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采桑子(五)

35% / 48/137

元宵夜瓦子中的事過去才三日, 蔡春絮便親自來南槐街邀請倪素去太尉府中飲宴。

除卻苗太尉那位為殿前司都虞侯的長子苗景貞還在宮中當值,太尉府這一家人也還算齊整。

苗太尉在席上并不怎麼說話, 只等宴畢, 他才尋了個由頭請倪素在亭中小坐,他如今剃干凈了胡須,人看著比以往更神了些, “此事阿蔡與我夫人都不知曉, 所以席上我并未向倪姑娘你敬酒。”

他從爐上提來一只壺,倒了一碗熱茶遞給倪素。

“太尉大人不必如此, 我當初能提早從夤夜司中出來,也要多謝二公子與蔡姐姐,后來又在您府中叨擾多日, 正不知如何報答。”倪素捧來茶碗,笑著說道。

“你家對阿蔡家有恩, 阿蔡又是嫁到咱們家的,這對咱們來說都是一樣的,”苗太尉坐下去,雙手撐在膝上, “元宵那日,倪姑娘是去瓦子里玩兒的”

“是,我來云京這麼長一段日子, 還從沒真正瞧過云京的繁華,我聽說瓦子里熱鬧,便去看看。”

倪素回答。

苗太尉點點頭, “咱云京的繁華熱鬧,又豈止是瓦子那一,只是不知倪姑娘你還要在云京待多久”

今夜雖未落雪, 但夜里仍寒,倪素手掌瓷碗,“應該,還要長住。”

“我還以為,倪姑娘不會想要再待在此地了。”

苗太尉眼底含笑。

“是不想,但我不能因為我的不想,而棄一人不顧。”倪素吹著碗沿的熱霧,抿了一口熱茶。

“倪姑娘說的是”

倪素知道苗太尉是想起了那日在瓦子里他曾瞧過一眼的背影,搖頭,“一個在我來京路上幫助過我的人。”

低垂眼簾,地面一團淡白的影子浮

“倪姑娘留在這里也好,若覺一個人冷清,也可以來太尉府與阿蔡作伴,”苗太尉說著,到底還是忍不住問出聲,“只是我很想問姑娘,當日在瓦子里,與姑娘為伴的那位公子是誰”

一連三日,苗太尉每每想起那道背影,總覺得十分稔。

“其實,我與他并不相識。”

倪素說。

“不相識”苗太尉輕皺了一下眉。

“當日我在瓦子中見到您,便想上前與您說兩句話,豈知沒走幾步便被他住,是他告訴我您或將有危險,讓我帶您躲起來。”

“瓦子里樓上樓下的那麼多人,他又如何知道你與我相識,必是向我而來”苗太尉面

“我其實也想問太尉,他難道是與您相的人我冤的事在云京鬧得翻沸,又與您家走得近,難道他此前便識得我”

倪素這一番反問,倒令苗太尉有點愣住了,他竟也順著的話頭思索起來,眉心擰川字,半晌,他煩躁地抹了一把臉“他媽”

余下的話還沒出口,他抬頭對上倪素的目,訕笑一聲,“倪姑娘見諒,我是個人,這些渾話說慣了”

倪素忍笑,搖頭。

“姑娘可知,那雅室里等著我的是什麼人”

“當日您與蔣史趁離開時,我也出了瓦子。”倪素故作不知。

“是胡人。”

苗太尉的神嚴肅許多,“若那時我真去了,只怕如今我全家都要被送到夤夜司獄中刑訊。”

“雖不知那公子到底是何人,但他與你都幫了我很大一個忙,我猜,他若不是事先知,那麼,應該便是一個上過戰場的武將。”

苗太尉下意識地想一把胡須,卻只到自己禿禿的下,“非如此,他又如何能對胡人那般了解”

武將。

倪素聞言卻有些發怔。

想起徐子凌的手,見過那雙手握筆,見過那雙手翻書,也見過他握劍,但常常會忘記,他原也有鋒利如刀刃般的底被收斂于那副清癯端方的表象之下。

正如苗太尉所言,他是那麼了解胡人。

知道胡人佩刀的習慣,知道胡人行走的姿儀,知道胡人的草場有多遼闊,牛羊有多難得就好像,他真的去過那里似的。

“也許吧。”

最終,輕聲回應苗太尉。

若那胡人還活著,不得還要咬住苗太尉不放,幸而那年輕公子對那八人都下了死手,以至于八抬進夤夜司,夤夜司使尊韓清卻什麼也查不下去。

苗太尉今日借蔡春絮之名請倪素前來,便是想知道當日助他逃過此劫的人究竟是誰,哪知道這番話談下來,他是越發糊涂了。

夜已深,苗太尉也不好再留倪素,請二兒媳蔡春絮將人送走后,他一個人又在亭中坐了一會兒。

殿前司都虞侯苗景貞攜帶一寒氣從宮中回府,一甲胄還未,見父親在亭中獨飲,他走上前才發現苗太尉往里灌的哪里是酒,分明是茶。

“爹,倪小娘子如何說的”苗景貞解下佩刀放到桌上,一擺在苗太尉對面坐下。

說與那人并不相識。”

苗太尉吐了茶沫子,“要說說了謊,可又何必說謊哄騙我”

“丹丘意增加歲幣,您才上了拒絕給丹丘歲幣,并主戰的奏疏,想不到立刻便有人借小叔之事,引您上鉤,”苗景貞的臉有些不好,“還是用一個胡人來加罪于您,這是存心侮辱您。”

