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第九十四章攻城
文丹溪本以爲自此以後他們跟白家再無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僅僅兩天後,白家的一個老家丁竟然又灰頭灰腦的跑回來,在陳府門前長跪不起,苦苦哀求文丹溪去救他家爺和夫人。
文丹溪是丈二和尚不著頭腦,只得讓春草仔細去詢問他怎麼回事。春草很快回來稟報說,原來是白有誠一夥人剛出易州不久就被一幫賊寇給搶劫了。他們不但把白家的財搶個,還把白有誠的妻子錢氏搶上山當寨夫人去了,白有誠則被打個半死。白家的人自然而然的懷疑是陳信的手腳。不過,他們吃了一次虧倒也學乖了,心裡雖然這麼想裡卻沒敢說出來。幾個僕人思來想去沒一點辦法,只得忍恥前來向陳府求救。
文丹溪開始也想著是不是陳信幹的,畢竟他有過前科。但聽到錢氏也被搶上山時,便立即否定了。陳信的手下從不搶人。本想不管這事,想了想,還是決定找李冰雁商量一下再做決定。
李冰雁聽罷,低頭思索了一會兒,最後毅然說道:「妹妹,這事咱們別管。之前放了他,是出於信義,我們事先答應好的,不能失信於人。但他們已出了易州,至於遭誰搶劫,跟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況且,如今我的兩個孩兒已回到了我邊,那姓白的於我就是個陌生人。他是生是死都跟我無關!」文丹溪頗爲欣賞的看了李冰雁一眼,本以爲會念著什麼「一日夫妻百日恩」的想法,替白有誠求呢。
李冰雁似乎看出了文丹溪的想法,的臉上出一冷笑,道:「如果說一年前我對白有誠是心寒,那麼如今我就是心死外加怨恨。我們七年的夫妻之在他眼裡一文錢都不值。我被得背井離鄉還不夠,他竟然還和那個惡婦一起當衆辱我,恨不得置我於死地。若不是我的臉皮夠厚,若不是有妹妹妹夫等人在一旁勸著,也許我早就一死了之了。而且,」
李冰雁說到最後一句,眼中閃過一怒火:「而且,他竟然任由那個毒婦待我的孩子,他們可是他的親生骨啊,縱使我有錯,可我的孩子有什麼錯,我的靈兒和顯兒從來都是最乖巧的……」李冰雁說著又忍不住開始泣起來。
文丹溪長長的嘆息一聲,果然是有後媽就有後爹。怪不得兩個孩子這麼乖巧懂事,他們是被無奈,不得不早。文丹溪又語安了一番。聽了李冰雁的這番話後,理起事來再無任何負擔,立即讓人把白家家丁趕將出去,幷不準他們再進易州城,至於白有誠夫婦是死是活,聽天由命吧。不落井下石已經是十分仁慈,怎麼可能還去以德報怨!
陳信回來聽說這件事後,不由得拍手稱快。他本來就對放走這兩人覺不忿,真是蒼天有眼,剛好出了這檔子事,真是太遂他的心了。
陳信恨恨地說道:「冰雁還說姓白的罪不至死,我看他就是該死。他前面的做爲我就不說了,就說眼前這事,他娘的還是有卵的爺們嗎?自己的髮妻都這樣了,換了有點意的,心疼自責都來不及。他竟然還想上前來踩一腳,他不是把人往死裡嗎?娘子,你別以爲只能用刀才能殺人,他們這樣的人就是殺人不見,可怕的是他殺了人還覺得自己做得對。」文丹溪點點頭,發現陳信的話雖然樸實,但有時候還真包含著至理。不由得明的一笑道:「二信,我有時候覺得你聰明的。說出來的有道理的。」
