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夜里的發現

30.6% / 300/979

西柚謙和有禮:“麻煩姑娘幫我謝過王妃娘娘。”

秀兒喜歡西柚這種謙謙有禮的君子,道:“您客氣了,娘娘說您是個很有趣的人,每次看您批注過的書,都笑得前俯后合。”

西柚臉紅。

他那都是隨興所至,胡寫的,沒想到讓王妃看了去。

南星在旁邊冷冰冰地道:“府里的人都知道,王妃娘娘笑點低。”

西柚和悉了,便道:“南星,你今日心不錯,竟然還能幫我解圍。”

南星面無表,并沒有接話。

秀兒回去就和唐竹筠說了這件事

唐竹筠眼中八卦之火熊熊燃燒:“秀兒,你說南星和西柚,可能嗎?”

秀兒:“夠嗆。”

唐竹筠喃喃道:“我覺得份懸殊,也有點難。”

份那倒不是主要問題,畢竟抬頭嫁,高嫁一些也正常。”

唐竹筠表示:你確定是一些,而不是許多嗎?

想想孔大儒隨手送的棋子,都那麼貴,孔家的底蘊,難以估計。

秀兒則表示:那份再高,西柚也是個病秧子啊!

誰嫁人的時候能接,隨時做寡婦?

唐竹筠弱弱地表示,好像行。

不過現在,不敢說這話了,怕被晉王收拾。

“那你覺得問題是什麼?”唐竹筠好奇地道。

“我只告訴您,您千萬別再問,免得出賣了我。”秀兒神地道。

“保證不說,你說。”唐竹筠信誓旦旦地道。

“南星這里,”秀兒指著自己口的位置道,“死過人。”

唐竹筠:“……”

這事知道啊。

當年如果不是因為男人犯糊涂,南星也不至于離開蕭家。

“淮上其實喜歡南星的。”

“啊?”唐竹筠道,“秀兒,這話你可不能說。”

“我才不會說呢!淮上親口告訴宋景的,他之前就喜歡南星。”秀兒道,“淮上多摳門您知道吧,可是您知道,南星生辰的時候,淮上給買了一朵絹花呢!”

唐竹筠:“……”

“您別覺得半兩銀子是小事,那在淮上那里,就是驚天地。”

唐竹筠:“哦。”

真是地的,不,單

秀兒道:“所以,以后您別想著孔公子和南星的事了。要是可以,您想想淮上,推他一把。”

唐竹筠:這麼摳的,真的推不

人的豬頭,表示自己吃不到。

西柚緩過來之后,唐竹筠派了府里的馬車把他送回去。

凜凜不放心,跟著他一起回去,晚上就沒回來。

“母妃,那我給哥哥留點甜棗。”嫣然一邊吃著棗子一邊道。

這是唐家舊宅門口的那棵棗樹結出來的果子。

孟語瀾心細,讓人摘了之后,特意派綠竹過來送。

不管怎麼說,都是舊時的味道。

唐竹筠只嘗了兩顆便放到一邊,嫣然回來后卻很喜歡,吃個不停。

吃點,棗皮太,不好克化。”唐竹筠笑道。

嫣然表面答應,實際上趁著不注意,就里塞一個。

晉王回來,嫣然又快樂地喊他一起吃棗。

晉王表示他不吃。

他胃不好,吃點飯就行。

嫣然實在喜歡,吃了不,最后只剩下盤子里淺淺的一層,才不好意思。

唐竹筠擔心消化不好,吃了一顆大山楂丸子,才放回去睡覺。

吃棗一時爽,腹脹火葬場。

嫣然晚上腹脹難忍,跑了好多趟茅廁,可是肚子還是疼。

邊伺候的丫鬟被嚇壞了,要去找唐竹筠。

嫣然卻不讓。

“沒事。”趴在床上有氣無力地道,“我之前吃多了東西也這樣,母妃來了也沒用。你不用管我了,下去休息吧。”

丫鬟并不敢,但是熬到下半夜,也實在熬不住了,趴在床邊睡著了。

嫣然卻腹脹得沒什麼睡意,生自己的氣,心中暗暗發誓,下次一定不能再吃這麼多了。

可是睡不著,怎麼辦?

這長夜怎麼熬過去?

去找崔小球?好主意!

雖然不能見面,但是崔小球的院子就在崔家挨著王府這一邊,喊他出來,就說……就說提前賞月了!

反正現在都十三了,月亮也圓的了。

打定主意,嫣然躡手躡腳地起,套上裳出了門。

守夜的侍衛見到嚇了一大跳,都哄著小祖宗趕回去。

嫣然提著燈籠,對他們擺擺手:“沒事,我不走遠,我就去喊崔小球出來說話。你們不放心,遠遠跟著就行。”

侍衛們還能說什麼?

這位小祖宗,完全不怕黑,也是令人服氣。

偌大的王府,晚上出門行走,很多男人都害怕。

十三的月亮已經很明亮,快走到墻邊,嫣然把燈籠吹滅——別一會兒被崔家的侍衛當刺客,得低調點。

不行,先得觀察觀察崔小球院子里的況。

旁邊有一座假山,嫣然想,先登高遠,觀一下。

小東西第一次做這樣的事,覺得很刺激,腹脹的痛苦都忘了,全然投到“做壞事”里面。

躡手躡腳地往假山后繞去,卻意外聽到假山里有些響

嫣然一愣,隨即停住了腳步,豎起耳朵仔細聽著。

“王妃娘娘很好,為人善良,不管是誰都會救的。”

嫣然瞪大了雙眼,竟然是榮嬤嬤的聲音?

可是,這是在和誰說話?

里面很快傳來了極輕的腳步聲,倘若別人或許發現不了,但是嫣然的聽力超群,還是聽出來了。

與此同時,后面遠遠跟著的侍衛聽不到嫣然聲響,不由慌張地出聲喊

這位小主子要是出事,他們可都吃不了兜著走。

“姑娘怎麼在這里?”榮嬤嬤從假山里出來。

雖然月很亮,但是嫣然還是看不清楚的神

“我來找崔小球,想嚇唬嚇唬,嬤嬤您怎麼在這里?”嫣然一臉天真爛漫,“您是不是也要嚇唬人?咱們一起藏假山里呀!”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