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 81 章

71.1% / 81/114

譚廷展信一眼看到底,整個人愣在了那裏。

宜珍的親筆書信,他們已經將那位太太順利救出來的,但是萬萬沒想到,那位太太竟是被人囚困了外室。

而囚困的人,不巧,是林大老爺林序。

譚廷眼睛被扎了一下。

姑母與那林大老爺林序,年婚,相敬如賓,即便是姑母嫁過去多年未有孕,林姑父也從來都沒有為難過姑母。

先不說旁人艷羨他們夫妻的,只說作為譚家人,也不免心生激。

譚廷自然以這位姑父為尊,只是後來他了朝,漸漸與姑父政見不同,但也總是當做長輩敬著的。

可現在呢?

他姑母還以為自己的婚姻是門當戶對、最能長久,事實恰恰相反。

林序有外宅近二十年,姑母本就被他蒙在鼓裏!

譚廷突然覺得有些好笑。

別說姑母,只怕包括他自己在的大多數人,都看不清這位林大老爺到底是什麼人吧。

譚廷不由地想到了那封殘信。

儒雅尊長的皮囊之下,林序到底是怎樣的人?

林閣老和昌明林氏呢?

......

譚廷是第一次收到了妻子的信。

明明知道,自己和林家和姑母的敏關係,但還是第一時間給他報了信。

譚廷在林序暗中作為的驚詫泛寒之外,心裏又因著這封第一時間到來的妻子的信,有些暖意在慢慢聚集。

可惜這信不能留,譚廷默了半晌,終是嘆氣燒了。

這若只是給他的家書該多好......

下了衙門,譚廷回了府,不想路上恰好就遇到了那位林姑父。

街上人流不息,譚廷甚至一度下馬牽著慢慢走,免得撞到了人。

而那位林姑父竟然打馬往城外而去,在街上亦打馬平治,險些撞到沒來得躲避的小孩。

他這般匆促,自然是看不到譚廷了。

但譚廷卻看得到他,看得到他溫和儒雅的臉上,今次繃著,明明日頭還亮著,他臉上佈。

譚廷負手回了自家府邸。

只是想想那位姑父的手段和勢力,又怕在溫泉山莊的妻子出什麼馬腳來。

這層窗戶紙,他還沒準備立刻捅破,所以暫時並不便告訴自己姑母。

換句話說,其實姑母不知道,一直活在林序製造的假象中,反而安穩。

他翌日抱了病沒有上衙,悄悄去了一趟溫泉山莊。

還沒上山便察覺到了十足的戒備,不過這畢竟是林序的事,不能大張旗鼓。

譚廷喬裝打扮回了自家的山莊。

項宜正在門前同門房代事

看著一個布衫的長須男人走了過來,眨了眨眼沒認出來,還甚是謹慎的讓人過來問,問他是何人,來做何事。

譚廷:「......」

他瞥了門房一眼,門房就反應了過來。

但他向走了過去,還訝然地睜大了眼睛。

譚廷只得低聲道了一句。

「宜珍緣何連自己夫君都不認識了?」

他不高興地瞧著

項宜:「?」

實在沒想到,這位大爺還沒休沐就回來了。

「額......是妾眼拙了。」

項宜連忙將他拉進了家中,到了無人才問。

「大爺怎麼過來了?」

那位大爺還是不悅,長須下的角不高興地著。

項宜不知道他怎麼這麼大的氣,只好聲又問了一句。

「元直擔心我,才專程過來的?」

了「元直」,譚廷心裏已經暗暗高興起來了,但他還是綳著角,心想會不會這時候他夫君。

沒有了,只是看著他。

譚廷只得放棄,低聲回了

「自然是擔心你,我派人悄悄盯了盯那林姑父,這兩日他因著找不到人,煩躁了不,我只怕他手段輩出,對你們不利,所以抱病前來了。」

他言語比從前稍多了些,項宜卻在他的話中,心安了不

慢慢開始信任他,項宜甚至都不曉得從何時開始......

