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針鋒相對

45.8% / 193/421

十三皇子第一百九十二章針鋒相對楊縣茗香居,是這座縣城中最雅致的一座茶樓。楊縣百姓的經濟條件雖然明顯好于周邊一些縣府,但是能夠有閑錢,來到這茗香居品茶聽曲的仍然不算太多。

所以,能夠時常出這茗香居的,都是在楊縣混得比較好,有頭有臉的功人士。在茗香居品茶,也是楊縣一些功人士份的象征。

茗香居的二樓裝潢最為華麗,乃是接待貴賓的地方。二樓最豪華的一個房間里,此時有兩個人正坐在里面一邊品茶,一邊說著什麼

如果楊縣普通的百姓看到這兩個人,一定會大吃一驚。因為這兩個人在楊縣的地位特別高,可以說他們兩個把腳一踏,整個楊縣都會抖三抖。

這兩個人,其中一位正是楊氏家族的族長楊洪,而另一位也是響當當的人,他正是合一會的會長邱澤。

這兩個敵對勢力的首腦,今日居然會坐在這里一起品茶,楊縣的老百姓們若是看到,可能都會驚訝的合不攏

“邱老哥,我看這形勢不對呀縣城中來了許多陌生人,還四宣傳,說老皇帝正派兵來要絞殺我們,弄得手下兄弟人心惶惶,看來這吳王要向我們手了啊”楊云見過一面的楊洪,有些郁悶的說道。

“他們有行,這才正常,他們沒有行,那反而不正常了。”邱澤是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年紀約六十多歲。

“其實我也知道,山高皇帝遠,我們又沒有舉兵造反,那老皇帝不可能突然派兵來圍剿我們,可是手下那些家伙不相信啊,他們已經慌了起來。”楊洪焦急的說道。

“呵呵,楊族長,你可是統領萬余人的大人,他們這一點小伎倆,怎麼還會讓你慌了神。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們出招我們便接招便是。”合一會的會長邱澤,是出了名的老狐貍。

“那你說,我們現在該怎麼辦”楊洪打心里不喜歡這個奪走他們半壁江山的人,但又不得不佩服,邱澤這家伙,關鍵時刻總能想出一些好計策。

“楊族長,你急啥來我們楊縣宣傳的,大多是些生面孔。你讓手下兄弟,瞅準這些胡說八道的外地人,故意找些由頭,給他一頓胖揍,就是一些普通的糾紛,只要不傷了人命,縣衙里的那些飯桶又能奈我何”邱澤看看面前的楊洪,笑得像一只狐貍。

楊洪果然采納了邱澤的建議,接下來的幾天,四傳播消息的這些人時常無端遭人挑釁,對方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好些人還了不小的傷。

