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98% / 100/102

第99章 番外一

每年十二月的冬神祭典是舉國矚目的大事。

按前朝陳例, 冬神祭典的完整典儀總共為期三日。首日由皇帝夫婦率皇嗣、宗親與重臣在瀅江畔行隆重祭祀禮,禱祝冬神與春神能順利接, 使來年風調雨順、五谷登;次日則對卓有政績的勳貴、員加進爵;第三日則是與民同樂。

大周立朝後沿襲此慣例,並對典儀細節做出了些許改,首日祭祀時還會祭祀在長達二十年的複國之戰中陣亡的英烈,及前朝亡國後無辜命喪與侵者屠刀的百姓;而次日除大行封賞外,還會公佈來年對朝廷各機構的重大調整等事宜。

因這典儀既寄託著舉國對來年天候收的願景, 更會影響次年的朝堂格局, 是以數年來一直備朝野關注。

以往徐靜書對這個典儀的認知通通來自書本,直到武德五年這回, 以信王妃的份親自參與,才真真會到這事鄭重到什麼程度。

武德五年十二月初九, 掛著信王府標識的車隊疾行在趕往祭祀地點的路上。

最前一輛馬車裡坐著趙澈、徐靜書與趙蕎三人。

原本趙蕎該單獨乘坐自己的車駕, 可路途遙遠悶得慌,便總來湊到兄嫂這車來,大家一路說說閒話便沒那麼難熬了。

馬車跑得太快,這段路又顛簸得人難,徐靜書白著臉可憐窩在坐榻角落, 說話都氣若遊:「往年我還嘀咕怎麼府中每次冬神祭典前都飛狗跳, 原來是皇帝陛下的緣故。」

從武德元年到武德五年,每年冬神祭典雖仍舊是在瀅江之畔, 但地點無一次重複。武德帝選定的祭祀點次次出人意料, 這次也沒有例外。

今年的冬神祭典定於十二月十二, 在瀅江畔慶州府轄下的溯回城舉行——

溯回城離鎬京足有七八百里, 快到十一月底才公佈這時間、地點!

「又要大家提前到,又要等到迫在眉睫才公佈,真是……」徐靜書憋了半晌,到底說不出什麼壞話。

趙澈拿了一顆橘子捂在掌心,無奈笑道:「也是沒法子的事,聖駕出京畢竟有風險,武德元年的冬神祭典就出過子。所以我們雖準備倉促,那些藏在暗蠢蠢的老鼠同樣也不會有太充裕的時間,越晚公佈越安全。」

北境的外敵吐谷契當初侵門踏戶滅了前朝、佔領鎬京及江左半壁江山近二十年,建了個偽盛朝。之後趙家帶領江右各方勢力臥薪嚐膽,二十年間大小戰役無數,終於在武德元年春驅逐外敵,收復河山,才有了如今的大周朝。

但偽盛皇室戰敗潰逃回北境外的戈壁老家後,當然不會甘心,走時就留下大批暗樁潛伏下來,伺機而

這五年裡這些人其實一直沒消停,只不過通常都是每回剛冒頭就被揪住,沒掀起過太大靜。朝廷怕引起百姓恐慌,也是低調理,因而大多數國人並不知

靜最大的也就武德元年冬神祭典那回,刺客竟在江面鑿冰行船直武德帝所在的祭祀點,險些就得手了!」

說起這事,趙蕎可來勁了,眉飛舞道:「據說,當時近得在祭祀臺上都能約瞧見那五艘船的廓!你說嚇人不嚇人?」

莫名被的語氣染,徐靜書猛地坐直,張地咽了咽口水,眼眸大張地:「你們都瞧見了?!皇帝陛下也瞧見了?!那怎麼辦呢?」

趙澈沒吭聲,只是勾起角。武德元年那回冬神祭典時,他眼睛瞧不見沒能參與,也是事後聽說的。

「皇伯父什麼大場面沒見過?就遠遠瞥了他們一眼,眉都沒一下,照常祭祀!」趙蕎說得繪聲繪,還敬佩又驕傲地抬頭,「皇城司衛戍弓箭隊一頓箭雨鋪天蓋地,接著賀大將軍——就那掌管天下軍府的鷹揚大將軍賀征——滿臉冷漠地下了祭祀臺,與金雲衛的人一道跳進瀅江,遊過去上了船……」

徐靜書聽得打從心裡冒起一寒意,渾皮疙瘩都起來了,默默靠近趙澈畔,抓住了他的手。

的眼神一直沒離開過趙蕎眉飛舞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