“還爹往后三思而后行,不要聽見小叔的名字便什麼也不顧。”

“還不是因為信中提及了雍州的事,你也知道你小叔是死在雍州,可我當時重傷不在邊關”

苗太尉一改平日里那般爽朗的模樣,顯出幾分沉郁,“景貞,你小叔死的時候,才二十來歲,連媳婦兒都沒娶呢,我如今倒是有你們兩個兒子,還有兩個兒媳在,可他的尸骨卻被胡人的金刀砍得什麼都不剩,我如今,也僅能給他立一個冠冢。”

“就因為送來的信上說小叔之死另有,您便了方寸麼”

苗景貞無奈,“爹,當年的軍報還在,那些從雍州回來的員也都在,便說那蔣史,他也是從雍州回來的員中的一個,誰都知道,當年丹丘將領蒙以青崖州徐氏滿門命相要挾,使罪臣徐鶴雪領三萬靖安軍投敵,而蒙出爾反爾,將徐鶴雪的三萬靖安軍屠戮于牧神山,若非小叔以命死守雍州城,只怕等不到援軍,雍州城這個軍事要地,便要落丹丘胡人之手了。”

“徐鶴雪”這三字從苗景貞口中說出,苗太尉的臉立即沉下去,他一手攥著茶碗,竟生生將其握了一把碎瓷片。

“老子”

苗太尉啞聲,“老子當年若早知他是這麼一個沒的人,就該讓他滾回云京,何如由他貽害大齊”

若在云京,他也許還能做他的年進士。

在廟堂,也比在沙場要好,

不必在風沙影里迷失自己,從天之驕子,到一敗涂地。

濃黑如墨,點綴幾顆疏星。

倪素太尉府中時天還未暗,因此手中此時提著的這盞燈也不是自己點的,穿過熱鬧的街市,走到無人的靜巷,一直有淡霧輕拽袖。

蹲下,從懷中取出火折子,打開燈籠,將里面的蠟燭吹熄,又重新點燃,一捧火搖搖晃晃,倪素抬起頭,看見不遠有個小孩兒在家門口歪著腦袋看怪異的舉

那個小孩兒忽然朝齒一笑,隨即將手中的雪球拋向

然而雪球沒有砸到便被淡淡的寒霧化細碎的雪粒子落在的腳邊,那小孩兒瞪大雙眼,像見了鬼似的,轉被門檻一絆,栽進了院門里,發出嘹亮的哭聲。

倪素忍不住笑起來。

“徐子凌,你會嚇人了。”

說。

淡霧輕拂的袖邊,化為一道頎長的影,他是依附著的,從頭到尾。

他不說話,一雙眼睛靜默地看著

倪素提著燈站起,“我們回家。”

似乎“回家”這兩個字總能為他找到一有溫度的歸屬,倪素每回這樣說都能在他宛如嚴冬般凋敝的眼底發現一些不一樣的緒,他總會在這樣的時候,顯得很順從。

所以也很喜歡這樣和他說話。

其實讓這樣一個久離人世的鬼魅到開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倪素總是想這麼做。

兩人并肩走過那間有哭聲的宅院,聽到里面小孩兒噎噎的,還在和娘親嚷著有鬼。

倪素又笑出聲。

“你還痛不痛”

徐鶴雪有些不自在。

倪素上的傷還沒將養好,那日在瓦子里又扯到了后腰的傷,這幾日又有些難捱,但搖頭,“已經不是很疼了,我每日都有用藥的,你放心,我自己便是醫工,我都知道的。”

“嗯。”他應聲。

“我與苗太尉說的話你聽見了嗎”倪素問他。

“聽見了。”

“你覺得我說的有錯嗎”

“沒有,你答得很好。”

徐鶴雪話音才落,倏爾想起與苗太尉說的那句“不愿因我的不想,而棄一人于不顧”,他走在所持的燈影里,忽然又道“倪素,我雖不記得從前的許多事,但我想,我曾經,一定從未遇見過你這樣的姑娘。”

倪素一頓,抬眸他“我是什麼樣的”

“敢于存志,不以艱險而生憂懼,不以世俗而畏人言,”徐鶴雪停下步履,迎向的目,“你是值得人敬佩的子。”

不因他鬼魅之而對他避之不及,愿意暫且留在這個地方以全他的所求。

便是如此令他敬佩的子。

倪素幾乎呆住,手持的燈籠中火照著他周彌漫的瑩塵,他整個人在冷暖織的亮影里好得如一場幻夢。

不知怎的,的臉頰有點燙,躲開他清冷的眉目,囁喏了一聲“我哪有你說的那麼好”

“我沒有在騙你。”

他說。

倪素有點難為,“嗯嗯”兩聲,催促他往前走。

兩人之間寂靜下來,但倪素卻打量一眼走在邊的年輕男人,手在殘枝上拂來一把積雪,站定“徐子凌。”

徐鶴雪聞聲回頭,只見揚手,一捧雪在燈影底下砸在他的袖。

細如鹽粒的雪沾在袖子邊。

他茫然地抬起眼。

“你為什麼不打我”倪素又團了一把積雪。

在笑,眉微挑一下。

徐鶴雪手在枝上握來一捧雪,試探般,收著力道朝砸去。

倪素看著那個落在腳邊不遠的小雪團,故意調侃似的“你是不是要吃蠟燭才有力氣砸到我”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