直太多了!”

傍晚,張彩玲高高興興的下班回家了,楊峰其實也沒什麼事兒,但還是故意磨蹭了一會兒,才不不慢的鎖上門往外走。

這會兒市政府大院里很安靜,車棚里也沒幾輛自行車了,推著自行車,微微低著頭,思索著要不要去副食店買點東西,以及買點什麼比較好。

人上了歲數就吃甜的,爸爸也不例外,但以前不知道,還是林雨珍送來的點心,差不多都是爸給吃了,才察覺出來的。

“楊峰!”

一道有些悉的男聲突然響起,抬頭一看,居然是郭志剛站在大門口,郭志剛和以前不太一樣了,姿拔,瘦了一點,白了一點,帶著金邊的眼鏡,穿著一看就很高檔的料大

脖子上還圍了深紫的圍巾。

比以前了,而且比以前更帥了。

但,既懷疑自己的耳朵,又懷疑自己的眼睛,國外那麼遠,哪能說回來就回來啊,如果是認錯了人,那就丟人丟大發了。

甚至下意識的抬起手,了一下眼睛,想要看得更清楚一點。

郭志剛笑了,覺得楊峰一點兒都沒變,當然了,比他記憶中更漂亮了一些,大概是參加工作了,穿打扮比以前好多了。

“楊峰,我是郭志剛,我不是給你寫信了嗎,說我很快就回來了。”

提到寫信的事兒,楊峰就一肚子氣,以前那些信都不會,就臨回國了通知一聲,而且信上也沒寫的歸期。

這人出國了,可也真的變得不講究了。

“有嗎,我怎麼沒收到?”

郭志剛愣了一下,“也有可能越洋信太慢了。”

“你還沒吃飯吧,我請你吃飯吧,咱們邊吃邊聊。”

“你說去哪兒?”

楊峰其實也很想跟他聊一聊,想問問,他這幾年過得怎麼樣,可他都沒問去問,賤不賤啊,再說了,臨出國前,郭志剛說了,讓不必等他。

換句話說,不就是兩個人早就在四年前分手了嗎?

說,“不好意思,我今天有事兒,改天吧。”

郭志剛問,“什麼事兒啊,你現在有對象了?”

楊峰說,“沒有。”

郭志剛心里一顆石頭落了地,急急的說,“我也沒有。”

楊峰笑了笑,說,“真的啊,沒在國外找個留學生啊,我聽東哥說,那個孫宇不是找了一個日本留學生嗎?”

自己都沒察覺到,說話的語氣酸溜溜的。

郭志剛說,“他是他我是我,平時學習時間都不夠,哪有時間考慮這些啊,再說了,孫宇那樣的,和一般人不太一樣。”

宇以前是他們經濟系長得最帥的男生,學業方面沒得挑,人也好的,但就是風流的,在北大就談過兩三個對象了。

也不知道出于一種什麼心理,楊峰不想跟他繼續談下去了,飛快地跳上車子,說,“我先走了,回見啊。”

郭志剛搖了搖頭,從兜里掏出車鑰匙,打開了停在路邊的汽車,也不得不離開了。

這車是他從國買的,花了高額的運費和關稅,用的錢是他在國外打零工掙的。

郭志剛開著車,在后面不不慢的跟著楊峰。

其實,他撒了謊,他在國外和一個姑娘好過一陣的,時間點正好就是前年,楊峰那會兒一口氣給他寫了好幾封信,他都看了,但當時的朋友也看了,他是沒辦法回的,當時也覺得沒必要回。

反而容易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不過,他和那個姑娘也沒好多久,那姑娘家境不一般,脾氣很大,花錢很兇,他消不了。

后來他倒是盼著楊峰來信,可再也沒收到,他還以為楊峰也在國找對象了。

翠迎胡同是個很小的胡同,汽車是進不去的,郭志剛把車聽到胡同口,從后備箱拿出一包東西拎著,也走進了胡同里。

楊父做好了飯,主食是烙兩面的蔥油餅,熬了一大碗白菜,里面放了片,還煮了棒子面粥。

楊峰進屋,一邊洗手一邊笑著說,“爸,您又做油餅了,我都吃胖了!”

楊父笑得呵呵的,說,“那就吃點。”

大雜院里住著好幾戶人家,為了方便進出,平常大門都是不關著的,郭志剛走進去了,并且聽到了楊峰的說話聲。

因為天冷,門口都掛了棉簾子,郭志剛不好貿然進屋,在外頭喊了一聲,“楊峰!”

