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報復

77.9% / 81/104

績那天姜琳沒能回學校,因為一早吐得厲害,渾,臉都黃了,把程如山心疼得恨不得替。他讓姜琳在家呆著,他去學校幫績,順便跟那些朋友同學代一聲不能去參加舞會。

任波聽見蘇行云幾個喊姜琳人來了,怕是來質問自己塞姜琳避孕套的,嚇得他哧溜就鉆到桌子底下。

他同桌看見,驚訝道:“任波,你干嘛呢?”

任波喏喏道:“我、我、我橡皮掉了,找找。”

同桌:“橡皮不是在你手里嗎?”

任波看了看自己手里的橡皮,默默地蹲在桌子底下用橡皮自己的皮鞋,原本已經臟乎乎的皮鞋被他得锃亮。

程如山按照姜琳的代把留在教室的一些課本筆記本之類的帶回去,來年就是大二新學期,大一的舊書舊資料放著占地方。

蘇行云和楊陸幫他收拾一下,裝在程如山帶來的藤編箱子里。

程如山看向楊陸:“同學,麻煩你去宿舍幫忙把姜琳的東西打包拿下來。”

楊陸立刻道:“好的!”覺得自己有點張,又忙道:“要不……程隊長你上去收拾吧,免得落下什麼。”

程如山:“不必,還是麻煩你。”

楊陸就趕跑去宿舍給姜琳收拾。

程如山收拾完教室的都裝在書箱里搬下去,還有同學把姜琳畫的一些圖紙練習也給他放上,程如山:“多謝。”

他開吉普車來的,直接開車去了宿舍,在樓下等楊陸把東西拿下來。他靠在吉普車上,低頭翻看姜琳的一本手繪練習本。這本子是自己買了繪圖紙裝訂的,認認真真,封面都是自己畫的,簡潔大方。

扉頁上寫著:建筑也是有靈魂的,一座有靈魂的建筑,能讓人住得舒服又安全。

后面都是一些自己想象的建筑圖樣,有現實的有虛幻的。什麼林間小屋,鄉村小屋,一個心儀的房間,夢幻寶寶房,別墅、城堡、四合院、吊腳樓、下沉式院落、土樓等等。

程如山很好奇,才一年居然學了這麼多東西?估計是圖書館看書看來的靈

尤其吊腳樓和土樓,沒去過當地沒見過的人本想象不出的。

就在這時候,他聽見有人喊道:“江靈,江靈!”

那人喊的聲音和姜琳差不多,程如山下意識就扭頭看過去。正好一個學生騎著自行車歪歪斜斜地沖過來,可能在學自行車,張得渾,自行車就朝著程如山撞過來。

“啊——讓、讓……”急得小臉都白了。

程如山要是躲開就會撞到他吉普車上,他微微蹙眉瞥了一眼,在這種主干道學自行車,沒規矩。本來就張,現在被他那頗有的眼神一瞪,嚇得直接摔在地上。

“嘶——好疼。”的腳被自行車在底下,疼得眼淚汪汪的。

埋怨地瞪了程如山一眼,這個人怎麼這樣?看到同學要摔倒了,竟然也不上前扶一把,還看熱鬧一樣居高臨下地欣賞摔倒的狼狽樣,沒禮貌!

一男一從后面追上來,趕扶起來,“摔著沒?”

江靈爬起來,沒好氣道:“沒摔著,嚇著了。”恨恨地瞪了程如山一眼,“喂,說你呢!你怎麼能這樣?”

程如山一直靠在吉普車上,低垂眼睫看畫冊,江靈沒撞他車上就沒事,摔不摔對他來說無所謂。摔跤怎麼啦?誰學自行車不摔?軍營里那些漢子整天在泥水里爬滾打,看摔跤都麻木了,沒覺,自然不同

那倆同學就問江靈怎麼回事。

氣呼呼地道:“看我要摔了,他也不扶一把,就那麼大喇喇地看著,這人怎麼一點同心也沒的。”

那倆同學笑了笑,“咱們去那邊學吧。”

這時候楊陸抱著棉被下來,小心翼翼地對程如山道:“程隊長,你、你跟我上來拿吧,姜琳東西有點多。”

雖然程如山表面對人隨和的,尤其跟姜琳一起,對的朋友都親切友好,一點架子也沒有,可他眼神里出來的芒卻讓人不容忽視。而姜琳不在跟前的時候,程如山上那種溫潤隨和的氣息就跟一層偽裝似的不見了。

楊陸一直覺得他嚇人,雖然他長得俊,也從來不敢私下里想想這個男人如何如何。

那眼神跟刀子似的,又不是狂,整天在自己腦子里嗖嗖嗖扔刀子玩兒?

