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生機
楊軍師給長木軍規劃了一整套執行方案,他們的軍紀非常嚴明,素有“小岳家軍”的稱呼。
不過,楊軍師還有很多地方沒想明白。
李咎提的那些策略,明明是很有用的,怎麼就走到了這一步呢?
生產力已經很高了,生產關系也在鞭策著生產力向前發展,怎麼就突然天崩地裂了呢?
他們這支義軍,要走向何?
他們應該建立怎樣的統治秩序?
他要如何打破歷史的螺旋?
不想明白這些,長木軍就只是個雜牌軍,就算建立政權,也活不了多年。
走著走著,楊軍師走到了國公府。這里后來被白公主拿來當學堂了,教的是李園的一些更高深的雜學。
大約是紀念著國公當年折騰出來的糧食救人無數,又或者是紀念著國公游走天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義氣,各路人馬對國公府保持了相當的敬重,有一些平民還經常來國公拜神祈求收。
國公府從歷次戰中完好地幸存下來,連個柱子都沒。
楊軍師推門而。
國公府的布置和當年沒有任何區別,偌大的實驗田,里面還種著不知道哪年實驗留下的糧食,雜七雜八肆意地延著仿佛野草。
水池里的水也在緩緩地流著,幾條瘦小的魚在喋喈。
屋舍的面積不大,林林總總二三十間屋子,尚有無家可歸者借住的痕跡。
大多數屋舍后來都用了學堂號舍,唯一的例外是國公家的祠堂。
祠堂里只有四個牌位,分別是李咎、城、黑公主、白公主。
本來還有白公主的徒弟劉杭之,但這是什麼人啊!他自己倒是提前準備好了把牌位塞到了這里,但是他死了沒幾年,皇帝就把他的牌位從國公府撤掉了。
楊軍師一向自認是李咎的弟子,到了這里,拜一拜師父,也是好的。
這麼想著,他走進了李家的祠堂。
曾經有傳聞說富有四海的李咎在祠堂埋了許多寶藏,后來有許多人在這里來尋寶。
他們刨開了每一塊地磚,把所有能儲藏東西的地方都查了個遍,一無所獲。
想想也是,李咎的錢,全部換金磚堆砌起來,也遠不止祠堂這麼大小的積能塞得下的。
所以后來大家普遍認為李咎的寶藏是指他的才華和學識,那麼就是他本人了。
這個說法站得住腳,天下人都信了。
楊軍師走到祠堂正堂,上面掛著四幅容像,都是幾十年前重新畫過的,最初的版本已經氧化褪,現在掛著的已經不知是第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