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珍說, “對,全部都要翻修,有些學校的房子不但雨風,還東倒西歪的, 這是很危險的, 萬一出現意外,損失都是無法估量的。”
莫縣長當然也知道了, 可青縣這地方, 和周圍兩三個縣城一樣, 還帶著貧困縣的帽子呢, 每年憑著這個多能有點補,但地方財政還是吃的,縣城里還好, 國營單位都能按時發工資。
有些鄉鎮,學校老師的工資經常都要拖上一兩個月。
甚至鎮政府的工資都不能按時發。
說白了還是窮, 哪哪都窮, 老百姓現在也‘就是好賴能吃上飯,如果要求再多, 那就不行了。
不過, 林縣長是北京來的, 也許能從上一級財政上要到錢?
莫縣長笑著說,“小林, 你這個想法很好,再窮不能窮教育, 孩子們的安全的確很重要。”
“本來教育就是你來分管的, 這事兒你來定就行了!”
林雨珍一聽, 就知道莫縣長這是要空手套白狼了, 口頭上是支持的,卻絕口不提花錢的事兒。
不過,倒也沒生氣,這幾天,跟著吃了幾回食堂的大鍋飯,真是沒有什麼油水,偶爾做一次燉或者包子,好多人都高興的不行。
可見青縣的確是沒錢,地方財政力很大。
笑了笑,“莫縣長,報告后面,還有兩頁的實施方案,您看完了,咱們在商量這個事。”
莫縣長一愣,說,“好好好。”
林雨珍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小陳端給一杯泡好的茶,喝了一口直皺眉,撇了一眼桌子上的袋裝茶,吩咐道,“小陳,你去一趟招待所,從柜子里拿一桶茶葉來。”
小陳趕跑著去了。
也覺得自己有點矯,可能人就是這樣的,喝慣了上好的白牡丹,再喝這種普通的花茶,能喝是能喝,就是完全沒有品茶的樂趣了。
林雨珍埋頭認真看從檔案室借來的各種材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青縣各方面的況都不算太好。
按說起來,這平原的確,別的不行,最起碼各種糧食應該是年年收的,但事實并非如此,倒也不算太差,但也算不上好。
前幾天還特意在村里吃了一頓飯,小陳幫著聯系大隊干部找的,那家給他們做了一鍋炒面,用蛋和小青菜炒的,倒也還算不錯,可那家自個兒吃的,是玉米面的餅子。
這青黃不接的時候,各家各戶的麥面都不多了。
“林縣長在嗎?”
“進來!”
進來的是個有些瘦的中年人,他笑著說,“林縣長你好,我是王貴利。”
林雨珍點頭,“是王局長啊,坐吧。”
王貴利是教育局的局長,這些天林雨珍開著車跑遍了青縣大大小小的學校,他是知道的,覺得新來的縣長可能重視教育的,就趕來匯報工作了。
林縣長管的是文教衛,青縣就是個小地方,沒什麼文化局,也沒有別的文化單位,就有一個文化館,還有一個半死不活的縣志館,育方面也不值一提,也就他們教育口和衛生口占大頭了。
因此,他專門托人打聽了小陳,聽說今天林縣長沒下鄉,就趕的來了。
王貴利笑著說,“林縣長,我先簡單介紹一下咱們青縣的教育況,您要是有什麼疑問,隨時問我。”
他匯報工作,倒是有經驗的,先說了這些年的績,然后檢討自工作的不足,然后又誠懇的說出各種困難,最后展了一下好的未來。
用詞準確 ,尤其節奏把握的很好。
看來是認真的提前準備了的。
林雨珍說,“王局長,你是五四年的大學生?”