程如山把被子放在車上,看楊陸可能真的有點困難,就答應和上去拿東西。

等他們走后,江靈問邊的同學,“那個男人是姜琳的男人啊。”

“是啊,部隊的,你看他穿著制服呢。”

“哎,你們說怪不?江靈和那個姜琳長得像的,他怎麼就沒發現?一點都不驚訝呢?我說江靈更年輕漂亮呢。”

江靈有些不高興:“我說你們不要總把我和那個姜琳比行嗎?臉都是爹娘給的,誰也沒辦法,和不是自己親姐妹的人長得像真是夠倒霉的。”

因為姜琳學早,長得漂亮,名聲在外,被男同學們封為已婚校花。結果來了以后就被人說是小姜琳,未婚校花,話里話外都拿和那個姜琳比較,惡不惡心人!

不過程如山看到居然沒出一點異樣,江靈也覺得有點奇怪的,這個男人眼瞎的嗎?

一來氣就繼續在這里學自行車,還要不小心往吉普車上撞。

程如山去了姜琳宿舍,屋里還有幾個同學在打包行李,見了他趕問好。

程如山點點頭然后去收拾姜琳的書。

現在朱彩萍可再也不敢弄姜琳的床,每天還要主給姜琳撣撣灰收拾一下呢,所以姜琳的床鋪整潔干凈。不過姜琳一個不天天住宿舍的,東西并不比其他同學

別人主要是服和生活用品,姜琳卻是書、手工建筑模型。墻上釘的書柜裝得滿滿當當的,地上的柜子里也都是書。

楊陸發現程如山這個人真怪,剛才在下面還一副冷眉冷眼的樣子,這會兒看著姜琳的東西眉眼都溫起來。

程如山對姜琳的課表了如指掌,的興趣以及學習習慣也知道,把喜歡翻來覆去看的幾本建筑書裝上帶回去,還有圖書館的書應該還的還回去,特殊借閱書籍就拿回去看。

楊陸觀察他,發現他比姜琳自己還知道該怎麼收拾呢,不由得懷疑程如山是勤務兵出。據說勤務兵特別會做勤,比人還厲害。

程如山覺到打量的眼神,也不在意,收拾好,把剩下的分門別類放好,還把書架用蓋巾蓋起來。這蓋巾是閆潤芝跟人學會了用鉤針,用一些不中用織的線勾的。

楊陸又幫程如山把東西都拿下去放進吉普車里。

程如山跟道謝告辭,然后上車準備回家,他從左側觀后鏡里看到后面站著個人,正目不善地瞪著他。

程如山手敲了敲車門,“同學,有事?”

江靈哼了一聲,“我以為你看不到我呢。”

程如山微微蹙眉,“我們認識嗎?”

江靈:“你看我不面嗎?”

程如山聞言索推開車門下去,很認真地看了一眼,“不好意思,真的不面。”

江靈:……

程如山:“麻煩你讓一下,我要倒車。”他閃上車,發車子,卻見江靈走到車旁朝他俯過來。

“請問能搭便車嗎?”

程如山:“不能。”他一腳油門,迅速地打過方向盤,掉了個頭呼嘯而去,整個過程行云流水般瀟灑自如。

江靈著他離去的方向,總覺得自己和這個拔俊秀的男人之間是有緣分的,說不清道不明的緣分,莫名生出來,在臆間激難安。

程如山回家,姜琳正在吃牛煲,牛是方澄特意幫弄來的。這時候沒有專門的牛,牛不容易得,他也頗費了一些力氣。姜琳吃得鼻尖上都是晶瑩的汗珠,看到程如山回來,笑道:“山哥,你回來晚了,還有牛湯要喝不?”

