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畫像

49.2% / 91/185

韓瑤跟范香打小不對付,但也知今日這場合是為剛懷上龍種的范貴妃出風頭, 敵不我不, 雖微微攥著拳頭,卻只淡聲招呼。

范香仗著有姐姐在宮里, 且跟高長公主也投緣,就沒那麼顧忌, 打量著韓瑤, 笑意深晦。

“前陣子聽你在府里足不出戶,這時候竟有心思來看馬球賽,看來興致不錯”

“貴妃有命,不敢不從。”

“我記得姐姐也只是請各家命婦宮。”范香蹙眉,輕笑, “難道還專程你來”

“還真是。”韓瑤神認真, “來傳旨的公公特地囑咐的。”

范香才不信, 面帶哂笑, 偏頭瞧著旁另一位貴, “韓姑娘這是立了大功嗎竟能勞貴妃親自邀請。”

“我哪有那本事。”韓瑤撥弄帶,語淡風清, “是沾了家兄的。換作我, 也跟范姑娘一般, 就只有站在這兒磨皮子的本事, 哪能立功。”

范香微怒, 回頭瞪, 瞧見后面健步走來的軍小將, 卻霎時收斂。

這變化太過明顯,韓瑤詫然回頭。

尚政穿著羽林衛的細甲,腰懸長劍,健步而來。這一帶往來的多是貴眷,他英姿拔,神奕奕,之如鶴立群。行至跟前,尚政朝范香旁邊的男人稍稍拱手,旋即向韓瑤道:“娘娘召見,請姑娘跟我走一趟。”

韓瑤對他的容貌有印象,未料他會是羽林衛的人,微愕之間,被令容牽著手走開。

尚政背脊直,步履勻稱,雖生得長,卻刻意放緩腳步,繞過兩重殿宇,才在僻靜駐足。右手微按刀柄,回過時,他方才的端然嚴肅之態消失不見,倒帶了些許笑意,“兩位可以走了。”

“不是娘娘召見”韓瑤跟著他七彎八拐地走,心中也自疑

“今日馬球賽皇上和貴妃都在,羽林衛負責護衛圣駕,也需盯著各,免起風波。”那雙桃花眼微勾,抬眉了眼遠,“姑娘英姿颯爽,何必跟一般見識。上林苑景致不錯,馬球賽還要等半個時辰,可以到別觀玩一圈再過來。”

這道理韓瑤自然明白,只是聽他提到范香時的語氣,眉峰微挑。

“小將軍難道認識

“認識,也認識姑娘。”

“哦”

“韓相府上的千金,幸會。”

韓瑤眼底添了笑意,“可我不認識你呀。”

尚政后退半步,雙臂抬起,微微抱拳,俊朗眉目間英氣發,“羽林校尉,尚政。”

“幸會。”韓瑤亦然抱拳。

令容在旁強忍著笑,低頭抿不語。畢竟比韓瑤多活過幾年,這尚政生得一副俊朗面相,對范香語帶微貶,看著韓瑤時桃花眼里多幾分專注,旁觀者一眼就能瞧出來。十八歲年輕俊朗的小將和十五歲年華正茂的,盛夏林苑相會,瞧著倒也順眼。

可惜韓瑤仿佛暫時沒這念頭,抱拳招呼畢,就毫無眷地想走。

令容還存著疑,忙輕輕拽住。

“有件事想請教。方才范姑娘旁邊那人,校尉大人認得嗎”

“認得。”尚政的態度倒和氣,“河東節度使的長公子,范自鴻。”

“他也在羽林衛當差”

“羽林郎將,只是今日不必當值。”

職算起來比尚政還高半階,父親是手握重兵的河東節度使,本又是范貴妃的堂兄,難怪行走宮苑時目那般肆無忌憚。早先范自謙在京城為非作歹,至今還被韓蟄關在錦司里不肯放出來,兩家早就結了仇。如今范貴妃懷龍種,范通節度一方,范逯升任門下侍郎當了相爺,這范自鴻又進軍當差,職還不低,這架勢倒也嚇人。

難怪瞧著面,先前被長孫敬捉走時,跟韓蟄在秭歸縣城給宋建春挑禮,曾見那強取豪奪的男子,韓蟄說是河東節度使范通的兒子,想必跟他是兄弟了。

憑著極淺的印象回想,面相仿佛還很像。

令容心里有了數,遂行禮道謝,退到韓瑤后。

尚政便再度看向韓瑤,瞧了兩眼,卻沒說什麼,拱手走了。

這頭令容打探范自鴻,另一邊那位也正打探

范自鴻今年二十五,生得也算風流倜儻,加之河東臨著邊境,他時就曾跟著巡邊偵敵,也打過幾回無關痛的仗,歷練出一筋骨。這回奉父命回京進了羽林衛,仗著范貴妃的枕邊風,博了個五品郎將的職,平常便住在范家,堂兄妹得也還不錯。