王貴利笑了笑,頗有點自豪的說,“我是五一年考上的師專,五三年畢業的。”
建國初期的大學生,即便是大專,含金量也是很高的。
“今天我剛給莫縣長一份報告,容就是教育方面的,青縣教育水平還算可以,和經濟條件不算太差,不過,也有很多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幾天,我去了不學校,很多學校的教室都需要翻修了。”
王貴利狠狠點了點頭,開啟了訴苦模式,“林縣長,您說的太對了,很多學校的房子的確該修了,但是每年縣里撥給我們的資金太了,也就能維持最基本的各科教學任務,和保證教師的基本工資。”
“我們教育局年年申請,年年批不了。”
“去年,三林鎮小學的一間教室就塌了,幸虧沒有人員傷亡。”
說話間,小陳進來說,“林縣長,莫縣長請您過去。”
林雨珍點頭,“好。”
轉頭說,“王局長也跟我過去吧。”
莫縣長看到王貴利也跟著進來了,皺了一下眉頭,笑著說,“小林,報告我看了,非常不錯,解決的方案也是不錯的。”
他倒是真沒想到,林雨珍初來乍到,而且看著作風就像一個小姐,自己開著汽車來上班,生活上也講究的很。
這些都是小陳給他匯報的,小陳是他拐了好幾個彎的表侄。
倒是眼厲害的很。
“不過,你這個方案里,涉及到的方面太多了,有些是吳縣長和牛縣長分管的業務,咱們一起開個會吧!”
很快,吳縣長和牛縣長都來了。
莫縣長嫌棄的看了王貴利一眼,倒也沒有出口攆人。
“小吳,小牛,我先簡短的說一下啊。”
“林縣長想要把咱們縣,所有不達標的學校,通通翻修一遍,這個事兒其實提前老早就提過,但一直沒能辦。”
“咱們縣資金張,本拿不出這筆錢,但林縣長提出了幾個解決的方案,我覺得都不錯的。”
中原縣城沒有別的優勢,最大的優勢還是平坦廣闊的土地,所以還是要在這上面做文章。
翻修房子,主要有兩方面的本,一個是人工,另一個就是各種原材料了。
前一項可以利用繳納地方雜稅來置換,比如提留款,另一個原材料,建房子最主要的材料就是木頭和紅磚了。
給出的第一個方案,就是縣里投資,建造多個燒窯廠,自己供應紅磚,窯廠只要維持收支平衡就可以了。
以前他們在東北五七農場,電是自己發的,井是自己打的,糧食是自己種的,屋子是自己蓋的,就連蓋房子的紅磚,都是建了一個小型的燒窯廠,不但實現了自給自足,還能外銷一部分呢。
這外銷的錢,正好可以給燒窯廠的工人發工資。
建造一個燒窯廠,也不需要花太多錢,十萬塊應該夠了,全縣不需要太多,只需要四家燒磚廠就差不多了。
比起龐大的翻修本,這個財政上應該是可以支持的。
縣上的企業都是歸牛副縣長負責的,他思慮了數十秒,“這個主意倒是不錯。”
到時候磚廠肯定會有一部分外銷,納稅收,財政上就能多點錢,對他這個分管的縣長也有好。
制定的另一個方案,雖然也比較符合縣里的實際,但對于翻修學校就沒有直接的幫助了,只能靠從這上面收稅或者別的形式來實現。
青縣這邊的氣候,總和四九城差不多,甚至還要更好一點,風沙估計沒有那麼大,北京現在不地方都在種溫室蔬菜了,收益都很不錯。
的第二個方案,就是大力推展溫室種菜。
吳副縣長就是負責農林水的,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青縣的農業況了,農作種植單一,糧食作多,經濟作,這是本地農業最大的問題之一。
他難道不知道溫室種菜好嗎,去年冬天為了解決□□的問題,他坐車去了一趟北京,辦完公事帶著老婆孩子逛了逛北京。
首都哪哪都好,就連菜市場都比青縣的好八倍,小攤子到都是賣子菜,也就是溫室菜的,韭菜豆角茄子西紅柿啥都有,看著也水靈靈的,就是貴。
差不多是夏季的兩三倍了。
但即便這樣,買的人還是很多。
可這溫室種菜,想要全縣推廣還是很難,一來,要求備一定的技,二來,建造本十分高昂,就現在最常見的拱棚,造價都要幾千塊。
這一筆錢政府拿不出來,農民自己同樣也掏不出來。
即便不用鋼管拱棚,用泥坯建造,但大棚屋頂是要用塑料或者玻璃的,同樣造價不低。
林雨珍的實施方案上,是由政府出資,先設立一個示范村。
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吳副縣長的角浮現出一諷刺,這樣的方案也沒什麼出奇的,一年前他就寫過,可能不如林縣長這份報告寫的好,但大概意思是一樣的。
當時他也是剛提到這個崗位上,躊躇滿志,很想干出一個樣子來,結果呢,還沒拿到會議上討論,就被莫縣長給否了。
牛副縣長說,“大棚種菜不好搞,一個大棚本就是幾千塊,一個村子兩百戶,就算只有一半建大棚,那也數目不小了,咱們財政上是掏不出來,估計就要跟銀行貸款了,還有,即便搞了,因為這一部分提高的財政收,也不能全部都歸到教育口吧?”