陳信聽到妻子的誇獎,頓時雙眼放,角上揚,得意的昂頭笑道:「以前我義父的一個很有學問的朋友也這麼說我,他說我看什麼事都不拐彎。」兩人說著話,文丹溪心頗好的揮手讓人擺飯。兩人一起吃完了飯,照例讓娘把孩子抱進來逗弄。
小梓坤倒是很乖,每日吃飽了就是睡。很哭鬧。夜裡也不尿床。神好時,就睜著一雙烏溜溜的眼睛四好奇的看著。後來杜氏說這一點也隨爹,陳信小時候也是吃了就睡,從不哭鬧。文丹溪再一次擔心,這孩子的格像爹。很難想像,若是一個孩子有這種格會是什麼形。陳信一聽說兒像自己,心中的那得意勁真是無以言表。
陳信捧著小梓坤,對著兒說道:「寶貝閨,你隨爹爹就對了,長大了爹爹教你學武藝,將來,你也找一個像你娘這樣的婿,和和的過一輩子就行了。爹爹再把怎麼把娘弄到手這門獨門學問也給你,你一輩子就安然無憂囉……」文丹溪聽著陳信的自言自語,一時不知該怎麼評價才好。
李冰雁自從兩個孩子回到自己邊後,臉上的笑容便逐漸多了起來。每日忙完便帶著四個孩子讀書寫字,有時一起來看文丹溪和小梓坤,四個孩子更是對於小梓坤稀罕的不得了,團團的圍著轉,哪怕是梓坤的一個呵欠也能引起他們的驚呼。就連小老頭似的白顯在梓坤面前也會流出許的笑容。
小梓坤滿月沒多久,秦元和他的幕僚們便開始籌劃出征遼西的事宜。關於這些陳信回來時都會告訴文丹溪。文丹溪也明白,在世之中,不思進取的結果就是被他人吞幷。現在由於他們地邊陲,靠近胡地,韃子時來侵擾,誰也沒想到要接手這個燙手山芋。再加上他們行事一向低調,當別人隨便拉起幾千人就敢稱王稱帝的時候,他們一直延用梁景帝敕封的稱號。是以,易州一直都沒引起天下人的注意。
但將來隨著易州等地的發展壯大,早晚會引來其他們反王的覬覦。在這之前,他們必須要積蓄強大的力量一旦況有變,他們才能得以自保。陳信也自然明白這個道理,這個二貨,自從當了父親之後,竟然真的了許多。每天勤勤懇懇的練兵、兢兢業業的理公務,有了空還向那些幕僚們學習兵法政務。從不遲到早退。這一點秦元十分滿意,對此,他還委婉的誇獎文丹溪教夫有方。
這年的十月上旬,一切準備就緒後,陳信在周通的陪同下,率領六萬大軍突襲遼西重鎮代州。
東虜沒料到破虜軍竟然主進攻,因爲除了大梁建國初期外,在戰事上一直都是他們於主進攻的地位。代州的守軍被破虜軍打了個措手不及。在周通的運籌下,破虜軍用了五天就攻下了這座遼西第一重鎮。
破虜軍攻克代州後,開始大張旗鼓的招納當地的漢人。一時間,東虜各大部落的俘虜和漢人奴僕逃走無數。以前這些俘虜和奴僕之所以不敢逃,就是因爲代州在韃子手中,這是他們返回中原故土最近的路徑。其他的路綫雖然也能繞回來,但是一是路途遙遠,二是沿途要經過很多韃子部落,難度極大。如今代州回到了漢人手中,他們怎能不逃!
