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點名

36.7% / 176/480

並非是鏡水先生的才華,有多麽的好。

而是鏡水先生在教書育人方麵,有很大的名氣,教出了不有名氣的文人。

之前是在長安,最近幾個月才來到洪州的一個書院教書。

正是教出了不的學生,哪怕他隻是普通的書院先生,也被李元嬰奉為上賓,直接安排到了滕王閣的七樓座。

七樓總共也就差不多二十來個位置,基本上都是職在五六品的。

先前陳庶,就是被安排在滕王閣的七樓。

薑濤、姬問也是在七樓,足以見得,李元嬰對鏡水先生有些重視的。

其他文人,還有滕王閣的眾多賓客,倒也沒有想到。

鏡水先生會在這第五上場。

之所以第二、第三和第四,都是普通文人上場。

那是因為有名氣的文人,不急著上場。

很簡單,第一的比拚實在太過於激烈。

先不說陳虞月所作的詩,即便是盛秋水所作的詩,都很有可能進前十。

更不用說,陳虞月所作的滕王閣遊記,那是很有可能進前三的絕妙好詩。

第一就這麽高質量,自然就會讓三位考產生期待,是對後麵參與進來的文人一種期待,以為還會有什麽絕妙好詩之類。

那些有名的文人不傻,深知陳虞月和盛秋水所作的,他們自認為,是沒什麽把握的。

尤其是對上陳虞月。

故此,這些有名的文人,都心照不宣的,先讓那群普通文人先上場。

這樣的話,就能夠磨滅了三位考的期待。

普通文人再怎麽超水平發揮的話,頂多是與齊恒言那種級別。頂天了,也是勉強稍微不如盛秋水所作。

所以這樣幾下來,別說三位考了,其他文人還有滕王閣樓上的眾多賓客,都對其失

很多滕王閣樓上的賓客,都不太關注了。

畢竟實在是第一彩,後麵拉的厲害。

就好比小說,往往都是前麵容還可以,中後期就逐漸拉的厲害,自然會引起讀者的失,甚至會罵作者。

就跟這個幾下來,普通文人所作的詩,與第一相比之下,這種失是一樣的。

然而都沒有想到,這第五原本也是普通文人上場的。

結果這時候,鏡水先生卻上場了。

“鏡水先生怎麽也來參與題詩環節了?”

“題詩環節本就是人人都可以參與進來,沒什麽好奇怪的。”

“我聽說,這鏡水先生一來洪州,就和滕王的八公子李循頊走的近,可能是為李循頊公子,來參與這題詩環節的吧。”

“鏡水先生,不好好教書,怎麽也參與這種子嗣爭奪當中?”

“這你們就有所不知,鏡水先生其實並非是真的教書育人,而是通過與大人搞好關係,讓大人膝下的子嗣,送到他的私塾讀書。然後再借用大人這一層關係,對外宣傳,能請來好幾位真正的好先生。

實際上那些鏡水先生教出來的文人,不是鏡水先生教出來的,隻是借助了這個名頭,對外宣揚。他這種做法,引起其他真正教書育人的先生不滿,其他先生說出了這裏麵的門道。這才讓鏡水先生,在長安待不下去,就來到了洪州。”

“什麽?還有此等事?那麽說來,這鏡水先生沒有一點真才實學?”

“那也未必,怎麽說也是有真才實學的。因為鏡水先生確實是真的教過滕王的幾位子嗣,所學也還不錯。這才讓滕王,邀請到了滕王閣的七樓座。”

其他文人,還有樓上的賓客,都紛紛議論著這鏡水先生。

不得不說鏡水先生的名氣確實很大,很多對這個鏡水先生,即便沒見麵過,但也知道有這麽一個先生。

同時,這鏡水先生的爭議也大。

總之這鏡水先生,作詩詞之類,也是一些底蘊的。

無論這鏡水先生,那些學生,到底是不是他教出來的,但這麽多年在書院待著的底蘊,比起普通的文人,肚自然多一些墨水。

因此鏡水先生上場,普通文人都沒有上場的原因,至也是那種有些名氣的文人,才會上場的。

隻不過這鏡水先生爭議實在太大,導致那些有些名氣的文人,也在猶豫要不要上場。

倒是那鏡水先生,來到一張桌子前,緩緩地抬頭,向了滕王閣那裏。

再用著略微沙啞的語氣,開口說道:“老夫參與進來,主要也是想考考老夫曾教過的弟子。”

隨著鏡水先生的這句話,眾人皆是一愣,不明白鏡水先生這是什麽意思。

還沒等眾人沒想明白,鏡水先生又接著說道:“現在老夫就會點名,點三個曾經老夫教過的弟子。我隻是考考這三位弟子,現今如何了。要是尊師重道的話,等下點到三位弟子的名字,最好還是能上場。”

鏡水先生說完之後,先是裝模作樣的,先把目掃向了廣場上,那一群文人所匯聚的地方。

這群文人當中,也確實有幾位文人,曾經被鏡水先生給教過。

不過那幾位文人,雖然被鏡水先生教過,但教的時間沒那麽長。

而且他們覺,這鏡水先生實際上教的也就一般的樣子,主要是不會用心教你,反而會給膩推薦他書院的其他先生。

以至於,那幾位文人被鏡水先生看了一眼,都是一副比較抗拒的樣子。

畢竟他們和這鏡水先生,真的去比的話,那種覺還是不好。

不過好在下一刻,鏡水先生的視線很快轉移到了滕王閣上。

旋即,鏡水先生朝著滕王閣六樓那裏,開口點名道:“周義文,老夫曾教你一個月時間,雖然時間不長,但是老夫想看看,你現今的水平怎樣,是否令老夫滿意。不知你意下如何?”

被點到名的周義文,在滕王閣六樓瞬間站起來,再笑道:“正所謂一日為師終為父,先生想要考驗弟子,豈會不從?”

周義文說完之後,就轉離開了這滕王閣六樓,顯然是下到一樓廣場上,參與題詩環節的第五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