莫縣長也說,“對,所以第二個方案暫時不考慮,磚廠這個方案,實施更強!”
但他卻又立即皺了皺眉,“建磚廠的這筆錢從哪兒出?”
這話問的奇怪,縣里的財政,是他莫縣長自個兒管著的。
吳副縣長卻立即就明白了這話的意思,“莫縣長,讓計生辦的楊主任來匯報一下工作?”
楊改香來的快,笑呵呵的問,“莫縣長,您找我什麼事兒啊?”
“今年還沒收上來的社會養金還有多?”
這社會養金,咋一聽有些奇怪,實際上是計生部門的一項政策,違背計劃生育,在計劃外生育孩子的家庭,都需要繳納這麼一筆錢。
至于金額,各地不一。
楊改香沉了幾秒,說,“上個月還有十多萬,這個月也有七八萬了,再往前的,每個月都是十來萬吧。”
莫縣長說,“這些錢款都趕收上來,最晚下個月底,全部收齊。”
楊改香對這種催款方式,早已習以為常,點了點頭走了。
牛副縣長又問,“林縣長,的選址地點,你有考慮過嗎?”
林雨珍指了指墻上的地圖,說,“去中間點就可以了,不要隔得太近,也不要隔得太遠。”
牛副縣長笑笑,“我建議,就在劉家鎮,桑林鎮,楊柳鎮,東平鎮,如何?”
吳副縣長不同意,“這幾個鎮本來就比較富裕,我建議,還是設在相對貧困的鄉鎮比較好。”
“這樣還能給附近的村民帶來一份收。”
兩個副縣長因為選址問題爭吵了半天。
莫縣長仿佛沒聽見,王貴利在角落里,后悔不該跟著過來。
林雨珍笑了笑,“莫縣長,那沒事兒我先回去了?”
從莫縣長的辦公室出來,沒回自己的辦公室,而是直接去了計生辦,楊改香有點寵弄若驚,連忙說,“林縣長,您有事兒我過去就了!”
林雨珍坐到椅子上,也示意楊改香坐下,“我來,是想問問你,縣里每個月的社會養金,一共能有多?”
楊改香眨了一下眼睛,笑著說,“這不一定的,得看實際況,一般,也就二十來萬吧。”
其實可能不止,但這筆賬也沒個準數,可不敢隨便說。
林雨珍又問,“建造磚廠需要四十萬,這筆錢什麼時候能收上來?”
楊改香干笑了一聲,“也不好說的,你知道這些社員們,也就大著肚子的時候承認,生完了,都是帶著孩子東躲西藏的,也不肯上戶口,也是難辦的。”
林雨珍又問,“你們有流水賬嗎,我可以看一下嗎?”
楊改香猶豫了一下,說,“流水賬沒有,但誰家有超生的況,是有詳細記錄的。”說著,從屜里拿出兩個厚厚的筆記本。
林雨珍隨意翻了翻,說,“好,我知道了。”
站起來就要往外走,楊改香卻說,“林縣長,我之前去了好幾次招待所,都沒見到您。。”
林雨珍只能又坐下了,“你找我有事兒?”