縣衙里的姚俠,也覺十分無奈,雖然明知是楊氏家族和合一會搞得小作,但是也無可奈何。

當收到這一消息的時候,楊云覺十分失,看來但看來這些家伙里邊有高手,只得派人撤回了在楊縣宣傳的人。

另外一邊,在楊縣當土匪的嚴雄和劉海妮,也遇上了一些小麻煩。

楊縣這地方,以前并沒有多土匪,因為這地方產鹽,老百姓的日子都還勉強過得去,所以都沒有被到上山為匪的地步。

同時,楊縣的民風很彪悍,曾經有幾小的流匪竄楊縣境,東西沒有搶到多,卻被這些

對地形十分悉,又異常勇好戰的楊縣百姓趕了出去。

雄和劉海妮到楊縣之后,最初幾次,他們對采鹽和往出運鹽的一些家伙進行襲,趁機獲得了一些食鹽和銀兩。

可是后來,楊氏家族和合一會。卻有了準備。雄和劉海妮的人不僅沒有得到好,反而遭到了對方的幾次埋伏,損失了一些人手。

到如今,人生地不雄和劉海妮,反而被困在一片山區之中,無法采取什麼有效的行了。

當這些不利的消息,傳到巨遠耳中的時候,他有些詫異。過了不久,差點生氣出了詭異的笑容。

“有意思,看來這小小的楊縣,居然還有高手,那我又接著出招,看你們如何應對。”巨遠看著況通告,自言自語地說道。

這一天,楊縣的街頭突然多了好些告示,這告示是縣衙所張的。

在這些告示上,詳細羅列了楊縣幾大鹽井每人出產食鹽的況,并且算了一筆細帳。

告示上詳細敘述了,楊縣一共有多個鹽井,每個鹽井每年大約能開采多食鹽,并且還計算了,這些食鹽運送到外地,需要多運費,而銷售的外地的食鹽價格是多錢一斤。

這一份告示,清楚的分析楊氏家族和合一會,每年依靠這些鹽井,可以撈到多銀子。

在告示的最后,縣衙明確的要求,楊氏家族和合一會,據大涪的稅收標準。請他們迅速把歷年來,沒有繳納夠的稅收全部上繳。

楊氏家族和合一會,這些年依靠嚴謹,可沒賺錢。但是他們買通一些員,做了假帳,稅收又獲得了不的利益。

看到這份告示后,楊洪和邱澤卻有了不同的反應。

“這縣令也夠稚的,你算得準,我不承認,你又能奈我何”楊洪笑著說道。

而合一會大殿上,邱澤看著手中的告示,卻陷沉思之中。

這些告示張之后,楊氏家族和合一會的這些負責人,當然不可能承認這件事是真的,更不可能按照縣衙的要求補稅收。

可是這份詳細的告示,卻在楊縣的老百姓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因為楊縣的這些普通老百姓,甚至包括楊氏家族的員和合一會的會眾,他們大多數是沒有多文化的百姓,每年他們下井挖鹽,都會得到一些錢兩。

這些銀兩,可以勉強夠大家養家糊口,雖然過得比較拮據,但是至沒有到肚子的地步,這些楊縣的老百姓們也就滿足了。

但是他們現在才知道,原來他們所得到的銀兩。僅僅是鹽井每年收益中,很的一部分,絕大多數銀子卻被那些又不勞,只知道指手畫腳的人得去了。

縣衙首發的告示,詳細的分析了每個井礦每年的收益,讓這些參與挖鹽的百姓們坐不住了,紛紛要求鹽井的負責人,提高他們的辛苦費。

楊氏家族的一些核心員,和合一會的一些負責人,怎麼可能將到手的銀子分出來,他們一邊聲明,名縣衙造謠,向百姓公布虛假數據,一邊對下井百姓以解雇,甚至是

武力恐嚇等手段進行威脅。

可是,楊氏家族和合一會的人沒有想到的是,公布這份告示,僅僅是巨遠的一系列計劃的一個開端。

楊氏家族和合一會這些負責人深深知道,下井采鹽已經為楊縣絕大多數普通老百姓,謀生的一種重要手段。所以他們認為,挖鹽百姓本不敢冒著被解雇的危險繼續鬧事。

可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些普通老百姓這一次居然鐵了心。

很快,各大鹽井的負責人發現,這些長期以來,從事下井挖鹽的楊縣縣百姓,居然同時挑子了。

的這些百姓能夠這樣做,可把個大鹽井的負責人給急壞了。看著大量的石鹽藏在鹽井里,卻找不到人開采。

以前這些下井挖鹽的百姓,也曾因為收,而發出過抗議。但是在楊氏家族和合一會的威脅下,終究不了了之。

但是這一次他們卻了真格,如此大面積的堅決抵制下井挖鹽,這是以往從來沒有遇到過的現象。

看來,這些下井挖鹽的百姓背后,有人在為他們出謀劃策,不然的話,他們本不會齊心做這樣的政策。

合一會的會長邱澤,是一個很有辦法的人,他見挖井百姓都開始反對下井,他做出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行

讓地屬于楊氏家族和合一會的,所有鄉兵下進挖鹽。

這些鄉兵聽到上面的命令之后,也趕起來,紛紛掉。上沉重的甲胄。丟掉手中的兵刃,來到鹽井中開始開采食鹽。

邱澤讓人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想告訴這些挖鹽百姓。你們不想下井挖鹽,我們有的是人,可以做這樣的事

按邱澤的想法,這些鄉兵只要能堅持一兩個月,這樣不愿下井挖鹽的百姓一定會慌神,哭著求著回來挖鹽的。

可讓邱澤沒有想到的是,這些鄉兵平日欺負老百姓,還是能干,可是要他們干的話,那就像要他們的命一般。

磨磨蹭蹭的下到井半天不知道該做什麼事,或者穿撞,反而影響挖鹽工作的繼續。

這些鄉兵在井下挖鹽一天之后,一個個累得疲憊不堪。苦連天。可是他們手挖的食鹽,卻僅僅是以前一兩

僅過了兩三天,這些鄉兵要麼裝病,要麼找人求,怎麼也不愿意下鹽井去。

這樣的況讓楊氏家族和合一會的這些首腦們頭疼不已,他們之間有了不同的想法。

有人認為,應該答應這些老百姓的要求,不然的話,這些井下的食鹽本無法變銀子。

但是也有人認為,不能輕易答應這些百姓的要求。因為,一旦開了這個口子,這些挖鹽百姓哪一天不高興了,又來這麼一出,無休無止地提無理要求怎能行。

勢力部都發生了意見的分歧,事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井下挖出的食鹽嚴重減,意味著,看的銀子不能變現,楊洪又著急起來,再一次找到邱澤,這兩個以前敵對的勢力,這一次因為有了共同的敵人,反而團結了起來。

fpzw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