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順便做筆生意

36.4% / 184/506

剛從進修學校出來,羅雅就哈哈大笑起來。笑得直不起腰,蹲在地上。

“羅雅,你笑什麼”?

“哈哈哈……,我笑你撒謊,把咱們家裡說的那麼可怕”。

哦,原來是如此。

“嘿嘿,就是嚇唬一下,別讓到咱們那裡去”。

“為什麼啊?我看著這個魏老師好的,到咱們那裡去,不也對咱們有幫助嗎”?

“是能有一些幫助,不過,在幫助咱們的同時,也能幫助別人。如果不去,就只能幫助咱們,不能幫助別人”。

“說的繞來繞去的,還是不明白你的意思”。

不明白就不明白吧,等以後你就知道了。

林駒不想說太多,就轉移話題。

“羅雅,這裡離燕京大學不遠,咱們到那裡看看吧”。

“好啊,我早就想去看看啦,走”。

兩人走了一段,上了公車,不一會兒就到了燕京大學。

學校放暑假,不過院裡仍然有一些人來往。

“林駒,你將來就到這裡來上學吧,我覺得你一定能考到這裡來”。

“考到這裡來,問題倒是不大,不過我不想到這裡來”。

“那你想上什麼大學”?

“我就想上綠江農學院”。

“綠江農學院,不會吧,農學院錄取分數很低,你的績那麼好,太可惜了”。

“沒什麼可惜的,一張文憑而已,關鍵是要明白,自己想要什麼”。

“那你想要什麼”?

“將來念完大學,我還要回到農村去”。

“回農村?人家都想進城裡,你為什麼要回農村,你多傻啊”。

“羅雅,現在看著城市好,農村不好,不過,等過上一些年之後,人們就會發現,城裡不如農村”。

“我才不相信呢,怎麼說,城裡也比農村好。人們都願意進城,有哪個願意到農村去的”?

“你們家不就從城市到農村了”?

“那是沒辦法啦啊,要是自己選擇,我家也不會去的”。

唉,現在跟說這些也沒用。

跟誰說起來將來城市的人口炸,通擁、空氣汙染、噪聲、霧霾、張的生活節奏、不安全的食品、拼死拼活的房奴,令人絕的房租和房價,都不會相信,會有那一天。

“好啦,羅雅,這件事兒等將來再說。現在咱們先在這裡做一筆買賣”。

“做什麼買賣”?

“買一些糧票”。

“買糧票幹什麼”?

唉,你現在哪裡會想到那麼多。

家裡面吃的,將來你和你哥哥到三道河吃的,不得細糧啊,沒有全國糧票,上哪裡買細糧去?

就是咱們出來旅遊吃飯,不也得頓頓糧票?

“將來就有用了”。

“這裡有賣的嗎?糧票不都是單位給發的麼”?

等著單位給,早就死了。

農村沒有單位,誰給你發?就算是單位給發,又能發幾斤?

算了,你就是我的小天使,不食人間煙夥,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俗事,就由我來張羅吧。

“這裡的學生手裡有糧票”。

“他們賣給咱們嗎”?

“會的,走,咱們開始賣家,你也跟我學學怎麼做生意”。

“我才不做生意呢”。

“不做生意,將來怎麼賺錢”?

“有你賺錢不就行了麼”?

好啊,這話我聽,我賺錢,你花錢。男主外,,男耕織,夫妻雙雙把家還,你挑水來我澆園。

林駒樂得屁顛兒屁顛兒的,恨不得飛起來。

到大學裡來買糧票,來自於林駒前世的經驗。

從理論上講,大學生們在寒暑假的時候,都要回家。

他們的戶口和糧油供應關系,在上學期間,都遷移到學校來。放假回家的時候,又不能遷移回家。

但是學生們回家也要吃飯,所以,在放假的時候,就給學生們發放全國糧票,每人每月35斤。

拿著全國通用糧票回家,就可以在家鄉買細糧吃。

其實,在很多時候,學生並不差這些糧票,尤其是農村學生,沒有糧票,不買糧,回家也有飯吃。

這樣一來,就有不學生,手裡積攢了不全國糧票。

有些明的生意人,看到了這個商機,就到大學裡面收購全國糧票。甚至有的人直接就拿蛋等一些實,從學生手裡換糧票。

有些住在偏遠地區的學生,或者家裡比較貧窮的學生,寒暑假不回家,仍然在學校裡吃住,發了糧票也不用花出去,就可以用來賣錢。

現在,林駒的目標,就是這些暑假不回家的學生。

林駒給羅雅講了這些道理之後,羅雅瞪大了眼睛。

“林駒,你怎麼知道的這麼多?你又沒上過大學,怎麼會知道這些”?

“哦,上回來的時候,跟我住在一個房間的人,就是幹這個的,是他跟我說的”。

“真的,你沒騙我”?

自然騙你啦。

難道還要我跟你說實話,說我是重生過來的,已經是幾十歲的老頭子啦?你還能搭理我麼?

唉,都說重生者牛,牛什麼?

重生者是天生的撒謊者,每到關鍵的時候,就得撒謊。難啊。

雨已經停了,樹蔭下的長椅上,一個學生模樣的人,正在看書。

二十三四歲的模樣,著比較樸素,腳上的鞋子已經發白,前面腳趾的鞋面上,有幾個眼兒。

這是個家境一般的學生。

林駒湊了上去。

“這位同學你好,有一件事,想請你幫忙”。

“哦,什麼事兒”?

學生把書放到椅子上,站了起來。

“我們是從東北山區來的學生,到京城來勤工儉學的,現在糧票就要花了,你們大學生手裡有糧票,我想求你幫助我們買些全國糧票。這是我的介紹信”。

學生將信將疑地接過介紹信,看了一會兒還給林駒。

“你們出來,怎麼不帶足糧票”?

“原來也是帶足了,沒想到時間延長了”。

“你們在哪裡勤工儉學”?

“就在西郊農場,我們是農村學生,幹別的也不會,只能到農場去”。

“農場不供你們吃飯嗎”?

這個家夥,倒還謹慎,警惕高啊。

“供飯,但是我們沒有糧油關系,只供應糧。我想同學們來到京城一趟不容易,就想讓他們吃點兒細糧”。

學生不吱聲了。

林駒見時機,掏出二百塊錢遞上去。

“我把錢先給你,你找你的同學們買一下。我倆就在這裡等你回來”。

“你就這麼把錢給我,就不怕我拿錢跑了嗎”?

“不怕,我們相信你”。

“好吧,我找同學們試試,你用什麼價錢買”?

“兩五一斤”。

正常的行,是兩錢一斤,林駒給他留了一斤五分錢的利潤空間。

“好,你們就在這裡等著,我盡快回來”。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