楊峰聽出來了郭志剛的聲音,但坐著沒

倒是楊父說,“小峰,有人找你,快讓人進來啊。”

他來北京這麼長時間了,天好吃好喝的,最大的煩心事兒就是兒還沒找到合適的對象,郭志剛一進屋,就到了他的熱烈歡迎。

聽說郭志剛還沒吃飯,甚至要拄著拐杖再去炒個菜。

就這麼著,兩個人又好上了,因為年紀都不小了,很快就談婚論嫁了,這天,郭志剛把楊峰領到了自己家里。

他事先跟父母說了一下楊峰的況,郭母一聽就覺得不錯,雖然娘家條件差了點,但結婚過日子,是要在婆家過的,最主要的是楊峰也是北大畢業的,而且現在還在市政府工作,這多好啊。

一心讓兒子走仕途,郭志剛不肯,要是有個走仕途的兒媳婦也不錯,作為有的局級干部,絕對可以提供很多經驗,手把手的教都行!

雖說這兩年大學生多了,可北大畢業的大學生,得很,也就市政府和國家直屬部門每年能分過去一兩個了。

在他們市工會,普通本科學歷就很歡迎。

但楊峰一進屋,雖然比以前漂亮了不,看起來也有點穩重了,很有文職干部的樣子了,可郭母還是一眼就認出來了,這不就是當年兒子出國的時候,在機場跟吵架的那個同學嗎?

皮子厲害的,愣是把說了一頓,而且還說完就跑了。

這個仇可是還一直沒忘呢!

郭母瞪了郭志剛一眼,之前還問過,是不是出國時送的那個同學,如果是那個同學,可不能往家娶,太厲害了,兒子明明說的不是啊。

這兒子真是白養了,越來越不聽話了。

楊峰倒是微笑著打招呼,“郭叔叔,李阿姨,你們好。”

郭父笑著說,“小楊啊,快坐吧,你在市政府工作,什麼部門?”

楊峰點了點頭,“對,在文檔科。”

郭母搖了搖頭,“都進了市政府了,還在文檔科浪費什麼時間,這個科沒前途!”

楊峰在郭母面前,有一種奇怪的自信,可能是因為幾年前吵贏的那場架吧,也不客氣的說,“文檔科沒前途,要是都這樣認為的話,那文檔科的工作就沒人做了!”

郭母拿出吵架的勁頭,說,“誰說沒人做了,人的能力有高低,文檔科的工作,高中畢業的,大專中專畢業的,都能做了,你一個北大畢業的,還會寫文章,窩在文檔科,那不是傻嗎?”

這話到了楊峰的痛,和干一樣工作的張彩玲,的確就是大專畢業的,生氣的說,“阿姨,您以為我愿意啊,我畢業就分到了市政府的文檔科,我還能跟領導說因為沒有前途,要調到別的部門啊?”

郭母愣了一下,說,“你想調到工作啊,市政府我可沒門路,要是你想來市工會,崗位可以隨你挑!”

楊峰問,“什麼崗位能升職最快?”

郭母笑了,“那肯定是能接到領導的崗位,工會辦公室就好,別看人多事雜,可你只要表現好,能力很快就能被認可!”

楊峰點頭,“,我去。”

郭母笑出了聲,“,我明兒就去跟領導說!”

郭父和郭志剛在旁邊聽到這一番對話,都聽得一愣一愣的,郭志剛總覺得楊峰今天有點不一樣,他媽這人,皮子厲害的,可似乎楊峰竟也沒落下風。

他問,“楊峰,你這是開玩笑吧?”

楊峰搖頭,“不是,如果阿姨真的能把我調到市工會,我真的會去。”

郭母李承英眼一瞪,“這還能有假?”

郭志剛擔心楊峰這是一時沖,或者說為了他做出的妥協,別人不知道,只有他知道,別看楊峰要強的,其實格很,沒什麼脾氣。

轉頭對他媽說,“媽,您別這樣啊,見誰都讓誰去市工會,市工會哪有市政府好啊?”

李承英白了兒子一眼,“你懂什麼?”

