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香緣 ()”
這本小說我原計劃一年寫完,不料竟用了將近三倍的時間。這不到三年的,有時候覺得苦度春秋,日如長歲,有時更覺如白駒過隙,匆匆而已。
寫這本小說的時候,正逢我活到目前為止,最坎坷的時期,以往的人生簡單平靜,目之所及皆是笑臉,人暗也多是在書本中得見,自己在腦子里演繹罷了。剛開始寫《蘭香緣》,是我真正開始閱讀社會這本大書的時候,且上來工作便連經風雨,幾度到退無可退。記得那年春節,我去探母校的老校長,隨便說了些工作上的事,老校長忽然看著我的眼神變得很悲憫,說:“你才剛剛開始,每一天都是煎熬,日后該怎麼辦?”原本我沒覺得自己說了很嚴重的事,只不過流日常,但這一句關心,讓我當時就紅了眼眶。后來有頗閱歷和社會地位的長輩跟我說:“這樣的人生風雨很多人都要經歷,只是你這個年紀遇到太早了些。”
經歷的是早是晚我不太清楚,不過像老子說的那樣:“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現在回頭想,人有大的躍進并非來源于自我紀律,往往由于外界打擊。我飽嘗被兌和周遭滿是惡意的滋味,嘗到百口莫辯的滋味,嘗到背黑鍋被搶功的滋味,嘗到互相傾軋被算計陷害的滋味,看到人的惡,明白有些事不是竭盡所能就可以完,拼命掙扎就能夠得到轉機,這也是我最困迷惘的時候。我每天做完兩三個人的工作,深夜疲憊不堪開始寫《蘭香緣》的時候,就不斷在想。人真正的強大和是什麼,是不是鍛煉到八面玲瓏,城府極深,擁有不懼怕被一切人算計,甚至反能算計回去的心智和手段,這就是功?不管小說里的人多麼快意恩仇,當現實落在自己上。想到要把自己變一個像加害者一樣的施暴者。你算計我一尺,我回敬你一丈,卷你爭我斗。以此來保護自己,我就覺得很痛苦。在矛盾和困里,《蘭香緣》的后續大綱一度進行不下去。
到底應該怎麼做?我開始琢磨“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諸如此類的問題,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道德準則。都有一片難以把握善惡的灰地帶,我想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