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搬空狗皇帝鹽池

22.1% / 77/348

蘇婳不知鹽池在何,整個解池占地廣袤,若如無頭蒼蠅般找可不知找到什麼時候。

堅信一句,有錢能使鬼推磨!

另外運氣也特別好,鹽兵分白夜兩班采鹽。

解池因此有夜市,沒有規定宵,夜晚依舊有車馬穿行。

看見一輛空馬車,走上前去:“大爺,去鹽池要多銀子?”

蘇婳扎的高馬尾,穿的灰男裝布,布還有泥土印子,但勝在五好看,像極了落難小年。

車夫大爺看了一眼蘇婳裝扮,就覺得沒錢的主。

不過他想,生在這里的,都是鹽兵的孩子。

他也沒有喊價,反而誠實說道:“收你一百文錢好了,老夫正好要去接兒子,順路。”

蘇婳愣住,沒想到這麼便宜。

從袖兜里掏啊掏,掏了許久,總算掏出一塊碎銀出來。

空間的財富積蓄,最小面值是一錠銀子,能掏出碎銀,還是在蘇似錦的首飾盒里找到的。

“大爺不必找了,就是希能趕路快些,我有急事找我哥。”

車夫大爺接過蘇婳的碎銀,有點意外,聽到不用找,樂呵道:“那你快上馬車。”

末了,又自來問道:“你哥也是日值呀?”

“對啊!”蘇婳‘一本正經’點頭。

等到車夫大爺駕著馬車趕往鹽池的時候,趁機打聽:“大爺你有聽到府的人說,滅世將臨的事嗎?”

車夫大爺聽到‘滅世將臨’四個字驀地嚇了一跳,懷疑自己聽錯,回頭道:“沒有呀,啥滅世將臨?”

“沒聽過?那沒事了。”蘇婳搪塞,皺眉坐回車廂。

鹽池確實不遠,距離城門大概二十里,馬車趕路很快就到了。

蘇婳跳下馬車,首先第一眼就看到一棟城樓建筑。

城樓上刻著氣勢磅礴‘鹽池’二字,之后還看到高四米的圍墻。

圍墻不管寬長都不到頭,從中可窺鹽池其規模。

蘇婳離開了車夫大爺,走近城樓,就見城樓前有許多在等自己丈夫、兒子的婦人與老人。

這時有個婦人不耐煩道:“怎麼人還沒有出來?時辰都過了?”

等兒子的一個老漢迷道:“都過去小半個時辰了,今夜咋回事?”

老漢話音剛落,恰在這時,城門突然打開,隨后麻麻的鹽兵從城走出來。

不僅有日值的,還有剛進去沒多久夜值也走了出來。

十萬鹽兵一個個面凝重如水般涌出來,不一會城外便人山人海。

蘇婳后退了一些地方,免得沖撞。

也在這時,終于聽到了一個驚天大消息。

那些之前等丈夫、兒子出來的婦人和老漢,找到了自己的丈夫、兒子,在城門談起話來。

一個鹽兵最先說道:“出大事了!大人們說滅世要來了,大乾可能要亡了。”

“大人們讓所有人三天務必收拾好行囊,也往南逃荒。”

鹽兵的妻子嚇了一跳,聲音都大了起來:“你說啥?逃荒?啥逃荒?”

鹽兵耐心解釋:“就是你聽到的遷徙逃荒,城外已經有上百萬其他地方的逃荒百姓聚集,大人們讓整個解池七十萬人也一起逃!”

頓時,不僅這對夫婦在議論這事。

其他鹽兵也一臉凝重告訴自己的家人,鹽運使讓十萬鹽兵回家收拾帶家眷逃荒的消息。

“好家伙!難怪要五天!”

蘇婳聽完了這個驚天大幕,心里都忍不住佩服鹽運使。

鹽運使分明想趁機吞兵吞資造反,偏偏給自己找了一個冠冕堂皇逃荒的借口。

不過鹽運使反了狗皇帝,將整個解池的人帶走,但凡能讓狗皇帝添堵的事,都喜歡。

要是整個大乾的將帥都帶兵反了狗皇帝,更是求之不得。

蘇婳等十萬鹽兵,還有后面出來穿著服不知品級的員全部離開后,驚喜發現城樓居然被丟棄沒人看管,甚至連城門也沒關,就這麼大敞著。

“哈哈,真是瞌睡有人送枕頭!”

很顯然,鹽運使帶不走鹽池就只能丟棄。

但從現在開始,鹽池變無主之

不對,將是蘇婳的了!

蘇婳迅速穿過了城樓,進了城

走進去,首先看見右邊圍墻邊都建了一排房子。

隨后是一個不到邊的天然鹽湖撞眼簾。

此時天然鹽湖岸邊,一排排,一列列,數之不盡開采的雪白鹽山仿佛一道道壯麗的景吸引著蘇婳的目

蘇婳視線環顧了一圈,發現周圍空無一人,差點笑不活了。

當即也不磨蹭了,開始收收收。

但鹽山實在太多了,蘇婳一點也不客氣,直接從空間調出一匹馬來。

騎著馬就在鹽湖邊飛馳。

而空間就像神仙的乾坤寶袋,只要經過一地,鹽山瞬間消失收空間里。

空間溶堆不下,蘇婳就將鹽山堆在溶外。

總之這次,開采好的鹽山全部搬空收走,一點不剩。

收完湖邊的鹽山之后,還拿出之前盆地開鎖的萬能鑰匙,將圍墻邊的所有房子門鎖打開。

打開之后驚喜發現,每一間房子都堆著用麻袋裝好,甚至蓋了印章的鹽。

這些鹽明顯是正準備要押送往京城給狗皇帝的。

蘇婳看著上面的印,眸一瞇,絕不手統統全收走。

至于全部鹽收走,解池七十萬老百姓吃鹽會不會問題這一點,是一點不糾結。

一是因為鹽池已經被鹽運使丟棄,了無主之

二是因為鹽運使本就是一大差,為鹽運使、運副、運同那幾個當的,怎麼可能不中飽私囊私藏鹽?

指不定哪個地方還建有鹽庫,只不過是鹽池這邊的鹽帶不走,鹽運使才不得不丟棄。

蘇婳心安理得搬空狗皇帝的鹽池之后,當即就騎著馬離開了鹽池。

但由于與秦宿約好的時辰還沒到,將馬收空間后,又在夜市逛了一下。

一路逛,一路看見許多原本在擺攤的攤主全都不做買賣了,紛紛回家收拾,準備遷徙逃荒。

許多商鋪也還開著,燈火通明,比如米糧鋪、雜貨鋪、布莊、錢莊。

米糧鋪想清空糧倉,雜貨鋪、布莊都想收現銀。

至于錢莊,這下就糟了,許多百姓用銀票要求兌換現銀。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