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100.5% / 195/194

四爺正妻不好當 出書版番外

大妞二妞長到十五歲時,周婷才預備著給們定人家,胤禛那裡是早早就預備起來了,到了年節,京裡排得上號的人家,往中宮走得越加勤快,周婷心裡早已經打了腹稿,兩個兒,如胤禛說的一般必有一個要嫁到塞外去的,那另一個怎麼著也要嫁得近些。

胤禛卻是另一樣打算,他早十年開始治國,當時吏治還沒敗壞乾淨,甫一上臺就使出那些老辣手段,直打得貪污吏們措手不及,狠狠打殺了幾個收沒了財產,倒余下的那些收斂起來,雖不至無魚,卻也清澈許多,再不似康熙末年那般,只要能辦事便不看員是不是貪的。

旗人家待這個新皇帝是有諸多怨言的,收了老祖宗給的好他們再吃空餉,又開了旗學敦促旗人讀書習武,別把老祖宗的本事丟個乾淨,打頭的時候四九城裡滿是埋怨,如今七八年下來也人看見了效。

那些老子只會跑馬走狗的,兒子竟出息了,也能作得文章也能拉弓引箭,家裡的下一輩兒有了希再進一步,若不是昏聵到了頭,哪個人會不高興呢?。

上一世一盆盆往他頭上潑髒水的文人也和起來,口中雖然不說,卻對他興教化一事諸多贊揚,雖不肯往州府之中講學,卻也派了弟子遊歷,每到一就到書院講上一旬日的課。

這些文人們從滿人關起就梗著脖子與朝廷作對,強了那麼多年的骨頭,經了這十年的耗才將將泡得下來。

胤禛心中是想將大妞的終生同江南掛上勾的,兒越大越子就越鮮明,二妞是個野慣了的,放到草原上就撒了跑不見;大妞卻是去遊江南的時候更加自在,跟在周婷邊去了好些名勝,回來便嘆江南風的諸多妙,被二妞皺著眉頭諷一句「酸」,將來必是嫁個進聖人廟吃冷豬的。

大妞二妞全是伶牙俐齒,兩人鬧口能讓周婷樂上一天,蘇培盛學了二妞的話給胤禛聽,好胤禛在煩政務之中多一點休憩,這句一出口胤禛差點兒潑了茶。過後竟真的思量起來,點翰林的時候越加用心看各家子弟如何。

胤禛這裡剛出一點意思來,京裡人家就覺出味兒來,加敦促子弟用功讀書,再有三年的科舉可不就該公主出嫁了麼,說不定點了狀元的那一個真能抱了公主回家。

既有了這一齣,怡寧惠容進宮的時候就問起周婷來:「萬歲可真是那個意思麼?」點了狀元先翰林,那道算是嫁得近了,只是如今旗人再用功也比不得江南那地頭千年傳承,每次發榜,江南的貢生可是上榜最多的。

「真不怕把大妞妞嫁去南邊?」怡寧如今有了兩子一,臉盤兒卻還沒變,在周婷這兒也從不論什麼尊卑,依舊歪在南炕上拿小碟子托著吃玉帶糕:「保不準就是個寒門出來的呢。」

「說起這個,我倒想起一樁趣事兒來。」惠容又懷了子,腰後頭拿大迎枕墊著還覺得累,聽了半天才提起話頭:「才聽我娘家嫂嫂提起來,那個年氏懷了子。」

周婷微微一怔,年詩嵐死了五年多,骨都化了灰,除了周婷心裡一直記得臨死前喊的那句話之外,宮裡再沒有人記得了。還是因為宮選秀的侄,宮裡人才又把翻出來嚼了兩天舌頭。

惠容裡這個年氏,說的就是兩年前送選的那個年家姑娘,年羹堯的嫡出兒。年羹堯除了後頭生的都是兒子,這唯一一個兒自然寵起來。年家的孩兒生得都好,才十二三歲卻很有些聘婷的意味,恰逢胤禛上位後頭一回選秀,年家人心裡不免就存了希

不拘是給皇帝還是給阿哥,只要留了牌子,他們就有地方使力。心裡想的,這姑娘也確是生的,無奈不論是胤禛還是弘時,要見著秀的面全都得過周婷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