楊改香說,“倒也沒有什麼事兒,就是想跟領導隨便聊一聊。”
“我聽說,林縣長是有兩個孩子是吧?”
“是不是都六七歲了,真看不出來啊,一開始見面,我還以為您是個黃花大姑娘呢!”
林雨珍最不喜歡在工作時間聊家庭,尤其是這種方式。
不過,考慮到建造磚廠的錢還要指計生辦,說,“對,我的兩個孩子是龍胎,都六歲了。”
**********************************
不知不覺間,已經來到青縣半個月了,這天周六下午,林雨珍準備回一趟家。
雖然路不好走,但比第一次來悉了,下午三點出發,晚上九點就到家了。
去的時候用了差不多七個小時,現在減了一個小時。
這個時間點,孩子們都睡了,許俊生一個人窩在客廳里看電視,這會兒其實也沒什麼好節目。
他半瞇著眼睛,看得有一搭無一搭的。
聽到汽車和大門的靜,他也沒想到會是雨珍回來了,還以為是張歷城來借宿了。
最近,張歷城和安玉香正在鬧別扭呢,只要回家晚了,安玉香就不讓進門。
事的起因,是張歷城也買了一輛汽車,是一輛二手的吉普車,但一開始他沒拿到駕證,自己不會開,也不舍得專門雇司機,經常讓廠里送貨的小白幫他開。
這小白,是個司機,恰好也住在西城,能有免費車開著回家,也覺得好的。
本來安玉香也沒在意,可有一回,去胡同外倒垃圾,瞅見那小白把吉普車停到路邊,臨走的時候,居然抬手了一把。
的丈夫張歷城。
事后張歷城給解釋,那小白他的膀子,就跟許俊生或者李越彬他的肩膀是一樣的,他就沒把小白當一個的。
但安玉香醋勁兒特別大,可不聽這個,不依不饒的鬧了長時間了,氣人的是,張歷城讓小白去跟自個媳婦說清楚,小白不肯去,還說,就是喜歡他。
小白這話,是當著公司好幾個人說的。
這可真是炸了窩了。
本來小白這人還能干的,開車也穩當,但現在也不得不開除了。
公司把小白開除了,安玉香卻還不肯消停,覺得倆人要是真沒事兒,不會這麼心虛。
張歷城為了這個都頭疼死了。
“雨珍回來了!”
孫嫂的聲音讓許俊生一個蹦高,立即從沙發上跳起來了,他趿拉著鞋就往外跑。
林雨珍一邊往里走,一邊說,“你還沒睡啊?”
許俊生一把抱住,就這麼進屋了。
到了廳里,他終于把放到沙發上了。
林雨珍角翹了翹,說,“你現在力好啊,看來這平時鍛煉就是不一樣!”
許俊生抬起胳膊,給展示了一下,驕傲的說,“是不是比農場那會兒還壯啊?”
林雨珍點頭,說,“我死了,死了。”
許俊生給倒了杯水,說,“想吃點什麼,我去給你做?”
“這麼晚了,就煮碗面就行了。”
許俊生去了廚房,孫嫂已經把面煮好了,問,“什麼都是現的,要不要再炒個菜?”
“不用了,太晚了,你也早點休息吧!”
許俊生端著面來到廳里,林雨珍半躺在沙發上,眼睛都快閉上了,他了的臉蛋,說,“別睡,吃完再睡!”
吃過面又洗了個澡,林雨珍躺在舒適的被窩里,說,“還是在家里好啊。”
五月的天,許俊生覺得渾都熱燥燥的,他了還有些的發,說,“那要不然還是調回來吧。”
林雨珍笑了,“你以為工作是兒戲啊,再說了,青縣條件再艱苦,也比五七農場強多了!”
“其實連艱苦也算不上,要是和咱家里比,那就幾乎沒有不艱苦的地方了,我好的,就是想你和孩子。”
許俊生生氣的說,“你還知道想我和孩子啊,總共打了幾個電話回來?我打過去,十回有九回都找不到人!”