程如山果真就坐下喝了一口,湯濃郁味,很香。

他把績單拿出來,用手指給鼻尖上的汗珠,“媳婦兒這一次并列第一,了不起。”

姜琳得意道:“那是,不看看我背后有多人支持呢,當然應該比他們學得好點。”

閆潤芝和程蘊之在收拾東西,過年要回水槐村去,走之前他們計劃去姜家串門,順便把小萌小軍送到外婆家去。

姜琳和程如山倆在那里嘀嘀咕咕說什麼,大寶小寶幾個也在嘀咕。

小軍不想離開大寶小寶,想跟著去。

大寶小寶倒是樂意帶著他,對于男孩子來說,有人愿意當小跟班,還是很拉風的。

小萌懂事,因為媽說不能去姨家過年,所以就勸小軍。

小寶:“其實我們也不愿意回家,在這里多有意思啊。是吧,文生?”

文生正在整理自己的戲服、行頭,這都是劇團給他預備的,他拿回來有時候在軍區大院的禮堂表演。

他笑道:“哪里都一樣啊?反正娘在哪里就去哪里唄。”

今年過年他也得了年禮,別人都是米面糧油布票票等,他用這一切給姜琳換了一塊劇團最好的天鵝絨,漳州產、桑蠶,花絨,上面是仙鶴紋,漂亮得讓人窒息。這本來是劇團買來打算做一套高檔戲服的,剩下一塊,團長想拿回去哄年輕媳婦兒的。結果文生看上了,說給他娘穿最了,別人穿都不如他娘好看。團長聽文生說好,就讓給文生了。文生也不占便宜,把別的年禮換這個,喜滋滋地拿回來給姜琳,讓嫲嫲給子穿。

這麼華貴的,姜琳可不敢穿。

閆潤芝表示沒事,做睡,穿著不知道多舒服呢。

等他們吃過晌飯,程如山去安排了一輛卡車,直接把一大家子人拉去姜家,等晚上再讓人去接他們。

姜家現在生活過得不錯,姜大哥工作積極努力,了工程師工資也高,姜二哥來年接徐梅的班,徐梅打算專門幫他們管代銷點。宋麗娟過了年差不多就能生,這會兒肚子大得嚇人,徐梅已經讓在家休息。

見到姜琳一大家子,他們也很高興。以前大家見面說的是下鄉回城、廠子效益福利,現在又加上做小買賣、計劃生育。

宋麗娟一副心有余悸的樣子,“我們廠子里有個婦被拉去流了,唉呀媽呀,給我嚇得不輕。其實有倆孩子,才兩個月流了也沒啥,可死活不肯,非要頂著,那些人也是蠻橫不講理的。”

姜琳蹙眉,“大嫂,什麼時候的事兒?”

宋麗娟:“前陣子了,這會兒沒了。這兩天下了新通知,不允許強行拉婦人流,不允許往去年追查。”笑道:“這屆市委為咱們老百姓考慮,是好,不像之前就拉人批斗。”

文化不多,但是作為普通市民,大家對政策還是有直觀的。

姜琳很高興,因為他們倡導的建議市計生辦認真聽取然后討論并且做出了最終決策,規定了計劃生育的界限,對之前的胎兒不進行追究。寧愿對未懷上的嚴格,不要對已經懷上的苛刻,這是他們宣傳的時候說的。這句話也讓很多已經懷孕的婦心里一塊石頭落地,至不會被拉去強行做掉也不會被用工作威脅。

梅道:“之前大家都說計生辦的干部蠻橫,不講理,我們也擔心。現在看看,其實好的,說話也很客氣,不會強迫大家做什麼。”

忍不住又嘆了口氣:“你二哥就倒霉了,趕上計劃生育,到時候萬一只能有一個孩子。”

宋麗娟笑道:“媽你也不要擔心。政府不是宣傳了嘛,計劃生育好,政府來養老。只要咱們工作在,以后老了就能領退休金,有政府養老,怕啥啊。”

因為和育齡婦相關,姜琳和嫂子他們多聊了一些。

做飯的時候,程如山怕姜琳難,就說帶出去溜達。

姜興磊:“走,看電影去吧。我請客。”年底代銷點分紅利,他也分了錢。姜興磊用徐梅的話說,那就是有一塊花兩塊的主兒,一分錢也存不下。有兩塊錢在上要是不花,咬人!

