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 85 章

70.2% / 85/121

他們初見時, 是上京城紅墻黃瓦中,簌簌而落的雪。

在那個時候,明楹從前都沒有設想過,這個自己喚了一句阿兄的人, 父親口中金尊玉貴的太子殿下, 現在會站在自己的面前, 說讓自己做他的皇后。

朱漆描金的神佛在上, 因為時的突逢變故,是以即便曾見慈眉善目者云云,卻也都不過是浮生之中過路者某某。

此時因他在側, 卻又突然有了象。

明楹愣了片刻,隨后抬眼, “皇兄怎麼突然這麼說?”

傅懷硯將下頷放在的肩上,“本來怕嚇到你, 是想慢慢來的。”

“只是杳杳。孤突然有點后怕。”

“所以, 想早一點名正言順地保護你。”

“不是以兄長的份。”

素來波瀾不驚如他,明楹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他說的后怕到底是什麼意思。

只是很快,就明白了。

數年前他獨自前往邊關,雖然有太子份,但是母族也不過只是世代的史之家, 算不上是什麼聲名赫赫的氏族,只是因為執筆秉公, 在民間素有聲, 顯帝當年對于廢太子一事舉棋不定就是因為師出無名。

從在邊關九死一生建立金鱗衛, 到后來在朝中掌握生殺大權, 為無人敢置喙分毫的太子殿下, 即便是他從來都沒有在面前提及,但是明楹也可以預見,其中種種,必然不可能輕而易舉。

而他現在說起的后怕是因為,他聽到舟生那時強權在上的無能為力,或許也是如他當初一般。

皇權在上,他不過只空有一個太子名號,唯一所能做的,也不過是執傘穿過庭前霧氣與落花,站在面前,將傘遞給

僅此而已。

大概是當時的無能為力之,現在又周而復始,浮現在他的腦海之中。

倘若他當時死在邊關,又或者,后來他并沒有能力手握權柄。

傅懷硯下頷靠在明楹的肩側,并沒有再往下想去。

往事不可諫,世間因緣際會中,他所求一向都不多,當初所謂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他一直都知曉后果。

邊關苦寒,在黃沙漫天之中,傅懷硯一貫都看不出什麼緒,只是那時偶爾閑暇之際,川柏也曾問過他,到底有沒有后悔過。

他后悔嗎。

不過只是數面之緣的小姑娘,也不過只是暫代的太傅,真要說起來,也談不上是生死之

他那個時候看著關外夜空之中的黃沙,看到鷹隼高飛在半空之中,他面上看不出什麼緒,只隨手放下溫好的酒,并未應聲。

川柏見狀,知曉自己此言并不妥當,后來也并未再提及。

傅懷硯從來不會為了做過的事后悔。

縱然他知曉權衡利弊,可是有的時候還是不免會想起,那時明楹很小聲地哽咽了一聲,抓著他的袖口晃了一下,說著求求他。

最開始的時候,大概也不過只是憫弱之心在作祟。

最后卻又連他自己都沒有想過,會為現在這般心的覆水難收。

波瀾不驚了這麼多年,只因那時淅淅瀝瀝落在心間的霧氣,隨后在他心中掀起了一場驟雨。

嘩然。

明楹拉著他的小指晃了一下。

然后順著往下,手指抵進他的指間,與他十指相扣。

“我那時就說過。”抬眼看他,“傅懷硯,我已經想明白了。”

