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

25% / 278/1111

掌柜原本是不想收歐飛錢的,可一看到歐飛拿出來的幣,又聽得這是來自“天”的錢幣,立馬不再推辭。 .

“如此,小老兒厚收下了。”不過他也不貪心,只取了一枚最小的幣,這枚幣的重量大約相當于這個時代的二錢。

二錢銀子,即二百錢,而湯包屬于小籠包的規格,一錢可以買兩個,歐飛買一百個湯包,實則只需五十。

但是他手最小的幣有二錢,所以掌柜只好拿了一枚最小的幣,從價錢來說,掌柜自然是賺大了。

但是掌柜認為這枚銀幣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因為這可是神仙使用的錢幣,他打算將之當傳家寶傳下去。

飛見掌柜這麼實在,反而有些不好意思,用這些不銹鋼的幣當銀子使,他也算是夠不要臉的。

話說回來,不銹鋼這種東西若是出現在這個時代,其價值恐怕也不銀子低,所以歐飛也沒什麼心里負擔。

不過歐飛還是從手心又取了一枚五分的幣放到掌柜手,掌柜自然是大喜過,連連道謝,這算是歐飛給的打賞,他收得理直氣壯。

很快,伙計將一百個湯包裝好,當然,他的多給裝了二十個,不過他相信,算掌柜的知道這事,也不會罵他。

“歐大俠,你的湯包裝好了。”伙計將包袱給歐飛,歐飛當場從包袱掏了一個出來,一口咬下去。

口,鮮香四溢,歐飛將湯含在里細細品味,湯在舌頭來回滾,整個口腔都彌漫著鮮香。

“嗯,好味的包子,真不錯,下次還來買,祝掌柜的生意興隆,我會跟財神打個招呼,請他關照你的,未請教掌柜高姓大名。”

這自然是歐飛的一點惡趣味了,名人效應他誰都明白,有了他這一句贊譽,日后這家包子鋪必然生意興隆。

很簡單,因為這是連神仙歐大俠都贊不絕口的包子,那肯定有其獨到之,事實這家包子鋪的包子也確實相當不錯,在沒有諸多佐料的這個時代,能做出這種味道的包子已經十分難得了。

加歐飛那一句下次還來買,這表示來這家包子鋪吃包子有可能遇到他,人們自然更加趨之若鶩,而掌柜的與其家人不明所以,便真以為是歐飛請財神爺關照他了。

掌柜一聽歐飛的話,自然是欣喜若狂,對歐飛一揖到地,道:“小老兒沈華,兒子為抵抗韃子戰死了,只留下一個孫沈祐,多謝歐大俠垂憐。”

飛點點頭,道:“原來是忠烈之家,那在下便沒幫錯人,如此,在下先行告辭了,沈掌柜保重。”

“誒,歐大俠慢走。”

掌柜將歐飛送出店外,歐飛心下暗暗嘀咕,沈祐?這名字聽去還有些耳,不知道在哪聽到過。

一時半刻想不起來,歐飛也不再多想,劍指一引,腰間長劍便彈而出,于半空變寬大闊劍,歐飛縱躍長劍,飛而去。

他卻不知,這掌柜的正是數十年后大名鼎鼎的巨富沈萬三之祖,而那沈祐,正是沈萬三的父親。

所以說,無巧不書,歐飛隨口一句惡趣味的戲言,卻真的撞了注定為巨富的一家人。

那臉蒙輕紗的邊侍跟出來時,歐飛已經劍離去,侍跺了跺蓮足,氣惱的道:“這個歐大俠,怎麼走得這麼快?小娘子,你的完夫婿飛走啦!”

失笑的搖了搖頭,聲道:“阿晴,你說什麼傻話呢!我與歐大俠無緣無份,本都不認識,何來夫婿一說?走吧!先去找郭世姐,安頓下來再說。”

“哦!”

正要轉離去,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麼,又轉進了包子鋪,走到正在招呼顧客的掌柜旁,道:“掌柜的,給我二十個湯包。”

“誒,好的,小娘子請稍候,湯包馬來。”

突然對掌柜道:“掌柜的,可否借一步說話?”

掌柜怪的跟著走到一旁,道:“不知小娘子還有什麼吩咐?”

了一息,聲道:“掌柜的,剛剛歐大俠給你的兩枚銀幣,你可不可以轉讓一枚給我?”

掌柜聞言苦笑道:“小娘子說笑了,這銀幣得到的人恐怕沒有人會愿意轉讓出去吧?小老兒打算作為傳家寶傳下去,還請小娘子恕罪。”

聲音聽,溫似水,看去似乎是武林人,卻與他溫言細語的說話,顯然家教良好。

若是其他事,掌柜能幫也幫了,可這銀幣乃是歐大俠所賜,他哪舍得轉讓給別人?

似是不愿放棄,又道:“掌柜的,我愿以千兩紋銀購買,請務必轉讓一枚給我。”

掌柜心下一驚,想不到這小娘子如此執著,當下開口問道:“小娘子為何如此執著于這銀幣?不知是否方便相告?”

“這……”垂首,微微側過子,卻是心下害,不知如何回答。

阿晴見狀,忙湊到掌柜耳邊悄聲說了些什麼,掌柜臉浮起一抹恍然之意,仔細瞧了瞧那,雖然以面紗蒙住了大半張臉,卻也能看出眉目如畫,眸如星,當是一位絕頂的人兒。

嗯,倒也配得歐大俠,當下總算松了口,道:“好吧!小老兒便贈予小娘子一枚,但愿小娘子能心想事。”

聞言大喜過,忙對侍聲道:“阿晴,你取一千兩銀票予掌柜的。”

掌柜連連擺手,從兜里掏出那枚五分的幣,道:“小娘子不必客氣,若以錢財來衡量這銀幣,豈非對歐大俠的不敬?小娘子拿去便是,切莫再提銀錢的事。”

聞言,對掌柜深深一揖,道:“如此,多謝掌柜的了,你是好人,漫天神佛一定會保佑你的。”

掌柜輕頜下花白胡須,高興的道:“呈小娘子吉言了,小老兒也祝小娘子早日得償所愿。”

如今這世道,因為歐飛的存在,人們無篤信鬼神的存在,社會風氣可謂是最正的時候。

都是正能量,便連為惡多年的大惡人也紛紛洗心革面,開始行善積德,以贖罪孽,大宋百姓,真正的活在了一個夜不閉戶,路不拾的時代。

/47/4ml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