姜琳:“看什麼電影啊,一會兒就要吃飯。”

再說鬧哄哄的,不利于胎教,才不去呢。

他們在外面溜達,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等吃飯的時候再回家。

……

離開姜家第二天程如山就帶著一家人回水槐村過年。

如今水槐村更是大變樣,從村南頭一眼過去,大部分房屋都是磚瓦房,絕大部分都是瓦頂,已經沒有純泥草屋子。

水槐村綠化也好,路邊都栽上了樹苗,白楊樹長得快,兩年就有兒臂。另外還有之前的柳樹、槐樹、梧桐樹等,如今整座村子都掩映在綠樹中,可惜寒冬臘月樹葉落盡,一切都禿禿的。不過天藍云淡,空氣卻好得很。

姜琳他們回家到大隊的熱烈歡迎,都紛紛說今年正月還得踩高蹺、搭戲臺子,要過個熱熱鬧鬧的年。

程福軍和程福聯開心得跟什麼似的,他倆現在政績在全縣都數得著。有的大隊這年頭居然還吃不上飯,為貧困村,不起公糧、靠政府接濟。而他們村不但公糧得又早又好,社員們還能有富裕,只要不懶耍,肯扎實勞,家家戶戶都吃得飽穿得暖。

沒回城的知青在他們的廠子里當會計、技員、設計師等,臘月十八的時候每人分了一百多塊錢的紅利,回家過年了。

如今他們村還有好幾樣副業。

磚瓦窯經過擴建,效率高、質量好,能容納全村壯勞力工作,還可以給附近大隊的壯勞力提供一部分工作機會。

繡花坊和大隊的手工紡織廠合作,繡花坊有好手30個婦,幫工50個,主要工作有繡花、做手工布鞋、棉布式錢包、繡花品等等。這些除了賣給公社、縣供銷社,還給省城姜琳們的代銷點供貨,收益很好。

大隊除了那臺拖拉機,又置辦了一臺手扶,專門配合耕地種地,如今種地基本不需要壯勞力下手,都是一幫子有經驗的老農民跟著,種得又快又好。

年輕男人人都去大隊廠子里干活兒。

既能分到足夠的糧食,又能賺到足夠的錢,皆大歡喜。

如此,盡管有一些不和諧聲音,也被大家伙兒集下去了。

雖然是姜琳辦起來的廠,卻是大家伙兒共有的,誰要是想手獨吞或者弄個一樣的兌,那沒門的。

程福軍和程福聯倆人,雖然沒大本事,卻會看風向,現在很聽程如山和姜琳的。再有商宗慧幾個有腦瓜的年輕人撐著,那些想耍心機的,還真是無施展。

大家接了程蘊之等人回家,程福軍吆喝道:“好了,咱們可以殺豬分了,連分三天。”

村里條件好,糧食多,又允許家家戶戶自己養豬,除了上繳任務的,還能留下百來頭,比起從前多了五十多頭呢。

大隊一說殺豬,水槐村幾個生產隊直接弄出五十頭豬來,殺豬過年。

男人們就去張羅殺豬,商宗慧等人幫姜琳一家安頓下。

平時大家沒斷聯系,日常寫信、急事就電報,程如山還會定期回來看看,給代銷點帶貨,給大隊帶收音機、城里的稀罕來。

房子是商宗慧和幾個知青給照顧的,維護得很好,花花草草也照顧得很到位,商宗慧還領著人刷了新的油漆。

程蘊之和閆潤芝一進門,就覺得煥然一新,沒有半點頹敗之氣,看得心都格外好。

“可真是激你們呢。”閆潤芝趕拿城里帶回來的糖果點心分給大家伙兒。

程如海也領著老婆孩子殷勤地伺候著,“爹、娘,那畝閑地和菜園我都給照顧得好著呢。菜園里還有菠菜韭菜,用麥糠玉米秸蓋著,過年就能吃的。”

閆潤芝也不吝嗇夸獎,把他們夸一通,分一些糖果給孩子們。

人們在家里收拾,程如山陪著程蘊之,帶著文生大寶小寶等人先去祖墳填土除草,等年三十再正式祭拜。

休息了兩天,姜琳去找程玉蓮、程福軍幾個大隊干部,問問揚紅大隊計劃生育的事兒。

程玉蓮:“哈哈,大學生,你只管放心,咱們大隊婦都忙著賺錢,本不想生多孩子。”

如今鄉下也是刷滿了石灰水的標語,什麼“一人結扎,全家榮”“一人超生,全村倒霉”“寧可流一千,不可生一個”“普及一胎,控制二胎,消滅三胎”“不結扎,沒工分”……

姜琳他們這一路過來,看得簡直無語死。這樣簡單暴的標語,嚇唬誰呢?鄉下社員多半不識字,你哪怕刷上一萬句有什麼用?