林雨珍親了親他憤怒的臉龐,說,“以后不會了,我這不是剛去,為了悉況,所以天天往外跑。”
許俊生沒說話,狠狠咬住了的耳朵,輕聲說,“反正我不管,以后我打電話,都得接,要是沒接到,必須給我回,記住了嗎?”
林雨珍吃痛,說,“我知道了,你能輕點嗎?”
許俊生松開了的左耳,卻又立即咬住了的右邊耳朵。
一直到凌晨一點鐘,兩個人才昏昏睡去。
早上七點,誠誠和圓圓都起床并且洗漱好了,來到正廳,看到爸爸的房間還是閉著,誠誠立即敲門,圓圓立即大喊,“爸爸,起床了!”
許俊生也還沒睡夠,但饜足之后讓他覺得渾舒暢,他瞅了一眼睡得正香的林雨珍,趕下床把門打開了一個小。
他沖兩個孩子做了一個噓聲的作,說,“你們媽媽還在睡覺,小聲點兒!”
陳姐也趕說,“誠誠圓圓,咱們去后玩吧,看看小兔子在干什麼。”
圓圓卻用更大的聲音說,“媽媽回來了?”
誠誠也說了一句同樣的話,然后兩個小孩兒就從門里往里,進來一看,還真的有媽媽。
圓圓興的要尖,誠誠捂住了的小,低聲說,“媽媽累,讓媽媽多睡一會兒。”
林雨珍這一覺睡得沉,睜開眼就看到了兒子和兒。
倆小孩兒就在床上待著呢,一人手里拿著一個玩,玩兒還好呢。
誠誠和圓圓見媽媽醒了,立即都湊過來了。
林雨珍一左一右摟著兩個孩子,親了這個,又親那個,說,“媽媽想你們了,誠誠圓圓有沒有想媽媽呀?”
圓圓吸溜了一下鼻子,皺著一張小臉,特別的委屈,“我想媽媽了,非常非常想,媽媽,你為什麼不接我們的電話啊?”
小姑娘說到最后帶了哭腔。
誠誠也說,“媽媽,我也想你了,我特別特別想,我晚上還會夢見你呢!”
林雨珍摟兩個孩子,說,“媽媽是因為工作,不能天天回來,有時候也接不到你們的電話,下次,你們再想媽媽的時候,就把想說的話寫到本子上,等媽媽回來看,行不行?”
許俊生推門進來說,“你醒啦,誠誠圓圓,別纏著媽媽了,走,都出去玩吧!”
圓圓扯著林雨珍的胳膊不撒手,,“媽媽,等晚上你陪我睡行嗎?”
誠誠也說,“我也不要自己睡!”
林雨珍點了點頭,“好!”
這邊正房進深很寬,他們夫妻倆的臥室,特別寬敞,放了一張大的紅木床,一家四口有點,但也能睡得下。
誠誠和圓圓以前也經常跟著爸爸媽媽睡,但現在這不都六歲了嗎,就開始讓他們試著一個人睡。
許俊生有點不高興,說,“你們都這麼大了,應該一個人睡了。”
誠誠好奇地問,“爸爸媽媽也都好大了呀,為什麼要一起睡啊?”
許俊生拍了拍兒子的腦袋,給他普及了一下婚姻常識,誠誠沒完全聽明白,也不聽了,說,“爸爸,早飯吃什麼呀?”
圓圓搶著回答,“我知道,我早上就聞到炸糖糕的香味兒了,一準兒是吃糖糕。”
許俊生往外攆兩個孩子了,“你倆去廚房瞅瞅吧,順便告訴孫嫂,讓去胡同口買點豆兒。”
誠誠和圓圓真個兒去了。
這會兒林雨珍已經起來了,正要去洗漱,許俊生摟住親了一口,說,“你要是還沒睡好,吃過飯再躺一會兒。”
倒是不困了,就是渾有些酸痛。
林雨珍推開他,瞪了他一眼,“今晚你去客房啊,我帶著兩個孩子睡,四個人太了!”
