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亂吃藥

29.1% / 152/522

趙良忙說:“不是下毒,要是下毒,前后幾個太醫總會有人看出來。那個老太監只說是外因,并沒說是下毒啊。”

香珠納悶:“那不是下毒,還是什麼外因?”都恨不得揪住趙良使勁晃一晃,把答案晃出來,省得他一句一句的說,急得人難

“唉,你不要急啊。”趙良解釋:“那個老太監吧,畢竟沒有正經學過醫,他不可能比太醫更高明啊。太醫要是看不出來的東西,他肯定也看不出來。只是那個老太監在宮里的時間長了,經的事也多,如果不是小唐一直孝敬他,還答應了給他養老,他也不會和小唐說起這事兒的。”

香珠已經要踹人了。

趙良往后一:“好姐姐,好姐姐,我說,我說,這就說到要關頭了。那個老太監因為認識草藥,也識字,有段時間在紫薇殿給道士打下手,干些雜活兒。道士們煉出藥來,先帝當然不能就這麼直接服,得先有人試藥。有人怕這活兒攤到自己頭上,可有人還盼著給先帝試藥試得好,能出人頭地呢。當時有味藥什麼,逍遙丸的,據說服了之后能子強健,益壽延年,但是吃了這個逍遙丸的人,初時不顯,后來就脾氣暴躁,喜怒無常,夜里時常驚醒,有時候似乎還能看見幻象。”

香珠怔住了,顧昕坐直:“還有什麼?”

趙良咽口唾沫:“據那老太監說,先帝最后那兩年,也總說有人要害他,邊的人因為這個被打殺的不在數,就連當時的麗貴妃都是如此。宮中傳言說麗貴妃因為言行不慎怒先帝,前失儀才被賜死的。但老太監說,麗貴妃當時好象是端了湯伺候先帝,先帝把湯掀了說有毒,命人即刻把麗貴妃拖出去勒死……”

“娘娘……”香珠深吸口氣定定神:“這好象,是和李妃的瘋癥有點象。”

至于說先帝有瘋癥是不是犯了殺頭的罪,反正現在也沒旁人在,香珠也就不用顧忌那麼多了:“難道李妃也吃了類似的丹藥?可是奴婢記得,紫薇殿失火,好象那些道士從此在宮中就銷聲匿跡了,先帝不久也駕崩了。”

有人說先帝是失火時嚇著了,有人說是吃丹藥吃出了不妥,反正失火之后,宮里就沒有道士出現過,紫薇殿燒那樣也不能再住人了。

“難道李妃也吃那個什麼?逍遙丸?”

“伺候李妃的那些人,拷問出什麼來了嗎?”

“李妃的其實已經換過兩茬兒了,在宮外的時候,有兩個伺候時間最長的,一個還在王府的時候就死了,一個在封妃之后沒多久也重病不治。后來撥去伺候的中途也換過,一個是犯錯被貶去干活兒,另一個李妃疑心要勾引皇上,也攆走了。現在,其實才伺候了不滿一年,雖然也審過了,但沒審出什麼來。”

香珠不信:“怎麼可能呢。”

自己就是做大宮的。不夸張的說,貴妃娘娘有多裳多頭面,庫里多寶貝,每天幾時起,幾時睡,什麼時辰在干什麼,小到一天里吃了幾塊點心喝了幾杯水,大到娘娘的小日子每月是哪幾天,哪天子最不舒坦都是一清二楚的。

娘娘們過得是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出門就乘轎,離了人自己連個裳都換不了。

在這種形下,李妃的竟然推說對李妃的事不知?李妃的口的哪一樣東西不得經們的手?哪件裳哪樣首飾不是們收拾?

“其中一個宮說,李妃以前就托人從宮外捎帶過東西,因為想調養好子再懷個皇子,所以吃了不補藥,那些藥多半不是太醫院開出來的。”

顧昕問:“那些藥都查過了?”

不過也知道,那些藥肯定會查的。

果然趙良說:“都查了,從李妃寢殿里抄出來兩三樣藥丸子。李妃確實一直在服用,信不過太醫院要讓人從宮外想辦法,那當然要帶藥丸方便,要是帶一大包一大包的藥材,一來不方便夾帶進宮,二來要熬制也不方便啊。”

顧昕都恨不得給李妃送塊匾,上書“唯蠢病無藥可醫”。信不過太醫,倒信得過外面沒見過面不知底的所謂“高人”?而且這藥丸子做好送來的,鬼才知道里頭到底混進了什麼原料。人家給摻了砒霜進去,沒準兒還會說真甜!

既然變得癲狂可能是外因,那小產是不是也是外因呢?

“李妃那里抄出來的藥,經查驗過倒沒有多大問題,確實是有補養作用,應該是沒有摻雜別的。但李妃吃藥時間不短了,現在的藥沒問題,不見得以前的都沒問題,興許是正好吃完了。”

也可能是被做手腳的人事先已經藏好,或是銷毀了。

畢竟李妃易怒、行事不正常又不是一天兩天,甚至不是一年兩年,而是從小產之后到現在,已經好幾年了,那時候皇上沒登基,也是待在皇子府的后院,要再想查那時候的事兒,可就更久遠,更渺茫了。

香珠眉頭皺得的,顯然沒頭緒,顧昕可不會鉆牛角尖。

如果一件事順著想想不通,那就掉個頭。

比如,顧昕現在琢磨,如果是自己要李妃下藥,這事兒可不好辦,一來,必須在李妃邊有自己的耳目,探聽清楚詳才好辦事。總不能今天一拍腦袋想害李妃,就立馬有藥,有下藥的人,有下藥的完整計劃,必須瞞過大多數人的眼睛,還要瞞過、或者串通給李妃看病的郎中之類的。

所以一般人辦不了。算一算要干這件壞事,得有人脈吧?得有錢吧?得自己或者自己邊兒的人懂點醫、藥理之類的吧?

備以上這些條件之后,還有一點很重要。

這人得和李妃有仇啊。

沒仇沒怨,不可能誰心,覺得害個人好玩兒的,那就隨便害一個吧。

又或是,害了李妃能有很大好……

這麼一看,害李妃的人能是誰呢?

如果從當年王府后院兒算起,那就在皇子正妃孟氏、當時的侍妾陳氏、張氏這麼的幾個人當中啊。

至于其他人,和李妃一沒仇怨,害了也沒好,沒必要這麼做。孟、陳、張這三人則是以上條件都備了。都出不錯,算得上有錢有人,讀過書可能懂得藥理之類的偏門東西。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