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白心月早早的起床。
推開房門,韓文旭正現在門口,看到時,依舊帶著溫的笑容。
“眼睛怎麼腫起來了,可是沒睡好?”他說著話上前一步去的眼睛。
白心月后退一步躲了過去。
氣氛凝固一瞬。
“那啥,我沒事,我先出去做飯了。”白心月低著頭從他的胳膊下面鉆過去,跑出了房間。
韓文旭收回自己的手,無力的垂下。
眸子里浮現哀傷,只不過在他出房門的那一刻就已經收了起來。
吃了飯,韓文旭去了學院,白心月便拿著花樣去了花瑯坊。
何掌柜看了設計圖卻久久沒有說話,表變化不斷,有疑有驚喜,又有一言難盡。
“你這表是什麼意思,這設計圖有什麼問題你倒是說出來啊。”
白心月看他最后出的表,忍無可忍道。
何掌柜把設計圖放在桌子上,盯著白心月:“老太太可是七十歲了,一般六十歲裳過壽都是穿黑或者藍,上面繡著紅花就行,你這寫的紅是指整個裳紅嗎?”
白心月點頭,肯定道:“當然,老來俏你懂什麼,況且他們一出手就是一千兩,肯定是名門貴族,最注重的就是排面,別說是七十了,八十歲他們也愿穿紅好嗎?只不過這紅袍配上他們年紀,這花樣一定要選對,若是不對,只怕會不住裳的。”
何掌柜也點頭,他做生意那麼久,這個道理他懂,也正是因為這個,他才會出一言難盡的表。
“你放心,這花樣我都標在這里了,加上這個款式,保準不會出錯,你要是懷疑,我親自做出來,你再送過去。”
白心月拍著脯保證。
見白心月那堅定的神,何掌柜只能同意。
而京城的大何掌柜接到了這設計圖,也是同樣的懷疑。
只能夠讓人趕做出來,若是不行,就換個。
白心月畫了這張設計圖之后,選了幾塊兒布,又選了棉花,掏了錢背著滿滿一竹筐的裳回去。
院子里張氏正在跟柳大夫的夫人說話。
白心月乖巧的給兩個人打了招呼,先背著竹筐回了屋,東西放進柜,再出去時,便只剩下張氏一人。
看到,立刻招手:“月月,過來。”
“怎麼了?娘?”
白心月小跑過去,被張氏拉著手按在旁邊的石凳上。
“柳夫人說了,這下元節供奉水的只需要是新谷制作的團子就行,餡料自然是什麼樣的都行,只是因為現在吃的最多的都是紅豆餡,所以才只用了紅豆餡。”
張氏說話的時候,語氣有些激。
白心月挑眉,也開心了起來:“那真的不錯,牛叔下午還會過來送豆子的時候,讓他多買些糯米,這肯定能大賺一筆。”
于是這一天白心月把整條街都轉了一遍,買了所有自己能夠用得到的食材,都是有多買了多,
下午別人磨豆腐,在理芝麻,傍晚最忙的時候幫著賣了會兒羊串,有在理花生。
第二日中午,一家人看著白心月包了一鍋蓋的糯米團子,而且每個團子都不一樣,過外面的糯米皮能夠把里面陷的看的清清楚楚。
一家人只覺驚奇。
“月月,你真的厲害,以前我們做的糯米皮沒有這麼晶瑩剔,你這是用的糯米嗎?”張氏忍不住嘆。
白心月笑了笑,隨后道:“娘先嘗一個,這是紫薯餡的,你肯定沒吃過。”
張氏接過。
糯米團子不大,張氏一口咬下三分之一,里面紫薯的口適中,糯可口。
“倒是好吃。”
張氏滿意點頭。
白心月又拿起一個里面餡料黃的遞過去:“娘嘗嘗這個。”大風小說
張氏接過咬了一口,震驚的瞪大眼睛:“怎麼是蘋果的味道?”
“好吃嗎?”白心月滿心期待。
覺得好吃的,只是不知道他們喜不喜歡。
“好吃。”張氏點頭稱贊。
旁邊的大柱流著口水,眼的瞅著白心月,顯然等著開口讓他吃。
白心月覺得好笑,也只能夠道:“你只能夠吃三個,等會兒還要吃飯。”
大柱連連點頭,先拿了一個蘋果餡的吃著,口齒不清道:“好次好次。”
“大家都嘗一下,看那個餡的不好吃,咱們就不做那種餡的。”
白心月試吃都吃飽了,如今實在是吃不下。
最終沒有一個餡被淘汰,大家一致決定,每一樣都做一點。
于是晚上吃燒烤的時候,每一位點十個烤串,就送一個隨意餡料的糯米團子,送上去的時候還會告知口味。
顯然獲得一眾好評,不人都問如何售賣。
最終白心月給定價四文錢一個,十文錢三個。
畢竟糯米本就不便宜,這糯米團子在點心鋪子里還賣五文錢一個,所以這價格倒是實惠,主要是餡料是他們都沒有吃過的。
有幾個客人離開之前還特意的預定了下元節當天需要的糯米團子,基本上都是每種口味來三五個。
而且直接把錢都給了。
白心月拿著預定的單子和銀錢,開心的不行。
“娘,錢給你。”白心月把錢給了張氏。
張氏卻搖頭:“錢你先拿著,最后看這一共賺了多,這件事畢竟得你親手去做,不是小事,到時候分你拿一半,家里人誰幫你了,公賬上出一半,你再拿出一半當工錢。”
白心月本想拒絕,韓文旭已經開口:“娘說的對,所有得休息都是你出的,事也是你做的,應當這般。”
見兩個人都這樣說了,其他人表也沒有什麼不對,白心月索點頭同意了。
大不了讓其他人多做點事,多分其他人點錢不就行了,這點錢當真不看在眼里,畢竟都沒每日鎮上花瑯坊的分紅多。
于是接下來白心月就是各種買買買,各種做做做,每天還都限量。
到了臨近下元節的前兩天,又有一波人聞名而來,其中有不的大家族,下單就是一二百來個,畢竟家里仆人都要人手一個。
白心月發現自家已經接了六千多個糯米團子的時候,一個頭兩個大。
完全沒有了收錢時的那種興。
訂單高達三千個的時候,就想著不再接單,可有人是從鄰鎮來的,們也不好讓人空手而歸,有些是總來消費的人,他們也沒法拒絕。
于是就變了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