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論齊州城中商機的擴散速度

16% / 119/743

半個時辰之后,商賈滋滋的從這店鋪之中走出去的時候,他臉上揚起一種愉快的芒。

服穿在上極為合襟前方有一條藍的布帶,背后則是如同輕紗一般。里面穿著保暖,外面穿著這件服,完全不冷。

之前因為穿的太厚的緣故,燥熱無比。

現在神清氣爽,清涼無比。

到對面的羊館里喝碗羊湯的功夫,商賈就看到了人。

“哎呦,老孟,你今兒啥況,怎麼穿的跟個書生一樣。你不會想讀書去吧?”

老孟臉上泛起一種難以言說的自信。

他并不知道,每一個穿新服的人,總是會莫名其妙的自信。

“呵呵,不至于不至于。”

“這服輕便無比,渾舒爽,也不貴,正好啊。”

“讀書那種事,只能心向往之啊!”

還是他會裝。

一旁的商賈嘿嘿一笑:“哪里買的?”

“還別說,這布料看著不一樣啊。”

“我家有個布莊,這種布料,我可沒有見過。”

老孟笑了笑,喝了一口湯,隨后才緩緩說道:“就是那間鋪子,對面的。”

不到一個下午,整個齊州新城之中,已經有十幾號人開始穿上這種衫了。

這種神奇的布料,迅速引起了商賈的重視。

他們本著在齊州任何事都可以發財的心理,立馬就開始琢磨了起來。

來往的人鉆進店鋪之中,目如炬,一個個閃耀著的都是財富的貪婪。

沒有人不會在乎自己錢能不能變多,也沒有人不會在乎發財致富的新方法。

李祐很歡迎這些人,作為大唐最大的生產者,他掌握著幾乎目前大唐最好的工坊,生產的東西批發價很高嗎?

并不高!

本同樣也不高。

利潤可觀,加上無敵的數量堆積。

短短將近一年的時間,理由幾乎積攢了過去大唐十來年才積攢的財富。

其實老黃和馬周不是沒有提議過要把所有的東西都自己銷售,雖然攤子鋪開了,但賺得多。

不同的地方,價格不同,利潤還可以更高。

但李祐否決了這個提議。

無他,那樣的話,有錢的人該有錢還是有錢,沒錢的人還是沒錢。

藏富于民,才能讓錢流通起來。

流通起來的錢就像是流水一般,明明同樣的一千貫從你這里到我這里,再流向你那里。

但過程中,參與的每個人都獲得了不同的東西。

藏富于民,才是真正的持久的富裕。

齊州百姓很明顯益極深。

批發服的人,很快就出現了,當然,布料的批發也是批發。

你們賣多錢我不管,但整個大唐所有的生產資料,都得從我這里買。

這就相當于后世某個國家擁有刻機一般,又像是某個公司擁有世界上唯一的水墨屏。

你有了獨一無二的東西,任何人都要仰你鼻息。

這才是格局。

什麼到了大唐就得搞事,來到古代就得造反,說實話,李祐一點也不覺得有趣。

三天之后,整個齊州城都開始穿這種布料了。

便宜,耐用。

關鍵是舒坦。

沒有人會拒絕讓自己舒服的東西。

睡懶覺就是其中的一種。

現在武順就在睡懶覺,而且是在李祐床上睡的。

昨夜暖床的時候,一不小心睡著了,巨大的床上,武順一個小孩兒,四仰八叉,要多尷尬有多尷尬。

直到第二天醒來,看到躺在旁的李祐的時候,武順發出了驚

隨后立馬閉,臉上紅,膛似乎更加高聳了。不知道是故意起來的還是本來就有料。

可把葉蓮娜嚇個半死,羨慕不已。

小武火急火燎過來匯報蠶收購況的時候,不知道是因為武順的緣故還是其他,李祐極為溫禮貌:“滾。”

五月初五,齊州出現了一些不同尋常的人。

這些人出現的時候,商賈就看出來這些人有錢。

于是一個個上前兜售自己的東西。

這一行人正是五姓七的子弟,他們沒有進仕途,就被家中長輩安排做生意。

崔、盧、王、鄭、李,至于為什麼只來了清河崔氏的人,沒有博陵崔氏的人,無從知曉。

但只有趙郡李氏的人出現,李祐是能想明白的,畢竟,隴西那一族都那種地位了,還至于做生意嗎?

“崔兄,這油餅不錯。”

王氏來的人地位很低,一路上就阿諛奉承。

五姓七念舊,所以并沒有在賺錢這件事上排太原王氏。

王氏的公子乃是偏房王陵,其他家族來的都是什麼人,要麼正房,要麼直系,只有他,一個旁系,在這里人白眼。

崔清淡淡的點頭,隨后繼續大快朵頤。

上不說啥,但幾個人的作太一致了。

吃!狂吃!不要命的吃!

“又是哪里來的貴公子吧。”

“是的,你看那吃相,狼吞虎咽之中,還帶著一講究,難得難得。”

“這些日子過來的貴公子越來越多了啊,齊州城難道有什麼新青樓不?”

齊州的青樓就那麼兩個地方,毫無半點名氣。

齊州人,就連齊州周圍的人都日思夜想,盼星星盼月亮,盼著齊州的青樓能更新迭代一下。

庸脂俗什麼的就不要了。

搞點絕過來啊!

以前的項目早就倦怠了,能不能加點新花樣?什麼九十八的,二九八的,不要慫啊,大爺有的是錢啊。

今日這幾個貴公子一出來,眾人第一反應竟然是下三路的事

可見,整個齊州有多麼的

金錢和,任何人都無法拒絕的兩大終極

哪怕老太監有了錢,也沒事就去青樓看看。

不信?你看到那個姓黃的總管沒,聽說琉璃鋪子、鹽號、書局都在人家手里管著呢。

此時突然有人問道:“不對啊,這幾個人不在吃東西,他們還在到問有啥好東西沒。”

“不會吧?他們不會是過來跟咱們搶貨的吧?”

“這能讓他們如愿?”

一時間,商賈之間卷了起來。

輸人不能輸陣,齊州的貨供不應求,都是要搶的,提前好幾天排隊的。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