這下代州不用從別地去調遣百姓開荒,直接就地取材。更讓東虜各部落頭疼的是,破虜軍將韃子的無賴打法學了個爐火純青,他們經常派小騎兵搶劫擾那些落單的韃子,則殲之,多了就逃。更別提那些牛羊馬匹,破虜軍是見了就搶。當韃子的大隊人馬來攻城時,他們明智的躲城中堅守不出,用滾木鐳石、開水藥糞一起招呼敵軍。代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韃子圍攻數日死傷無數,只得無功而返。可是他們剛離開沒多遠,破虜軍竟又大開城門衝著敵軍後陣一陣砍殺,等到敵方擺開陣勢準備決戰時,他們又麻溜的躲了城中,仍然堅守不出。這樣的戰不厭其煩的上演著,韃子恨得咬牙切齒,卻又奈何不得。
這些事,都被陳信一一寫進信裡告訴文丹溪。這傢伙的認字數量不但大幅度增加,文筆也越來越好,從一開始的詞不達意到清晰流暢再到現在的生形象,一路飛快的進步。文丹溪在回信中表示了贊揚。陳信自然是樂不可支,而且含蓄而得意的表達了自己有著書立說的願。文丹溪看後,不由得噴飯。
陳信在代州待了一個多月,秦元又派了兩個可靠的人去守城,讓陳信返回易州。這也是周通建議的,他對秦元說,陳信這人悍勇,長於進攻,但不善於防守。而代州主要就在於守城。若是繼續讓陳信守城,時間一長就怕他經不住韃子的辱駡刺激,一怒之下出城與韃子決戰,那時將悔之晚矣。文丹溪聽到這話,不得不佩服這個周通,他的察力比以此著稱的韓師爺還要勝上一籌。
破虜軍攻下代州後,軍中有不將領囂著要繼續攻城,趁機擴大地盤,卻被周通和秦元否決了。兩人一致認爲,眼下時機還不。衆將雖然不大服氣,但也只得聽兩人的。在此之後,秦元和周通韓師爺等人費盡心思制定出一系列興利除弊的措施。包括勸課農桑、輕徭薄賦、招流民、鼓勵開荒、保護商人等等十幾條措施。對於這些,文丹溪知道自己是個門外漢,而且所知道的那一鱗半爪的現代知識還不一定適應古代社會,所以對這些措施只是仔細看看,有時也會提出一些細節上的問題稍加完善。
陳信一看文丹溪所加的幾個細節,頓時一臉喜悅:「我家娘子就是聰明。你加的都是我們想不到的。怪不得周軍師屢次誇娘子細心聰慧。」文丹溪淡然一笑。在陳信眼裡,似乎什麼都值得誇上一誇。
陳信誇完,又小心翼翼的看了看的臉,試探著問道:「娘子,你該怎樣就怎樣,千萬別被外頭那些傳言拘住了手腳。」
文丹溪一怔,忙問道:「什麼傳言,我怎麼不知道?」
陳信撓撓頭,乾笑道:「那啥也沒啥,就是有人說我太笨,娘子太聰明之類的話。」文丹溪心中一,竟會有這種傳言嗎?不過,稍一細想,這也不能理解,在幾千年後的現代中國,絕大多數男人仍然接不了妻子比自己能幹的事實。記得父親單位的一個領導的丈夫提出離婚的理由就是那位領導太能幹了,損害了他做爲男人的尊嚴。可怕的是,他們單位的很多人私下裡都認爲那位領導的丈夫做得對,誰讓那個領導只顧事業不顧家庭呢。誰一個人不在家相夫教子,偏偏跟一幫男人爭權奪利呢。
記得父親當時給這人的評價是:這個男人太沒氣量了。竟然心狹窄到去跟自己的枕邊人去較量。如果他覺得自己有本事就去力拼搏唄,誰也沒攔著他。如果沒那個本事就安安分分的過日子唄,自己沒上進心偏偏還攔著不讓妻子上進,還嚷著什麼傷了男人的自尊,真人可發一笑。現在,難道和陳信也面臨這樣的問題了。文丹溪臉上神變幻不定,陳信不由得一陣張。他忙拽拽的袖問道:「娘子,你這是怎麼了?我說錯了什麼了嗎?」