譚廷回去換了裳,才見了沈雁。

這幾日沈雁都是和寧寧在一起。

倆親近又陌生,時常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但沈雁只要能看著兒在邊,哪怕一句話都不跟自己說,也沒關係。

這樣的日子,是這十幾年做夢都要擁有的。

不過這回見譚廷親自來了,還有些難為,畢竟是林序的外室,而譚廷的姑母林大夫人是正妻。

然而這位譚家宗子並沒在此多說一句話,反而問接下來準備怎麼辦。

沈雁知道自己這份再不能用了,「若是可以,改名換姓去個人煙稀的地方過後半生,我就心滿意足了。」

這事並不難辦,譚廷一口應了下來。

倒是項宜看了一眼妹妹,但見妹妹臉上有些迷茫,想問要如何的話也就沒問了。

不過譚廷另問了一件事。

「太太知不知道,我岳父項大人的事,和林序是什麼關係?」

這件事,項宜在之前已經問過了。

沈雁直言林序就在陷害項直淵的行列之中,「他陷害過的忠臣良將何止一個兩個,只不過害了項大人的不止他一人,他們是相連的一群人!」

可惜林序在外的事,亦不拿回來告訴沈雁,至於到底是怎樣的一群人,便不曉得了。

譚廷猜到了,這其中本不止林氏和程氏,他們還有更多的黨朋,或者說是世族出的黨朋......

他沒再繼續問,沉默地思量起來。

沈雁卻看到了一旁迷茫的上,看了寧寧半晌,道了一句。

「我想我自己走就夠了,寧寧有項家兒的份就很好,讓繼續留在項家吧。」

小姑娘看過去,母親輕的長發。

「項家很好,你留下來......」

這是小姑娘從小就悉的環境,若是一下讓換了環境,反而要不適應了。

小姑娘還有些猶豫,但沒說什麼。

但項宜卻聽到沈雁的話時,暗暗嘆了口氣。

也覺得寧寧能繼續做的妹妹很好,只是這樣一來,恐怕弟弟這一輩子都不會有機會了。

畢竟是自己的弟弟,項宜有些替他難

但他這樣一廂願的暗,這一口苦只能他自己默默咽下去。

晚間,譚廷和項宜單獨吃了飯。

說起要給沈雁安排旁的份,譚廷也提及了同樣需要離開的程大小姐程雲獻。

程雲獻暫時還沒有離開程家,已經開始收拾母親的,為自己鋪墊後路。

明明是程家大小姐,但已經對這個家毫無留了。

項宜和譚廷皆是一陣唏噓。

正是因為林序、程駱這樣的濫用權勢的人存在,哪怕是邊的人,都不能安穩地自由地生活。

這樣的族長,這樣的家族,又能行什麼善呢?

