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新裳攤開來擺得到都是,屏風上,矮榻上,箱柜上,連香珠們上都搭著各式各樣的華麗,乍一看過去,滿眼都是煙霞般絢爛的。
“這件吧。”顧昕最后挑了一件海棠的宮裝,下面配著月白水波了。
香珠起先還說:“是不是素了些。”等到顧昕一穿上,帶頭拍裳好:“娘娘這兒裳好!那個,那個詞兒怎麼說來著?”
趙良手上還捧著三四條披帛,在那兒充億當架子不敢彈,笑著替接了一句:“清水出芙蓉。”
“對對。就是這個,清水出芙蓉!”香珠兩眼亮晶晶的,已經在琢磨著娘娘十五那天穿這兒裳應該梳個什麼樣的發髻,戴哪套首飾。前陣子皇上讓人送了一套的水玉珠花步搖,和這裳的倒是很配。但是吧,好象不大出彩。
還是那套赤金碧璽牡丹長流蘇釵?似乎又太華麗了些,和這套裳不大襯。
顧昕笑著問趙良:“怎麼你近來用功讀書去了?清水出芙蓉這句話是從哪兒學的?”
趙良樂呵呵的說:“娘娘這是取笑奴婢呢,奴婢哪兒有那個福氣去讀書。這句話在戲詞兒上就有,奴婢聽著了,就記住了,總之是句夸人的好詞兒。”
顧昕覺得挑完裳就可以把這一大攤子收起來了,香珠趕攔住:“不,還沒挑完呢。”
“挑完了呀。”顧昕一指換下來的那兒裳。
“沒有。”香珠扳著手指數:“這一兒哪里夠?娘娘起碼得有兩兒替換的吧?還有鞋子。”
一招手,宮人捧著一只大盒子過來,盒子里整齊的擺著四雙嶄新的鞋子。
“娘娘來試試,這高底兒的最提神了。”
顧昕差點兒翻個白眼:“不不不,不要高底的。”
這高底鞋怎麼都穿不慣,雖然聽說外頭很時興,從高門大戶到勾欄瓦舍,好些子都做了高底鞋穿,據說穿上這鞋,人顯得更高挑了,走起路來也是婀娜多姿,如弱柳扶風。
可顧昕覺得太不穩當。本水波就夠長的,再加上高底鞋,路都沒法兒走了。
尤其這雙鞋不但下頭是高底,還是一雙尖頭的鞋。顧昕恍惚聽說,這鞋就有個別名貴妃鞋,據說好些年前一位貴妃娘娘最穿這個樣式的鞋子。
雖然同是貴妃,可顧昕對這鞋是甘拜下風,實在是
香珠又拿出一雙:“娘娘再試試這雙嵌珠鞋。”
這鞋做工極其致,簡直不象一雙鞋,讓人舍不得穿到腳上踩踏。這雙鞋是素絹面的,鞋上嵌了明珠。捧在手里象是兩纖巧的彎月。
把明珠嵌在鞋上,這個也奢侈了些。
看顧昕也沒挑這個,香珠也不氣餒,后頭還有呢,魚兒鞋,顧名思義,鞋形如魚,這個鞋面兒上有用銀線織繡出水波紋,倒真別致。
顧昕腳進去試了試。鞋子嘛,平時子一蓋旁人也看不見,所以好看不好看的是其次,關鍵是得舒服。大了小了都不,一定要正正好好。
這鞋在顧昕上腳之前,已經先有人試過——用手進鞋里,試試鞋面是不是規整,鞋底是不是和,肯定不能有扎腳的線頭布這些。
“娘娘覺得如何?”
“還合適的。”
就是量好了尺寸照著的腳做的,肯定是合適的。鞋底也喧和,一點兒也不硌腳。
既然顧昕說合適,那這雙鞋就留下備用。
還有元寶兒鞋,鞋頭圓圓的,鞋口也是圓的,整個兒就是一對金元寶的樣子,上面還用金線滿滿的繡了大元寶、銅錢、銀錠子這些在上頭。這雙鞋外頭裹的蓋布一揭開,頓時金燦燦耀得人眼都花了。
“這……”香珠也沒見過這雙鞋,又好氣又好笑:“這雙鞋是誰做的?”
不是說這鞋不好看,也不是說這鞋不吉利。還要怎麼吉利?這鞋的鞋底一只繡著招財,一只繡著進寶,簡直是吉利得不能再吉利了。
可問題是,這鞋不是娘娘穿的啊!看看娘娘挑出來的裳,淡雅清麗,這雙鞋呢?往裳一擱,就象在大聲喊著“有錢,有錢,我有錢”!
“這鞋好的。”顧昕拿起來細細端詳:“很有巧思。收著吧,中秋節這個不大合適,過年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穿穿。”
過年也不合適啊!
香珠讓人把鞋捧下去收起來。過年還早著呢,到時候娘娘肯定想不起這雙鞋來。
回頭一定要查查是誰做的這鞋,這是想添還是想別出心裁在娘娘跟前臉?
香珠倒不攔著旁人對娘娘殷勤,可殷勤也得規規矩矩的,不能走歪門邪道。
顧昕發現這試裳挑鞋子,一開始還有趣兒的,可是架不住數量多啊!一套一套又一套,一雙一雙又一雙,半天下來快要累散架了,試完了鞋,不等香珠再找出個什麼東西來讓挑選,顧昕趕借口說:“今天的字還沒寫。”逃也似的一頭扎進福安堂。
寫字好,寫字特別好!寫字比過節強百倍。
但愿這個節趕到,趕過完,不然是一天也別想清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