文丹溪苦笑著搖搖頭,沉稍傾,抬頭認真的問道:「二信,告訴我,你是怎麼想的?」
陳信楞了一下,理所當然的說道:「我有什麼可想的,他們說就讓說去唄。不就是妒忌我找了個聰慧媳婦嗎?我要是找個笨得不知道東西南北的,你看還有人說這些不!」
「撲哧。」二信的思維真的無人能理解。
陳信想了想,又接著安:「娘子,你可別多心。我真的無所謂。我義父教過我,男子漢大丈夫,沒錢沒才都沒關係,千萬不能沒有氣量。我雖沒有義父的氣量,但也不是心狹窄的人。跟自己的娘子比較,那是爺們該幹的嗎?我若是真介意這些話,我當初就會找一個五弟妹那樣的子。」陳信的話音剛落,文丹溪就主撲上去抱住他啃一氣,裡還說道:「二信,你真好。」陳信楞了一下,剛要趁機揩油,就聽春草在外門稟道:「將軍、夫人,陳六子說周先生要見將軍,還有……老夫人來看夫人了。」
作者有話要說:文丹溪本以爲自此以後他們跟白家再無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僅僅兩天後,白家的一個老家丁竟然又灰頭灰腦的跑回來,在陳府門前長跪不起,苦苦哀求文丹溪去救他家爺和夫人。
文丹溪是丈二和尚不著頭腦,只得讓春草仔細去詢問他怎麼回事。春草很快回來稟報說,原來是白有誠一夥人剛出易州不久就被一幫賊寇給搶劫了。他們不但把白家的財搶個,還把白有誠的妻子錢氏搶上山當寨夫人去了,白有誠則被打個半死。白家的人自然而然的懷疑是陳信的手腳。不過,他們吃了一次虧倒也學乖了,心裡雖然這麼想裡卻沒敢說出來。幾個僕人思來想去沒一點辦法,只得忍恥前來向陳府求救。
文丹溪開始也想著是不是陳信幹的,畢竟他有過前科。但聽到錢氏也被搶上山時,便立即否定了。陳信的手下從不搶人。本想不管這事,想了想,還是決定找李冰雁商量一下再做決定。
李冰雁聽罷,低頭思索了一會兒,最後毅然說道:「妹妹,這事咱們別管。之前放了他,是出於信義,我們事先答應好的,不能失信於人。但他們已出了易州,至於遭誰搶劫,跟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況且,如今我的兩個孩兒已回到了我邊,那姓白的於我就是個陌生人。他是生是死都跟我無關!」文丹溪頗爲欣賞的看了李冰雁一眼,本以爲會念著什麼「一日夫妻百日恩」的想法,替白有誠求呢。
李冰雁似乎看出了文丹溪的想法,的臉上出一冷笑,道:「如果說一年前我對白有誠是心寒,那麼如今我就是心死外加怨恨。我們七年的夫妻之在他眼裡一文錢都不值。我被得背井離鄉還不夠,他竟然還和那個惡婦一起當衆辱我,恨不得置我於死地。若不是我的臉皮夠厚,若不是有妹妹妹夫等人在一旁勸著,也許我早就一死了之了。而且,」
李冰雁說到最後一句,眼中閃過一怒火:「而且,他竟然任由那個毒婦待我的孩子,他們可是他的親生骨啊,縱使我有錯,可我的孩子有什麼錯,我的靈兒和顯兒從來都是最乖巧的……」李冰雁說著又忍不住開始泣起來。
文丹溪長長的嘆息一聲,果然是有後媽就有後爹。怪不得兩個孩子這麼乖巧懂事,他們是被無奈,不得不早。文丹溪又語安了一番。聽了李冰雁的這番話後,理起事來再無任何負擔,立即讓人把白家家丁趕將出去,幷不準他們再進易州城,至於白有誠夫婦是死是活,聽天由命吧。不落井下石已經是十分仁慈,怎麼可能還去以德報怨!
