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知道消息的是李家村,然後是周家村,周老二去周家村傳消息,雪梅也跟著回去了,順便將家裏曬的干蕨菜,黃花菜等帶了回來。
雪梅是娘曬什麼,就跟著曬什麼,租的房子菜園子大,也跟著種了不的菠菜和蘿蔔,曬了不乾菜出來。
竹蘭給大閨家稱重后,算了銀錢,大閨在家閑著沒事,真沒曬,木耳和蘑菇拿過來五斤,猴頭一斤,菠菜曬乾了看著分量大沒多重才二斤,黃花菜有二斤,蕨菜多一些八斤,干公英二斤,蘿蔔乾多三十斤。
一算下來六百五十文錢,半兩多銀子了,一筆不小的收了,要不是雪梅還記得孩子,怕都賣了日後娘補,恨不得把家裏留下來都給賣了。
次日一早,竹蘭家大門沒開,知道消息的早早就來守著了。
周老二於計算,幫著算賬寫帳,李氏的娘家也賣了不,本來多采是為了冬天當菜,能省下些糧食的,現在都換了銀錢,雖然都是蘑菇木耳蘿蔔乾,可數量多,賣了六錢多。
李家村的男娃多,家家戶戶存的都不,高價格的沒有,低價格家家真不,尤其是蘿蔔乾。
鄭揚也沒嫌棄,來送的都收了,帶回去留著吃,或是送去兵營也是人不是。
連續收了兩天就不收了,這些乾菜太佔地方了,兩天的量就很多了,為了防又不能走水路,只能走旱路,還要蓋著棚子避雪水,太多了弄不過來。
這要不是鄭家有用,又有銀錢,一般商人都不會幹這麼賠本的買賣,路費太貴了,走水路了,賠的就更大了。
而且南方冬日是能吃到青菜的,南方人家才不稀罕乾菜,吃青菜多好,乾菜也就在北方西北邊疆等地歡迎。
鄭揚走的時候,竹蘭拿出一半的猴頭和干公英送給了鄭揚,至於和呂老爺子談的如何,從鄭揚的好心就知道,一定談了。
鄭揚回來沒幾天急沖沖的又走了,這是為了趕在過年前回西北。
至於姜升娘的病,竹蘭都不用問,從姜升僵的臉就知道裝的可能不小,姜家老兩口覺得不甘培養了那麼久一點好沒沾上,又後悔自己做過的,兩種思想替,可不就有些作了,只要不欺負閨,懶得理會。
鄭揚走的半個月後,今年的第二次雪,天像是了一樣,下起來沒頭了。
竹蘭看著外面李氏的娘家男娃幫著清雪,憂心忡忡的道:「雖然不是鵝大雪,可也連續下了兩天一宿了,雪都到腰這麼深了,這雪天什麼時候是個頭?」
孫氏心裏不安,「好年頭才幾年,今年要是鬧雪災,日子又不好過了。」
大冬天的雪災,房屋塌住的地方都沒有,家裏有餘糧多的不怕,就怕沒餘糧的柴火又沒多的,每次雪災都死不人的。
而且還會有野下山,就怕急的狼群啊!
竹蘭惦記雪梅,「也不知道老宅子如何了,家裏只有姜升一個頂事的,上房頂掃雪都費勁。」
孫氏安道:「你家的老房子結實,不塌的,而且姜升也是個能幹的,又有周氏的幫襯,不會有事的。」
竹蘭在現代對各種災不陌生,可現代機械化,救援效率高,醫療等設施齊全,古代不行啊,什麼時候有流民了,什麼時候才會重視,而且本地救援靠縣衙的衙役,做夢吧,誰管你啊。
災嚴重了,一層層上報指京城了,撥款救災還層層貪污,剩下的能支起粥棚就不錯了,別的別奢了。
竹蘭不希發生雪災,古代不管什麼災難,死的人都不會的,死亡比重最多的就是老人婦和孩子了。
大雪又下了一天才停了,當天晚上,竹蘭就聽到了狼嚎的聲音,李家村靠近山林,大雪封山沒吃的,大型野下山覓食了。
竹蘭和周書仁點了蠟燭披著服站在院子裏,家裏的狗一直著,外面狼嚎的聲音特別的近,這是進村子了。
竹蘭家不怕,院牆高,院牆外的雪也都清理了,半人高的雪沒了,沒有踩力點不怕狼跳上來。
不一會,周老大和周老二拿著火把過來了,周老大後跟著李氏和趙氏,二人抱著孩子,明雲則是拉著明騰和玉霜,李氏將孩子送進去子,出來臉上憂心忡忡的,擔心娘家,可這個時候沒人敢開門出去,誰知道下來多狼。
竹蘭握了周書仁的手,害怕了,這些狼不是園馴養的,古代的狼十足的野,是真吃人的。
周書仁還綳得住,不過心裏也沉重,李家村的男人再多,總有看顧不到的地方,真衝進了院子破了窗戶進去,死傷是一定的,大雪天傷去縣裏的路又不通,染髮燒也是要人命的。
現在村子裏都閉了著門戶,依稀能聽到喊聲和狼嚎聲。
竹蘭擔憂的道:「李家村男人多,狼會不會繞道去周家村?」
一刻鐘的路程也不遠,周家村可不像李家村一樣都是高牆,有些人家沒有牆都是木頭柵欄。
竹蘭再次謝,去年自家新建了圍牆,圍牆不矮,倒是安全一些。
周書仁能聽到狼的慘聲,有些拿不準,狼是很聰明的,「現在擔憂也沒用,明天早上就知道了。」
楊大勇蹲著著煙,「的直覺最準了,這才剛下雪封山沒幾天,狼就下山找食了,看樣子今年一定有雪災了。」
目前的況算不上雪災,他記憶里,小時候發生的才是真的大雪災,死了好多好多的人。
周書仁道:「鄭揚的運氣還真不錯,據路程,現在應該過了京城了,至沒困在路上。」
竹蘭的嗯了一聲。
周書仁一看得了沒轉移注意力,對著周老大周老二道:「你們兩個牽著狗,你們看上半夜,昌廉和昌智容川三個看下半夜,其他的都回正房屋子休息吧,一家子守在一起也安全一些。」
一夜,竹蘭和周書仁無眠,等天亮了,周老大和周老二牽著四條狗出的門查看。
竹蘭和周書仁等著消息,兩人很快就回來了。