許俊生才不去倒座客房呢,說,“你放心,我保管不那樣了。”
臨近中午,安玉香拎著一只籃子來了,籃子里是做的點心玫瑰餅,倒是沒想到林雨珍在家。
“雨珍,你回來了?”
林雨珍覺得,這個表嫂,比上回見著的時候更加圓潤了。
“對,休息兩天,明天下午回去。”
安玉香從籃子里拿出油紙包的點心,笑著說,“我自個兒做的玫瑰醬,玫瑰都是從西山那邊采的,一朵朵都挑揀過的,這餅也剛出鍋的,還熱著呢。”
林雨珍拿起一個嘗了嘗,說,“是好吃的。”
兩個孩子正在后院和許俊生一起玩兒,看到表舅媽來了,知道準有好吃的,都跑過來了,林雨珍找了一個小碟子,放了五六塊,打開窗戶遞給誠誠了。
安玉香說,“這窗戶改的可真好,這麼在廳里坐著,照樣也能看到孩子!”
林雨珍笑了笑,“我聽俊生說,你和我表哥吵架了,怎麼回事兒啊?”
安玉香也正要說這事兒呢,“也許這回我是冤枉了你哥,但他沒那個意思,那個姓白的姑娘可不是,我瞧得真真的,故意用手了一下你哥的膀子,你說一般的大姑娘能做出這事兒嗎?”
“要是你哥一點不心虛,能把小白給開了?”
林雨珍說,“既然已經把人開除了,你就不要不依不饒的了。”
安玉香有些不好意思,“我已經和歷城哥和好了,但我提出了一個條件,以后他們公司,盡量雇的,尤其是年輕姑娘!”
林雨珍笑了,“玉香,沒看出來,你還厲害的!可這是兩碼事,他們公司銷售上的小曲,還有倉店的小孫,都是年輕姑娘,不都干得好的嗎?”
安玉香嘆息一聲,“雨珍,你是不知道,現在有些大姑娘啊,也不管人家結沒結婚,生生的往上撲啊,尤其是像歷城和俊生這樣的,你也得提醒著俊生!”
林雨珍知道這是因為小白多想了,這個時候再說別的,表嫂也聽不進去。
等這事過去了有機會再說。
吃完一個玫瑰餅,又拿起一個,“玉香,你這玫瑰餅做的可真好,我覺得比那些點心店里做的還好吃呢,不膩,也沒那麼甜。”
安玉香高興的說,“是吧,我做的點心,都說好吃。”
“你沒想過,自個兒開個店?我覺得指定能特別紅火!”
安玉香倒也想過,可娘家媽說,歷城一年到頭掙那麼多錢,還去費那個勁,掙那仨瓜倆棗的干什麼?
還不如好好把家里頭照顧好。
但其實,兩個孩子盛盛和小玲都大了,都去上兒園了,婆婆退休了,也可以幫著接送。
“那,我回去跟歷城商量商量。”
次日中午,林雨珍準備返回青縣了,上次走的時候,特意一大早走的,沒跟孩子們打照面。
這回也是,孩子們去上兒園了,下午四點才放學。
許俊生說,“雨珍,要不,我送你去吧?”
林雨珍拒絕了,“不用,上次都沒用,這回指定也不用。”
許俊生皺了眉頭,“上次那是不用嗎,我說我送你,你趁著我沒睡醒,你就先走了!”
林雨珍在抓過他的手,在他手背上親了親,“俊生,要是孩子回來,咱們來都不在,誠誠和圓圓肯定會哭的!”