陳信回來聽說這件事後,不由得拍手稱快。他本來就對放走這兩人覺不忿,真是蒼天有眼,剛好出了這檔子事,真是太遂他的心了。
陳信恨恨地說道:「冰雁還說姓白的罪不至死,我看他就是該死。他前面的做爲我就不說了,就說眼前這事,他娘的還是有卵的爺們嗎?自己的髮妻都這樣了,換了有點意的,心疼自責都來不及。他竟然還想上前來踩一腳,他不是把人往死裡嗎?娘子,你別以爲只能用刀才能殺人,他們這樣的人就是殺人不見,可怕的是他殺了人還覺得自己做得對。」文丹溪點點頭,發現陳信的話雖然樸實,但有時候還真包含著至理。不由得明的一笑道:「二信,我有時候覺得你聰明的。說出來的有道理的。」
陳信聽到妻子的誇獎,頓時雙眼放,角上揚,得意的昂頭笑道:「以前我義父的一個很有學問的朋友也這麼說我,他說我看什麼事都不拐彎。」兩人說著話,文丹溪心頗好的揮手讓人擺飯。兩人一起吃完了飯,照例讓娘把孩子抱進來逗弄。
小梓坤倒是很乖,每日吃飽了就是睡。很哭鬧。夜裡也不尿床。神好時,就睜著一雙烏溜溜的眼睛四好奇的看著。後來杜氏說這一點也隨爹,陳信小時候也是吃了就睡,從不哭鬧。文丹溪再一次擔心,這孩子的格像爹。很難想像,若是一個孩子有這種格會是什麼形。陳信一聽說兒像自己,心中的那得意勁真是無以言表。
陳信捧著小梓坤,對著兒說道:「寶貝閨,你隨爹爹就對了,長大了爹爹教你學武藝,將來,你也找一個像你娘這樣的婿,和和的過一輩子就行了。爹爹再把怎麼把娘弄到手這門獨門學問也給你,你一輩子就安然無憂囉……」文丹溪聽著陳信的自言自語,一時不知該怎麼評價才好。
李冰雁自從兩個孩子回到自己邊後,臉上的笑容便逐漸多了起來。每日忙完便帶著四個孩子讀書寫字,有時一起來看文丹溪和小梓坤,四個孩子更是對於小梓坤稀罕的不得了,團團的圍著轉,哪怕是梓坤的一個呵欠也能引起他們的驚呼。就連小老頭似的白顯在梓坤面前也會流出許的笑容。
小梓坤滿月沒多久,秦元和他的幕僚們便開始籌劃出征遼西的事宜。關於這些陳信回來時都會告訴文丹溪。文丹溪也明白,在世之中,不思進取的結果就是被他人吞幷。現在由於他們地邊陲,靠近胡地,韃子時來侵擾,誰也沒想到要接手這個燙手山芋。再加上他們行事一向低調,當別人隨便拉起幾千人就敢稱王稱帝的時候,他們一直延用梁景帝敕封的稱號。是以,易州一直都沒引起天下人的注意。
但將來隨著易州等地的發展壯大,早晚會引來其他們反王的覬覦。在這之前,他們必須要積蓄強大的力量一旦況有變,他們才能得以自保。陳信也自然明白這個道理,這個二貨,自從當了父親之後,竟然真的了許多。每天勤勤懇懇的練兵、兢兢業業的理公務,有了空還向那些幕僚們學習兵法政務。從不遲到早退。這一點秦元十分滿意,對此,他還委婉的誇獎文丹溪教夫有方。
這年的十月上旬,一切準備就緒後,陳信在周通的陪同下,率領六萬大軍突襲遼西重鎮代州。
東虜沒料到破虜軍竟然主進攻,因爲除了大梁建國初期外,在戰事上一直都是他們於主進攻的地位。代州的守軍被破虜軍打了個措手不及。在周通的運籌下,破虜軍用了五天就攻下了這座遼西第一重鎮。
破虜軍攻克代州後,開始大張旗鼓的招納當地的漢人。一時間,東虜各大部落的俘虜和漢人奴僕逃走無數。以前這些俘虜和奴僕之所以不敢逃,就是因爲代州在韃子手中,這是他們返回中原故土最近的路徑。其他的路綫雖然也能繞回來,但是一是路途遙遠,二是沿途要經過很多韃子部落,難度極大。如今代州回到了漢人手中,他們怎能不逃!