只要經濟好了,大家有工作賺錢,誰還想那麼多呢。

當然,那些天生重男輕,一定要生個兒子的,誰也沒招。

姜琳是經歷過后世各種政策洗禮的,所以覺得哪怕現在計劃,大家也沒必要一定嚴防死守不許人家生。那些想生的,你再計劃,再房子牽牛的,人家該生還是生。不想生的,著生也覺得本太高不想生。

水槐村還好一些,標語也有沒那麼夸張。畢竟才開始,還沒到八十年代那麼暴直接。

姜琳和程玉蓮通一下,建議他們工作要緩和,沒必要為了計生和人結仇。

程玉蓮道:“其實咱們誰樂意去管人家生孩子啊,要是上頭沒任務,不下來,真是怎麼生就怎麼生。以前大家都是隨便生,家里普遍五六個,怎麼來著?我們也不管的。”

姜琳就把省城的計生規定告訴他們,讓他們也有個分寸,免得被下面要求。

程玉蓮:“你放心,咱們也跟計生辦。我得空去公社也提提意見。”

說實話,現在在廠子里賺錢,程玉蓮都不熱衷當那個婦主任了。尤其現在搞計生,整天開會,大喇叭吆喝,要求婦主任抓任務,每個人多個任務,流一個、結扎一個等等都有獎勵什麼的。跟前幾年運差不多,程玉蓮本不稀罕搞。

而程福軍和程福聯嘗到大隊副業的甜頭,因為政績好,村民們讓他倆一直連任,就算有人眼紅想換他倆都換不掉。所以,他們也樂意聽姜琳的話。姜琳現在可是大學生,全縣第一,縣委都尊重的,他們更把當文曲星一樣供著。

說啥聽啥。

程福軍等人一合計,就把大隊標語給改掉,“生孩子多種樹”“生孩子多養豬”“生孩子多打磚”……

一系列的水槐村特標語出墻。

這兩天殺豬分的時候,大隊會計就領著倆宣傳員刷標語。

文生領著大寶小寶幾個在看殺豬的,又去看刷標語的。

文生站在墻上念:“生孩子多養豬。”

大寶:“我咋聽著那麼別扭。”

小寶:“這就是說我寶生還不如豬?喵的,我生氣了!我要給搞破壞!”

他對文生和大寶道:“晚上出來,敢不敢?”

大寶:“有什麼不敢的,不過,稚,沒用。”

人家也沒說寶生不如豬嘛,自己激個啥。

小寶還是不爽,他決定把這個編在自己的故事里,這一次故事的主角是寶生,而不是冬生和琳琳。有那麼一個豬豬王國,它們說人類孩子不如豬,把小孩子都抓起來。寶生就是其中一個被抓起來的小孩子,聰明、勇敢、機靈可,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打敗了豬頭三大王,救出了所有的孩子。當然,故事的重點就在寶生是如何一次次克服困難,一次次打敗豬頭小隊的。

哥三個跑回家,就見閆潤芝和程蘊之正在理豬

他們家分的、買的,有半頭豬還多!

閆潤芝:“文生快來,幫嫲嫲切,你們想不想做臘腸、香腸了?”今年豬多,他們可以自己做臘、香腸,過了年帶回去能吃很久,還能分給親家一些。

文生長一邁,就坐在板凳上,鄭重其事道:“我決定多弄些豬回來。”

閆潤芝笑道:“咋了?”

小寶就把寶生不如豬的事兒說一下,真的好氣哦!