他不是眾生所見的某某,他是漫天神佛在上,渡苦厄,低眉只為而來。

會對自己的姻緣之事思及很多,從前想起,也不過只是想要舉案齊眉,也僅僅止于合適而已。

那日搖搖墜的煙火之中,貧瘠的心境在垣陵驟亮的天際之中也隨之點燃。

好像是一場燎原的火,倏然之間就點燃了整片荒地。

干涸泛白的河重新奔流,黯淡無的天空,頃刻之間亮起。

明楹其實很會貪心,帝王的,原本就是不敢也不該去奢求的。

只是那時候就在想。

或許也無關份。

真的很想和邊的這個人,歲歲年年。

……

邊關。

每年快到秋日的時候,草原就會進干枯的季節。

邊關苦寒,更為靠近北面的匈奴地帶就更是,早早地就開始河面冰封,草原每年都會在這個時候開始斷糧,所以這個時候,也時常是匈奴進犯的時機。

霍氏早早地就在邊關排兵布陣,每日都會有斥候前去巡視。

新帝登基,因為先前查抄了王氏,所以今年送到邊關的軍餉格外充實,其中備了不軍中常需的件,就連寒的都比往年厚實一些。

軍中將士都在議論,這位從前的太子殿下果然是難得一見的明君,又曾經在邊關與他們這群將士們一同上陣打過匈奴,總比那些不知疾苦的高們要明理得多。

今年軍餉充足,又是新君親衛親自送來的邊關,斷沒有有人從中貪墨的可能。

霍氏家主得知陛下親衛前來,當晚便隆重接待了川芎,隨后宴中問及陛下現今的狀況的時候,隨口問了句陛下現今是不是不在上京。

陛下連著數月都沒有上朝的這件事,上京城之中自然是人盡皆知,霍氏知曉也并不奇怪。

只是卻沒有人知曉,到底是有什麼要事,能讓新君才剛剛登基,就連著這麼多日都不上朝。

自然也不是沒有人彈劾的,但是每日的折子卻又是照常批閱,朝中也有條不紊,新君人雖然不在上京,但是上京的什麼作,卻又逃不過他的眼睛。

那些言剛開始還能每天彈劾新君不理政事,漸漸也沒了聲響。

霍氏家主原本也只是就這麼隨意地問了一句,畢竟是為臣子,也不好問得太深。

當日是家宴,并未鋪張,場中人皆為霍氏子弟。

霍離征聽到這麼一句話的時候,杯中的酒卻又不小心灑了一些出來。

霍離征向來端方守禮,很會有什麼事會讓他失神至此。

川芎也注意到了這邊,霍氏家主看了看霍離征,笑著為他解釋道:“末將的這個小兒子阿征,年時候就敬仰陛下,想來是現今聽到陛下的消息,一時有些失態了,還見諒。”

川芎雖然之前一直都有點兒不明白,但是這麼些時日,也大概厘清了其中原委,他只應聲,并未多說什麼。

京中還有不事務,川芎送完今年的軍餉之后,縱然是霍氏再多加挽留,也沒有再在邊關留多久,很快就準備回到上京了。

在川芎臨走前的一晚,他站在自己的廂房前面,突然聽到夜幕之中傳來一聲:“川芎。”

從前川芎隨著傅懷硯一同在邊關待了數年,霍離征與他們年齡相近,自然也說得上是識。

現在正逢夜時,霍離征前來找他,所求到底是為了什麼,大概也是不言而喻。

川芎對風月事上素來一竅不通,陛下對那位公主殿下的心意,他也是后知后覺了很久才明白過來。

他是跟隨于陛下多年的衛,對于此事不便多說什麼,所以就只是這麼站在原地,等著霍離征開口。

從之前霍離征得知傅懷硯多日不在上京城的時候,他其實心中就猜到了,當初是他放明楹離開,他自知這件事并不妥,可是那時,他也知曉,明姑娘份在前,或許明楹于太子殿下而言,也不過只是緣。

太子殿下即將要迎娶正妻,明姑娘既然不想留在皇城,力所能及地幫一把,也是他秉持的仁義。

但此時霍離征也不知曉,自己當初幫的那一次,到底是幫,還是害。

他那時跪于東宮前,自請責罰之時,其實傅懷硯并未如何置他,甚至就連后來的那次軍法,也是他自請去領的。

所有的一切都有定數,可是他卻并不知道,傅懷硯對于明楹是怎麼置的。

霍離征心中知曉,以自己的份,怎麼都不應當再牽扯進這些事了,甚至就連多問一句,都是逾矩,但是此時看到川芎,還是忍不住前來問他。

而他前來這里,想的是,倘若當真因為自己當初放走明楹,陛下因此怪罪于的話,自己愿意一力承擔所有罪責。

,也要問心無愧。

“陛下現在不在京城,”霍離征沉默了片刻,“是前去尋找明姑娘了嗎?”

這件事旁人沒必要知曉,但是告訴霍離征也無妨。

川芎并不意外他會問出這句,點了點頭。

霍離征手指收,低頭對川芎道:“我知曉當初的事是我失責,此時前來詢問,也實在是逾矩。只是懇求看在當初你我也曾有數年誼的份上……”

他頓了下,問得有點兒艱難:“陛下找到明姑娘,是準備怎麼置?”

為公主份,私逃出京,若是無人追究還好,但是若是當真追究起來,一個并無倚仗的公主,是什麼下場,霍離征也可以預見。

想要怎麼置,不過只在傅懷硯的掌之中罷了。

尋常人家后院有人出逃,也多半會淪到一個沉塘的結局。

以新君的份,明楹倘若當真逃離在他邊,只怕傅懷硯年時至今,都沒有如這樣的被拂過臉面。

從前在邊關之時,霍離征知曉傅懷硯從來都未傷過婦孺,但這件事畢竟是風月事,所以他左思右想,也還是不得其解。

現今,才前來找了川芎。

川芎拍了拍霍離征的肩膀,“小將軍不必擔心。”

“那位公主殿下,可是陛下的小祖宗。”川芎看他, “怎麼可能舍得置。”

霍離征面上失神片刻,隨后才笑道:“原是這樣,是我多慮了。”

川芎應道:“其實你有這樣的顧忌也尋常,畢竟就連我跟著陛下這麼多年,也從未看過陛下對一個人這般縱容袒護過。”

川芎抬手捶了下他的肩,倒沒有再多提起這件事,只對他道:“邊關這個時候戰事多發,戰無不勝的霍小將軍,可得一如往常的所向披靡。”

“我明日便要辭行了,預祝小將軍今年也能得勝而歸。”

霍離征笑了笑,抬手也在他的肩上輕捶了一下,回他道:“多謝。”

鉤月高懸,他是名的小將軍,自此以后,也當心無雜念,所向披靡。

征戰是他生來的宿命,過往之事,他于心無愧。

旌旗獵獵,風沙俱寂。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