楊峰倒也不是一時沖,當初選擇去市政府,也是仔細考慮過的,其實倒是很想去婦聯或者工會。

因為通過各種渠道和查閱資料總結出一個經驗,干部去婦聯或者工會,是最容易做出績和升遷的。

但那個時候,為什麼沒跟李校長提出來要去這兩個單位,當然是因為郭志剛的媽媽在市工會,郭志剛的三姨在市婦聯。

而且都還是級別不小的干部,害怕去了被針對,那就是起反作用了。

楊峰笑著說,“志剛,我是認真的,我真的不想在文檔科了。”

李承英笑著點頭,“就是,在文檔科有什麼意思啊?”

楊峰和郭志剛很快就訂婚了,結婚的日子也選定了,就在年底就把喜事兒給辦了。

正式調走的那天,特意去找了林雨珍。

“雨珍,不管怎麼說,這幾年謝謝你,幫了我不。”

林雨珍放下筆,笑著說,“咱們是同學,互相幫忙不是應該的嗎,你去市工會,其實也好的。”

楊峰也是沒想到,當年不管不顧,豁出去跟李承英吵了一架,卻并沒有把得罪,相反,的婆婆現在還說呢,干部就是要厲害一點,不厲害不住場子的。

可見人做任何事勇氣都是非常重要的。

“是,我也覺得市工會不錯。”

“下個月我和志剛就辦喜事了,一定要來啊!”

楊峰從皮包里掏出一張大紅的請帖,春風滿面的走了。

****************************************************************

荏苒,不覺中兩年又過去了,一九八七年春天,張副市長被調任到某省做省長,林雨珍也被下到基層鍛煉,擔任河北省青縣的副縣長。

其實林雨珍早有心里準備了,早在七月份的時候,張副市長就跟他過了,說以后的工作會有非常大的變

把這個消息告訴家里人的時候,許俊生說,“青縣還好,不算太遠,要是真去了山東,那我只能天天擱家里哭了!”

誠誠說,“爸爸別哭,誠誠可以陪你。”

圓圓也說,“爸爸別哭,圓圓給你唱歌。”

林雨珍白了他一眼,“瞧你這點出息吧,都還不如兩個孩子呢!”

許俊紅踩著板進了院子,大聲說,“二哥二嫂,爸媽你們過去吃飯!”

之前在這邊住了一陣子,一開始覺得還行,沒有人管貌似自由的,但住長了之后就覺出不方便了,進進出出都得注意,在屋里也不能太隨便了,時刻都得保持良好的形象,否則二哥看到了還沒事兒,二嫂看到了,就覺得有點丟份兒了。

而且,在自個兒家,保姆王媽對很好,很關心想吃什麼可以隨時點,王媽都會趕張羅。

在二哥二嫂家,保姆對可沒這麼熱心。

滿打滿算也就住了一個月吧,媽田香蘭說了兩次讓搬回家,也就搬回去了。

許俊生和林雨珍帶著孩子們來到金山胡同,王媽和炊事員已經做好了滿滿一大桌子盛的飯菜。

不只是許家人都在,許二叔家的三個孩子也都來了,現在他們早都清華畢業了,都參加了工作。

田香蘭笑著說,“雨珍啊,今天就算是給你餞行了。”

許俊生不高興了,“媽,雨珍下個星期才走呢。”

圓圓說,“我爸爸說了,幸虧我媽去的不是山東,要不然他能在家天天哭!”

幾乎所有人都哄堂大笑,只有瑞瑞很認真的說,“二叔,別哭,哭也不頂用,等二嬸忙完了,肯定就回來了!”

許俊昌因為工作原因不在家,瑞瑞有時候吵著要爸爸,苗玲玲就是這麼跟兒子說的。

許俊生哭笑不得,批評兒圓圓,“你都六歲了,怎麼還那麼學舌,記住了,爸爸媽媽在家說的話,不準隨便往外說!”

圓圓撅著點了點頭。

王媽端來最后一個湯,“菜齊了。”

許老爺子也特別高興,說,“從雨珍第一次來咱們家,我就覺得這是個好孩子,你們瞅瞅,這些年,從上大學到參加工作,一步一個腳印,每一步都走得特別踏實。”

“俊亭,俊蘭,俊明,還有俊紅,你們都得跟學習。”

林雨珍笑了笑,“爺爺您別這麼說,弟弟妹妹們也都很優秀。”

許俊紅現在已經是研一的學生的,不服氣的說,“爺爺,您擎好吧嗎,您孫以后保準特別有出息!”

