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
看李琰這副有竹的樣子,師姐可得好生琢磨下問題了。
片刻,師姐輕咳問道:“記得衛師妹七歲時曾送了太子殿下一紙櫻花書簽,太子收了。在那之前,還對了兩句詩,在京中傳得出名,李將軍可知為何句?”
雖然那會兒衛姮吃得珠圓玉潤又不開竅,但太子殿下收了的禮,此后二人相融洽,太子亦認下做義妹,因此提起來并無有什麼。
只不過在今天李琰求娶之際,提及另一個男子,卻屬實有刁難他之意,在刺探他的度量。而且據說他那會兒并不在京中,喜歡衛姮也是在衛姮了書院之后,且看他如何答得出來。
李琰兀自氣定神閑挑眉笑笑,那一年的事他記得太清楚了。
十一歲從外祖山門中回來,心中正好做了打算,為了不使今后再與衛姮糾扯不清,他決定只遠遠旁觀,看著能避開禍事就好。進京卻就聽說了那一連番可笑的舉。
但也要謝那一番鬧劇,否則如今又怎能回得來?
李琰勾答道:“兩個黃鸝鳴翠柳,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曉得為何,這樣不搭調的詩句從他口中說出來,竟有幾分詼諧的寵護意味。
門前的師姐妹與嫂子們忍俊不挖這個久遠的料子可難了,還是姐妹們今早在商量對策時,勇毅侯府柳若珍突然想起的。沒想到冰雪聰慧的衛姮師妹時那般可,更沒想到,堂堂一沙場征戰、金戈鐵馬的李琰,竟然也能曉得這兩句。
師姐不服,即刻又問:“說出我們衛師妹最喜歡的三道菜名。即刻就說,胡瞎蒙可沒用,我們這兒都有譜的。”
這個更簡單了,李琰對衛姮的胃口十分曉得。只是喜歡的那麼多道菜,該怎樣數典型呢,他猜衛姮應當也不會刻意給的答案太泛,便列了幾道在清風徐來吃過的:“醬香烤牛柳、麻辣尖椒、蜀味串串鍋、番茄胖頭魚湯。”
特地多念了一道。
師姐讓人對著書簽一看,還都有。算了,放過又繼續:“我們新娘子喜好種花,的花架子都如何擺的?”
李琰應道:“矮個的在上頭,開花的在架子中間,常綠闊葉植多在架子下頭和地面擺放。”
師姐咋舌,又再問:“師妹洗臉用的水溫,怎樣的為適宜?”這下夠難了吧。
李琰面不改道:“第一盆溫水,用手指拂過水面,暖中微帶涼,使得孔舒適,第二盆清水,凈完在臉上拍打若干。”
這些都是衛姮的生活小習慣,一直延續到前世的親后。沒想到李琰竟然都有注意,原還以為,他對并不多上心的。
衛姮已經站在門候著了,聽著外面的李琰對答如流,忍不住彎起角,幾分惱與。
……
一連串十個問題考完,李琰皆聽罷即答。
師姐今日挑選問題,刻意避開了可蒙對的喜好和之類,沒想到李琰連這些細節都能答上,簡直都要懷疑衛姮事先有和他通過氣。
然而問題是今早才即時敲定的,通氣并不可能,想來衛姮在邊關犒軍時的生活習慣,他怕是多有觀察。就連擋門的堂兄們也都覺得,此刻便沒有不開門之理了。
一個稍小些的師妹便淘氣道:“再來考李將軍一道,將軍便說說我們衛姮師姐的優點,和你自個最大的缺點吧,答得好便讓你過去!”
衛姮在門,不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