雖然人家也沒說寶生不如豬,是他自己對號座,可小孩子就是這麼直接。我寶生還有幾個月要來了呢,你們卻說生孩子多養豬。

閆潤芝被逗得哈哈大笑,對屋里的姜琳道:“寶兒娘,你可聽見了。”

姜琳正在畫一些設計稿子,用鉛筆著臉頰,笑道:“真是小孩子戲多。不要對號座啊,這不是撿罵嗎?人家不可能刷標語還得‘生孩子多種樹’加個解釋沒說你寶生吧。哈哈哈。”

大寶突然想明白一個問題,之前沒留意的,現在聽人家說多了,他也懂了。

他問道:“媽,那是不是我們只有一個寶生,不會再有第二個寶生了?”

現在鋪天蓋地都是計劃生育宣傳語,之前沒在意,后來就生氣寶生被人貶低,這會兒他回過味兒來。

計劃,那意味著媽也要被計劃?

那代表他們以后就只有一個寶生,不會有第二個寶生了?

這怎麼可以!

他和大寶一起,有伙伴,一點都不孤單。寶生就自己,該多孤單啊?

小哥倆對視了一眼,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驚恐和憐憫。

他們趕跟文生解釋一下。

文生:“寶生一個就夠啦。我娘很辛苦的,除了你們我不想要太多弟弟妹妹啦。”

姜琳難的時候吐得昏天黑地,大家都看在眼里,替心疼。

大寶小寶雖然也心疼媽媽難,可他們并不知道這個難和寶生有關,他們覺得只是媽媽生病而已。

現在聽文生這麼說,他們又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媽媽難是因為寶生折騰嗎?

大寶:“怎麼寶生這麼不乖?”

還沒來就折騰媽媽,這樣怎麼行呢?比小軍還熊?那等來了,可得好好教育呢。

小寶卻想:“琳琳好辛苦,要這樣那還是算了。就要一個寶生好了,不要第二個第三個寶生了。”

大寶很嚴肅地點點頭,“是要這樣的。”

閆潤芝和程蘊之已經笑得不行,這倆孩子,戲真多,考慮問題還有模有樣,跟大人似的呢。

小哥倆又跑屋里去跟姜琳膩歪一會兒,安,表達一下自己對媽媽的激以及關心,并且保證,以后更乖,絕對不讓媽媽難

這樣懂事的孩子,簡直天底下難尋,可給姜琳得一塌糊涂。

“有你們,媽媽好幸福哦。”姜琳笑彎了眼睛,清澈的眼睛映著窗外的,眸瞳就了淺咖,琉璃一樣麗。

“我爸呢?”大寶問:“我們要告訴爸爸,讓他去跟送子還是誰說說,寶生來了以后,不要再送別的弟弟妹妹過來了。”

既不能讓媽媽罪,也不能讓人計劃到。

因為這個,大寶雖然覺得送子是迷信,但是自己還沒研究明白寶寶到底是哪里來的,暫時也只能用這個說法。

姜琳樂不可支,小孩子總是誤打誤撞對了,“爸爸去縣里,差不多該回來了吧。”程如山跟說要回來吃晚飯的。

大寶小寶就要拉著文生去南路口接爸爸。

文生:“你倆去,我幫嫲嫲切。”

大寶小寶就跑了。

閆潤芝對文生道:“文生,你想去就去,沒關系的,等你爹回來切也行。”

程如山刀功好,切簡直了。

文生:“嫲嫲,我要切,我娘喜歡吃香腸。”

娘喜歡吃自家家灌的香腸,他要多切一些,讓娘有的吃。他竟然還清楚地記的娘說做香腸要用白酒、辣椒、花椒、胡椒桂、糖等腌,使勁,把調料都進去,這樣出來的特別好吃。

閆潤芝笑道:“文生真是個孝順孩子,你娘現在懷了寶寶,挑,可喜歡吃自家灌的香腸。”

文生表一怔,切作停下來,他腦子里轟隆隆的,那句話就來回地響,“文生,你娘現在懷了寶寶,挑,可喜歡吃自家灌的香腸,你別吃啊,留給你娘吃。這腸爹弄來的不容易,你別饞都給吃了。你要做個孝順的孩子。”

閆潤芝看他表有些愣忡,笑道:“怎麼啦?”

文生喃喃道:“我爹說,讓我別吃娘的香腸,我娘懷了寶寶……”

閆潤芝隨口道:“你爹逗你玩的,嫲嫲灌多些,讓你們都有的吃。”

一轉眼卻看文生怔怔地流下眼淚。

閆潤芝忙道:“文生,你咋啦?”