林家的人還在嚴監控山莊各家的莊院,項宜也擔心再這樣下去,沈雁會暴,但給沈雁安排一個穩妥的份,也不是立刻就能辦的。

譚廷乾脆了項宜。

「宜珍明日回京城吧,先給沈太太安排一個專司寧寧葯膳的嬤嬤份,等之後穩妥了,再送出京城去。」

林序怎麼也不會想到,沈雁能反過來去京城譚家。

項宜也覺得好,吩咐人收拾行裝,準備第二天就回京城。

不過譚廷第二日還要上衙,當天晚上就離開了。

項宜送他去了門口,他又起了鬍鬚來。

項宜瞧著他這樣子覺得有趣,他卻哼哼道了一句。

「宜珍下次若是再認不出你夫君,我可是不饒的......」

他這話說到尾兒,有些奇怪的調調。

項宜兩腮熱了幾分,連忙推著他走了。

*

朝中近來事頗多。

先是黃河地區今歲降水極其沛,各地方衙門都認為需得加固河堤,以防黃河水因暴漲決堤泛濫。

一旦黃河泛濫災,百姓本就艱難維繫生存的口糧,就全都沒有了,流民立刻多起來,接下來的事便更為複雜。

除了黃河洪訊,北面的韃子今歲也不消停,頻繁擾邊境。

更不巧的是,皇上竟然病了。

雖則皇上多年龍欠安,但也都慢慢養在宮中,尚算穩妥,但昨日京突然昏倒在地,驚得紫了一,還在太醫妙手及時,已經醒過來了。

譚廷在通政司消息最是靈通,連幾位通政司的老大人都道。

「今歲恐是個酷暑,再有許多事都聚在一起,說不準要出事啊。」

譚廷亦覺得不妥。

世族和庶族的事,如今只是堪堪了下去,但尚不到解決的地步。

若只有這些也就罷了,只怕還有有心人在暗中盯著,伺機攪弄風雲。

譚廷本想今日早早回家,但還是在衙門做了半晌的事,眼見著老大人們都離開了,才快馬回了家。

妻子果然回來了,譚廷進了正院,就看到了窗下坐著的人。

還沒看到他,只是坐在窗下給一盆茶花修剪枝杈。

譚廷沒有人讓人通稟,只這樣看著妻子坐在窗下,便覺得自己一顆因著朝中繁雜事務高懸的心,放了一放,緩了下來。

他這才走了過去,了簾子,立刻就看了過來。

譚廷沒讓,自己換了裳,就換了做的那件夏裳,走到邊坐下來。

項宜仔細看著他穿了新

「宜珍的裳自是好的,只不過就一件,沒得換。」

他說完,瞧了妻一眼。

項宜見他得了便宜還賣乖,角輕翹,拿了針線筐過來。

「那我再給大爺做一件......」

譚廷希冀地看過去,聽妻子俏聲笑著開了口。

「再做一件子好了。」

話音落地,男人哼哼笑出了聲來,但卻一把將抱到了自己上。

項宜被他一驚一乍,嚇得摟住了他的脖子。

「天太熱了,大爺別鬧!」

譚廷反而看著妻子妹帶著些的眉眼,輕問了一句。

「是天太熱,還是宜珍熱了?」

項宜被他瞧得眼角都熱了起來。

但這會天還沒黑,又是在京城府邸,連忙推了他。

「大爺別鬧了,有事要同大爺說呢。」

譚廷這才將放了下來,問是何事。

項宜說今日回了府,恰遇到了族人。

「是替宣二老爺來的,道是宣二老爺家添了長孫,要上族譜。我又問了一句,這位二老爺孝期已經過了,好似要來京準備起複了。」

說了這話,就見譚廷剛才和緩的神落了幾分,他嗓音沒有什麼起伏。

「上族譜的事,照著族規來辦就是。至於他起複,既沒來同我商議,我們便也不要管了。」

項宜明白他的意思。

這位宣二老爺的況和旁的族人都不相同。

這位宣二老爺守孝之前,位至正三品的工部侍郎。

前任族長譚朝寬突然死,譚廷彼時年紀尚輕,還沒有進士功名在,族人不免輕看,就有人提出譚氏宗子應該易位,由同樣出自嫡枝的二老爺譚朝宣來做。

而譚朝宣本人,也是頗有此意,甚至來信暗示譚廷將位置讓給自己,大家都便宜。

說起來,他亦出自嫡枝,與譚朝寬乃是叔伯兄弟的關係,只不過因著他父親一意孤行,在外經商出事沒了,他那一枝才沒落下來。

但這位宣二老爺仕途極其順暢,彼時就已經是工部看好的接替侍郎的人選。

他與譚廷共爭宗子之位,若非是譚廷出更加名正言順,小小年紀就在科舉中有所作為,再加上三老太爺、五老太爺兩位族中德高重的族老力,而譚廷嫡親的姑母又是昌明林氏的宗婦,譚廷這才當上了宗子。

他做了宗子之後,那宣二老爺就不太同清崡譚氏本家聯繫了,但也沒有單立一枝。

若是譚廷一旦沒了,而譚建又沒有建樹,那麼這宗子之位,還是要落在宣二老爺頭上的。

換句話說,宣二老爺仍舊虎視眈眈宗子之位。

譚廷對此沒什麼好說的,

「他不認我做宗家,我也不必上趕著認他做堂叔,日後再見真章便是了。」

譚廷不多說此事,只同項宜說起了接下來給沈雁安排的去

「林序還在找,我們還得確保萬無一失。」

兩人又說了一陣子話,譚廷因著朝中的事多發起來,吃過飯就去了外院的書房,接連給清崡和幾個譚氏族人的聚集地去了信。

譚家族人的聚集地,距離黃河都不遠。

他讓族人這邊準備起來糧食、水甚至一些防,一旦黃河水患出現,他們也能有個應對,甚至還能接濟周邊庶族一二。

他是一族之長,須得心,有備無患。

這般一直忙碌了好幾個時辰,待到項宜親自過來看他了,才意識到深夜的更鼓都響了起來。

接下來幾日,譚廷都甚是忙碌。

項宜俱都看在眼裏,盡量從旁幫襯他一二。

但這日下了衙,項宜在院門口見到他的時候,便見他臉沉起來。

「怎麼了?」迎過去。

譚廷亦上前握了的手,他神嚴肅。

「今日的加急奏報,黃河到底是決堤了,不要說周邊府縣,清崡這次都要災了。」

「啊......」

譚廷安地拍了拍妻子的肩頭。

「沒事。皇上臥病,太子監國,想要派欽差前去治理水患,安置災民......」

他看過來,項宜看到男人眼眸深邃中映著天

「我已自薦前往。」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