其實上次一大早就走了,孩子們醒來見媽媽不見了,都大哭了一場,只是這事兒,不能跟雨珍說。
許俊生嘆了口氣,指了指自己的左臉,又指了指右臉。
林雨珍踮起腳尖,分別在上面親了親。
回到青縣,已經下午七點多了,就在招待所附近的國營飯店吃了晚飯,然后就上樓休息了。
第二天上午,文化館的館長來了,這人姓宋,頭發花白,帶著深度近視眼鏡,說話語速不不慢的。
宋館長真的只是匯報工作,沒提什麼要求。
林雨珍沒想到,青縣雖然是個小地方,文化館估計規模也不大,倒真有幾個能人。
宋館長帶來的木版畫和剪紙都非常漂亮。
林雨珍說,“我在琉璃廠都沒見著這麼漂亮的藝品。”
宋館長聽到這話開心,說,“我頭一回去北京,才十六歲,那時候去逛了一趟琉璃廠,眼睛都不夠使了!”
林雨珍又問,“這些作品平時出售嗎?”
宋館長嘆了口氣,“要是有人買就好了。”
縣里財政張,他們文化館的經費,有時候有,有時候批不下來,也就能保證每個月按時發工資。
但他們單位的職工,和一般單位不一樣,筆墨料和一切用,要是讓個人承擔,每年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林雨珍和許俊生去過很多次琉璃廠,每次店里都不人,字畫都歡迎的,而且還可以當場裝裱,但那畢竟是首都。
青縣這邊,老百姓也就剛剛解決了溫飽問題,哪會有余錢買字畫啊?
臨走,宋館長執意把帶來的木版畫和剪紙送給林雨珍。
下午,讓干事小陳把楊改香來了。
楊改香很快來了,問,“林縣長,您找我什麼事兒啊?”
林雨珍問,“楊主任,你們那個社會養金收的怎麼樣了?”
楊改香說,“沒收上來多,城里的,或者家庭條件稍好的,第一批都了,拖著不用的,要麼條件不好,要麼平時都是不服管的,讓他們拿錢,跟要了他們的命似的!”
林雨珍問,“那你們現在賬上有錢嗎?”
楊改香愣了一下搖頭,“沒有,收了錢都上財政了。”
“林縣長,你是不知道,為了讓他們錢,很多辦法都用了,咱們縣上不能這麼干,鄉鎮是什麼辦法都用上了,把老百姓家的糧食,豬羊驢,什麼的都給弄走了,這樣就乖乖錢了。”
林雨珍聽到這兒,終于不得不承認,莫縣長這是給挖了個坑啊。
要是真等著計生辦湊出這筆錢,還不知道猴年馬月呢。
第二天,就又去找了莫縣長,說,“既然一時半會兒這個錢落實不了,那還是縣財政出錢吧,也不用一下子建四個燒磚廠,先建一個,如果效果好,再來考慮下一步。”
莫縣長為難的說,“小林啊,雖然是我抓財政,可這些錢,每一筆都是規劃好了,要是建造磚廠用了,可能有的單位就發不出工資了。”
“小楊跟我保證了,下個月月底之前,肯定會把所有的養金都收上來,這翻修學校,也不是多著急的事兒,就再等等吧。”
“要不,你去找錢書記想想辦法,他上邊兒有人。”
林雨珍來青縣的時間短,縣政府的干部差不多都認全了,縣委不在一起辦公,認識的比較,縣委縣政府兩套班子最近也就一起開了那麼一次會,跟錢書記當時是多聊了幾句,但也大都是客套話罷了。
貿然過去肯定不合適。
林雨珍有點懷疑,這是莫縣長給挖的第二個坑,笑了笑,沒說去,也沒說不去。
這天心煩悶,吃過午飯沒回招待所休息,漫無目的的開著吉普車,看到路邊文化館的招牌,把車停到了大門口。
大概因為是中午,門衛上沒有人,就徑直進去了。
從外頭就能看出來,文化館是個古古香的院子,走進去也是如此,不過有些細節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來,這些房子都年久失修了。
林雨珍繼續往里走,剛走到東邊一排屋子,有人從里面出來了,是個中年同志,疑的問,“請問您找誰啊?”
“我就隨便看看。”
同志眼神兒好,看到門口停的汽車了,而且林雨珍穿打扮都講究的,說不定能買點字畫什麼的走。
去年年底,曾有過幾回這樣的事兒。
同志領著來到展覽廳,說,“這都是我們文化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