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龍山莊后院,歐飛跟在朱無視后,泰然自若的轉頭四顧,打量著后院景致,對他的作,朱無視看在眼,卻什麼都沒說。請()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神候,我們何時開始學習?”
朱無視帶著歐飛,走到一涼亭,道:“不急,咱們先好好聊聊,坐。”
“哦!”
歐飛與朱無視于涼亭的石桌旁落座,朱無視開口道:“歐,我問你,你如何看待‘忠義’二字?”
“忠義?”歐飛聞言一怔,心下立刻反應過來,鐵膽神侯這是在試探他的三觀,以此來決定是將他當心腹培養,還是作為棋子利用。
另外,很有可能打算對他進行……洗腦?我去。
歐飛心下暗暗吐槽,面卻做出一副沉思的模樣,半晌后才道:“義沒什麼好說的,為朋友兩肋刀是為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為義,不過這些是小義。”
“而為國盡忠,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謀福祉則為大義。”
“至于忠嘛……”
朱無視追問道:“忠又如何?”
歐飛正道:“神候,我說的話皆為肺腑之言,若是說得不恰當,還請神候恕罪。”
朱無視微笑道:“放心,今日是閑聊幾句,無論你說的恰不恰當,我都不會怪罪于你。”
歐飛點點頭,道:“忠這個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每個人的認知或許都是不同的。”
“而屬下對忠字的認知,是與義連在一起的,要談論忠,首先要弄清自己究竟為何而忠,或者說忠于何。”
“自古以來,人們總說忠君國,其實我認為那是錯的。”
朱無視目閃了閃,和聲問道:“為何是錯的?”
“君,不應該放在國之前,應先國,再談忠君,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無論任何時候,首先要忠于自己的祖國,再考慮是否忠于君王。”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非某一家,某一人的天下,在我看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是狗屁。”
“若無天下百姓,何來的江山社稷?何來的朝廷?何來的君王?所以我認為,我們的忠應先給予國家,再給予君王。”
“若君王有道,雄才大略,令國泰民安,黎民百姓人人有飯吃,個個有穿,這樣的君王自然值得我等盡忠。”
“可若是君王無道,使得臣當道,殘害忠良,民不聊生,那這樣的君王并不值得盡忠,非但無須盡忠,若是到極,反之又有何妨?”
“九五之位,有德者,有能者皆可居之,無德無能之人,你當什麼皇帝?趁早給能者讓位好了。”
“這便是屬下對忠義的理解,在一些人耳聽來,或許有些大逆不道,但這是在下心的真實想法,算這些話傳到皇耳去我也不怕。”
“若皇因為我說了幾句肯之言要治我的罪,不恰恰證明了他不值得我盡忠嗎?神候以為如何?”
朱無視聽完歐飛的話,心下再三權衡,最終還是覺得,歐飛可以作為心腹培養。
從他所說的話來看,他對皇權其實并不怎麼放在眼里,當然,他有那個不將皇權放在眼里的資本,他重視的是皇帝的治國之能,僅憑這一點,歐飛很有可能站在自己這一邊。
朱厚照為達平衡,寵信曹正淳,不正好契合了歐飛所言的“臣當道,殘害忠良”這一條嗎?
如今的大明,雖不至民不聊生,但朱厚照荒無道,貪杯好玩,好無恥,不正是歐飛口的無德無能之人嗎?
如此看來,自己其實什麼都不用做,也什麼都無須多說,只要日后讓歐飛看到朱厚照的無德無能,自己的雄才大略,那麼自己起事時,他自然知道如何選擇。
想到此,朱無視對歐飛笑道:“歐你說的雖有些離經叛道,但未必沒有道理,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一君無能,妨害到的卻是江山社稷,天下萬民。”
歐飛聞言激道:“是這個理,神候果然也是個深明大義之人,屬下佩服,日后在侯爺手下做事,定然會很痛快。”
朱無視臉笑意更大了幾分,他卻不知道,他在心下評判歐飛,歐飛心下何嘗又沒在評判他?
鐵膽神侯朱無視的確雄才大略,在才能,足以甩朱厚照幾條街,可惜他過于薄寡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卻是歐飛心里,不忠不義之人更加反的對象。
朱無視只重視歐飛對忠義的看法,卻不知道,歐飛最看重的恰恰不是忠義,而是仁義。
他本是個雇傭兵,除了對祖國的絕對忠誠,對民族的大義,以及兄弟的義外,其他再無值得他盡忠的對象,所以他最看重的反而是仁義。
這仁義在他的生存環境,現在傭兵團對待傭兵的態度,顯然,漢之鋒芒的高層讓歐飛很滿意,因為他們真的做到了仁義二字。
可朱無視的所作所為,在他看來,說他薄寡義都算是輕的,簡直是無無義。
而最不能讓歐飛容忍的是,他為了達目的,居然勾結東瀛倭寇,這絕對不能原諒了。
所以不僅是朱無視要以觀后效,歐飛同樣要以觀后效,若他日后的作為能讓他滿意,便是助他篡奪了皇位又如何?
反正朱厚照這個皇帝本存在極大爭議,那不如讓一個沒有爭議,肯定是雄才大略的人來做皇帝。
本朱無視如今已經有了他這個強大助力,許多計劃都可以改變,許多事也無須再進行,直接碾過去即可。
如今,看他究竟對自己能不能做到完全信任了,若他能完全信任自己,那肯定會如他所想,許多事都能改變。
若他對自己做不到完全信任,永遠只相信自己,他一定會將計劃繼續下去,那麼什麼都不用說,完任務的同時,順便干掉他是。
“好了歐,今天聊到這吧!跟我來,我傳授你大探必須掌握的技能。”
“是,神候。”
/47/4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