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我已經無法再指導你了

16.5% / 156/948

(4, 0);

這是冰冰在做了這麼多年的記者工作以來,遇到的在鏡頭前最真實的一個人了。

冰冰遇到的很多人,在鏡頭前和鏡頭外,完全是兩幅不同的面孔。

當然,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

連冰冰自己,也不會在私下裡,一直保持著這種治癒的微笑。

但徐佑則完全不同。  想看更多彩章節,請訪問🆂🆃🅾5️⃣ 5️⃣.🅲🅾🅼

徐佑在鏡頭前,並不會對自己有任何的誇大。

他所說的自己喜歡科研,是真的從骨子裡喜歡科研。

而徐佑對其他人的建議,也都是發自肺腑的,沒有一丁點兒虛假的分。

即使徐佑從事的是科研工作,也不會因此而建議大家都去做科研。

在徐佑的心中,對於各行各業的工作,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5,0);

本來在採訪結束後,大家是要一起合個影,留一個紀念的。

冰冰不知道,徐佑是不知道這個事,還是因為實驗室的工作,選擇放棄了最後的合影。

另外,徐佑也沒有像正常接採訪的人員那樣,查看自己在鏡頭裡的樣子,看是不是要重新錄一遍之類的。

看得出,徐佑真的對著這些東西毫不在意。

這個時候,徐佑已經在實驗室中工作了一段時間,對之前做過的那些實驗數據,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這就是經常換腦子的好

有的時候,一直待在實驗室里,思維確實會比較的閉塞,想法會被局限在一個固有的空間

就像一些古老的圍棋定式一樣,看起來毫無問題,卻會隨著時間的發展,逐漸被時代所淘汰。

徐佑將注意力,集中在了對超導態電子結構,以及超導能隙的思考上。

對於超導來說,正常態的電子結構,與超導態的電子結構,是並不相同的。(5,0);

隨著溫度的降低,超導到超導態,超導能隙會逐漸打開。

其中,超導能隙的對稱,與超導的超導機制,是切相關的。

關於超導能隙對稱形式,一直以來並沒有公認的理論。

而這,也是解決高溫超導機制中的重要一環。

徐佑觀察著之前所做出來的,超導能隙的測量結果,以及整理出來的圖像,同時飛速的運轉著自己的大腦。

這時,徐佑突然發現了一些規律,並在草稿紙上推導了起來。

「如果我的猜想正確的話……超導能隙,是存在著一定的規律的。」

不知過了多久,徐佑終於將幾篇草稿紙上的推導,總結出了一個式子出來。

徐佑將這個公式的圖像,在中繪製了出來。

徐佑發現,這個公式的圖像,和實際測量出來的數據,擬合程度非常的好。

而這時,喬森也回到了實驗室。(5,0);

看到徐佑已經在實驗室中開始了工作,喬森心裡也慨了起來。

「徐佑啊,剛才記者還找你來著,想跟你一起合個影,後來才知道你已經提前離開了。」

聽到喬森的話,徐佑也反應了過來,自己可能離開的有點早了。

「不好意思,老師,我以為我的採訪部分結束了,就沒有其他事了。那我現在再過去一趟?」

「不用了,這也不算什麼必要的流程。這樣也好的,他們都知道你是真的不在乎這些,都使勁的誇你來著。」

說心裡話,即使是現在的喬森,也本達不到徐佑的這種境界。

在知道自己要接央臺的採訪時,喬森也是激得一晚上都沒睡好覺,今天還特意準備了一套合適的服,並好好的整理了自己的儀表。

剛才在採訪室的時候,喬森也是把自己接採訪的這段視頻看了好幾遍。

想到自己即將在央臺上面,喬森現在心裡還是抑制不住的興呢。(5,0);

「對了,老師,我剛才發現了超導能隙對稱的規律。您過來看一下。」

聽到徐佑的話,喬森趕把激的心收了收,來到了電腦旁邊。

當看到徐佑推導出的公式之後,喬森也不皺著眉頭。

這個公式,並沒有喬森想像中的那麼複雜,但確實是喬森從來沒有見過的公式。

「曲線擬合的程度怎麼樣?」喬森問道。

「相關係數已經超過99了。」

聽到徐佑的回答,喬森驚訝得微微張開。

「已經超過99了……竟然這麼高!」

這樣高的相關係數,完全可以說明,徐佑的這個公式,是非常準的。

喬森並不知道,徐佑到底是如何推導出這樣的一個公式出來的。

大概看了眼徐佑的草稿紙,喬森也有很多地方並不能一下子看明白。

現在的徐佑,確實已經不再是曾經那個,在競國家隊推導著題目證明過程的那個徐佑了。(5,0);

即使徐佑早已經領先同時期的同學太多,但他依然在不斷的進步,進步的速度也是越來越快。

的學研究上,喬森也無法給徐佑指點太多了。

這個時候,喬森也只能據自己的經驗,給徐佑提出一些方向的建議。

「這樣,超導能隙的數據,我們可以再多做一些。這一部分的理論確實非常的重要,可以說是解釋高溫超導機制中,非常重要的一塊拼圖了。」

「好的,老師。」

按照喬森的建議,徐佑繼續完善著自己的實驗數據,並進行著圖像的繪製,以及曲線擬合的工作。

每一批的實驗數據,都能夠與徐佑所推導的公式擬合得很好。

的相關係數,也一直保持在99以上。

這樣的結果,進一步的證明了,徐佑這個公式的正確

……

經過張的剪輯、後期理工作後。(5,0);

徐佑的這期採訪視頻,正式在央臺播出了。

央臺的領導們,非常重視關於徐佑的這次採訪,特意讓徐佑的這一期採訪,提前在電視上播出。

一個19歲的大學生,能夠做出這麼多項科研果,很好的彰顯了華夏年輕一代科研工作者的科研能力。

而通過徐佑這個個例,他們也想激發億萬的年輕人,把徐佑作為榜樣,激勵著他們向前行。

這一次,央臺的宣傳力度非常大,通過多個平臺的社帳號,重點宣傳了這一期節目即將播出的消息。

年輕人們也都對徐佑非常興趣,守著電視,等待著節目的播出。

節目播出時間一到,節目裡出現了冰冰的影,而徐佑也很快跟著出現了。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