田香蘭瞪了兒一眼,“別翹尾啊。”

青縣雖然在河北,離北京倒也不算太遠,如果自個兒開車的話,六七個小時差不多就能到了。

為了來回方便,許俊生專門給林雨珍買了一輛車,一開始要買好的,現在北京已經能買到進口汽車了。

林雨珍不同意,說那麼做太扎眼了,許俊生又說要買一個新的吉普車,還是沒同意,最終花了兩萬塊錢,買了一輛有點破的吉普車。

不過,外觀看著雖破,許俊生專門找人看了,發機什麼的倒都還好的。

四月底,林雨珍開著破舊的吉普車,從北京一路開到明市,明市政府派了組織部長和兩個級干部送去青縣。

其中一個陳姓長問,“林雨珍同志,要不先在明市吃了午飯再去?”

林雨珍看了看時間,還不到十一點,說,“不用了吧,直接去吧。”

從明市到青縣的路況明顯更不好走了,趕到青縣已經中午一點多了。

關于青縣的資料,已經查閱了一些了,這個地方怎麼說呢,就是一個標準的北方縣城。

因為是平原,通倒不至于閉塞,但若要說多好,那肯定也沒有,不說縣城到市里的路,就開著進縣城的公路都是坑坑洼洼的,很顯然是多年失修導致的。

縣政府這會兒安靜的,院子里空的,按了一下喇叭,門衛立即打開放行了。

停好車,一行人直接去了政府辦公室。

因為是午休時間,只有一個干部在值班,大約三十來歲,認識其中一個長,趕站起來了,“領導們,都請坐!”

陳部長介紹了一下況,中年干部一聽,立即自我介紹,“林縣長,你好,我是黃葉銘,是辦公室副主任。”

黃葉銘趕打電話人,沒一會兒,吳副縣長,牛副縣長,還有縣委一個劉副書記都趕到了。

政府一把手莫縣長,十分不湊巧的出城了,黨委的一把手錢書記,也是有事兒外出了。

劉書記說,“陳部長您好。”

陳部長介紹了林雨珍,劉書記笑著說,“早就盼著林雨珍同志來呢,我們青縣的領導班子,竟然能有個北大畢業生,這隔壁縣,都羨慕的眼紅呢。”

吳副縣長也說,“是啊,都眼紅著呢。”

黃葉銘說,“陳部長,林縣長,你們都還沒吃飯吧,對面就有個飯店,咱們現在就去吧?”

陳部長說,“不去外面飯店,你們沒有食堂嗎?”

林雨珍也說,“去食堂吧。”

縣政府的食堂,其實就在辦公樓后面,里面地方看著倒是不小,桌椅板凳擺了多。

一行人進了一個單間,黃葉銘問,“陳部長,林縣長,您們都想吃點啥?”

陳部長說,“簡單一點就可以了,不要浪費。”

黃葉銘去外面代了一聲,沒一會兒,廚師陸陸續續上菜了,上了標準的四菜一湯。

“陳部長,林縣長,條件有限,您湊合吃點吧。”

這食堂的飯菜,味道還算可以,就是菜做的太咸了,林雨珍吃了沒多,陳部長和兩個長倒是吃了不

吃過飯,因為時間不早了,都沒有休息,直接開了一個簡單的歡迎會,陳部長在會上各種表揚了林雨珍,散了會之后就趕回明市了。

黃葉銘笑著說,“我們早就盼著林縣長來呢,辦公室都收拾好了。”

林雨珍說,“那帶我去看看吧。”

黃葉銘趕說,“好。”

的辦公室在二樓,是一個雖然有些簡陋,但向,而且布置的也還算不錯的房間,窗臺上還擺放了幾盆吊蘭。

黃葉銘又領來一個年輕的生活干事,考慮到林雨珍是同志,生活干事也是個年輕的姑娘。

看起來也就二十歲左右吧。

“林縣長你好,我陳彩英,您我小陳就行。”

林雨珍笑著點了點頭。

傍晚,提著挎包走出辦公樓。

這會兒縣政府大院里,好幾個人圍著的吉普車看呢。

北京那邊,大街上的汽車越來越多了,而且偶爾還能見著進口汽車,出租車現在也有了。

但青縣這邊在街上本看不到汽車,實際上的確也沒有,除了縣公安局有兩輛吉普車,再就是縣委有兩輛,他們縣政府,只有一輛北京吉普,比林雨珍開來的還破,一般都是幾個縣長用,其他干部沒有資格用。

圍著看的主要是四個人,辦公室副主任黃葉銘,正職主任李增旺,計生辦主任楊改香,還有縣組織部部長王賀祥。

李增旺羨慕的說,“林縣長,您這車好的,您自個兒從北京開過來的呀?”