文生搖頭,“我也不知道,就是難。”他好像要想起什麼,又記不清楚,腦子里渾渾噩噩的非常難,讓他嘔煩躁不安。

姜琳在炕上聽見,下了地走到堂屋,朝著文生笑道:“文生,你難什麼?大過年的,咱們有吃,有戲唱,娘不知道多開心呢。”

笑盈盈的,穿著紅底黃花的小棉襖,眉目溫端莊,氣質嫻靜優雅。

文生立刻笑起來,“娘!”在看到姜琳的那一瞬間,腦子里那些繁雜的想法瞬間退散。

姜琳上前抱抱他,“謝謝文生,要做這麼多香腸給娘吃,娘開心著呢,寶寶也開心。”

文生就越發高興,“那我多切一些。”

……

此時程如山已經從縣里回來正在公社和干部們聊天。

這時候雖然革委會還沒正式取消,不過很多地方都開始稱呼人民政府,不再用革委會這個稱呼。大家似乎從上到下,對革委會的印象都不是很好。

他雖然在省軍區工作,卻也沒有放手不管家鄉的事兒。他見慣基層員的百態,也了解很多人的心思,有些人如果被盯著、鼓勵、監督,表現就會越來越好,既不會為不思進取的油子,也不會為削尖腦袋只管往上鉆的錐子。

他和公社干部聊了聊,覺他們還是充滿激和向往的。

“能夠讓老百姓吃飽飯,這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政績。”程如山是這樣鼓勵他們的。

不必說那些虛的,填飽肚子是第一要的。說四人組不好,文g破壞了經濟建設。那麼現在,拿出應有的狀態來,把經濟搞搞好,讓老百姓填飽肚子,不需要教著老百姓說什麼話,他們就會發自肺腑地說出現在比過去強,這樣基層干部臉上也有

“大家都是這個意思呢,卯著勁要為人民服務!”眾人笑起來,“咱們努力帶領全公社搞建設、發展經濟、致富。”

說了一些改革開放的事兒,又說到最近的計劃生育。

有個人閑提了一句,程福貴三兒媳懷孕了,時間有些微妙,就在計劃生育的杠上,其實是可計劃可不計劃的。

程如山自然知道什麼意思,他也不說破,淡淡道:“一切按規定來。”

程福貴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已經有四個孩子其中兩個兒子,二兒子三個孩子其中一個兒子,三兒子一個閨,才三歲,沒有兒子。

按照規定,大兒媳二兒媳都不能再生,們也沒懷孕。三兒媳懷孕,但是時間有點微妙,一胎才三歲,按說得等五周歲再生,現在懷孕就不那麼合規定。而且懷孕的那個月正好是1月份,如果玩弄一下文字游戲,就說去年懷上的也沒什麼不對,但是如果較真算得日子比較準確,那就在元旦以后。

這就要看計生辦的人怎麼置,是想湊任務數,還是賣個人。一般他們活一下,基本沒人管就那麼過去了。

程如山說一切按規定來,有人就解讀為:他程福貴還要那麼多孫子干嘛?

因為程如山說那句話的時候,雖然還延續著上一個話題留下的禮貌笑容,眼神卻是冷而淡漠的,沒有一點笑意。

眾人就知道程如山這人和從前一點沒變,該狠還是狠,該毒還是毒,不會因為他看起來隨和就真隨和。

他把程福萬的孫子程信達瘋的事兒,他們還心有余悸,千萬不要和他對著干。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說的就是這樣的回。

“程福貴況不大好,也開始瘋瘋癲癲了。”有人說起來,“前幾天我去農場接任務,看見他差點沒認出來。弓著腰、駝著背、草似的白頭發,一張臉跟樹瘤子似的。要不是他我,我真沒認出來。”

“他也是罪有應得,在勞改農場還惹事呢,挑撥是非,還想聚眾鬧事,結果被揪出來狠狠批了一通,關閉、開會檢討、參加重力勞。”