見范香跟那些貴分開后邊悶悶的,隨口問,“跟那姑娘不對付”

“從小不對付,見面就瞧不順眼。”

“哪家的”

“韓相的孫,你們羽林衛有個韓征的校尉,就是哥。”

范自鴻“哦”了聲,“旁邊那位是”

“旁邊那位”范香聽出語氣里的刻意,有點猜測,卻沒敢提,只隨口道:“是韓家的夫人,韓瑤的嫂子。”

“韓征的”

“錦司使韓蟄的。”

“他” 范自鴻哂笑,神漸冷。

韓蟄的名頭他當然是聽過的,而且不算陌生。從前在河東時天高皇帝遠,偶爾韓蟄來辦差,也是例行公事,沒覺得怎樣。到了京城,文武百、平頭百姓,提起那人時多都有點敬懼避讓的意思,據說心狠手辣、城府又深,刀尖上的人,難對付得很否則堂弟范自謙也不至于進了錦司的大牢還被困著出不來。

那沒用的東西

范自鴻雙眸稍瞇,站在一矮丘,俯瞰半個宮城。

比起范自謙那只會吃喝玩樂的廢,范自鴻從十五歲起就在軍中歷練,十來年過去,跟北地豪如虎狼般的軍士將領們廝纏久了,他雖長著副風流倜儻的面相,子里那狠勁也讓河東諸將顧忌,不敢直攖其鋒。

京城里水渾,范家在韓家手底下吃了不虧,韓家占盡便宜,他倒還想會會那讓人聞風喪膽的錦司使。

至于這韓蟄的

范自鴻從袖中取出一封錦袋,出里頭染的畫像,雖說半邊廓被泡得模糊,但仔細辨認,跟長得倒是像。

馬球賽于未時開賽,令容跟韓瑤選了個不甚起眼的位子,在彩棚下坐著喝茶。

前方的戰事吃,愿意去以赴險的人不多,球場上爭逐起來,卻仍各領風

連番爭逐自然彩迭起,韓瑤跟令容興沖沖地看罷,就見有位小監快步走來,躬低聲道:“夫人吩咐奴才傳話,說姑娘和夫人難得出府一趟,可順道去北邊的臥佛寺進炷香再回府,不必等。”說罷,自袖中出個玉佩,遞在韓瑤手上。

韓瑤接了,起道:“多謝。”

監很面,從前韓瑤跟著楊氏來赴皇家的宴飲獵等事,曾見楊氏跟他問過話。且拿玉佩是楊氏,收在懷里甚,小監手中有玉佩,必是楊氏親自轉托,亦可見楊氏的鄭重。

韓瑤不解,看向令容。

令容稍加思索,想起那胚皇帝和高長公主上回鬧出的事,大略猜得其意,便道:“既然是母親吩咐的,必定是有緣故。馬球賽都打完了,不如咱們先出去,順道散散心。”

上林苑在皇宮以北,今日遍邀親貴眷,出時雖查得嚴,卻不拘束。

韓瑤將馬球賽看得盡興,沒再逗留,挽著令容的手,自從偏門出去,尋到韓家馬車跟前,跟管事打個招呼,便戴上飛鸞飛往臥佛寺去了。

馬球場旁的高臺上,永昌帝和范貴妃端坐正中,旁邊坐著高長公主,底下按著誥命品級,圍坐了許多眷。

獲勝的隊伍封賞已畢,眾人閑坐說話。

長公主盛裝倨傲,聽永昌帝提到韓家兄弟力退強敵的事,贊賞之余,因看向楊氏,隨口道:“等這回韓大人凱旋,也該奏請有司封賞誥命。夫人品貌出眾,倒是許久沒見,聽貴妃說,今日還特地邀了過來看馬球賽”

楊氏起含笑,“承蒙貴妃厚意,跟著過來了。只是不敢驚擾貴妃,應還在底下。”

“不如請來一見”

當著眾多命婦親貴的面,楊氏自然笑地應了,誰知小太監奉命去尋了一圈沒見蹤影,回來只好回稟,“夫人跟韓姑娘看罷球賽就走了,聽說是往近的佛寺去,要燒香求些福氣。”

楊氏聞言一笑,“看來還是福薄,倒辜負長公主盛。”

人都跑了,也不可能追回來。

長公主興致闌珊,啜了口茶,轉而提起旁的事來。

楊氏斂袖坐回,眉目端然。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