王賀祥笑了笑,“李主任,你這手又了,林縣長這車你可不敢開,上回你非要開車,車頭差點撞到樹上了!”

林雨珍問,“你們誰有駕證?”

這下幾個人都不說話了,猶豫了幾十秒,李增旺說,“林縣長,我會開,就是沒有駕證!”

林雨珍說,“那肯定不行!”

開了車門坐上駕駛座,發了車子,沖小陳招招手,“小陳,上來!”

一踩油門,吉普車飛快地離開了。

李增旺說,“咱們這新來的縣長厲害啊。”

楊改香說,“人家北大畢業的,人家之前是張省長的書,能不厲害嗎?”

青縣給林雨珍準備的住是縣招待所的一個房間,條件看起來也簡陋的,皺了皺眉頭,把車鑰匙丟給小陳,說,“你去把我車里的行李卷拿過來。”

讓招待所的服務員把被褥都收走了,換上了自己帶來的,小陳給打了盆水,洗把臉,上床躺了一會兒,沒想到很快睡著了。醒來發現天都快黑了。

第二天,黨委政府的一把手都在,又專門為開了一個歡迎會,黨委一把手錢書記四十來歲,簡短說了幾句就匆匆走了。

正職縣長莫縣長五十多歲了,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笑得時候出一口黃牙,一看就是一個老煙槍。

吳副縣長年輕一些,四十來歲,人看起來很干。

牛副縣長和吳副縣長年齡差不多,四方臉,服穿得板板正正,臉上的表嚴肅。

莫縣長笑著說,“林雨珍同志是北京來的干部,對上頭的神和政策吃得,以后青縣的工作,肯定會再上一個臺階。”

會議上還明確了的分管的業務,分管的是縣里的文教衛

林雨珍說,“莫縣長,可能我會用一周的時間去各個村鎮況,這期間如果有什麼會議,暫時不能參加。”

莫縣長說,“好。”

第二天一大早,就帶著生活干事一起出門了,先在縣城逛了逛,然后就出了城。

青縣雖然不算偏僻,但的確不是個富裕的地方,縣城已經破破爛爛了,鄉鎮上更是如此。

任何地方窮都是有原因的,青縣窮是因為,它本沒有什麼能拿出手的地方,沒有特殊資源,沒有任何礦產,目前也沒有發展任何產業,工廠也不多,縣城二十幾個國營單位,幾乎沒有能創收的,反而都是要依賴地方財政的。

村鎮的老百姓,都是靠種地為生,雖然這幾年包產到戶了,估計也就是解決了溫飽問題。

路兩旁隨可見破舊的屋子和穿著補丁服的小孩兒。

這麼跑了一天,小陳過意不去了,跟著,也就是指指路張羅一下飯什麼的,一路上凈坐車了。

倒讓林鄉長開車了,這開車一天,也是很累的。

沒有駕證,也是白著急。

第二天上午,小陳說,“林縣長,組織部有個人會開車,要不問問王部長,能不能把他借過來?”

林雨珍立即去找了王賀祥,王賀祥說,“沒問題,林縣長,我去把小周來啊!”

小周是個說話的小伙子,但顯然也有些張,不安的著手,說,“林縣長,我會開車,我也有駕證!”

有了司機之后,去下邊況就輕松多了,林雨珍一連跑了十來天,總算把青縣十八鄉鎮都跑遍了。

這天上午,準時出現在新政府自己的辦公室,倒把在隔壁辦公的牛副縣長給驚著了,“喲,這不林縣長嗎,你這不下去跑了?”

林雨珍說,“暫時不去了。”

牛副縣長笑了笑,走了。

林雨珍拿著寫好的報告,去找了莫縣長。

莫縣長剛到辦公室,他習慣每天工作前先點上一支煙,這才剛吸了沒幾口。

掐滅了問,“林縣長?有事兒啊?”

林雨珍點了點頭,把報告遞給他,又簡短的說了一下自己的意思。

莫縣長剛戴上老花鏡要看寫的稿子呢,聞言一驚,“你說什麼,全縣的學校,不達標的都要重修?”

他當然也知道有些學校的確需要翻修了,可是錢呢?

這可是要很大很大一筆錢的,縣財政可沒有這個錢。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