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謀心

23.8% / 255/1072

“所有的事都對,只是時間跟順序有了改變,結果卻天差地別。”裴宗之若有所思的說道,“沒想到還能這麼玩!”

是啊,沒想到還能這樣玩。黃石先生撇了撇一旁那隻著腦袋的烏:“看來今日一早便已有這個想法了。”

“我來猜猜看,時間的問題定然是同陛下說時間不對,讓陛下特意挑那個時候傳的聖旨,對不對?”黃石先生撇了撇,一副看穿想法的模樣。

裴宗之卻神有些複雜的了過來。

“怎麼了,我說的不對?”黃石先生反問道。

裴宗之輕舒了一口氣:“恰恰相反。”

是今天在朝堂上,滿朝文武中唯一一個要求陛下儘早傳聖旨的。”

“那麼好心?”黃石先生到了驚嚇。

“但是陛下拒絕了。”裴宗之看著他道。

呃……這還真是……黃石先生愣住了,陛下爲什麼拒絕?

“彼時陛下準備將高句麗的人賜給陳工,同陛下說要挑良辰,儘早送到,宜早不宜晚,以顯示陛下皇恩浩。”

“對啊,沒問題啊!”黃石先生點頭,“陛下有什麼理由拒絕?”

裴宗之臉上的神十分複雜:“我也是過後才意識到的,雖然與陛下接不多,但滿朝文武,真真是最懂陛下的人了。”

“話對、理對,但是陛下那裡不對。”

“人道君心難測,但這一回,算準了君心。陛下對陳家兄弟的態度難以捉,又恨又懼,不得已將人賜予陳工是妥協,但陛下心裡不甘,又在那個時候,當著滿朝文武說什麼皇恩浩,特選良辰吉日的話,這同討好陳家兄弟有何區別?你覺得陛下會開心麼?更何況滿朝文面前,一般人都會面掃地,更何況天子乎?於是這聖旨就不再良辰傳旨了,於是就恰好同陳工出事前後腳賞去了人。”

“那陛下怎麼辦?”

“我不知道陛下會不會忍,但陳述可不會忍。”裴宗之搖頭慨了一聲,“自古人心最是難算,這一回,算對了。”

“真真厲害啊,可惜,不是對手,若有此對手,無憾矣。”裴宗之雙眼發亮。

黃石先生角,卻沒有發笑,而是蹙了蹙眉,半晌之後,開口了:“你還真不用這麼憾,你與,有朝一日或許還真可能爲對手。張裴兩家恩怨可以上溯四百多年了吧,太宗建朝,張裴兩族相爭。或許,遲早有一天,你能得償所願。”

“但至現在不是,而且我是化外之人。”裴宗之搖頭晃腦,“走吧,我們回去吧,晚去了,我怕買不到煙花炮竹了。”

“那麼喜歡放煙花炮竹,你乾脆買個煙花炮竹鋪子天天放好了!”

兩人漸行漸遠,很快便再也看不清蹤影了。

……

“十六,你在幹什麼呢?”臺上戲正唱到最彩的時候,衆人紛紛好,臺下的王氏子弟亦時不時的開口談兩句。

被喚作十六的年年紀尚,不過十一二歲的模樣,生的漂亮可上卻穿了一件厚厚的大紅袍,看起來像小孩子穿了大人的袍子一般稽可笑。

見族中兄長們發問,王十六便興的揮著袍子,向他們展示著自己的紅袍:“看,我的紅袍上繡了好些臉譜,你們說,祖父會不會喜歡?”

原來是爲了討祖父歡心啊,年們眼神互相換了幾次,沒有說話。王氏的子弟,誰不想討老太爺歡心啊,但最得老太爺寵的,帶在旁親自教導的是七兄長王栩。

“咦?話說七兄長人呢?”王十六炫耀的功夫一擡頭,卻見原先坐在祖父邊的七兄不見了,今天七兄不見了幾回了,就是吃壞了肚子也沒有這般頻繁的。

不過七兄不見了的話,正好,他可以去讓祖父瞅瞅上這件新做的外袍。

只是人剛要擡腳,便見王栩回來了,王十六大失所,還是找別的時間給祖父瞧瞧吧!

“又去哪兒了?”戲臺上畫著怪異臉譜的鬼怪在搖搖晃晃的行走著,這唱的是夜行路這一段,今日的兩齣戲都是新編排的,還從未見過,有趣又新穎,臺下好聲連連。

“祖父,鍋有人背了。”

王老太爺挑眉:“誰?”順帶拿起一旁半溫的茶盞,輕啜了兩口:好茶!

“陛下!”

“噗——”正喝著茶水的王老太爺一口水險些噴了出來。

“祖父,您忘了今天朝堂之上,陛下要送去的人麼?前腳陳工剛被診出不能人道了,後腳陛下的人就送到了。”王栩一張臉看不出是在哭還是在笑,別樣的生

“哼!”王老太爺放下手中的茶盞,“那要更得意了,趕的,傳令下去,今天老夫不想看到那張得意的臉,不許放進來。”

祖父這脾氣,好似面對衛六時,總是格外的不講道理,像個孩子一樣。

王栩雖是這般想的,卻還是應了下來,吩咐下去,看好門,今天絕對不能放進來。

……

衛府的門雖是關著,屋子裡卻是喜氣洋洋,棗糕們在準備著年貨,糕點臘禮品一個籃子一個籃子的蓋著,封上紅紙圖個吉利。

“小姐,那些年貨禮品都準備好了呢,”棗糕在一旁嘰嘰喳喳的著,“奴婢都幫你列出來了呢,老夫人也特意同棗糕說了呢,人家說場之上,有些規矩要懂,咱們不行賄,卻也要知禮。”

“最邊上那一籃是何青天的。”

“然後是喬相爺,司空大人家裡還有李府牧家,朱國公府……”棗糕扳著手指,想到誰是誰的報出了名字,“小姐要去這幾家拜年呢!”

“好啊!”衛瑤卿點了點頭,應了下來“先拿一籃出來,等得了空我先去給王老太爺拜年。”笑著瞇起了眼,“然後一家一家的走。”

玩了一下午,就到了用晚飯的時候了,長安城裡煙花炮竹齊升,整座城披上了華溢彩的霞,熱鬧了起來,即便站在鐘樓之上還能聽到城中的喧囂與熱鬧。

黃石先生站在鐘樓之上慨:“好個繁華長安,盛世在啊!”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