這下代州不用從別地去調遣百姓開荒,直接就地取材。更讓東虜各部落頭疼的是,破虜軍將韃子的無賴打法學了個爐火純青,他們經常派小騎兵搶劫擾那些落單的韃子,則殲之,多了就逃。更別提那些牛羊馬匹,破虜軍是見了就搶。當韃子的大隊人馬來攻城時,他們明智的躲城中堅守不出,用滾木鐳石、開水藥糞一起招呼敵軍。代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韃子圍攻數日死傷無數,只得無功而返。可是他們剛離開沒多遠,破虜軍竟又大開城門衝著敵軍後陣一陣砍殺,等到敵方擺開陣勢準備決戰時,他們又麻溜的躲了城中,仍然堅守不出。這樣的戰不厭其煩的上演著,韃子恨得咬牙切齒,卻又奈何不得。
這些事,都被陳信一一寫進信裡告訴文丹溪。這傢伙的認字數量不但大幅度增加,文筆也越來越好,從一開始的詞不達意到清晰流暢再到現在的生形象,一路飛快的進步。文丹溪在回信中表示了贊揚。陳信自然是樂不可支,而且含蓄而得意的表達了自己有著書立說的願。文丹溪看後,不由得噴飯。
陳信在代州待了一個多月,秦元又派了兩個可靠的人去守城,讓陳信返回易州。這也是周通建議的,他對秦元說,陳信這人悍勇,長於進攻,但不善於防守。而代州主要就在於守城。若是繼續讓陳信守城,時間一長就怕他經不住韃子的辱駡刺激,一怒之下出城與韃子決戰,那時將悔之晚矣。文丹溪聽到這話,不得不佩服這個周通,他的察力比以此著稱的韓師爺還要勝上一籌。
破虜軍攻下代州後,軍中有不將領囂著要繼續攻城,趁機擴大地盤,卻被周通和秦元否決了。兩人一致認爲,眼下時機還不。衆將雖然不大服氣,但也只得聽兩人的。在此之後,秦元和周通韓師爺等人費盡心思制定出一系列興利除弊的措施。包括勸課農桑、輕徭薄賦、招流民、鼓勵開荒、保護商人等等十幾條措施。對於這些,文丹溪知道自己是個門外漢,而且所知道的那一鱗半爪的現代知識還不一定適應古代社會,所以對這些措施只是仔細看看,有時也會提出一些細節上的問題稍加完善。
陳信一看文丹溪所加的幾個細節,頓時一臉喜悅:「我家娘子就是聰明。你加的都是我們想不到的。怪不得周軍師屢次誇娘子細心聰慧。」文丹溪淡然一笑。在陳信眼裡,似乎什麼都值得誇上一誇。
陳信誇完,又小心翼翼的看了看的臉,試探著問道:「娘子,你該怎樣就怎樣,千萬別被外頭那些傳言拘住了手腳。」
文丹溪一怔,忙問道:「什麼傳言,我怎麼不知道?」
陳信撓撓頭,乾笑道:「那啥也沒啥,就是有人說我太笨,娘子太聰明之類的話。」文丹溪心中一,竟會有這種傳言嗎?不過,稍一細想,這也不能理解,在幾千年後的現代中國,絕大多數男人仍然接不了妻子比自己能幹的事實。記得父親單位的一個領導的丈夫提出離婚的理由就是那位領導太能幹了,損害了他做爲男人的尊嚴。可怕的是,他們單位的很多人私下裡都認爲那位領導的丈夫做得對,誰讓那個領導只顧事業不顧家庭呢。誰一個人不在家相夫教子,偏偏跟一幫男人爭權奪利呢。
記得父親當時給這人的評價是:這個男人太沒氣量了。竟然心狹窄到去跟自己的枕邊人去較量。如果他覺得自己有本事就去力拼搏唄,誰也沒攔著他。如果沒那個本事就安安分分的過日子唄,自己沒上進心偏偏還攔著不讓妻子上進,還嚷著什麼傷了男人的自尊,真人可發一笑。現在,難道和陳信也面臨這樣的問題了。文丹溪臉上神變幻不定,陳信不由得一陣張。他忙拽拽的袖問道:「娘子,你這是怎麼了?我說錯了什麼了嗎?」
文丹溪苦笑著搖搖頭,沉稍傾,抬頭認真的問道:「二信,告訴我,你是怎麼想的?」
陳信楞了一下,理所當然的說道:「我有什麼可想的,他們說就讓說去唄。不就是妒忌我找了個聰慧媳婦嗎?我要是找個笨得不知道東西南北的,你看還有人說這些不!」
「撲哧。」二信的思維真的無人能理解。
陳信想了想,又接著安:「娘子,你可別多心。我真的無所謂。我義父教過我,男子漢大丈夫,沒錢沒才都沒關係,千萬不能沒有氣量。我雖沒有義父的氣量,但也不是心狹窄的人。跟自己的娘子比較,那是爺們該幹的嗎?我若是真介意這些話,我當初就會找一個五弟妹那樣的子。」陳信的話音剛落,文丹溪就主撲上去抱住他啃一氣,裡還說道:「二信,你真好。」陳信楞了一下,剛要趁機揩油,就聽春草在外門稟道:「將軍、夫人,陳六子說周先生要見將軍,還有……老夫人來看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