他們沒說的是,還有那麼一撥兩撥人專門盯著他,全天候360°無死角地進行各種照顧。

勞改農場和監獄差不多,要打人不出傷,又疼,有的是辦法。要折磨一個人,不用手,專門進行制,要迫他崩潰,也有的是辦法。

當年程榮之、程蘊之兄弟在農場有人關照,雖然參加勞,卻沒人能害他們命。

程福貴也算有人關照,不過是負面的,這麼關照下來,既要他死不了,還要他活不舒服,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如今已經開始瘋瘋癲癲的,甚至說出“有人天天對著我腦子說什麼,讓我上吊,讓我上吊的,我才不聽的。”

他這樣,他侄子程信達早就瘋得徹底,時不時地狂躁一下,要放狗咬死所有人!然后就被捆起來打針,關起來冷靜,這麼下來整個人已經完全木訥呆滯,再也不是個人了。

聽他們說話,程如山卻不發表任何見解,也不話,等時間差不多他起告辭。

“咱們公社的棗園、山楂園不能荒廢,現在改革開放,以后對外貿易會多起來。大家還是想想怎麼做更好的新產品,先拿到省城去,如果反應好,再試試對外貿易。”

程如山消息靈通,知道中央正在商量經濟特區的事,要逐步放開對外貿易。據他的判斷,既然工作重心轉移到發展經濟上來,那出口進口必然會多起來。現今國工業水平不行,要想出口高科技產品也不可能,政府想出口創外匯,除了廉價勞力就是農產品。誰在這上面打開對外貿易的通道,誰就是改革開放的功臣,政績自然會起飛。

“真的?”公社干部們震驚了,他們可從來沒想過這麼大的計劃,沒那個野心啊。

按照他們的想法,支持大隊副業,讓社員們吃飽飯就很了不起呢。

沒想到程如山還給他們畫了這樣一個天大的餅。

程如山:“我們非常有特點的大蔥、紅菠菜都可以試試。”

雖然把最好的拿去出口很氣人,可為了換外匯做更大的事,也不得不如此。

被他這麼一說大家都激起來,一下子覺豪萬丈,要沖出亞洲沖向世界了。

程如山也不多說,他只負責提個頭兒,怎麼做還是靠他們,畢竟他也不可能去管什麼棗園大蔥的,他能做的就是幫他們提出好的建議,然后疏通運輸環節。

他走出公社辦公室的時候,正好看到程福貴大兒子急匆匆過來。

程福貴大兒子連和他對峙的勇氣也沒用,被程如山看一眼就趕袖著手退到一邊,哪里敢攘其鋒芒?他是來懇求把程福貴接回家過年的,結果遭到公社干部的一致反對。

本沒有一個人為他說話。

程如山挑了挑眉,又迅速放下,然后不疾不徐地走出公社。

人生還長,路還遠,不應該著急。既要靜下心來欣賞沿途的風,又要好好品味這人生的酸甜暖涼。

要一個人家破人亡境況凄涼,不分時代!他自認不是一個善良的人,記又好,端的是恩怨分明,睚眥必報。

他回家,在村口就遇到來接他的大寶小寶,冷酷的氣勢水般退去,眉眼也變得溫起來。

大寶小寶看他回來高興地跑上前,小寶拉著他的手,跟他講接完寶生就不要再接別的弟弟妹妹了。

程如山笑了笑,“為什麼?”

大寶:“我媽媽好辛苦,我們不想總是遭罪。”

小寶也點頭,“是呢,冬生,琳琳好可憐啊,都不吃了呢。”

程如山心里的,大手他的頭,“好,咱們接了寶生,就不要別的孩子來我們家了。”

回到家,姜琳在堂屋設計圖樣,文生切,程蘊之幫著閆潤芝。弄好以后,靜置一段時間,就可以灌腸啦。腸是段長安和朱俊杰出車特意幫他們帶回來的,足夠用的。

父子三人看著姜琳瞅著那一盆流口水,默默地對視了一眼。

說好的琳琳好可憐,都不吃了呢?

姜琳回頭朝他微微一笑,“晚上咱們燉吧,我突然好饞啊,好想吃紅燒!”

紅燒、東坡、扣、壇、把子、白切……姜琳一邊咽口水,一邊著肚子憧憬,真的突然好饞好饞,覺肚子虧了好久沒滿足,想起大魚大,一點都不犯惡心了。我要吃,我要吃,啊啊啊啊!

程如山:“……不犯膩歪了嗎?”

姜琳嚴肅道:“大過年的誰那麼矯?吃還膩歪?那是沒著!”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